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孝廉

孫堅氣瘋了,但還是派人將糧草、馬匹、軍械等物給孔伷送了回去……這口氣,他不咽也得咽。

孔伷高興壞了,差點沒樂出屁來,不但收回了送出去的二十萬石糧秣,還平白得了一些馬匹軍械,雖然不多,但這個世界上誰會嫌棄別人給的東西少呢?

不過最令他高興的,還是得到了袁術的支持。

孔伷的嘴角一整天都充滿興奮而洋溢的笑容,看的陶商大搖其頭。

終於沒有忍住,陶商決定出言奉勸孔伷。

“世叔,小侄兒冒昧出言,請世叔見諒……我覺得您多少應該收斂一下。”

孔伷疑惑地道:“賢侄此言何意,老夫的表現很囂張麼?”

陶商搖了搖頭:“囂張倒是說不上,但世叔樂的一整天嘴都沒閉上過……剛纔負責替孫堅給您押解糧草的人氣一臉烏黑,莫非世叔沒有看見?”

孔伷一點不長記性,摸着鬚子呵呵笑道:“老夫一時興奮,沒太注意……多大點事,賢侄何必如此小心?過慮啦。”

陶商此刻真是恨鐵不成鋼:“小侄不是謹慎……憑良心說,文人士子太要臉了不是好事,但也不能太不要臉!孫堅此刻心中極爲鬱悶,他的使者若回去把世叔的精彩表情形容給他,世叔可以猜猜孫堅的表情會變成什麼樣?小侄覺得這樣會埋下禍根。”

孔伷大咧咧地一揮長袖:“我如今也已歸附袁公,他能拿我怎地?賢侄太過慮了!來來來,且待我給你介紹個人。”

說罷,也不再聽陶商的忠告,當先起身向府內的旁廳而去。

陶商言盡於此,也不再多說……他既自己作死,攔也攔不住。

跟着孔伷來到旁廳,只見一個身材高大的青衣文士安坐於廳內,見了孔伷和陶商前來,隨即起身行禮。

孔伷笑着爲陶商介紹,道:“這位便是汝南許靖許公,先前跟你提過的,此番前往說服袁術,全仗許公之能。”

陶商忙向許靖見禮:“小子陶商,見過許公。”

許靖雖然名義上是在孔伷帳下做事,但畢竟曾是洛陽的尚書郎,後又遷爲御史中丞,屬於輔助御史大夫監察百官的副手……有點現代的最高紀檢委監察廳二把手級別的存在!所以孔伷跟他,名爲主從,實則亦師亦友。

許靖資歷甚高,但當着陶商的面,還真就沒有那麼大的架子,他笑呵呵地回了一禮,問孔伷道:“公緒,這位莫非就是替你獻上分化袁術、孫堅之策的陶家公子?”

孔伷點頭言道:“正是此子,許公觀之如何?”

許靖不住的點頭,若是有微信,他必然會給陶商點一個大大的贊,再評論一串666。

“能想出這等計策的,絕非一般儒生書子,陶恭祖那老傢伙,自己本事不大,生出來的兒子卻當真了得。”

陶商好奇地問許靖道:“許公認識家父?”

許靖哈哈大笑,道:“自然認得,當年令尊在洛陽任議郎之時,我二人政務多有往來……一過經年,我們都上了歲數,公子年及弱冠,卻已任一軍監軍之職,真乃少年英雄也。”

“不敢承許公謬讚……”陶商苦笑道:“小子不過是一白身草芥,監軍之職不過是承祖上蔭德,替父分憂而已。”

許靖笑了笑:“別的不說,單看陶公子此番替孔公緒解圍,環環相扣,盡顯老辣彌堅……以公子之能,數年後必可展翅翱翔,又何必自賤呢?”

旁邊的孔伷插言道:“你二人囉嗦了半天,老夫都聽的累了,來來來,都隨我到前廳去,孔某略備薄酒爲二位功臣慶功,聊助雅興!”

三人又轉回到了前廳,酒食已備,三人各自斟酒,開懷暢飲。

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酒盞,陶商暗自嘆息,這酒每回喝都是,感覺太淡了一些……

許靖見陶商盯着酒盞若有所思,有意考教考教他,問道:“依公子之見,衆諸侯這次討伐董卓,有多大的勝算?”

陶商乾笑兩聲,拎起酒壺給自己斟酒,道:“小子年輕識淺,胡言亂語,只恐貽笑大方,再讓許公取笑。”

許靖搖了搖頭,道:“陶公子乃名門仁子,皆爲吾輩中人,何得過謙?且酒席之言,有甚可笑之處?就當助助酒興吧。”

孔伷在一旁幫腔道:“就是就是,賢侄,咱們都這麼熟了!不需要謙虛,許公乃是當世有名的善察之士,黑白通吃……”

“咳咳!”陶商聽了這話,一口酒沒咽完直接嗆了,許靖的臉色一時間也變得有些僵硬。

陶商心下暗歎,黑白通吃……這明明就是我說過的話,孔伷老兒前番還不讓我說,這個老傻子可倒好,今日當着人家的面自己說禿嚕嘴了。

孔伷也是反應過味兒來,急忙改口:“是朝野皆通曉,哈哈,通曉、通曉……賢侄若有所想,只管跟他說,絕無壞處。”

