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

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唐.白居易《長相思》

話說曹丕大軍已經抵達通許縣,暫時以縣城爲依託,徵用民房屯兵。說是徵用,因爲曹兵酷愛屠城的名聲在外,所以老百姓早已跑的乾乾淨淨,曹兵佔據通許,運送糧草輜重的車輛絡繹不絕,只待曹丕一聲令下,就要強攻陳留。

通許縣一座大宅之內,被曹丕徵辟爲臨時戰鬥指揮所,司馬懿和吳質正在一幅地圖之前,爭論該取哪條路線進攻陳留。旁邊臧霸雖然一言不發,但他對陳留地理十分熟悉,所以是曹丕指定的前鋒,說明曹丕對臧霸這個陳留降將還是頗爲信任。

夏侯楙在旁邊端着一個細瓷的茶杯,似乎在神遊物外,彷彿是軍事方面與他毫無關係。曹丕不緊不慢聽着兩位軍師的爭論,說起陳留城高池深,不易攻取,只聽吳質道:“陳留,昔三家分晉,戰國強魏魏惠王遷都於此,號稱大梁。引黃河水入圃田澤,又開鑿鴻溝,引圃田水入淮河。水利既興,農、商得到極大發展,日趨繁榮。又修長城、聯諸侯,國力日盛,乃得稱霸於諸國,使大梁成爲當時繁華的名都大邑之一,號稱固若金湯。然秦國戰將王賁堵截黃河大堤,引黃河水入鴻溝,淹沒大梁城,致城毀人亡,成爲一片澤國,大魏遂亡。何不效法之?唾手可得也。”

原來,陳留地處中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多爲粘土、壤土和沙土,境域內因黃河泥沙淤積使黃河河牀不斷擡高,形成了河高於城的“地上懸河”,因此秦將王賁才能一舉成功。

司馬懿連忙搖頭道:“不可!既然知道陳留自古物阜民豐,怎麼捨得就此湮滅。若能和平解決,勝過將陳留生靈塗炭。今陳留張遼,不過是一介武夫,陳宮乃呂布舊謀主,多謀而性剛,必不爲衆將喜。呂布失蹤多日,將士並無戰心,兵力又少、孤立無援,絕不是中郎將對手。吾料只需子桓一封書信,張遼必領軍來降也。”

吳質正要反駁,曹丕連連搖手道:“兩位都有道理,依我之見,大軍前壓到惠水與汴水之間,直抵朱仙鎮紮營。此地離陳留城郭不過五十里,快馬半日可達,我大軍做出全力攻打的態勢,輪不到張遼不投降。哈哈!”

吳質和司馬懿對看一眼,拱手齊聲道:“中郎將英明!”

臧霸在旁邊雄赳赳站着,聽着幾人發言,心中對吳質的狠辣卻是頗爲不滿。畢竟他對陳留還是有感情的,要他將陳留人民全都淹死,還真下不去這個手。這時候見兩人齊齊去拍曹丕的馬屁,連忙也拱手道:“中郎將英明!朱仙鎮外正是絕佳的屯兵紮營地點,並且還有水源。”

臧霸一介武夫,很少會主動派馬屁,因此曹丕大喜道:“宣高!那就由你做先鋒,給大軍指路,全軍明日準備,後日開赴朱仙鎮!”

曹丕大軍開拔,這一邊陳留也在緊鑼密鼓,準備守城的事宜。這一日諜報傳來,曹丕大軍前鋒已經抵達汴水,正在準備過河。張遼聞聽精神抖擻,傳令南門外集合一千騎兵,自己也綽槍上馬,帶着曹性、魏續二員副將,直奔出南門外。

曹性、魏續也都使一杆長槍,曹性背上還背了一把自制的長弓,號稱“仰天”。原來曹性箭法不凡,只比呂布膂力略遜,“仰天弓”取材於呂梁秘境中強韌櫸木,弓弦是罕見的竹絲,也是十分堅韌。

曹性到了城外,見騎兵人數偏少,問道:“文遠,就帶這麼幾個人,去應戰那十萬大軍?就算將軍膽色再強,恐怕也不應如此託大。”

魏續也道:“萬一深陷重圍,到時候被俘虜了再投降,反倒沒了面子。”

張遼微微一笑道:“吾料曹軍也是這麼想的,故毫無防備。現在能渡過汴河的,也不過是一些小股步兵,哪裡有什麼十萬大軍。還聽說前鋒是臧霸,你們倆不想去敘敘舊嗎?”

