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

劍閣關。

金陵軍幾天沒有動靜了,不曾派兵攻關,也不曾派兵邀戰,也沒有在使用什麼陰謀詭計。

當然了,其實他們並不是沒有使用什麼陰謀,而是關內的衆人沒有察覺到罷了。

張任以及蜀中衆將倒是沒感覺到什麼,但曹操和劉備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其他人對陶商不瞭解,但曹操和劉備與陶商認識了十幾年,自然是熟悉對方的秉性。

那賊小子從來就不是安於現狀,認吃虧的主,怎麼可能將這麼多的兵將陳列在劍閣關下,每日只是在校場練兵,既不攻關,也不有所動作。

但事實證明,陶商就是這麼做的。

這一日,卻見敵將麴義和徐晃二人,又組織兵馬在其營寨中的校場內操演,雖然相隔甚遠,但是殺聲震天,即使是遠處的劍閣關內,也能依稀的聽見其中的喊殺聲。

張任站在關上,聽見了遠處順着空氣依稀飄來的喊殺聲,不由的冷笑一聲,道:“區區小賊,使出這等擾心之計,着實可笑,”

嚴顏亦是笑道:“我等關內防禦森嚴,如同銅牆鐵壁一般,任他使出何等詭詐之計,也是無用,最後亦不過是乖乖退去而已。”

蜀中的將官都很是自信,但曹操顯然不這麼想。

“不對……”曹操淡淡的唸叨道:“姓陶的不是凡人,心性之毒辣也非常人,他不可能就這個甘心將兵馬陳列在劍閣下方空耗費錢糧,一定是另有圖謀。”

嚴顏呵呵笑道:“另有圖謀也沒用,劍閣關的堅固在這擺着呢,憑他是不可能越過去的,想過劍閣,無異於做夢……”

“報!”

就在幾個人說話的功夫,去見一名蜀兵快步奔上城頭,對着張任拱手道:“張將軍,成都有告急文書送至。”

“告急文書?成都?”張任一聽這兩個詞,不知爲何,心頭禁不住一陣狂跳。

他疑惑的從士兵手中拿過那份文書,然後緩緩的展開讀起來。

“哎呀!”

讀了沒一會,便見張任蹲下身子,捂着胸口高聲喊疼。

嚴顏看到張任這幅樣子,頓時嚇了一跳。

“張將軍,你這是怎麼了?”

張任的腦袋上冷汗直冒,道:“心、心口疼……”

嚴顏聞言,不由大驚失色。

他疑惑的看着張任,奇道:“你這麼年輕,怎地還染上個心口疼的毛病?”

張任哆哆嗦嗦的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他,道:“你看吧。”

嚴顏疑惑的接過那封書信讀了一下。

上面的內容言簡意賅,就是說明了成都告急。

大致還說明了一下金陵軍如同天降,突然出現在涪水關,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楊懷和高沛,將他們統統拿下。

如今那些如同天神下凡的金陵兵已經以極快的速度開往綿竹關。

劉璋在書簡中結尾重重的寫下兩個字。

“救吾!”

“哎呀!”嚴顏看完之後,也捂着胸口蹲在了地上,看那模樣,這心臟病犯的比張任更甚。

曹操拿過書信看完之後,氣的下顎的鬍子直抖。

“陶家小賊,曹某就知道他肯定沒憋什麼好屁,想不到居然來了這麼一手,他是從哪裡繞過劍閣的?”

張任這時候已經緩過些勁來,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站起身來,穩住身形。

“能繞過劍閣而直抵綿竹關的路,也唯有陰平古道了。”

劉備很是焦急的道:“既知道陰平古道容易讓敵軍可成,爲何還不在其道設埋?”

張任搖了搖頭,道:“那道路崇山峻嶺,走獸不進,飛鳥不入,根本就不是人能走的地方,好端端的,誰會往那裡面安排兵將?”

嚴顏道:“此時還說這些有什麼用?耽誤之急,是趕緊回援,成都一旦被攻克,萬事皆休!”

張任尋思了一下,道:“我和嚴將軍率兵本部兵馬火速趕回成都,這劍閣關就拜託曹司空和玄德公了。”

劉備亦是道:“事關重大,我卓二弟隨同張將軍一起回去,務必要救成都於水火。”

當下,幾人分兵已定,張任,嚴顏聯合關羽等人回返成都。

與此同時,陶商的兵馬已經來到了綿竹關。

在得知了陶商的兵馬攻克了涪水關之後,劉璋立刻派遣麾下的吳懿和卓應前來鎮守綿竹,並增添兵將,以保成都。

但是如今丹陽精兵和南蠻營已經在涪水關重新整備,並用涪水關內的武庫將隊伍重新整備,並連夜製作攻城器械,運往綿竹關。

到了綿竹關,陶商二話不說,直接親自指揮,扣關攻打。

南蠻營和丹陽精兵的戰士都是悍不畏死的強卒,與卓應和吳懿所率領的蜀軍相比,着實是強出太多。

不消多大一會,精銳的士卒便攀爬上了綿竹關的關口。

卓應在城牆上指揮,卻見趙雲已經是身先士卒的殺上了城頭,他二話不說,舉起隨身的青釭劍,對着卓應就是一劍猛然揮出。

卓應大叫一聲,應聲倒地,鮮血濺灑在了綿竹關的城頭。

而離他不遠的吳懿看到這種情況,渾身戰慄,不敢在與金陵軍硬碰硬,隨即大呼要求投降。

趙雲將其活捉,帶往陶商的面前。

面對陶商,吳懿哆哆嗦嗦的跪倒在地,請求饒命。

陶商看着他道:“吳懿,你在蜀中所任何職?”

吳懿不敢怠慢,忙道:“在下在劉益州麾下任中郎將。”

陶商點了點頭,道:“我升你爲中軍護軍,食邑贈百石,待西川平定後,根據功勞在論功行賞,現在給你一個機會,你願不願意爲我做點事情?”

吳懿忙道:“丞相但有吩咐,懿不敢不從。”

陶商點了點頭,道:“好,其實我交給你的任務很簡單,我會派人領兵跟着你,你以綿竹關爲起點,往成都周遭各縣,說服守縣城的各部將官都來納降,若是事成,我日後定然會有賞賜。”

吳懿不是益州本地人,乃是中原人士,昔日隨同劉焉一起入蜀,在軍中有些威望,而且又與劉氏有通家之後,因此若是讓他去勸服周遭的守軍,倒是事半功倍。

於是,陶商讓阿飛引領着吳懿往成都附近說降各縣的守將去了。

黃忠,趙雲,太史慈等人多少有些不明白。

黃忠當先問道:“如今綿竹關已經克,只餘下成都盡在眼前,丞相不火速進攻成都,反倒是去收服周邊縣城,遷延時日,只怕有變。”

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三百八十七章 偷赤兔的賊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
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逼郡守第五百七十五章 曹陶再離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三百八十七章 偷赤兔的賊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五百六十一章 師徒惑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六百六十七章 河北甄宓俏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狽結合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二百六十六章 董卓的無奈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八百零五章 二鮑做戲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三點高論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