陶商揚了揚眉毛。

看來今天多少又得開點外掛,顯擺一下自己先知先覺的優勢了。

“那小子就稍加妄言了,依在下之見,伐董之事,不至於敗,但要成功,只怕也是很難。”

許靖好奇:“陶公子此言何意?還請稍加詳解。”

陶商一邊斟酌詞語一邊道:“董卓佔據洛陽,手握朝中禁軍、羽林軍、南軍北軍、西涼軍以及隨呂布向他投誠的幷州狼騎,放眼天下軍力確實最爲強悍,但爲人太過恣意放縱,殺戮過甚,爲天下人所忌,因此關東衆諸侯在人意上佔據主動,各路諸侯雖然兵力不及董卓,但聯合起來卻足可相抗,董卓以一己之力與天下鬥,僅憑這一點就落了下風。因此我說,諸侯討董,不至於敗。”

許靖撫摸着長鬚點了點頭,道:“那爲何又不勝?”

陶商嘆息道:“這點,許公不已經是親眼看到了嗎?仗還沒等打呢,咱們這邊,袁術和孫堅就已經開始謀算盟友了,先是荊州刺史,又是南陽太守,到如今孔刺史又險些遭了他們的算計……說是諸侯衆志成城,齊心殺賊,實際上哪個又沒點歪心眼子?是人就會有私心,袁術和孫堅有,北面的袁紹、公孫瓚、曹操那些人一樣有私心,大家都各懷鬼胎……敢問許公,這仗怎麼贏?”

許靖長嘆口氣,想起自己去魯陽替孔伷做說客,袁術雖然看似爽朗,但其行爲根本就沒爲朝廷考慮……這孩子年紀小,但看的卻很明白透徹。

“那依公子這麼說,這次討董的結果,很可能是個不了了之,有頭無尾的結局?”

陶商點了點頭,道:“小子不敢肯定說是,但估計八九不離十。”

許靖點了點頭,道:“受教。”

陶商連忙擺手:“許公這話令晚輩汗顏,不過是酒後胡言亂語而已。”

許靖沒有接他的話茬,只是突然話鋒一轉道:“陶公子,你可曾應了歲科?”

“啊?”陶商聞言不由懵/逼……啥意思?

許靖誤會了陶商的表情,笑道:“原來陶公子尚未舉孝廉入仕,你那老父也真是糊塗,他如今雖然坐了徐州刺史,可日後若要任你爲官,凡事還需走個章程不是?怎麼當爹的,一點也不爲兒子的仕途考慮。”

陶商聞言不由汗顏……這事實在賴不得陶謙……實在是身體的前任主人不爭氣,不想當官啊!

陶商轉頭望向孔伷,卻見這小老頭一臉欣然之色,樂道:“陶公子,恭喜恭喜,許公願親尊舉你爲孝廉,這份殊榮可不多見啊,別看許公雖然是我的門客,但在他逃難出洛陽的時候……可是帶着御史中丞的官職和印綬出來的!能被御史中丞親舉的孝廉茂才,放眼我大漢十三州,每年也沒有幾個。”

陶商雖然楞了一時,但馬上便回過味來。

到了東漢末期,察舉制已經基本被世家大族所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成了舉孝廉的基本準則,察舉大多不實。

不過陶商並不介意這種鬆弛的考覈……順水推舟先應了,用許靖的人事資源給自己博個名聲,這麼划算的買賣爲什麼不做……再說這也是許靖上杆子,自己可沒求他。

“既然如此,小子就在此多謝許公厚意了。”

許公點了點頭,道:“公子放心,你救了孔公緒一命,許某身爲他的好友,豈能不厚報於你?汝南許邵許子將乃吾之堂弟也,且待我擇日叮囑他一聲,少不得也讓你的名字到那“月旦評”走上一遭。”

許靖這回也是下了血本回報陶商,不但答應以御史中丞的身份親自舉陶商的孝廉,還承諾讓他上月旦評。

真要有這兩事墊底,徐州陶公子的賢名也算是響徹天下了。

陶商的表情明顯沒有許靖和孔伷想象中的那麼欣喜若狂……

只見這小子皺着眉頭思慮了半晌,方纔緩緩開口道:“我這樣,算不算作弊啊?”

許靖和孔伷聞言頓時一窒。

看這孩子把嗑嘮的……稀碎。

“孩子。”孔伷語重心長道:“這怎麼能算作弊呢?你乃當世英才,許公爲‘月旦評’舉賢推能,乃真才實用也!”

陶商點了點頭,又問道:“那不知許公,打算在‘月旦評’上如何評價我?”

許靖想了一想,道:“清平之俊傑,亂世之英才,賢侄看可否?”

陶商搖了搖頭,道:“許公誇讚過甚,小子覺得名不副實。”

許靖奇道:“那依照賢侄之見,該當如何評價?”

陶商思慮良久,緩緩言道:“我看就清平之君子,亂世之忠良吧……低調一點,比較符合小侄的作風。”

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六十章 良 將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
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六百七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五十章 袁紹南來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七百八十五章 識時務的高覽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三百九十五章 太傅遇險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七百四十三章 故人相見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一千零八章 成都告急第六十章 良 將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十四章 先兵後禮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