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雲的歸屬

賣官的當天夜裡,大部分的使者都帶着消息返回了各自的軍營,但也還是有一些特別的人並沒有着急在當天返回。

就好比公孫瓚帳下的田豫。

公孫瓚此時此刻,已經將劉備綁在了自己的身邊,並依照上一次陶商寫給他的書信中所講述的,委任以劉備爲自己的副手,與自己一同收拾劉虞。

只要幹掉了劉虞,大漢的東北方就再無人能夠掣肘自己,屆時公孫瓚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坐鎮幽州,與宿敵袁紹再決雌雄。

本想公孫瓚這次派田豫來,就是想借着這次陶商賣官的機會,將幽州徹底的掌握在手中,取得治政幽州的政治身份。

但沒想到賣到最後,也不見陶商將幽州牧的爵位放出來。

如此一來,田豫可是着了大急了。

但陶商的目地就是想讓田豫着急。

公孫瓚眼下與自己也算是暗中親近的關係,陶商本來不應該這樣對待公孫瓚,但爲了將趙雲留在自己的麾下,陶商不得不用這種方式,與公孫瓚進行一些暗箱操作與交涉。

田豫來陶商帥帳請求見面的時候,陶商其實也是略有焦急的等待着他。

“陶府君,白日之事,府君爲何如此爲之?”田豫開門見山,毫不客套,單刀直入的詢問陶商。

陶商看着眼前這位年輕的使者,心中感嘆不已。

田豫這個人在公孫瓚麾下的臣子中,想來也算是文武雙全,潛力無限的頂尖人才。

別看他眼下雖然只有二十三歲,但在歷史上的他曾威震北疆,爲曹魏震懾外族胡虜,爲安定北方邊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對待江南方面,田豫也曾多次指揮兵馬擊退孫吳,而且他對政務也是精通熟練,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在任期間保證了汝南郡的穩定和發展。

陶商現在真想把他也留下來呀。

想法歸想法,但陶商知道這件事不太可能。

畢竟田豫跟自己沒什麼大交情,純粹是公務聯繫,而且聽說此人與劉備還有情同手足之誼。

也罷,便讓他回去好好輔佐公孫瓚對抗袁紹,與自己南北相呼應吧。

自己也不是活神仙,天下的人才,也不能全入翁中不是。

面對田豫的詢問,陶商並沒有着急回答,他只是命人端上蜜水果品,親自招待田豫。

面對陶商的熱情,年輕的田豫多少有些不習慣。

公孫瓚乃是冷厲梟雄,對內對外一向皆是殺伐果決,缺少親和力,向陶商這樣親近的對待下屬,在公孫瓚麾下當官根本就是碰不着的事。

身爲主公,一點也不知冷知熱,天天黑着大臉猶如更年期一樣,公孫瓚在這一點上卻是活的很失敗。

陶商如此親近的行爲,倒也是讓田豫的惱怒與不安減輕了不少。

吃了一點水果之後,陶商方纔對田豫說道:“國讓虛長陶某三歲,我便以兄稱之吧……國讓兄,今日白間,陶某奉天子之命賣官,期間卻並未將幽州牧之兄拋售,實乃是爲了公孫太守的聲望與前程着想……畢竟,陶某現在,是把公孫太守視爲盟友,視爲自己人,我不想害他。”

田豫聽了這話並沒有反駁。

陶商上次給公孫瓚寫的密信,田豫來時公孫瓚曾也對田豫有過一些交待,單從信上的規勸內容來看,陶商確實是把公孫瓚當成了自己人。

“田某知曉陶公子對公孫太守乃是真心,但我家公孫太守對幽州牧之位勢在必得,若不得此要位,如何能正式執掌幽州,並與公子將來一同對抗袁紹?”

