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爭奪降卒

袁術被自己給活活憋屈死了,在他生命流逝的這段時間裡,張勳瘋狂的大叫着醫者,還大叫着讓手下的士卒們來幫忙,但無論是袁術麾下的將士們怎麼努力,袁術的生命此刻也到了無法逆轉的地步。

興平二年初春,袁術身死於豫章之戰,享年四十二歲。

張勳呆愣楞的看着袁術在擔架上的屍體,腦中不由炸開了鍋。

適才若不是自己一時情急,執意將庖廚找來詢問軍中糧秣的事情,袁術或許不會死的這麼快。

至少不會被氣死。

良久之後,卻見張勳轉頭看向身後哆嗦的庖廚道:“明公走了。”

“是、是!明公走了!”庖廚顯得很是緊張,一個勁的隨聲附和。

“明公故去,此事你覺得……賴你還是賴我?”張勳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他,當中佈滿了血絲,看着很駭人。

庖廚嚇的渾身一哆嗦,差點沒直接跪在地上。

沉默了半晌,方纔聽庖廚哆嗦着道:“這事……賴蜜漿成嗎?”

……

袁術死後,張勳帶着袁術的屍體回返壽春,一邊安排後事,一邊派人前往河北面見袁紹,詳述袁術臨終之意。

袁術的死訊傳到了南昌城後,陶商並沒有着急進兵去打淮南。

就目前來講,自己要收復的是整個豫章全境加上會稽全境,淮南那邊,早就已經在戰略上分給孫策和呂布了。

而且陶商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南昌城大戰,張勳帶着袁術逃走,紀靈和閻象分別被甘寧和程普生擒,其餘的橋蕤、樂就等袁軍將領戰死,而破城後投誠歸降者,多達兩萬餘近三萬衆。

這兩萬多的步兵,是一塊大肥肉啊!

陶商不着急追袁術,就是他必須要坐鎮在此,跟呂布和孫策把這筆好處掰扯明白,免得讓人家鑽了空子。

爲了擴充實力,孫策和呂布自然也是想要這些降卒的,這件事無可厚非。

南昌城議事廳內。

“三萬降卒,理應歸我們先攻城的兩方!”

陳宮當先開了口,一錘子定音,聽他的語氣,就好像他說話非常好使一樣。

今後的日子,幷州軍和孫家軍當同氣連枝,榮辱與共,所謂脣亡齒寒,而爭好處也一樣,陳宮爲己方爭取好處的時候,也不忘記捎帶腳的拉孫家軍一把。

陶商和陳登望了彼此一眼,都是露出了無奈的笑容。

天下喜好做白日夢者,莫過於此。

這陳宮倒是挺貪的。

這傢伙爲了爭兵源,怎麼連臉都不要了,他是怎麼好意思說出口的?

司馬懿搖擺着蒲葵扇,笑道:“公臺先生,懿覺得您這話頗有些不妥。”

陳宮使勁的瞪視着他,彷彿要把這小崽子吸到眼珠子裡一樣。

“陳某之言,何處不妥,煩勞賜教!”

司馬懿欠了欠身,道:“賜教不敢,懿只是想對公臺先生說明,這南昌城雖然是咱們三家共同打下來的,且幷州軍和孫家軍確實是率先攻城,但若論功勞大小,溫侯和孫將軍雖然是搶先進攻,但卻並無成效,反倒是我金陵軍相邀邗越,全力強攻南門,方纔打開了僵局,衝入城後,又鉗制住了以紀靈和張勳爲首的袁軍主力,孫將軍和呂將軍方纔能夠順利破門,因此若論功勞,還需得以我金陵軍爲最,而這袁軍降卒,自也當由我金陵軍接手纔對。”

陳宮聞言冷笑一聲:“簡直荒謬,事前若非我兩家的兵馬牽制住了袁軍,你金陵軍想要攻克南昌城,也未必能打的那麼容易!”

孫策看向周瑜,使了個眼色,周瑜隨即會意。

但聽周瑜對司馬懿笑道:“司馬小兄說的有道理,但此番鏖戰結束之後,陶太傅已經得了南昌城,收穫不可謂不大,而我兩家軍馬亦是出力不小,攻南昌前,陶太傅曾與我兩家說好——太傅得豫章,取會稽,我家孫將軍和呂溫侯奪廬江,下九江,取淮南!袁軍的降卒乃是淮南之人,合理應歸於我兩家執掌處置,不知太傅以爲如何?”

司馬懿聞言,略一皺眉。

姓周的,倒是能言善辯。

諸葛亮搖擺着羽扇,開口道:“公瑾兄有一筆賬好像沒有算進去。”

周瑜笑看着諸葛亮,道:“不知諸葛兄有何指教?”

