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

襄陽的城西起了火,陶商立刻指揮兵馬奔着城西而去。

城西的火勢逐漸增大,將陶商的士兵們都阻攔在了西城的區域,這樣也爲集結在東城的荊州軍衝出襄陽爭取到了時間。

陶商率領後備軍進了城池之後,號令三軍不要追擊,他只是讓所有的將士們開始在附近尋找水源,爭取用最快的速度將火撲滅。

趙雲和呂布一臉烏黑的從前陣來到了陶商面前。

“我等一時不慎,誤中敵軍的奸計,導致放跑了荊州軍,讓他們乘機從襄陽脫逃!還請丞相責罰!”趙雲很是愧疚的對陶商道。

陶商則是隨意的擺了擺手,道:“沒關係,這跟你們無關,趕緊救火去吧,救完火撫民,纔是當下最重要的。”

“諾!”

看着趙雲等人去救火了,陶商陷入了一陣沉思。

以他的角度來將,他是不願意雖然用火或是水的,當然他也並不是沒有用過,但水火無情,這樣所造成的損失實在太大了。

但歷史上的古人便不是這麼想的了。

韓信,周瑜,孔明,關羽……諸多建立過大功績的人,比起用兵,都更喜歡用火用水,藉助自然來達成自己的功績。

借力自然,自然是事半功倍,當然所造成的傷害和損失也是巨大的,因爲自然之力是不可控的,一個不好,便容易引火燒身,可是古人不會顧及這些。

一個個流芳青史的故事,背後掩藏着多少累累的白骨與生命。

當然,爲了以弱勝強,爲了扭轉局勢,在人性的角度上來講,這些手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陶商多少還是有些看不慣,或許這就是他和一部分古人們的底線不一樣吧。

當然,陶商自己那份賤人底線,有時候這些古人也着實是接受不了。

經過了一夜的努力,三軍將士費盡了苦心和苦力,終於將襄陽城的大火給撲滅了。

陶商引領着大軍入城,他命麾下諸將代表他撫民,自己則是進駐到了襄陽郡守府邸,檢查城中的戶籍,土地造冊等物。

但是進了郡守府翻找後,陶商就發現這些東西早就沒有了。

看樣子不是帶走,而是燒了。

東西被龐統燒了倒也是不奇怪,既然對手是敵人,那他們給自己留下些障礙,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主要是這種東西,若是不到最後關頭,是不會摧毀的,誰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真的攻下襄陽城,龐統爲何要燒?

陶商心中泛起了一絲嘀咕。

難不成城中的戶籍和戶冊是早就被龐統燒掉了?

這倒是挺奇怪的,他爲什麼要這樣做?

難不成他一開始就不認爲他自己能守護住襄陽城?

既然守護不住,他在這裡遷延這麼長的時日做什麼?

除非他是在爲什麼事情做着準備。

就在陶商疑惑的時候,蔡瑁哭着走進了廳堂。

“丞相,您可要爲蒯家做主啊!”蔡瑁哭嚎着來到了陶商的面前,單膝跪倒在地。

陶商走上前,將蔡瑁扶了起來。

蔡瑁今日和陶商是第一次見面,但之前兩人已經有過了信箋溝通,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二人也算是有點神交。

“你就是蔡將軍,出了什麼事情?快起來!”

蔡瑁哭着道:“末將適才得到來信,蒯異度一家以謀逆之罪,被龐統暗中派人活捉,押解往了江陵城,想來這一次,異度定然是活不成了……懇請陶相做主,替蒯異度報仇!”

陶商嘆了口氣,道:“蒯家乃是荊州大族,如今一招不慎,因爲幫我而遭此大難,陶某深感慚愧,蔡公放心,陶某一定打下荊州,活捉劉備等人,論罪懲處,還蒯公一個公道。”

蔡瑁一邊擦着眼淚,一邊對陶商表示感謝。

二人又談了一會,陶商盡心盡力的安慰蔡瑁,才終於令他的心情平復。

“得了襄陽,就等於得到了荊州北土,得了荊襄北土,那就是等同於拿下了南陽郡,這一仗蔡公功不可沒,陶某前番書信許諾給你的東西,自然會一一兌現。”

蔡瑁聞言,不由的大喜過望。

他單膝衝着陶商跪倒,拱手道:“承蒙丞相厚待,蔡瑁今後定然會爲朝廷,爲丞相,效犬馬之勞。”

“將軍能有這份心,就好。”

陶商安慰過他之後,又調換了話題:“當今天下,若是論及水軍,一則爲我揚州水軍,二則便是昔日由將軍總督的荊州水軍,如今荊州北地已經平復,我若是開始收攏北地的水軍以及戰船,不知能有多少?”

蔡瑁道:“荊州自打建都於江陵之後,大量的水軍和戰船就都挪往了南郡和江夏郡,用以作爲巡江固守之用,但荊州北地因爲有漢江屏障,自然還是留下了一些,雖然沒有南郡要多,卻也可自成一軍。”

陶商點了點頭,道:“那我若是請將軍出馬,收攏這些戰船和水軍,可能順江東向,支援江夏?”

蔡瑁一拱手,道:“蔡某豈敢不應命!丞相放心,荊北之地有我蔡瑁在,必然穩如泰山,丞相大可放心集結兵馬南下,攻打江陵城。”

陶商點了點頭,道:“龐統把襄陽的表冊和戶籍等物都損毀了,我想要接手襄陽的政事,只怕是一時半刻抽不出身,這江陵城,怕是得緩一緩了。”

蔡瑁聽了這話,猶豫了下,道:“丞相,末將認爲您眼下不應因爲這些事,而放緩攻克江陵的腳步,反應是集結兵馬迅速南下才是上策。”

陶商揚了揚眉:“爲很麼?”

蔡瑁輕輕的嗑了一聲,爲陶商解釋道:“丞相,實不相瞞,荊州北地,與中原極近,又是天下正中,守之極難,但過了漢江和南陽,若是再往荊南,就需要強攻江陵城……在蔡謀看來,這江陵城是荊州最爲堅固的一座城池,也是唯一一座可以稱之爲北方屏障的城池。”

“很不好打嗎?”陶商很奇怪,按道理來說,荊州雖然富庶,但位於天下正中,山脈有少,不是應該屬於難守之地嗎?

“相當的不好打。”蔡瑁很是肯定的對陶商說道。

“爲什麼?”

蔡瑁長嘆了一口氣,道:“江陵之地,三面環水。北軍若是要打,只能憑一面強攻,而無法圍城。”

陶商皺了皺眉頭。

“另外,江陵城本身也是極爲堅固的,其城牆高約三丈,厚兩丈餘,周長二十里,幾乎囊括了全城,城池修築的還堅固異常,江陵的城牆東西長,南北短,依地勢而高下,順湖池而迂迴,居高遠望,水如素練,城似游龍……”

聽蔡瑁說了這麼多,陶商心中才終於恍然。

難怪龐統要撤,原來他心中打的是這個算籌。

他一定是要爲江陵的修築爭取時間!

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
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三百四十章 曠世大作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一千零一章 各有所謀第四章 龍兄虎弟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曹陶與士族(第二更)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八十九章 未來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八百三十八章 雪 恨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八百零八章 溫侯的大計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四百五十六章 毒物知毒物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用八陣圖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徐州第八百三十一章 鬥將之爭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七百三十四章 悍勇的河北兵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