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

黃忠的諫言很有道理,陶商的兵馬已經攻克了涪水關和綿竹關,如今屯紮在綿竹縣,離成都不過是咫尺之遙。

若是再往前邁上一步,便可以直搗黃龍,成就一統天下的偉業。

但陶商偏偏就沒有這麼做。

黃忠經驗豐富,他知道機會難得,隨即向陶商提出自己的疑惑。

看着衆將們焦急的神色,陶商爲他們解釋道:“成都眼下雖然近在咫尺,但卻不好攻打,成都這地方,也是落成一千三百多年的古城,城池規模巨大,且劉璋眼下身邊恐還有不少兵馬,他們若是死守,我一時攻克不下,劍閣那面的救兵前來,從後包抄我軍,對我不利。”

衆人仔細琢磨琢磨,好像確實有這份道理。

黃忠又問道:“那丞相的意思,這仗該如何打?”

陶商道:“如果我所料不錯,劍閣的救兵現在正往回奔,但想來不敢回來太多,畢竟劍閣官下還有我二十餘萬大軍,數十名戰將,若是一下子抽調回來的兵馬太多,劍閣有失,到時候他們就得不償失了。”

太史慈似乎明白了:“所以丞相的意思,是先以涪水關和綿竹關爲落腳之處,收服附近郡縣,穩紮穩打,先滅了救兵,然後在驅兵全力攻克成都。”

陶商點了點頭,道:“不錯,我不打退救兵,劉璋或許還會在心中抱有希望,負隅頑抗,我若滅了援軍,劉璋心中的希望破滅,想來再攻克成都,也就不是那麼難的事情了。”

衆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

己方的丞相果然是智計深遠,膽識過人。

越是到最後一刻,他竟然越不着急,穩紮穩打,反倒是讓對方無間隙可乘。

……

與此同時,張任的兵將正或許向着成都的方向趕去。

一路上他與麾下的吳蘭,雷銅,嚴顏,費關,婁關等將商量……

“敵軍從小路僥倖偷入益州,意在成都,眼下成都之中,尚有劉益州親自掌握的三萬精銳,憑藉成都的堅固成郭,想來堅持一段時間不成問題,咱們不要耽誤時間,緊襲其後,與城內兵馬裡應外合,一鼓作氣,可獲全勝!”、

“諾!”

“諾!”

衆人聞言紛紛點頭,摩拳擦掌,大有血拼之意。

張任又看向劉備指派給他的關羽,道:“關將軍之勇,天下皆聞,此戰還需靠你多多相助。”

關羽淡淡道:“同是盟軍,何必如此多禮。”

“報~!”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一名斥候縱馬奔馳到了張任的面前,高聲道:“稟張將軍,敵軍的兵馬屯紮在涪水關,整軍布武,嚴守關隘,似乎是在等我軍抵達。”

“什麼?”

張任聞言不由吃驚的長大了嘴巴,道:“敵軍不曾攻打程度?”

那斥候道:“敵軍已經從綿竹返回涪水關,不曾派兵攻打成都。”

張任聞言,不由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敵軍主將是誰,居然有此等見識?”

“這個……”斥候有些尷尬:“目下尚未打探清楚。”

“繼續再探!”張任惡狠狠的吩咐道。

“諾。”

待斥候走後,張任不由長嘆口氣,很是無奈的道:“這一仗,頗不好打啊,敵軍之主將,見識不凡。”

關羽則是安慰他道:“陶商麾下,猛將能人云集,能做出這等決斷,也在常理之中,不過敵軍轉回涪水關,若是劉益州知曉,從成都派兵夾擊其後,與我等相呼應,倒也不難。”

張任聞言苦笑一下,沒好意思多說。

劉璋是一塊什麼料,他心中最清楚不過,指望着他能夠有出兵和自己夾擊的意識和膽量,比讓母豬上馬作戰都難。

“然不論如何,這仗也得誒繼續打!傳令三軍,兵法涪水關!”

……

與此同時,程度正召開一場激烈的辯論會。

得知攻克了綿竹關的金陵兵將,已經轉回到涪水關了,以黃權和王累爲首的益州臣子,紛紛諫言劉璋出兵。

“主公,敵軍轉駐涪水關,乃是想對抗張將軍的回救之兵,眼下主公當作速出兵,攻打其後,與張將軍遙相呼應,如此方可增加勝算!”黃權苦口婆心的勸諫道。

劉璋很是憂愁的捋着鬚子,他看向法正道:“孝直有何高見?”

法正此刻是越看劉璋越不順眼,這樣的事情還需要問麼?你直接出兵就完事了!多簡單一個事,瞅你那磨磨唧唧的樣子。

與其這麼堅持着,還不如讓益州歸於一統,順應天命,也好過這般繼續和天兵作對。

想到這,法正笑道:“主公,那金陵軍攻打涪水關和綿竹關的時候,都是施展以詭詐伎倆,此番難保不會用計,城中這三萬兵將,乃是主公最後的家底,死一個少一個,若是一個處置不當,成都只怕就會變成無人可守的空城啊。”

劉璋聞言,不由使勁的點頭道:“有些道理,這些兵將乃是我最後的依仗,不可輕動。”

黃權急的直跺腳:“主公,張任若敗,城中有多少兵馬,都是無用啊!”

法正苦口婆心的勸道:“黃公,什麼事能比得上劉益州的身家性命重要?再說了,張將軍乃是我川蜀上將,區區一支偷渡入川的金陵偏師,焉能是他的對手?黃公未免太小心了。”

這一句話卻是說到了劉璋的心坎裡去了。

卻見劉璋使勁的點着頭,一個勁的道:“沒錯,正是此理,還是小心爲上,這兵馬還是先不派了。”

黃權還想再勸,可惜劉璋就是不聽了。

……

益州軍的援軍抵達了涪水關之後,便在涪水關外安排陣勢,向關內邀戰。

陶商站在城牆上,向着下方仔細的觀望,大概瞅了一會之後,心中有數了。

他隨即找了六名戰將,道:“對方的兵馬和我方差不多,但論及戰力還是遠遠不及,若是正面交手,足可一戰而破,你們六人分成六部,從六個方向攻打他,誰若是能收拾了張任,我封他爲金陵第一將軍。”

呂布,趙雲,太史慈,許褚,黃忠,馬超聽了,不由皆是大喜過望,各個摩拳擦掌,意圖一試身手。

少時,便見涪水關的大門打開,金陵軍開始從關內向着關外衝了出來。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餘孽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度子修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四百章 袁術求親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彭城之遊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餘孽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度子修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三百五十九章 菊花兄弟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八百六十六章 金陵城的守護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四百一十七章 陶謙求命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四百章 袁術求親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三百四十一章 勤勉好讀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