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

第四百章 越女劍法

話說天山俠女王異,因甄家兄妹的加入,倒升起無限感慨。青春無敵加上歲月蹉跎,王異回顧一生坎坷,首次生出退隱之心。

南林劍派劍主,歷來會在年輕漂亮的女性弟子中選拔,越女劍法比拼自然是其中重中之重。但王異本人就是帶藝投師,最是清楚其中奧妙。如今看甄家大哥的劍法高超,甄家妹子估計也不會差,又是大美人坯子,假以時日修煉越女劍法,當有所成就。

越女劍法是阿青姑娘從白猿身上領悟的一套劍法,境界師法自然,是真正的自然之劍、無招之劍。其劍法來自阿青與白猿叔叔的對練,更接近於“道法自然”的境界,“道可道,非常道”,這種“無爲而無所不爲”的劍招明顯高於後世有套路的劍招,比如獨孤九劍還有九招,當最後九招都沒有的時候纔算大成。辟邪劍法比孤獨九劍更不如,劍法本身是有破綻的,其特點是“唯快不破”,但破的方法只要以不動破之即可。

而且,越女劍法有羣戰能力。大部劍法都是一對一,但越女劍法卻能“以一敵千”,《越女劍》中描述,“這聲音從宮門外直響進來,便如一條極長的長蛇,飛快的游來,長廊上也響起了兵刃落地的聲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劍士阻擋不了阿青。”對宮廷建築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宮廷的主道絕對只有一條的,而阿青輕易擊敗那一千名甲兵劍士,甚至可能連阿青如何出劍都沒看見。

越女劍法也有無敵強招,類似段譽的六脈神劍能隔空殺人。《越女劍》的結尾處,阿青居然能直接用竹仗的劍氣,就能輕易傷到西施的胸口,要不是被其美貌震驚收手,估計西施立馬斃命。但其劍法的劍氣爲我們留下了兩千年來美麗傳說的形象,“西子捧心”,可見越女劍氣傷人不比六脈神劍之類的差。弱小的越國士兵僅僅學到阿青越女劍法的點點皮毛,就可無敵於天下,此等劍法,試問有哪個可比?

世間武功,自有相通之處,王異帶藝投師,學習越女劍法的進度極快,甚至還有對劍法的改良革新。所以見到陳龍武藝,一念之間就動了收公孫寶月爲徒之心。那寶月的嬌俏可人、精靈氣質自然也深入了王異之心。

王異重新帶上臉紗,緩緩對着身側說道:“出來吧。”身側小樹叢中,本來似乎無法藏人的位置,忽然冒出一個若有若無的黑衣身影,全身衣褲甚至靴子,都是樹皮一般的黑褐色,與周邊環境融爲一體,顯得十分詭異。

王異也不扭頭,直接說道:“聞喜,這甄家兄妹資質不凡,來歷卻很蹊蹺。我要你負責監視,但如果子京他們爲難甄家兄妹,我要你負起保衛之責,一定保全他們性命。”

這穿着樹皮般顏色的黑衣人,赫然就是四大劍師中排名第三的聞喜,也就是陳龍百般在光腦中查不到來歷之人。那黑衣人答了一聲好,聲音平靜,緊接着再度消失在樹叢間的黑暗中。

原來這聞喜,纔是王異真正的心腹,而且一直不曾收徒傳業,而是隱於王異身邊。因爲王異和王越的這層關係,王越又是保皇派王允心腹,所以四大劍師中有三個都是朝廷心腹,根本不聽王異調度。王異於是讓聞喜化名爲暗,一是保護自己,二是保護聞喜。

至於聞喜之名,說來話長。昔年王異流落江湖,曾路過位於幷州的聞喜縣。聞喜縣古稱桐鄉,秦時更名爲左邑縣,漢武帝劉徹在此欣聞平南越大捷而賜名 “聞喜”,位於幷州西南部,運城盆地與臨汾盆地的交界處。當日王異在沙渠河邊,救了一個少年,那少年被人圍毆,幸虧王異路見不平、拔劍相助,倖免於難。那少年本是孤兒,動了學藝之心,百般哀求王異收徒,王異被他誠心打動,終於同意。此去多年,王異與少年相依爲命,就以聞喜稱之。聞喜的本名,連他自己都快淡忘了,叫做鍾離斐。

正史中,鍾離斐武藝與丁奉丁承淵齊名,此處略過不提。聞喜武藝得到王異真傳,本人也是天賦異稟,很少有人見過他真正出手,只是沒人聽過聞喜敗給哪個劍手的消息。因此,聞喜位置與子京等知名劍師相當,幾乎沒有人提出異議。

聞喜去後,王異悄然隱沒,少女般的紗衣倩影一閃即逝。王異作爲劍主,南林劍派逐漸淪爲王越和官家的走狗,並非王異本人所願。深心之中,這種被掌控的感覺,似乎與當初越女所創劍派的初心相違背,但王異還沒有想過如何去改變,現在卻因爲甄家兄妹的出現稍稍出現了端倪,世事之微妙,正是如此神奇。

再說渠師邱健,陳龍從他兩指間輕鬆抽走長劍的一幕,使得邱健顏面盡掃,十分憤怒。儘管當場並未發作,但回去卻越想越氣。邱健在院子裡舞了一套劍法,仍是氣憤難平,把劍一扔,直接向碧螺宮後進走去。

正所謂曲徑通幽,碧螺宮後粗看是一片叢林,隨着邱健深入,一條黃土小道彎彎曲曲,中間許多岔路,竟是一座樹林迷宮。邱健是識途老馬,自然一重重向裡面深進,若是換了平常人,恐怕一世也休想走的出來。

