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

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北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話說陳龍的大海船遭遇特大風暴,纜繩斷絕,隨波逐浪,一船人一夜間不知到了何方。第二天幸虧陳龍光腦中能比對海圖路線,找準方向,沿黃海向西,旬日間回到了大陸的懷抱,海船停靠在一個美麗的海灣,地點就在後世的煙臺附近,離當時的青州北海國東萊郡黃縣不遠。

陳龍立刻想起東萊太史慈,身在東萊附近,怎可不去拜訪。此次天意使然,青州尋龍,當然也要去造訪孔北海。

陳龍留下一千多人,就地對大海船進行檢修,其餘以特戰隊員爲主,隨自己化妝後乘小船登岸。此次陳龍本就有一個南海珍珠商人的掩飾身份,雖然太史慈和孔融都沒有見過自己,但陳龍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化妝成一個錦衣粗豪大漢,身材略肥,眼皮浮腫,面色發白,一副酒色過度的模樣,加上一部真正的大鬍子,保管見過自己一兩面的人也不敢相認。

陳龍化名龍珠,甄宓扮作夫人,李師師帶領一衆丫鬟僕婦,呂常、周不疑等盡數扮作淄衣隨從。呂常揹着一袋貨真價實的海南三亞海水珍珠,粒粒渾圓飽滿,稱爲“走盤珠”,即放在盤中稍動,就能滾動自如,與合浦南珠齊名,絕對粒粒放光,顆顆走盤。其中幾顆色澤最美麗高雅的,呈半透明感,令人感知柔和朦朧,其價值連城之處,遠遠超過黃金,自然被陳龍留作賄賂高級官員的法寶。

海岸邊盡是荒山野嶺,周不疑一邊走路,一邊牢記山川河流,以便滿足製作當地地圖的雅好,並且方便回來尋找海船。整整走了一天,衆人終於上了走一條羊腸小道,陳龍辨別方向,帶領隊伍直奔黃縣大道而來。

李師師本就善於登山渡水,這回又對海路行船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纏着周不疑教授地理知識,學習繪圖。陳龍心中一動,這妮子倒是和周不疑年齡相配,也不知能不能給神童找到一生歸宿?

路途休息的片刻,李師師的聲音傳來:“海路其實最適合奇襲登陸作戰,像我們這樣,神不知鬼不覺就能掩到敵人身後,甚至進入敵人的心臟地帶。”緊接着是周不疑的聲音:“嗯,海戰確實是一種值得研究的全新戰法。這漫長的海岸線,根本就沒有人駐守,奇襲部隊隨便上,而且誰也想不到大海上的敵人來自哪裡?”兩人一人一句,討論的熱火朝天,旁邊的人包括陳龍在內,都是心中暗笑,這一對青年男女,確實是絕妙的一對。

陳龍站起身笑道:“這個事情,今天就正式交給你們研究。咱們的大船,每船能裝幾千名士兵和水手,連同補給配重,從瓊崖或者夷州出發,幾日可以到達沿海的預定登陸地點。然後通過哪條路線進行偷襲作戰,一切都是可以預先定製計劃的。只要有一個成功的計劃,再加上了解對手的情報,咱們統一天下的步伐,絕對會大大加快。”

周不疑和李師師點頭受教,李師師脆生生說道:“將軍,你放心,海戰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吧!”陳龍大喜道:“那敢情好!以後你就負責在瓊崖練海軍,讓周不疑陪着你。我是青龍海軍軍長,你是海軍常務副軍長,他是軍師。其實,主要是練就一幫在大海上能不吐的大兵就好,哈哈!”李師師叫道:“讓周軍師陪我,不許食言!”

大家被輕鬆的氣氛感染,紛紛笑起來,忽然周不疑嘿然道:“主公,李師師的官兒怎麼比我還大!”

