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

劉協還是很通情達理的,他在聽了陶商的忠言直諫後,立刻就給陶商下了一封詔書,授權他主持賣官,全權代表天家替漢室組織這次賣官盛事.

不幾日之後,曹操的主力兵馬抵達了範縣西北三十里處。

前部先鋒曹洪和閻行,在抵達了範縣之後,就想立刻組織部隊對陶商發動進攻。

陶商這面則早有準備。

許褚率領的金陵虎衛軍,徐榮所率領的泰山軍,以及陶基所率領的丹陽精兵早已經是呈三方鼎足佈置好了陣勢,曹豹率領的徐州軍和金陵中軍亦是在後方策應。

這一仗的準備,徐州軍和金領軍可是鉚足了全力。

就在曹洪和閻行準備進攻金陵軍的時候,曹操在後方卻對兩人發出了軍令——嚴禁二人對金陵軍輕舉妄動。

倒不是曹操不想奪回天子,實乃是根據兗州鷹蛇府的線報,袁紹的兵馬已經過了黎陽境內,而同時,徐州陶謙在會和了青州的田楷和北海的孔融,亦是已經離範縣不遠。

眼下各路諸侯皆離範縣不遠,曹操心中明白,自己若是一意孤行,則很容易引起衆怒!

現在這個時候對陶商動手,並不明智,反倒是容易將自己置於衆矢之地。

在這種天下各路諸侯都已經起了歪心思的時候,想要在他們,特備是袁紹的眼皮子底下奪回天子,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曹操心中恨陶商恨到了陶氏的祖宗十八代,但他畢竟是雄飛人物,該忍的時候自然還是會做出隱忍讓步。

衝動的人,一般都當不了梟雄。

數日之後,諸侯們的各路兵馬盡皆抵達了範縣四周,雖然並未直接產生衝突,但大家各憑險要安營紮寨,彼此監視,且很有默契的將天子所居住的範縣圍繞其中,

表面上雖然平靜,但這個中的風起雲涌,卻是諸人皆知。

就連幽州的公孫瓚、太行山的平難中郎將張燕、荊州的劉表——他們雖然沒有派遣兵馬過來,卻也是遣來使者前來朝賀天子移駕。

但名爲朝賀,實則也不過是想借機分一杯羹。

袁紹,曹操,田楷,陶謙等人安營完畢後,則是也陸續使者進入範縣覲見天子。

不過,令衆使者沒有想到的是,天子在接見了衆使者之後,居然給他們每人都下發了一道詔令——即宣佈了將重新複用孝靈皇帝在位時的鬻爵之政。

所謂的鬻爵在當年的通俗說法,就是“西園賣官”。

而且天子在告訴了衆諸侯使者這個已經頒佈的詔命之後,還選定了良辰吉日,讓衆諸侯派遣麾下的得力使者,前往陶商的營寨,聽取太平公子的安排調度,由他主持賣官。

雖然劉協的話說的不是很明白,但衆諸侯們卻不是傻子,各個都是老油條,心下對此事都開始打起了小九九。

但不論衆諸侯心中打的神算盤,亦或是使出七十二變,但陶商都相信,諸侯們一定都會派遣使者過來買這個官的。

畢竟,官職的大小決定着他們日後在領地的行駛權利與發展潛力,特別是執掌一州的那些大型諸侯,一個州牧的位置,是決定他們在這塊領土上話語權的合法性,這個中的好處根本不需描述,很多諸侯連年上貢,想要的不過就是這麼一道封疆大吏的正文冊封。

原本是干係重大的政治要事,眼且卻變成了可以用錢來擺平,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哪個諸侯不想把握?

數日之後,諸侯們的使者便按照天子的安排。前來徐州軍的軍營。

陶商給予這些使者熱情的接見。

袁紹派遣來了使者辛毗,曹操派來了董昭,公孫瓚派來了田豫,孔融派來了方繡,田楷派去了王修,張燕派去了人則是黑山軍的將領眭固,陶謙則將使者的重任象徵性的委任給了糜竺——就連荊州的劉表,亦是聞了風信,派了使者蒯越前來。

唯有袁術很傲嬌,根本就沒尿這一壺。

一時間,小小的範縣之地,成了整個天下的矚目中心與焦點。

陶商沒有着急賣官,他一邊籌謀策劃,一邊將衆使者暫且安排在自己的行營居住。

如此做,是因爲陶商要與這些使者當中的幾個人私下見一見面,做一些暗箱操作。

另外還有一些使者路程較遠,需要等各路諸侯的人都抵達了之後,纔開始授官的事宜。

畢竟是十年難得一遇的大好事,陶商不想厚此薄彼,大家誰也別落下!