兩將聞聽,都不由大喝起來,原來來者竟是叛將臧霸,竟爲敵人引兵直入,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兩人哇哇怪叫,隨在張遼身後,引着一千騎兵,直奔汴水方向而去。

臧霸先鋒兩萬餘人,此刻剛剛抵達汴水河邊。過了汴水,就能拒水紮營,不再擔心水源的問題,然後等候曹丕中軍到來,碾壓陳留。

臧霸歷來身先士卒,率先開始渡河,幾乎是第一批抵達對岸。看着船隻回頭,臧霸連忙招呼士兵將運過來的物資重新裝車,汴河兩岸一片忙碌。

天色晴朗,正是焦陽高照,汴河上水天一色,風景也着實不錯。唐朝詩魔白居易筆下的《長相思》寫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明月人倚樓。”

汴水,又稱汳水、丹水,是泗水的一條重要支流。自今河南開封市西北的蒗蕩渠,經開封市、杞縣、民權縣,寧陵縣,流入商丘市睢陽區、梁園區  ,接河南商丘市西北的甾獲渠,又東北經山東曹縣南部邊界,流入虞城縣北境,東經夏邑縣北、永城市北,又經安徽省蕭縣北,流入江蘇省徐州市西境,於城北匯入泗水。因此白居易成詩。

此刻,汴水異常平靜,只有來回船隻蕩起的波紋。下一秒,忽然汴水中流似乎起了不少波紋,緊接着波紋擴大,整條河似乎都開始震盪,河水不規則躍動着,水花開始漸漸擴大。臧霸終於意識到河水的異樣,擡起頭茫然望向遠方,忽然間面色大變,遠處沙塵漫天而起,宿鳥驚飛,作爲軍官出身、身經百戰的臧霸豈能不知,陳留方向正是有部隊來襲。

臧霸這一驚非同小可,旋即翻身上馬,揮舞手中槍大喝道:“立刻佈陣防守!”衆兵將來不及反應,此刻轟隆隆的馬蹄聲已經響徹雲天,衆兵連忙將輜重車排成一排,以抵禦騎兵的衝擊。可惜輜重車輛也只拖過來十幾輛而已,哪裡擋得住幾百名兵丁,號角聲漫天吹響,招呼船隻回頭,人人都只想着趕緊逃回對岸,連手中的弓箭都隨着馬蹄聲顫抖不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五百六十章 一念神佛第三百六十六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七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誰是獵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八百章 進軍北邙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遠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斬首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六十一章 情非得已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七百七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八百一十四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五百零四章 天水羌笛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龍槍烈焰第二百零一章 雄鷹展翅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六百五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圓桌盛會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慢打快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七百九十五章 誰主沉浮第六百四十一章 曹公吐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五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七百零二章 誰是主謀第一百八十三章 水鏡論英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
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五百六十二章 子龍戰吼第二百四十四章 兵發陽平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三十章 太守陳龍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五百六十章 一念神佛第三百六十六章 四面埋伏第四百七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四百四十一章 誰是獵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五百章 伊健妓妾第五百一十四章 祖心難測第四百九十三章 團息四重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八百章 進軍北邙第三百一十二章 近交遠攻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斬首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天下驍銳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八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六十一章 情非得已第五百九十四章 郝普危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羣架技巧第七百七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八百一十四章 深入敵營第二百六十九章 太史子義第五百零四章 天水羌笛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一百四十三章 既壽永昌第八百一十二章 背劍童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龍槍烈焰第二百零一章 雄鷹展翅第三百零七章 兩大鏈錘第六十七章 終得神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六百五十九章 爭風吃醋第三百八十七章 飛蛾撲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逢一笑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六百七十九章 圓桌盛會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八百零九章 反間機構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波三折第五百六十一章 明王槍法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二百九十章 初生牛犢第七百二十一章 以慢打快第五百八十六章 子龍勸降第三百四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八十四章 定計荊州第八百三十七章 七星龍鱗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十三章 戰備升級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八百零六章 劍師聞喜第七百九十五章 誰主沉浮第六百四十一章 曹公吐血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一百一十九章 兩岸猿聲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六百章 責無旁貸第八百三十四章 暗殺密令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五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七百零二章 誰是主謀第一百八十三章 水鏡論英第二百四十九章 巧遇謫仙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五百九十七章 棚中定計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五百六十五章 奇襲合肥第八百一十一章 奪城滅袁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四百二十二章 開胃小菜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屋藏嬌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二百零九章 食髓知味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