就這樣走走停停,進入了一個不大的村鎮,倒也有些車馬交易,遂給女眷買了一輛普通的馬車。向村民打聽,原來到了龍口村,離黃縣不過幾十里。陳龍不由一笑,原來到了山東粉絲的產地大本營。

龍口村雖小,卻是五臟俱全。村中央的小廣場是村民們平時聚會的地方,農閒的時候就在這裡聊天打屁,每逢初一十五也會有自發的集市。這小小鄉村,竟然洋溢着一股生活和諧美滿的氣息,村民的臉上似乎都寫着寫意和滿足。陳龍一行自然分外惹人注目,作爲大商人,陳龍找了村中心最好的一家小飯店,落座喝茶吃飯。

店小二給鋪設了一張正中間的方桌,只有陳龍和甄宓落座。時值正午。小店也是高朋滿座。旁邊幾桌明顯都是當地的村民好奇的看着原來在大聲和美麗的夫人。陳龍不由哈哈一笑。大聲說道。各位鄉親請了。今天來到貴寶地,與各位相見,甚是有緣,這頓中午飯就算我請的。大家儘管隨便吃。

衆村民聽說,轟然叫了一聲好!都是笑逐顏開。紛紛過來敬酒。陳龍也趁機打開了話匣子。拉着過來敬酒的一箇中年男子問道。這位大哥。高姓大名。

那漢子頭髮已經有些花白。端着杯酒,操着方言說道。俺叫任奎。不知先生怎麼稱呼?陳龍微笑的帶小龍珠是來自南方的商人。我還是第一次來青州,嗯,還請大哥給我介紹一下,在青州這個地方做生意需要注意些什麼?

那漢子搖搖晃晃的腦袋大。原來是龍先生,龍先生,原來自然不知道我青州的規矩。我北海相孔融。甚至愛民如子。對於像您這樣也來的客人,更是禮敬有加。孔北海實行仁政在青州,盡人皆知。先生不必在意,只要先生規規,紀紀守法必沒有人敢欺負先生。

成龍聞言,甚是欣慰,早知孔融是。一個。正直君子。果然傳言是真實的。隨即問道。那空白海現在可是在北海之所待我過幾日前去拜訪。

那漢子搖頭道,這個委實不知。但孔北海,經常遊歷青州,說不定你在路上就能碰見他。但恐怕還剛剛被任命爲青州刺史,所以也可能不在北海,先生可自去查看。成龍點頭。又問道。先生可知,東萊黃縣,有太史子義此人乎。他母親與我母親有有就。武當去黃縣拜訪者。

那漢子好好笑的。正好我與黃縣官手裡有親戚。倒是聽說過有這麼一個姓太史的人在他們的縣裡當官,但至於是什麼官,我也不太清楚。陳龍喜的既如此,我只要到縣衙裡去找就好了,多謝這位大哥。那漢子又敬了一杯再去。

恐龍的鄉鎮都是如此安居樂業。似乎也沒有說黃巾之亂太大的影響,這應該是跟恐龍施行德政分不開的。

孔融,字文舉,魯國人。文才出衆,爲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其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能詩善文,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於世。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後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不久,被朝廷徵爲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往往切中時弊,言辭激烈,但卻是安民如子。

初時,孔融因才名被徵爲司空掾屬,被授爲北中軍候。在職三天,轉任虎賁中郎將。正逢權臣董卓總攬朝政,想要廢掉漢少帝劉辯,孔融與董卓爭辯,言辭激辯,常有匡正的言論。董卓懷恨在心,將孔融轉任議郎,隨後又暗示三府(太尉、司徒、司空)舉薦孔融到黃巾軍最爲猖獗的北海國爲國相。

孔融到北海後,召集士民,聚兵講武,下發檄文,又親寫書札,與各州郡通聲氣,共同謀劃。因討伐黃巾軍張饒戰敗,而轉保朱虛縣。慢慢集結官吏百姓中被黃巾所蠱惑的男女,達到四萬多人,再設置城邑,設立學校,表顯儒術,薦舉賢良鄭玄、彭璆、邴原等。對待國人,就算只有一點微小的善行,也都以禮對待。國人沒有後代及四方遊士有去世的,都幫助安葬他們。因此頗有政聲,被時人稱爲“孔北海”。

