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北面強援

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面強援

句法提一律,堅城受我降。-------宋.黃庭堅《子瞻詩句妙一世乃雲效庭堅體蓋退之戲效孟郊》

話說陳龍處置了貪生怕死的陶升,割發代首,一時間三軍整肅,都鄙夷陶升所爲。連旁觀者郭圖也心中暗贊,雖然有些婦人之仁,但爲主將者卻不好殺戮,在這人吃人的三國也算是鳳毛麟角。郭圖滿腹心事,用目光告別二呂,緩緩打馬消失在地平線上。

郭圖走後,糧道已通,可一時之間,哪裡去籌措燒掉的那麼多糧草?陳龍十日攻破鄴城之約,也是被逼無奈,因爲陳龍實在不想就此退兵。

以兵力而論,黑山軍佔據一定優勢,可面臨攻取天下堅城,兵力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仰面狂攻鄴城,城上矢石如雨,黑山軍死傷枕籍的畫面反覆在陳龍腦中出現,似乎無法避免。

陳龍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又有周不疑這樣的頂級軍師在旁,自然會全面考慮戰局,以謀求最大的優勢,化腐朽爲神奇。

大戰郭圖當夜,陳龍的騎兵隊就在當地紮營休息,陳龍與周不疑對戰局做了一番評估。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欲要十日內破掉鄴城,這一晚的謀劃絕對至關重要。

周不疑照例拿出精心繪製的冀州地圖,分析道:“目前沒有情報,表明袁紹召回了兩個兒子,不知他哪裡來的信心?”

陳龍道:“背靠堅城,兵精糧足,百官完備,謀士武將人才仍然充足,自然心裡有底。”

周不疑緩緩搖頭道:“郭圖折羽而歸,袁紹必不能用。關羽已經能夠充分壓制淳于瓊,這一支兵無須憂慮。”

“顏良、文丑在外,袁紹所仰仗的不過是一批二流武將,此點我方佔優。但袁紹城內兵力還在十萬以上,民夫充足,如果主攻一門,根本難以攻破,更何況只有十天的糧草。但圍城四門而攻,兵力又被分散,反而更加攻城不利。我的意思,主攻東南兩門,每門十來萬人,看看誰能成功吧!”

陳龍點頭道:“照理說也只能這樣安排,我自領一軍攻東門,太史慈和你領一軍攻南門,每兩萬軍一個梯隊,晝夜不歇輪換狂攻,配合簡易投石車,或有機會打破城牆。”

“可是,總感覺這種打法太過正規,或者說有些傻愣,又損傷士兵,非我所願也。”周不疑也默默無言,這十日的賭約,想贏實際上是難上加難。

陳龍看着冀州地圖出神,鄴城以北連着大城邯鄲,再向北一直到真定,都是一溜小城。陳龍對冀州地理很熟悉,眼光最後停留在了滄州上。

陳龍喃喃說道:“可惜公孫瓚被袁譚和文丑拖住,不然倒是個強援。不過,滄州一直閉門自守,若能得到麴義、田豐的幫助,偷襲鄴城北門,勝算就大很多啊。”

周不疑起初不以爲然,麴義、田豐閉門自守,又從沒有宣稱脫離冀州袁紹控制,怎會忽然來幫黑山軍攻打鄴城,此計恐怕難成。

周不疑考慮的是另外一個可能性,說道:“袁尚帶顏良出壺關攻擊上黨,聽說孫輕、王當壓力不小。若能製作一封袁紹的僞信,以鄴城危急的名義將袁尚召回,咱們就設好陷阱,先搞死這個袁紹最喜歡的兒子。到那時,還怕袁紹不中計出擊?”

陳龍聽了,心道也是妙計,可惜僞造高手鍾繇不在身邊。心中盤算,十天沒了糧草,袁尚還沒回來怎麼辦。忽然靈光閃現,心中升起一個主意,笑道:“我看元直此計最妙,袁尚已經搞死了一個袁熙,咱們何不放出消息,十日內攻破鄴城,做出狂攻鄴城的姿態,袁譚和袁尚誰先趕回鄴城救了父親,誰就能繼承冀州之主。這樣,恐怕兩個兒子還要比比誰的腳程快呢。哈哈,妙計!”

周不疑大喜道:“主公的意思,是把老袁家一鍋燴了?那敢情好。”轉而又皺眉道:“袁譚和袁尚回來,顏良、文丑不也得跟着回來了?”

