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

呂岱給陶商推薦的人,分別是賀齊,全柔,闞澤。

這三個人,陶商自然是都知道的。

如今有了呂岱的舉薦,陶商自然更是樂意錄用。

闞澤少年家貧,世代務農,常年向他人借書摘抄,可謂博學多聞。

賀齊是山陰人,現任剡縣郡吏,乃是王朗的直屬手下,陶商這次從王朗手中接收會稽郡之後,便準備提拔徵調他。

畢竟賀齊在東吳的歷史上,無論是對魏國還是對山越,都是身經百戰,立功無數,乃是吳中少有的重臣良將。

全柔乃是孝靈皇帝時期的孝廉,目下在揚州爲會稽東部都尉,亦是屬於王朗的手下,另外讓陶商在意的事,他還有一個兒子,名叫全琮。

陶商任命呂岱爲定南都尉,跟隨自己一同南下,收服揚州諸郡。

但在南下之前,還有兩個人,陶商需要見上一見。

那就是他的兩個徒弟,司馬懿和諸葛亮。

挺長一段時間沒見了,也不知道兩個孩子的課業怎麼樣。

陶商雖然是他們名義的上的師傅,但能教他們的東西着實有限,能教他們的時間也着實有限。

但陶商卻不惜重金,在整個江南聘請六藝名師,對兩個孩子進行課業教育。

當然,身爲穿越人士,對古代的藝業,陶商也不是看的非常重,他更願意讓兩個孩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時光荏苒,一晃,諸葛亮已經是十四虛歲了,而司馬懿則是十五虛。

想當年,兩個蹦蹦躂躂的小崽子,如今都已經是半大不小的少年郎了。

見了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們的課業已經精進到了很高的水平。

果然都是天生的學霸苗子。

但令陶商感到唯有一點美總不足的是,在見到兩個孩子的時候,他們的手中沒有拿扇子。

這一點令陶商很不爽,他首先就批評了諸葛亮。

“爲什麼不帶扇子?”

諸葛亮的臉一下子就變得通紅,他低着頭,羞羞答答的挪動着兩隻腳,道:“老師,天入冬了,天不太熱,學生就給忘了。”

“那可不行,回家取去!拿了扇子再來跟我說話……好東西不隨身帶着,記着,那玩意兩千年後都有人認。”

諸葛亮無奈之下,只得轉身回去取扇子了,留下司馬懿一個人在那偷笑。

陶商斜眼看着司馬懿。

“你樂什麼?你覺得沒你事嗎?你也回家取扇子去。”

司馬懿的臉色瞬時變綠了。

“老師,我那扇子太磕磣了,給燒火的一樣一樣的,我能不能不用?”

“不行!好東西怎可不用!簡直是暴殄天物,你那扇子比諸葛亮的金貴,一千年後能用蒲葵扇的,只有活佛纔夠檔次!”

司馬懿無奈,也只能回去了。

少時,二人迎着秋風,搖着扇子,猶如兩個快樂的小二B一樣,出現在了陶商的面前。

陶商這才感到滿意。

諸葛亮不但是帶來了扇子,另外還另外攜帶了一個模型物件,來給陶商觀摩。

“老師,您看,這是學生最近剛剛設計出來的連弩,請老師觀摩。”

陶商聞言精神一震,急忙端起諸葛亮送來的模型,仔細端詳。

諸葛亮則是站在一旁爲陶商解釋分析:“我朝前代已是有了連弩,但所發箭弩並不多,學生依照前代連弩之基,稍做改進,可連發十支長八寸的鐵弩箭,其部件分爲六部,依次是外廓、懸刀、牛、樞、望山、牙,此弩可根據需要作大亦或是可做小,大的可爲弩機,設立於城頭,小的可用爲弩手之用,組建連弩營,陸戰水戰,皆可操持。”

陶商來回擺弄着這支模型連弩,問道:“你這連弩,可思慮完善?能連發多少支?”

諸葛亮爲陶商解釋道:“學生自認爲已經是思慮完善了,此弩有兩個優點,一是威力強,可連射十矢。二爲命中較高,操持之士可靜等瞄準之後再行發射,強於長弓。不過亦是有所不足。”

陶商轉頭看他,道:“哪一點不足?”

