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

由於前三次招降黃巾渠帥的事過於順利,劉備此番前往壽光縣,連雲梯和衝車等基本的攻城器械都沒有帶,只是領着野戰部隊就直接過去勸降了。

結果沒想到管亥這塊硬骨頭居然不尿他。

劉備苦口婆心的勸解,善解人意的笑容和動情的演說,在管亥眼中就是個屁,根本沒有打動其心的可能性。

很顯然,由於前三次的勸服太過順利,已經引起了劉備的驕傲之心——玄德公有點太把自己當盤菜了。

他似是覺得自己真的有如神助。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殘酷,管亥在城樓上,一記強箭直接射入劉備的肩窩,用行動證明了真理與無神論。

劉備當時便栽倒下馬,幸得關羽和張飛急忙飛馬奔上前,左右護持,在千鈞一髮之際方將劉備從前線搶奪了下來。

劉備受傷,三軍震動,再加上他此來傲氣,以爲勸降管亥根本就是手到擒來,因此竟沒有帶攻城的軍械,無奈之下,只能是敗陣而歸。

聽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衆人不由盡皆在心中暗自唏噓。管亥這個極度沒有眼力見的黃巾賊,證明了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持之以恆的幸運。

一衆人等前來瞧看受傷的劉備,卻見劉備躺在擔架上,身不着甲,肩窩和胸脯之間,包紮着厚厚的白布,看來那一箭着實是差點就致命了。

陶應在後面,嘀咕了一句:“管亥這廝,真是個硬漢啊!碰到玄德公都不降。”

一句話說出來,不由將劉備的臉臊的通紅通紅的。

關羽和張飛則是對陶應怒目而視。

陶商眉毛一挑,轉頭不滿的看着陶應,批評道:“二弟,不許說風涼話,沒禮貌。”

但在批評的同時,陶商卻悄悄的向着陶應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陶應有點沒反應過來,這到底是誇他還是罵他?

陶商轉過身,關切的對劉備道:“玄德公受苦了。”

劉備失血過多,臉色有些發白,慚愧道:“備一時得志,不聽陶公子良言相勸,方至有今日之辱,羞愧無地,羞愧無地……唉,這回是自大了。”

陶商卻是愣住了,奇怪道:“我什麼時候勸你了?”

劉備淡淡微笑:“公子真是個實誠人,真君子,什麼事都不居功……備出征管亥之前,不是公子對備說該歇就歇嗎?唉,如今想來,確實是肺腑良言!以後我都聽你的。”

陶商輕輕的咳嗽了一下,道:“玄德公知恥近乎勇……還有的救。”

劉備長嘆口氣,神情顯得頗爲落寞。

陶商突然試探性的道:“陶某認爲,玄德公有天人之姿,你這勸降的本領,當世無匹,這一次很有可能是沒發揮好……要不然,等傷好了,玄德公不妨再去勸管亥一次試試?”

劉備幽怨的看着陶商,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備看起來,就真的那麼虎麼?

劉備身後,張飛出言道:“哥哥,俺看陶公子說的有理,大哥連續勸降三位黃巾渠帥,唯獨在管亥這栽個跟頭!傳出去讓旁人笑話,回頭還是應該去繼續勸降他,將這面子找回來纔對。”

劉備沉吟半晌,方纔幽幽的開口道。

“三弟啊。”

張飛忙道:“大哥何事?”

“下回我們談事,你可不可以先行退下。”

“諾……”

孔融此刻卻是有點着急了,忙道:“幾位,孰是孰非暫且不論,問題是黃巾軍的管亥,佔據了壽光縣,連玄德公也無法招降,此事卻該如何是好?”

劉備躺在擔架上,虛弱道:“此事易爾,備從平原至此,行程匆忙,不曾帶得攻城軍械,願借孔北海武庫中的軍械一用,三日之內,破城池必矣!”

孔融聞言,表情顯得有些尷尬。

孔融近年來雖然也曾整軍布武,但由於缺少將才,沒有一套清晰的規劃,這些年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招的兵多但訓練不夠,屯的糧多但軍械不足,裡外裡算下來,連一大套完整的攻城軍械都沒湊的上數。

聽了孔融的狀況,劉備頓時就懵了。

攻城軍械不足,那還打個屁啊!

就算是壽光縣的城池不高,但管亥麾下的黃巾兵人數卻不少,能上陣者盡有五六千衆,這些兵馬若是全部用來加強城防,那壽光縣就絕非是普通軍隊隨意能夠打下縣城。

沉吟了良久之後,劉備方纔對孔融道:“事到如今,唯有令工匠加緊製造攻城軍械,待兵械完備之後,方可攻打城池。”

眼下這是唯一的可行途徑,衆人對此都表示十分的贊同。

孔融看了看劉備身上的傷,暗道就算是軍械齊備,以劉備眼下的傷情,一時間也是難以出征管亥,也唯有待其傷病完全好了之後,纔有可能奪回壽光縣。

就在衆人商討之間,忽見城內一騎飛馳而出,直奔着孔融這個方向而來。

少時,那人來到近前,馬上之人翻身而下,“噗通”一聲對着孔融直接跪倒,熱淚盈眶的道:“孔北海,還請作速發兵壽光縣!救我老母一救!”