陶商擺了擺手指,低聲道:“國讓兄,陶某觀你也是聰明人,你需得知道,幽州牧的位置,現下仍屬大司馬劉虞,劉虞是漢室宗親,這官雖然是陛下讓賣的,但從宗親身上剝奪爵位,付之於外姓,就算是陛下,也不好意思張口啊。”

田豫聽到這,低頭不言。

他知道陶商的言下之意指的是什麼。

只有公孫瓚殺了劉虞,讓這幽州牧的位置懸空,陶商才能把這個幽州牧的位置賣給公孫瓚,同時他自己在天子那邊也能解釋的過去。

“陶府君放心,旬日之內,大司馬暴斃之事,必有消息。”

陶商聞言笑了:“若果真如此,這幽州牧的懸空,陶某方纔好操作,不過這中間卻有一件難事,需要陶某與天子溝通,成與不成,尚是兩難之事。”

田豫雖然年輕,但也不是政治小白,陶商這麼嘮嗑,擺明了就是想提條件。

“什麼難事?陶公子不妨說說看。”

陶商摸着下巴,猶豫道:“大司馬乃是漢室宗親,他死在公孫府君的手中,陛下若是再將幽州牧的位置賣給了公孫府君,傳將出去,與陛下的名聲風評無益,況且漢室同宗彼此間也是有感情的,畢竟鄉里鄉親的,誰知道陛下知道此事之後,會不會雷霆震怒?那可是死了一個叔叔呀。”

田豫聞言心下不由的冷笑。

在漢室宗親之中,劉虞的聲望和能力,甚至是在民間的風評都遠遠的超過十三歲的劉協。

袁紹當年甚至有立劉虞爲帝與擁戴劉協的董卓對抗之心。

這樣的影響力巨大的宗親叔輩,只要陶商能夠跟天子“善言分析”,天子巴不得劉虞趕緊死!

那可是一個能夠可以取代自己,成爲皇帝的存在!還管他叔不叔的?趕緊死了最消停!

但很顯然,眼下這事,前提是看陶商願意不願意跟天子分析箇中利弊。

田豫長長的嘆了口氣,拱手虛僞道:“此事雖然麻煩,但事關公孫府君的前程,同時也事關陶府君的前程,畢竟公孫府君是有意和陶府君交好的……咱們的身邊,現在可都是強敵啊!”

說到這,田豫頓了頓又補充道:“若是陶府君有什麼難處,我幽州這邊可以幫忙的,以公孫府君爲首,我等皆義不容辭。”

陶商對田豫的審時度勢之能,深感讚歎。

文武雙全的人才,果然是名不虛傳的,什麼事一點就透。

陶商輕輕的咳了一下,對田豫笑道:“說起來,陶某還真有件事想拜託公孫太守,希望他幫我個小忙……就是關於我東南騎兵的事。”

田豫聞言一愣,奇道:“何意?”

陶商搓着手,笑呵呵的道:“我陶氏雖然佔據了八郡之地,兵家糧餉富足,但南方少烈馬,缺少強力的騎兵爲其一,其二更是缺少強力的騎兵戰將,我手下有兩個匈奴僕人,常年爲我購置草原馬,雖然能稍做緩解,但這擅長訓練騎兵的戰將,陶某手下着實是缺的不行。”

迎着田豫疑惑的目光,陶商又笑道:“前番公孫太守派來爲我徐州助陣的那位趙雲趙子龍將軍,雖然年輕,但陶某私下與其聊天的時候,卻感覺其人頗通訓練騎兵之法,陶某聽說他在公孫府君麾下時間不長,且官職不高,想來公孫府君是可以割愛的……若是公孫府君方便,陶某想暫借趙雲五年,用以訓練徐州的騎兵,待徐州輕騎大成之日,自當讓子龍將軍返還幽州,屆時我徐州有了強騎,與公孫府君南北相合,對抗袁紹之輩,可也更能增加幾分勝算!”

