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

一聽張紘這麼用力的誇讚自己,陶商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這話裡話外的是什麼意思呢?

我只不過是遵照着我的喜好,將治所定在了後世南京城的位置上。可以說完全是一種情懷,根本沒有什麼特殊的戰略意義。

這算什麼有眼光的事?難不成你也是穿越回來的?

要真是這樣,那不好意思,張紘大哥,我就得把你幹掉了。

張紘卻是不管不顧,對着在場衆人開心的說道:“實不相瞞,張某當年就曾對人說過,秣陵這個地方,山水城林,江河湖泉皆是相得益彰,又有長江天塹作爲屏障,乃是成就大業的上佳寶地!當初我在廣陵私學的時候,就跟好多學子朋友們說過這些,可是那些人都不信!甚至還有挺多人還笑話過我,如今聽說太平公子初到任,就將丹陽郡的治所遷移到此,此舉着實卻是狠狠的幫張某打了那些無識學子的臉,真是吾道不孤啊。”

陶商這才恍然大悟。

歷史上的張紘,曾是實打實的向孫權諫言過讓他遷治所於秣陵縣,並更名爲建業。

可以說,歷史上若是沒有張紘,或許就沒有南京城日後的蓬勃發展。

這位大哥憑藉着他的一句話,就將江南地域日後千年的格局整個定型了。

難怪他會誇我,因爲我們的想法完全匹配上了。

陶商一聽這話,急忙順杆往上爬。

“那是自然,陶某當初來丹陽郡赴任的時候,遙遙的就曾看見這金陵城的方向,有一股綠氣直衝雲霄,盤桓數日方纔散去,哎呀,那當時,確實是好一股綠氣啊!陶某後來又請遊方術士一算,方纔知曉此地乃是千百年不世出的風水寶地也!”

陳登在後面聽的直咧嘴。

風水寶地就風水寶地吧……還直衝雲霄?衝就衝吧,爲何衝的是綠氣呢?

張紘誇讚完了,陶商隨即期待的轉頭看向張昭。

張昭顯然是沒有張紘那麼大的興奮點,只是漠然的看着陶商,詢問道:“太平公子把我等請到這裡來,不知是想讓我們做什麼呢?”

這傢伙真沒意思,我這麼大手子,你咋不誇誇我呢。

想歸想,但陶商卻不能這麼說。

陶商露出微笑,道:“做什麼?當然是做大事了!二位先生,且先隨陶某進堂內一敘。”

張昭和張紘也沒跟他客氣,隨即便跟着陶商進了郡守府的廳堂。

進了正廳之後,幾人分別坐下,陶商令陳登將前幾日自己對他以及發展金陵城與丹陽郡的各種舉措都向張昭和張紘做了詳細的解釋。

試想陳登在聽了陶商的措施後,都驚詫的嘴巴掉在了地上,張昭和張紘雖然是政治高手,但論及見識,也不見得比陳登強到哪裡去。

張紘哆哆嗦嗦的看着陶商,臉上全都是不敢相信的神色。

“那鹽礦和銅鐵礦,當真存在?”

陶商一指陳登道:“張公不信?你問他。”

陳登撲了撲袖子,站起身對張紘道:“經過登最近派人往來查證,府君所言卻是……不虛!鐵礦與鹽礦的存在,卻有跡象,只是具體的位置,還需專匠仔細考證之後,方有定論。”

“你看看,你看看!”張紘哆哆嗦嗦的,也不知道是在跟誰說話:“我就說這地方是個寶地吧!啥都不缺!回頭我看誰還敢笑話我!”

張昭倒是顯得頗爲冷靜,對陶商道:“陶府君,不知可否將你所寫的那所謂的‘齊民要術’‘農書’等物給我一觀?”

張昭要看,陶商當然沒意見。

陶商對着陳登揮了揮手,陳登便急忙派人去自己辦公的靜室將陶商給他的著作全部都拿了過來。

張昭隨手拿起一卷簡牘,當着衆人的面,便開始細細的讀了起來。

起初他還沒什麼激動的表情,可是過了一會之後,卻見張昭的眼睛也開始瞪的渾圓,呼吸也逐漸開始變得粗重,雙手竟不由自主的顫抖起來。

張昭善治政,陶商縮寫的《齊民要術》《農政全書》的箇中內容,着實是令他感到……

怎麼形容呢?對,驚豔!驚豔的感覺。

喉結滾動了一下之後,張昭不敢相信的擡頭看着陶商,開始重新審度着他。

他似是有些想不通,這等足矣功利千秋的農務要旨,居然會出自這麼一個年輕人之手?若果真如此,那他太平公子的名頭確實是名副其實。

驚異的看着陶商,張昭的目光也變的有些火熱了。

“這些都是府君寫的?”

陶商看見張昭的表情,感覺非常的舒服。

裝蛋的感覺,真爽啊。

“不錯,確實是出自陶某之手,還請子布先生指正一二!”

“不敢,不敢!”張昭收起了適才的傲慢,急忙站起身,衝着陶商深深的作了一揖,恭敬的言道:“府君如此高才,果然是不負太平公子之名,想不到在昭有生之年,還能碰到公子這般的俊秀人物,着實是令詔欣慰……這天下有公子這般人物在,必可太平無疑!”