……

這一日,乃是衆使者與陶商會談的第一日。

帳篷內,衆使者一個個大眼瞪小眼的彼此看着,互相謹慎提防,大家心中都在謀劃着對己方最爲有利的條件。

少時,便見陶商笑呵呵的走進帳篷內,衝着衆人和善的微笑道:“有勞諸公久侯,陶某不勝慚愧,實在是天子這次頒佈詔令太急,陶某爲了協助天子籌備這次鬻爵盛事,幾乎是數日沒有閤眼,失禮之處,還請諸公勿要見怪。”

衆人紛紛起身,大家熱情的虛僞客套。

說了一些沒有營養的寒暄廢話之後,陶商隨即把事情拉到了正題上。

“諸位,天子此番移駕範縣,爲定天下計,欲將朝廷安置於此……”

陶商的話還沒說完,便見曹操的使者董昭第一個站出來了。

但見這死胖子似笑非笑的看着陶商,拱手道:“在下董昭,此番乃是代表曹兗州前來參與天子定都之事,現有一事不明,特想向太平公子請教請教。”

曹操這一次藉着虛張聲勢的討伐徐州之機,剷除了兗州內反對他的士族勢力,另外還剿除西涼諸將的後患,繳獲不少戰馬,本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不想卻被陶商在背後插了一刀,連失夏侯淵,夏侯恩,天子……先前的勝利可謂成了虛無。

所以董昭第一個站出來代表曹操跟陶商起刺,完全是在陶商的意料之中。

“不知董先生有何指教?”

董昭一眯眼:“敢問公子,當年天子在長安蒙難,爲李傕郭汜馬騰韓遂之亂時,太平公子人在何處?”

陶商摸着下巴仔細的想了一會,方纔道:“我應該……是在金陵城,也或許是在彭城,也許是在平定嚴白虎,或是下邳的笮融……先生問的太具體了,陶某着實是想不起來。”

帳篷內,其他的使者聞言忍不住低聲嗤笑。

董昭臉色一黑:“事關國家大事,還請公子休要玩笑。”

陶商疑惑的看着,表情萌萌的:“我沒跟你開玩笑呀,正因爲是國家大事,我纔不敢隨意胡編,我確實是記不清我當時在哪……董先生,我很忙的!”

董昭氣的直咬牙,這可惡的小子。

“太平公子,當日天子在長安蒙難,將陛下救於水火之中的人,乃是曹兗州,讓陛下脫離虎狼之窩的人,也是曹兗州!如今公子乘着曹兗州爲朝廷剷除西涼兇蠻之際,反倒是起兵奪了聖駕,如此大逆不道、霍亂天下之舉,試問公子又如何當得起‘太平’二字?”

面對着董昭近乎是斥責的責問,陶商笑了。

這件事,根本就不需要他回答,自然就有人站出來替他分辨。

果然,便見袁紹的使者辛毗冷笑出言。

“董先生這話,雖然是情真意切,但對於這大漢朝廷來說,卻殊無道理……不錯,當初是曹兗州費盡心思從關中羣狼的手中救出了天子,但天子乃是天下共主,並不是曹兗州一個人的天子!太平公子奉迎天子於範縣,由天下諸侯共同輔佐,匡扶漢室,重振漢家聲威,有何不妥?”

頓了一頓,辛毗繼續道:“難不成,曹兗州還想把天子囚於兗州,做第二個董卓嗎?”

“你!”董昭面色一白,心下驚駭。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第一個站出來幫陶商說話的,居然會是袁紹的人。

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

一則袁紹雖然不願意讓天子去鄴城破壞他眼下在冀州精心佈置的政治格局,但那也不意味着袁紹想讓天子留在曹操手裡,平白壯大曹操的實力。

像陶商這樣,把天子接出來,放在一個大家眼皮子都能看的到的地方,對於袁紹來說,乃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另外,陶商在前幾日也找到了辛毗,跟他講述了這次賣官的箇中利弊。

陶商的話可謂半真半假。

他說天子意欲封自己爲大將軍,乃是因爲自己此番奉迎天子來範縣有功,並對天子在範縣建立朝建和宮殿的事表示大加支持,並多有上貢。

若是袁紹的上貢能超過自己,天子自然會委任袁紹爲大將軍!

而且陶商還自稱自己的能力有限,本領平庸,着實是當不得大將軍的這個重要位置,而袁紹四世三公,又是諸侯盟主,當大將軍實乃實至名歸!

若是袁紹有意的話,陶商願意藉着主持此次賣官之事,助袁紹登上大將軍的寶座。

陶商把話說到這種程度,在一定意義上來講,對袁紹那是屬於非常大的讓步了。

袁紹在接到了辛毗派人送回去的信息後,很是高興。

陶家小子雖然聰明,但終歸不過是個雙十青年,到了真場面的時候,還得是向自己服軟!

於是袁紹派人傳話辛毗,讓他此次會議中,一定要力挺陶商,幫自己拿下這個大將軍的位置。

袁紹對這個位置,可以說都要想瘋了。

不因爲別的,就是因爲他弟弟袁術的後將軍之位一直是壓他一頭。

一旦拿下了這個大將軍之位,自己無論是在聲望,政治潛力,或是在汝南袁氏中的地位,都將達到最高的頂峰。

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七百章 賤招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
第三百一十五章 屢屢得手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七百四十八章 袁陶鏖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六百五十四章 一張暗牌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七百章 賤招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曄的設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六十四章 禍水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法拉利與夢想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軍的新目標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七十五章 尷尬的朝臣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第七百二十三章 丞相在此會怎麼辦?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家都惦記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