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太史慈。

孔融一看太史慈如此,急忙上前扶起他,奇怪道:“子義,快快起來,有話好說……你這是爲何?”

太史慈擦了擦眼淚,在孔融的攙扶下站起身來,道:“聽聞黃巾軍的管亥率羣賊進攻壽光縣!家母上月往壽光省親,暫居於壽光縣內,着實不想會碰到這般變故!如今那城池爲賊寇所奪,老母陷入城中,生死不知,慈懇請孔北海作速出兵,慈願爲馬前卒,替孔北海平定壽光縣的黃巾匪患!”

聽了太史慈的話,孔融的面上露出了爲難之色,隨即將目下城中缺少攻城軍械和劉備受傷的事情跟他說了一遍。

太史慈聽完之後,頓時呆若木雞,矗立當場。

劉備當初曾是被太史慈請到北海郡的,與他也算認識,此刻亦是勸解道:“子義,備觀你也是知兵之人,需知十則圍之,五則攻之,眼下管亥佔據壽光縣,麾下兵力不少,若無攻堅利器,斷斷沒有破城之理,況且備一時疏忽,中了管亥一箭,一時間也是不能出征,孔北海適才與備商議,已經是準備大造軍械……待兵械集全之後,備傷痊癒,我自當親自領兵攻破壽光縣,解救子義老母之危,如何?”

太史慈神情呆滯,喃喃道:“軍械大成,需得幾日?”

劉備估算了一下時間,道:“若是傾盡全力,十五日內,定有所成!”

“十五日?”太史慈苦澀一笑。

十五日的變數實在太多,若是這期間黃巾軍一時興起,因爲缺少了軍糧,驅兵屠城,老母的安危又該如何?

但太史慈也是自幼熟讀兵法之人,自然知道劉備所言非虛,並不是推脫之詞。

軍械不足,驅兵強攻五六千人守護的縣城,無疑是自取敗績而已。

更何況劉備還受了重傷。

如此一來,太史慈便陷入了左右爲難的境地。

孔融等人安慰了太史慈一番,便急忙進城,商討打造工程軍械的事宜了。

而劉備亦是被擡進城池養傷。

而陶商卻沒有着急,他安靜的站在原地,觀察着一臉悲愴,左右爲難幾近絕望的太史慈。

郭嘉似是看出了陶商又想跟太史慈說話,不由的憋住笑道:“還沒挨夠白眼麼?”

陶商嘿然一笑,道:“鍥而不捨,堅韌不拔,滴水穿石,持之以恆,乃陶某生平之座右銘也。”

說罷,邁步向太史慈走去。

郭嘉聳聳肩,低聲喃喃道:“死不要臉。”

陶商走到太史慈身邊,道:“子義兄,心下如焚?”

太史慈此刻心中萬念俱灰,也沒心情給陶商白眼了,淡淡道:“你是專程來取笑於某的?”

陶商皺了皺眉:“我是那種人嗎?”

太史慈沒有搭腔。

陶商長嘆口氣,自我檢討:“好吧,我就是那種人……不過,我現在卻着實不是來取笑於你的,我是有辦法幫你攻克壽光縣,救出老夫人。”

太史慈起初還沒反應過來,隨後方纔恍然大悟。

他驚詫的轉頭看向陶商,道:“你、你適才說什麼?某沒有聽清。”

陶商輕咳一下,正色道:“我說,我可以幫你救出母親。”

一番話說完,太史慈的神情頓時激動了:“你,你此言當真?”

“當真!”陶商重重點頭。

太史慈面露喜色,方要拱手稱謝,卻是突然想到了什麼,悻悻的放下雙手,顯得左右爲難。

很顯然,太史慈對接受陶商的恩惠很牴觸。

太史慈對自己的敵意,早在陶商踏進北海境內的時候,他就能感覺的出來,只是不知道爲什麼?

乘着眼下這個機會,陶商覺得也該是弄弄清楚了。

“子義,陶某有一事不明,煩勞賜教。”

太史慈低低的“嗯”了一聲,算作回答。

“子義對我似乎是敵意頗深,但陶某與你,卻從無交集,我此番來北海郡,與子義應該是首次會面吧?你究竟是爲什麼要加我奸賊?”

太史慈沉吟片刻,方纔開口道:“莫非你真不知道?”

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
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七百八十八章 曹丕出仕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二百五十章 皇甫嵩的願望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五百一十三章 疲於奔命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八百二十五章 襄樊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八百五十章 念舊情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二百四十七章 董卓嗑藥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五百八十六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八百一十七章 敗關羽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四百六十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七百零六章 兒子賣爹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八百七十五章 荊州之末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八百一十九章 損 失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六十三章 韓浩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六百四十七章 暫且罷兵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