諸葛亮緊緊的盯着周瑜,道:“如今袁術已經不在了,貴軍和幷州軍這段時間的糧秣用度,一直皆靠着我金陵城供應,如今就算是給了你們這三萬兵馬——敢問公瑾兄,貴軍和溫侯自己的糧秣都還是我軍供給,你覺得多出來的這三萬人,我家老師會不會幫你們養着呢?”

一番話說完,大廳內的衆人頓時都沉默了。

陶商一直沒有說話,他只是微笑的看着自己的這個徒弟。

真不愧是諸葛亮!

透過外在看本質,一下子就抓住了事情的關鍵點。

呂布一揚眉,道:“太傅當然得幫我們養着這些人!這可是我們事先說好的!”

在場的衆人頓時都無語了。

陶商張大嘴盯着呂布。

這廝……他孃的比我還不要臉啊!

陳宮羞臊的滿面通紅,他不留痕跡的拽了拽呂布的袖筒子,示意他不要出聲繼續丟人了。

呂布一轉頭,怒視着陳宮道:“你拉我作甚!”

陳宮:“……”

呂溫侯真是誰的面也不給。

周瑜沒有理會呂布不講理的胡言,只是在心中細細琢磨。

照這個樣子來看,己方還真就不能爭取這些兵源了。

而且萬一惹惱了陶商,他要是再把兩家現在兵馬的錢糧用度給斷了,孫家軍和呂布豈不危險?

而且己方接下來,還要依仗着陶商的補給去打淮南呢。

周瑜不留痕跡的掃了諸葛亮一眼,眼神中露出幾分惱意。

“諸葛兄弟的賬算得真是明白,一句話就讓我們這些盟友不知所措,無從下手,着實是厲害得緊,瑜佩服之至!”

他這話好似服軟,實則卻是連損帶貶,暗自嘲諷諸葛亮是在仗勢欺人。

一直沒有說話的陶商卻突然開口了。

“周郎不必如此氣憤,陶某倒是有一個提議,在不傷及咱們三家的情分上,分了這袁軍的降卒。”

周瑜疑惑的看向陶商。

卻見陶商笑着道:“你大可不必擔心,袁軍降卒,陶某最後就是一個也撈不着,也必然會出糧草軍械,支持你家孫郎和溫侯去奪取淮南,這是咱們事先商量好的,陶某斷然不會食言。”

周瑜深深的看了陶商一眼,讚歎言道:

“太傅果然是當世少有的赤誠君子,不負太平公子之名,有您這句話,我們這些盟友纔好放心備戰。”

孫策看着陶商總攬全局,猶如三方的盟主一樣,心下很是不舒服。

當年一同參加討董之戰的兩個小子,差距越來越大了。

如今的陶商坐領東南,官任太傅,成爲了天下間的一大勢力,而孫策卻還得是仰人鼻息,且兵還不過數萬,又沒有糧秣,着實是相差太過巨大。

“敢問陶……太傅。”孫策緩緩的開了口,道:“太傅適才說在不傷及彼此情分上,分袁軍降卒,不知這降卒應怎地個平分法?”

陶商用手輕輕的打了個響指,道:“這事好說,陶某既號太平公子,爲人自然是得講究公平,兩萬多的降卒,願意歸降到哪一家,全憑降卒自願,外人不得干預,諸位以爲此法如何?”

衆人聞言,皆是吃驚的互相看看,彼此眼中充滿了疑惑。

這小子,也太講究公平了吧?

還是第一次聽說有哪路諸侯這麼給降卒話語權的!

而孫策則是在心中計較:兩萬多的袁軍降卒皆是淮南人,自己當初在淮南與他們也算相熟,而下一步的他和呂布也馬上要去攻淮南,這等於是間接的領那些降卒回家啊!他們豈有不歸順自己之禮?

呂布心中亦是很自信:

本侯爺相貌堂堂,勇猛過人,手中方天畫家,胯下赤兔……胯下當年曾有過一匹赤兔,這些降卒豈能不憧憬仰望?不降本侯,卻降誰來?

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九十七章 面見袁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公之女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
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五百一十二章 遊擊襲擾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五百二十五章 白眼狼第六百六十五章 袁紹的慌張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二百零一章 競選盟主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八百八十三章 轉戰宛城第八百四十八章 隱瞞的真相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絕技第五百零八章 彼此心悸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八百零二章 毒兄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叔侄第四百四十九章 紀靈來援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表 字第七百三十章 梟雄之哀第四十八章 火 焚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三百一十三章 劉備的微笑第九十七章 面見袁公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二百四十八章 醫學至道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八百一十四章 張高何人也?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公之女第六百四十五章 第一水軍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六百三十二章 君子與老將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十六章 往 昔第八百四十三章 奪襄陽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十五章 車輪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