田豫聞言恍然大悟,原來他是想要趙子龍啊。

什麼訓練騎兵的藉口,都是狗屁……還借五年!你也倒是真舔臉說,這跟白給你個人,有什麼區別?五年之後,鬼才相信他還能回來!

不過趙雲的官職不高,又是剛剛投奔的新人,在幽州軍中目下沒有那麼巨大的作用。

雖然公孫瓚對他也算是器重栽培,但若是跟幽州牧的職位相比,公孫瓚肯定是不會選擇趙雲的。

理是這麼個理,但田豫若是現在擅自就替公孫瓚做主定了趙雲的事,不知回去會不會被公孫瓚責罰……畢竟這也算是僭越,除非田豫能夠帶回一個足矣說服公孫瓚的理由。

陶商對趙雲勢在必得,這個理由他自然是早就替田豫想好了。

他看出了田豫心中的猶疑,立刻又給田豫打了一支強心劑。

“國讓兄,公孫府君若是肯幫了陶某這件事,陶某不但會幫他爭取到幽州牧的位置,同時還樂意奉送他一個振威將軍的名位……和假節之權!”

“假節?”田豫聽到這,連呼吸都不由的變粗重了:“能節制何地?”

陶商笑呵呵的道:“袁紹如今已經是有了大將軍之位,風頭正盛,放眼河北,風頭一時無二,公孫府君若是不能假節冀、青、並、幽四州之地,日後在名義上,又如何能與袁紹相抗衡?乘着這次良機,陶某得幫公孫府君把這事考慮周祥了……畢竟咱們是盟友麼!”

田豫吃驚的張大了嘴,不敢相信的看着陶商。

假節四州之地!

這……這該用一個什麼詞形容呢?

簡直太他孃的過癮了!

“此事好歸好,但只怕在天子那邊,未必能得準吧?”田豫疑惑的看着陶商,低聲道:“天子在範縣立朝,想來也是不願意過分的得罪袁紹。”

陶商笑呵呵的道:“天子那面,自然是由我去說通,你只需要回答我,行還是不行,即可!”

田豫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若是陶府君確實能履行適才之言,趙雲之事無需通報公孫府君,田某現在就可用特使的身份,直接找趙雲去說!”

陶商笑呵呵的一拍手,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我分頭行事,待劉虞的死信到了後,陶某自然會對公孫府君兌現承諾。”

田豫亦是站起身來,拱手道:“自然!事成之後,趙雲那邊,自有田某去辦。”

……

袁紹的大寨內。

“呯!”

袁紹重重的用拳頭擊打桌案,怒氣衝衝的看着下首的辛毗,咬牙切齒的道:“九千萬錢?這就是你給袁某弄來的大將軍之位?”

辛毗面色有些發白,低聲道:“天子這次賣官,價碼雖然頗高,畢竟是陛下想要在範縣建立新朝,用錢的地方很多………這價格跟先帝在世時自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明公,屬下此次也是非常盡力了,其實這價格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還沒有過億呢!”

袁紹聞言,差點沒被辛毗氣昏過去。

還尼瑪要過億?

“四千萬的買賣,楞讓你做成了九千萬……你該不會是讓姓陶的小畜生給坑了吧?”

辛毗現在回想起來,也感覺自己好像是讓陶商給耍了。

但當着袁紹的面,他可不能這麼說。

“主公,此事既不怨我,亦不怨陶商,要怪……也得怪那黑山軍張燕的使者,擺明了就是專門來跟我們攪局,主公若是不平了黑山賊,實不能解此心頭之恨也!”

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
第三百三十九章 獅虎軍,鷹蛇府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回攻成都第五十六 追擊董卓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一百七十七章 琅琊諸葛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九百一十六章 結拜兄弟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三十五章 再 賠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四百零三章 結爲兄弟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八百三十七章 將帥不和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六百零二章 美周郎來臨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十一章 偷豬之戰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五十八章 趕將而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八十八章 弱質幼女?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請前輩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