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

第四百九十六章 實力對比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爲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唐.楊炯《從軍行》

話說陳龍在長安危機後的第一次軍事會議上,以軍事命令的形式發佈了青龍軍整體戰略計劃,並指定了相關人員負責。這其中的原因,第一是因爲陳龍心急親自參與尋找並解救貂蟬的行動,第二是因爲正史中已經證明,自己指定的人員都能夠勝任相關的軍事工作任務,例如讓魯肅和諸葛亮負責與江東孫策締結盟約的工作,可以說沒有更合適的了。

同時,陳龍給了諸葛亮和魯肅特使的身份,授權他們調動襄陽甘寧和江夏黃忠的水陸三軍,甚至允許諸葛亮調動宛城趙雲的兵馬,不但要與周瑜配合解決掉黃祖的問題,還要安排趙雲軍團出汝南騷擾曹軍南下指揮重鎮壽春。

另外,給了荀攸長安令的身份,授權他去解決曹操在泰山迎接漢獻帝的問題。又給了馬超回援漢中的授權,解決漢中巴氐人李虎謀亂的問題。給了黃蓋、潘浚、泄歸泥接收匈奴騎兵的授權,解決劉豹領兵歸降的戰略問題,使匈奴騎兵成爲長安北方屏障。可以說,基本上算無遺策。可是,形勢的複雜卻仍然是前所未有,青龍軍雖然佔領了長安,曹操的青州兵卻開始南下,雖然青州兵和青龍軍之間還隔着袁術和孫策兩股勢力,但每股勢力都已經感覺到了危機降臨。

現在,孫策已經被迫來尋求結盟了,袁術也表露出合作拿下潼關的意向。漢家朝廷分崩離析,已經成了曹操和陳龍爭奪下的傀儡政權。所謂百官,已經成了長安朝堂和泰山朝堂上面的演員,只是爲了表明漢家正統而活。

陳龍通曉歷史,自然知道曹操的厲害。目前通盤來看軍事優劣程度,青龍軍佔有荊州、交州、幷州、漢中、長安的大部分地區,佔有冀州、青州黃河兩岸的幾個重要城市,總人口有近五百萬人,有八個整編野戰軍團,五個地方守衛軍團,三個特別行動師團,總兵力達到五十萬人,軍事將領數十員,謀士十數人。

其中野戰軍團包括第一軍團黃蓋,坐鎮長安,總兵力五萬人;第二軍團趙雲,坐鎮宛城,總兵力五萬人;第三軍團黃忠,坐鎮江夏,總兵力五萬人;第四軍團馬超、馬岱,坐鎮漢中,總兵力四萬人;第五軍團魏延,坐鎮長安以西,總兵力三萬人;第六軍團張繡,坐鎮長安以東,總兵力三萬人;第七軍團張郃,坐鎮長安以東,總兵力三萬人;第八軍團甘寧,坐鎮襄陽,連水師共計六萬人;總計野戰兵三十四萬人。

五個地方守衛軍團包括幷州的張燕軍團,總兵力三萬人;鄴城和濮陽的太史慈、顏良軍團,總兵力三萬人;鄄城的關羽軍團,總兵力兩萬人;交州的士燮軍團,總兵力兩萬人;零陵的沙摩柯軍團,總兵力三萬人;總計青龍境內守軍一十三萬人。

三個特種行動師團,包括呂常特戰師團一萬人,張寧諜報軍團一萬人,南林劍派、瀟湘幫等幫派人員三千人,總計兩萬三千人。不計算後勤兵、預備役部隊和地方武裝社團,兵種合計爲精兵五十萬人。

曹孟德的青州兵,包括徐州、兗州、冀州、揚州等地整編後的降兵,不下百萬雄兵。其中十大野戰兵團,包括曹仁曹子孝兵團,兵力十萬人;夏侯惇夏侯元讓兵團,兵力十萬人;夏侯淵夏侯妙才兵團,兵力十萬人;曹洪曹子廉兵團,兵力十萬人;徐晃徐公明兵團,兵力五萬人;于禁於文則兵團,兵力五萬人;樂進樂文謙兵團,兵力五萬人;李典李曼成兵團,兵力五萬人;許褚許仲康兵團,兵力五萬人;呂虔呂子恪兵團,兵力五萬人。野戰部隊兵力達七十萬人。

地方守衛軍團包括冀州麴義兵團,兵力約五萬人;青州王雙兵團,兵力五萬人;兗州臧霸兵團,兵力五萬人;徐州曹豹兵團,兵力五萬人;共計二十萬人。

青州兵特種師團包括曹操身邊的虎豹騎曹純,兵力兩萬人;黑甲騎兵曹彰,兵力兩萬人;護衛中軍典韋,兵力兩萬人。算上後勤兵等林林總總,青州兵不下雄兵百萬。中原大部分地區,包括冀州、青州、兗州、揚州、徐州的大片沃野良田和大型城市,都掌握在曹孟德手中,可謂實力雄厚。