孔融本性寬容不猜忌別人,重視人才,喜歡誘導提拔年輕人。甚至退任閒職後,賓客還天天滿門。孔融常嘆:“座位上經常滿人,木樽中酒不空,我就無憂了。”聽說人家有善行,就好像是自己做的一樣,言語有可採取的,一定擴展完成,當面告訴人家所不足的地方,稱讚他的長處。推薦賢士,獎勵進取,所以海內的英才,都仰慕信服於他。

而孔融最愛出言譏刺的,就是大奸雄曹孟德。正史中,曹操既積滿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郗慮的誣陷,於是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衆”、“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文舉時年僅五十六歲。

陳龍心中期待,見過太史慈之後,自然就去找這個孔融,有自己在,保證讓孔融逃過曹操的毒手。不過,要解決施行德政的孔融,也是比較棘手,如果不能用戰爭的手段,該怎樣才能說服他投靠自己呢?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月氏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大白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化冰春雨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泠苞鄧賢第四百八十五章 人間恩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三百一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四章 桃花源記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六百三十六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二十二章 劉賢歸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三百六十一章 得失之間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十六章 命犯桃花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二百八十二章 田豐之痛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三百七十章 巨型雷彈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定胡氏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十二章 黃氏家族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四百零九章 以陽克陰第二百八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七百零四章 爭取時間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息帝國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死豪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郊亂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二百一十六章 南陽豔遇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殺陣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四百四十一章 誰是獵物第四百五十八章 月英顯能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聲名鵲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北羌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
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一百一十章 求賢若渴第八百三十九章 崖尖折刺第六百一十四章 西涼大佬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月氏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棧道歷險第四百四十章 亡國妖孽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對決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七十三章 地下陵寢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大白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馬騰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與虎謀皮第七百零八章 暗戰交鋒第二百八十一章 雲淡風輕第三百三十二章 奉孝歸來第一百零九章 科舉考試第一百二十一章 噩耗頻傳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二百七十七章 滄州麴義第三百一十六章 化冰春雨第二百三十三章 長袖善舞第三百五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軍前大戲第二百五十三章 泠苞鄧賢第四百八十五章 人間恩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三百一十四章 隔岸觀火第七百四十一章 靈前賭約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四章 桃花源記第六百六十二章 輕雲蔽月第六百零二章 兩美相見第四百五十章 墨家利弊第三十五章 爪黃飛電第六百三十六章 以一敵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劉大公子第三十七章 一葉扁舟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第五百二十六章 霸王神槍第五百二十七章 夏侯元讓第二百零五章 江東猛虎第二十二章 劉賢歸心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三百六十一章 得失之間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五百二十九章 公瑾定計第十六章 命犯桃花第七百六十六章 曹丕遇險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二百二十三章 槍神誰屬第二百八十二章 田豐之痛第六十章 沮授歸心第三百一十章 孝烈奴寇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七百六十三章 文遠降曹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一百九十九章 七虎上將第三百七十章 巨型雷彈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嶺巍峨第七百六十章 赤兔何在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定胡氏第六百三十四章 人間地獄第五百八十五章 水淹三軍第十二章 黃氏家族第三百四十章 雷電之威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四百零九章 以陽克陰第二百八十七章 流言四起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七百零四章 爭取時間第六百二十一章 安息帝國第六百三十九章 宗族不保第四百五十七章 生死豪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龍鳳大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士武鬥第二百八十三章 漁陽田豫第三百六十章 冀州許攸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郊亂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情無緣第二百一十六章 南陽豔遇第一百四十章 劫中生劫第五百七十二章 佯攻連串第七十一章 進京面聖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殺陣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四百五十一章 古之惡來第四百零二章 醉裡乾坤第四百四十一章 誰是獵物第四百五十八章 月英顯能第二百九十二章 朝鮮三國第六百九十章 大打出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聲名鵲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五百五十二章 南北羌王第四百八十一章 語重心長第六百九十二章 無敵旋風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魄飛龍第八百三十章 趙雲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