叢林越來越茂密,忽而換了樹種,再向前走,最後竟有修竹千根,根根修長挺拔,姿態優美。邱健越過竹林,迎面一座小小竹橋,橫跨一條小溪,溪水潺潺蜿蜒穿石而過,一座茅廬院落赫然出現在小橋對面,彷彿與大自然融爲一體,環境十分幽靜,令人一見忘憂。

邱健走到橋頭,躬身一揖道:“屬下邱健,拜見大劍師。”茅廬邊萬籟俱寂,似乎並無人迴應。邱健也不着急,就這樣躬着身子守候。

許久,忽然一聲吟唱之聲傳來,只聽那渾厚天成的男低音吟誦道:“爲人也,遙遙若高山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隨着歌聲搖搖晃晃走出一人,本是白皙細膩的俊臉通紅,顯然剛剛灌了幾杯美酒。

邱健心道,大劍師又喝醉了。連忙起身去扶,卻被子京推開道:“讓你無事不可打擾,卻又爲何來此?”

此刻醉醺醺的大劍師子京,正是正史中曹魏重臣魏諷。年輕的魏諷才貌雙全、文武兼備,尤其口才極好,劍法超羣,人人都說是人中龍鳳。魏諷原名魏楓,因相貌俊美,五官分明,當年不知道多受娘們兒的歡迎,爲此同時也遭人嫉恨。在長安展露頭角之時,卿相都爭相結交,不料無意中得罪了淮南貴族劉曄,劉曄竟對外揚言道:“魏楓這小子徒有其表,腦有反骨,久後必反其主。”

劉曄又是誰?劉曄,字子揚,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正宗的皇室宗親,比劉備可高級的多。正史中劉曄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劉曄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

這樣的人物一發話,魏楓的命運可想而知,不少人開始冷落他,仕途也升遷無望。魏楓正在憂心忡忡,有劍神之稱的王越來了,代表官家招攬了落魄的魏楓。魏楓本以爲靠上了王越這棵大樹,應可以飛黃騰達,沒想到王越把他派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南林劍派,說是掌控南林劍派,意義重大。魏楓終日無所事事,內心憂悶,只好借酒澆愁,某一日酒後大喊了幾聲,將名字裡面的楓字改成了諷字。

如今的魏諷,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羈,但眼裡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扔讓人不敢小看。越女劍法已是博大精深,魏諷卻又自創了一手醉劍,耍起來踉踉蹌蹌,卻往往出奇制勝,令人防不勝防。渠師邱健素知子京厲害,如今要出陳龍這口惡氣,還要鼓動子京出手。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十四章 秘境狼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七十八章 一夕之緣第四十一章 神童對決第三百五十七章 周倉軼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域智者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七百一十二章 高手對決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敵四將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八百章 進軍北邙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二百六十二章 擇日而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素錦馬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六百八十五章 寶刀到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術小組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四百七十八章 祋祤之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電槍尖第四百六十一章 椒房驚變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評第八百一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零四章 爭取時間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評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四十四章 洛城之戀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水鏡先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
第六十四章 秘境狼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簡樸奢靡第五百九十章 黃鬚愛兒第七十八章 一夕之緣第四十一章 神童對決第三百五十七章 周倉軼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黑大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域智者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七百八十六章 順水漂流第六百四十三章 困獸之鬥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七百一十二章 高手對決第七百七十七章 解救人質第三百二十八章 孟津失守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七百七十章 陳留失陷第四百八十六章 力敵四將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第八十三章 憂思難忘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六百三十八章 漯河堡壘第二百四十八章 峽谷漂流第四百六十六章 兵不血刃第五百五十六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零一章 大戰長沙第五百七十九章 王平遇辱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七百零七章 留香荀令第一百六十六章 陰山敕勒第四百五十二章 羣敵環飼第七百一十七章 陳逸重傷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襲敵營第五十一章 舐犢之情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北大院第二百九十四章 四大忍者第八百章 進軍北邙第六百七十六章 高超演技第二十一章 少年元直第八百四十三章 高山雪崩第八十七章 鍾繇歸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孤身犯險第一百八十一章 再說仲達第二百六十二章 擇日而亡第二百五十九章 素錦馬超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將之風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六百八十五章 寶刀到手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八百四十一章 戰術小組第三百四十二章 濮陽養虎第四百七十八章 祋祤之戰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九十二章 龍歸大海第七百一十三章 雷電槍尖第四百六十一章 椒房驚變第五十四章 驅兵救寶第五百五十九章 按摩大師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五百一十三章 指點江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二章 校場點兵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三百二十六章 誰是幕後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評第八百一十九章 其鳴也哀第七十三章 天子之心第五百九十三章 撤軍汝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東吳德王第二百章 武陵大戰第七百五十六章 關家義子第五百七十五章 雁形大陣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廖立第五百四十四章 西涼往事第二百二十八章 血戰街頭第八百一十三章 志願參軍第六百六十一章 夜探貂蟬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五十八章 董卓之死第三十六章 特種部隊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七百零四章 爭取時間第二百一十三章 科技領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評第四百七十四章 自我檢討第四十四章 洛城之戀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字電劍第二百九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六百八十二章 拔刀相向第七百二十四章 奇異彎刀第六百五十章 才高八斗第六百六十六章 念珠傳情第一百七十七章 水鏡先生第七百六十七章 生擒吳質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一百七十二章 山河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