目前,青州兵和青龍軍兩股超級勢力中間,還夾雜着幾股勢力,大的有袁術、孫策,小的有呂布、張遼,青龍軍周邊還有西涼韓遂、益州劉璋,青州兵周圍還有幽州公孫瓚、遼東公孫淵,所以兩股超級勢力之間,在陳龍初次進入中原時發生的鄄城爭奪戰之後,曹純虎豹騎刺殺龍珠未果,陳龍和曹操之間就始終小心的保持着互不侵擾,各自擴充地盤,達成微妙而又微弱的平衡。

平衡最終是要被打破的,不過打破平衡之前,兩大勢力都要做足所有準備。如今的孫龍聯盟,和袁術的親近行爲都說明這些勢力正在左右搖擺,一旦兩大勢力的地盤全面接觸,就是統一大戰爆發的那一天。

會議就此結束,陳龍宣佈散會之後,荀攸走過來問了一句:“主公,那王允怎麼處理?”陳龍聞聽,忽然心中一痛,瞬間明白過來爲何貂蟬會私下連夜趕來。既然愛妻有求情之意,自己爲了愛妻,也要讓她心意滿足,點頭道:“公達,王允雖然野心昭彰,也算是各爲其主。你以長安令的名義做個公審流程,貶他帶着家族到鄄城戍邊去吧。”荀攸微微點頭道:“屬下遵命。”竟沒有發表任何建議。從此王氏家族被貶到鄄城,後來又回到琅琊,成就了琅琊王氏。後來的“王與馬,共天下”,“王謝袁蕭”四大家族,王氏故事還將延續,產生了以王吉、王導、王羲之、王元姬等風流人物爲代表的九十二位宰相和六百多位文人名仕,此是後話不提。

陳龍改換一身勁裝,帶了隨身弓弩武器,挑了一匹戰馬,準備出城而去。諸葛亮陪着他一直到了城門口,路上陳龍囑咐了幾句,忽見那一身勁裝的少年,騎着馬立在城門邊等候,背後隱隱露出強弓,正是鍾繇之子鍾會鍾士季。鍾會見陳龍近前,一提戰馬施禮道:“主公,爲何他們都有任務,偏偏小瞧與我。我願隨主公深入商山秦嶺,覓劫匪之蹤跡,效犬馬之勞頓!”陳龍聞言大喜,一提戰馬哈哈大笑道:“也好!隨我來!”兩匹戰馬如同潑風般,呼呼啦啦出城向西跑了下去。背後的諸葛亮看着兩人的背影微微而笑,眼中嫉妒之色竟然一閃而過。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六章 山重水複第二百四十六章 連弩威能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台隨話第四十九章 地底逃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三百零八章 龍大軍師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五百四十九章 彘肩斗酒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八百二十章 誰家公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五百四十三章 劫持鄭甘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三百七十二章 百鳥朝鳳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司馬仲達第二百零八章 單槍赴宴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七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七百一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亂華前奏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電槍尖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殺陣第二百八十章 冀州別駕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酒席宴前第三百八十八章 珠聯璧合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七百七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九十六章 漢升求援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合淝城下第九十三章 羣星捧月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七百五十章 意外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八十五章 斬首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十章 比翼雙飛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
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二章 海闊天空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三百一十七章 陳留整軍第六章 山重水複第二百四十六章 連弩威能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台隨話第四十九章 地底逃生第四百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第三百零六章 有美蝴蝶第三百零八章 龍大軍師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二百七十章 北海王修第一百七十六章 諸葛世家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益州賈龍第四百零一章 風流劍師第五百四十九章 彘肩斗酒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七百四十二章 兵分三路第八百二十章 誰家公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四百六十四章 龐德身世第六百八十七章 德容徵召第五百四十三章 劫持鄭甘第四百八十四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三章 交換人質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三百九十八章 初哥顯威第三百七十二章 百鳥朝鳳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況空前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司馬仲達第二百零八章 單槍赴宴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七百五十四章 天意弄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轟天雷震第七百一十四章 生擒活捉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四百八十章 夜審伍習第七百五十七章 畫戟之神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五百五十四章 靈機一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七百零五章 逃跑計劃第五百零二章 亂華前奏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八百一十六章 一身肝膽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電槍尖第三百九十四章 變身青衫第五百八十八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殺陣第二百八十章 冀州別駕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七百九十四章 酒席宴前第三百八十八章 珠聯璧合第七章 天坑牢籠第七百七十一章 怒火中燒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地如球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三百四十六章 冀州袁尚第九十六章 漢升求援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言以對第三百三十七章 老邁徐州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五百三十二章 合淝城下第九十三章 羣星捧月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一百六十五章 鮮卑喋血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三百三十三章 巍巍太行第七百五十章 意外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長安來使第二百八十五章 斬首計劃第二百三十八章 劉辨之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諸葛首計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十章 比翼雙飛第三百八十四章 疑雲密佈第三百四十八章 冀州審配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三百五十六章 春秋大義第五百一十六章 江東雙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