陳龍拍着腦袋道:“亂中自有取勝之機,糧草鄴城裡也有的是。我立即休書一封給公孫瓚,就說若袁譚撤兵,必然是袁譚在前,文丑在後,請公孫瓚務必領兵長驅直入,我伏擊袁譚兵之首,他襲擊袁譚兵之尾,必可大勝。袁尚那邊也是這樣操作,讓孫輕追擊敵軍到壺關外紮營,我親自設伏對付袁尚。兩個兒子同時受到重創,敢問袁紹真的都見死不救?”

周不疑豎起大拇指道:“只要袁紹忍不住開城門出去救他兒子,咱們的機會就來了!”

陳龍也稍稍得意,最後說道:“至於田豐、麴義那邊嘛,我還是想試探一下他們的心意,到底肯不肯支持我龍珠。待我也休書一封給田豐,就說我軍糧草被燒,需要幾百石糧草救急,且看田豐如何反應,會不會贈糧給我?”

周不疑不由大加讚譽,沒想到主公竟是算無遺策,藉着打仗的機會,連田豐的心意也要試探一下。周不疑親自連夜點選,派出十幾只小隊人馬,各自奔向了不同的目標。

三日後,陳龍和太史慈分兵,開始拉開了攻打鄴城的序幕。分成幾股的士兵晝夜不歇,狂攻而上,不計生死,終因城池太堅固、守城兵將太多而都告失敗,狂攻兩天兩夜之後,陳龍軍似乎無以爲繼,攻城戰稍歇。

此時五日已過,袁尚、袁譚軍中,都開始流傳一條消息,鄴城危在旦夕,袁家兩子誰能先回城解去鄴城之圍,誰就能繼承袁紹的位子,成爲新的冀州之主。兩位袁公子的眼睛立刻就紅了,當即丟棄前線,立刻全速班師,向鄴城方向不分晝夜挺近。

袁尚在壺關外作戰,離鄴城更近,兼且星夜兼程,不過一日,就回到了壺關。袁尚並不停留,與顏良穿過壺關,驅動大軍直向鄴城撲來。

袁譚部隊,卻拉成了一條一字長蛇,袁譚心急如焚在前,命大將文丑斷後,以抵禦隨後趕來的公孫瓚。公孫瓚軍追擊敵軍,氣勢如虹,果然成了陳龍口中的北方強援。

釋放郭圖之後的第七日,陳龍的糧草還剩三日,田豐那邊忽然送來一信。陳龍還沒來的及拆開看,手下來報,袁尚已經先到了離鄴城百里的牛頭峽,這裡正是陳龍爲袁尚精心設計的伏擊圈兒,現在的陳龍就站在牛頭峽谷的牛頭之上。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仇上加仇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四百一十章 鐵鞭救主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水姜維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九章 神功初成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仇上加仇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第七百八十章 司馬掌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屋藏嬌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五百四十章 閻行躲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同世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台隨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七十七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陳龍心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息帝國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術小組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五百零三章 圍爐敘話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七百八十九章 再傷王越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場前戲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六百六十九章 捧薪填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韓龍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陽風雲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八十章 荀攸獻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六百九十六章 香雲之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醋海翻波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
第三百七十九章 逐鹿中原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五百二十八章 拔矢啖睛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一百四十一章 仇上加仇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二十三章 相思雲麓第五百六十八章 蝴蝶效應第十八章 公子劉賢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四百一十章 鐵鞭救主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水姜維第一百六十二章 黑山渠帥第五百九十二章 父子之心第七百章 鸞鳳求凰第九章 神功初成第十四章 小試牛刀第一百五十三章 常勝將軍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一百四十一章 仇上加仇第六百四十章 曹嵩殞命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八百二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第七百八十章 司馬掌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麗野史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屋藏嬌第六百四十八章 曹丕伴讀第五百四十章 閻行躲婚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同世界第三百八十三章 天台隨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槍法春秋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七十七章 母儀天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陳龍心事第五百五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一章 劍主之爭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六百二十八章 烽煙再起第六百四十二章 放人條件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八百零一章 英雄救美第一百三十九章 痛失蔡琰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息帝國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術小組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第五百零三章 圍爐敘話第九十章 連娜認主第七百八十九章 再傷王越第六百五十六章 心上之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六百七十章 金城故事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劍師第二百九十六章 力劈難樓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六百一十一章 開場前戲第七百五十九章 三姓家奴第七百七十二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八十四章 雞心灘頭第六百六十九章 捧薪填火第二百三十五章 神醫華佗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七十五章 志才顯威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韓龍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襄陽風雲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唯快不破第八十章 荀攸獻策第二百一十一章 驅虎吞狼第四百四十六章 三招之約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八百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虎狼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而又玄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六百九十六章 香雲之盟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三百四十七章 決戰袁熙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七百八十八章 石崚被圍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四十二章 龍臨洛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重絞殺第一百七十一章 醋海翻波第三百九十五章 終南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