說到這裡,卻見張昭正了正衣襟,又再次衝着陶商拱手道:“昭願意留在這裡,輔佐太平公子,治天下之民。”

張紘亦是起身,慨然道:“紘亦願。”

陶商開心死了。

穿越者的感覺,真好。

……

……

有了張昭和張紘的加入,金陵城的治政團隊的實力立時變的雄厚了。

而不出幾日的時間,陳羣亦是應陳登相邀,來到了金陵城,加入到了陶商的麾下。

如此一來,以韓浩、陳登、張昭、張紘、陳羣五人爲首的金陵治政團隊,正式登上了天下的舞臺。

五個人的分工很是明確。

韓浩負責丹陽郡內的屯田工作,並對軍屯和民屯進行分營治理。

陳登負責金陵鐵礦(即馬鞍山鐵礦)和淮浦鹽礦(即淮安鹽礦)的開採及加工,以及官府鹽鐵的運營事宜。

張昭負責仔細研讀《齊民要術》《農政全書》《農書》,並摘取當中適合丹陽郡農忙的措施方案,在全郡農耕中進行推廣,另外陶商要研究的雜交水稻工作,也是由他全程配合跟蹤。

陳羣則負責整個金陵城的擴建,街道,治理,修築,修路,河渠,漕運,建築等所有的城池全面性建設發展工作。

張紘則負責整個丹陽郡的稅賦工作,合理監管財政收支用度,包括日常軍隊的一切開銷,同時陶商亦是給他另外安排了一個督促郡內工匠的新型農務研究工作,陶商爲他提出了翻車,筒車,水轉翻車,牛轉翻車,龍骨水車,水力鼓風,馬蹄鐵,敞肩式拱橋等諸多在這個時代可以稱之爲新科技的新型思想機械物,用以改變民生,節省勞動力。

從這一刻開始,金陵城,開始在以陶商爲首的團隊努力下,進行跨時代的改革發展。

天下第一經濟都市的建設開始。

шшш▪ тtkan▪ ¢〇 金陵城該如何發展的事情已經步入了正軌,陶商便派人前往彭城將王允、皇甫嵩、貂蟬、司馬氏其餘成員,還有小諸葛亮,包括許莊的其他村民,都陸續遷移到了金陵城。

這是當初離開彭城的時候,陶商和陶謙兩人協商好的。

別人倒是無所謂,但王允和皇甫嵩必須得到金陵來,這是陶謙爲了維護彭城士族體制平衡的一個重要措施。

這一大堆的老弱在抵達金陵的時候,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

陶商放下了手頭一些要忙活的事,親自來城外迎接老弱。

貂蟬見到陶商的時候很是開心。

不過她對陶商的現在的情況也有些不太滿意。

最近一段時間,陶商和手下們忙的很累,看樣子是瘦了不少,這是讓貂蟬不滿的地方,姑娘感覺很心疼,不過好在看陶商很有精神頭的樣子,貂蟬的心多少也就釋然了一些。

金陵城其餘的人都在忙着各自的雜事,唯有胡纔有空閒,他陪着陶商一起來的。

當胡纔看到跟隨貂蟬一起從車攆上下來的小鶯兒的時候,胡才的表情頓時僵硬了。

他使勁的揉了揉眼睛,似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那個眼神空洞的女孩,嘴巴張的大大的,似是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東西。

將王允,皇甫嵩,貂蟬等人送到了爲他們準備好的宅院內安歇,陶商一轉頭,卻是把兩個小孩單獨帶到了郡守府裡。

這兩個人小孩不是別人——是諸葛亮和司馬懿。

看着兩個十歲左右的小孩站在自己的面前,表情都顯得有些怯生生的,陶商不知爲何,心下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慰之情。

臥龍小崽子,冢虎小犢子!

歷史上惺惺相惜,卻又不死不休的兩大對頭,此刻尚都是處在孩提時代,他們是下一個時代的精英,此刻卻都聚集在了自己的身邊。

“諸葛亮!”陶商突然開口。

“在。”諸葛亮沉靜的回答。

“司馬懿!”

司馬懿眨巴眨巴大眼睛,萌萌的看着陶商:“在呀。”

陶商深吸了口氣,繼續道:“我已經跟你倆人的哥哥各自打過招呼了,從今天開始,你們兩個都跟在陶某的身邊學習,也就是說,從現在起,我就是你們兩個人的老師了,所謂一日爲師終身爲父,你們兩個明白我這話的意思嗎?”

兩個孩子都是齊齊搖頭。

“這麼簡單的意思還不明白?這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我的身份就跟你倆的爹差不多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以一敵衆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
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孫策、諸葛與呂蒙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七百八十六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以一敵衆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一百六十七章 全都要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八百四十四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五百四十三章 落雹阻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四十八章 月旦評與十句金語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五百二十四章 兄弟團聚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五百五十九章 袁尚的失誤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七百八十七章 曹氏叔侄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七百一十四章 誘敵之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