“製作複雜,所用鐵製之鐵箭,也需特製……”

陶商輕輕一笑,道:“對於別人來說,此事或許是個難事,但咱們金陵鐵礦不缺,縱然不能大批量的廣爲製造,但支撐一個五千到六千的連弩營,應該還是勉強可以做到的。”

說到這,陶商便把弩機模型放在桌案上,道:“我來日便下令韓浩開始在城內打造,並讓蔣欽在水軍中選拔兵將,組建連弩營……亮亮,你手中可有圖紙嗎?”

諸葛亮使勁的點着頭,道:“學生都已近準備完畢了,就等着老師決策……不過當初若是沒有老師對學生的執意要求,學生也未必能想到這一層上。”

陶商滿意的點了點頭,諸葛亮的努力,他是看在眼裡了。

他突然轉頭看向司馬懿,板正面容道:“亮亮在不耽誤課業的基礎上,尚有閒暇做出此等器具,小懿你身爲師兄,還需曉事,得努力向他看齊纔是。”

司馬懿的臉色一下子變的通紅。

他輕輕的一擦鼻子,低聲道:“老師,學生雖然沒有師弟那般的橫溢才華,卻也不曾落下了功課……而且我也研究出了不少好東西呢。”

陶商一挑眉,眼眸中的光芒很是犀利。

“還敢狡辯?把你研究的東西,與爲師看看。”

司馬懿小心翼翼的看了諸葛亮一眼,然後方纔從袖筒中逃出一卷布制的卷冊,小心翼翼的交到了陶商的手上。

陶商隨意的一打開,眼睛頓時直了。

“這是春……”

“噓!”司馬懿使勁的用手指比劃着嘴脣:“老師切勿高聲!”

陶商用旁光輕掃了一眼茫然的諸葛亮,然後伸手把司馬懿召到近前,低聲道:

“臨摹走心,聲情並茂,內容翔實,極有調研與參考價值……只是我不明白,你一個未經人事的少年,如何弄的出這個?”

司馬懿畢恭畢敬的道:“學生雖不曾親自臨陣,卻多有暗中觀摩……”

“啪!”

陶商重重的用那捲皮圖狠狠的抽了司馬懿的腦袋一下,怒道:“小小年紀不學好,竟然做那雞鳴狗盜的偷窺之事,着實該打……像你這樣,以後怎麼做君子?一會滾回家面壁反省,東西沒收!”

司馬懿捱了批評,臊眉耷眼的站到一邊去了。

諸葛亮卻是突然深深的向陶商做了一揖,道:“學生還有一件事相求,想請老師答應。”

諸葛亮的舉動,早在陶商的意料之內。

“爲師馬上要出兵平定南方了,你是打算跟我一同去豫章郡吧?也是,畢竟你的叔父和兄長、弟弟都在南昌……你也十四虛歲了,說來也是可以跟我一起出去歷練歷練了……也罷,這次平定揚州的事,就帶上你,圓了你兄弟團聚之夢。”

諸葛亮大喜過望,露出了真摯的笑容。

“多謝老師。”

司馬懿一聽有點着慌了。

“我,我也要去!”

陶商轉頭看他:“人家亮亮是去南昌見叔父和兄長的,你哥就在金陵城,你去作甚?”

司馬懿的臉有點紅,低聲道:“我、我捨不得亮亮。”

諸葛亮的渾身頓時一震惡寒,胃裡直反酸水。

他轉頭看了看司馬懿,嘆道:“師兄,你若是想去,便跟老師直言便是,何必拿我當做藉口?你可知我剛纔差點沒吐了。”

司馬懿白了他一眼:“就是捨不得你,怎地?”

“好了,好了!小懿也大了,同去歷練一下,也是好的,左右也是沒什麼像樣的對手,想來也出不了什麼大事。”

諸葛亮和司馬懿一同作揖拜謝。

諸葛亮直起身,感慨一嘆,道:“老師,說句實話,學生雖然年幼,卻也不懼刀槍前陣,老師說此番去平定江南沒有對手,着實是令學生感到遺憾,學生在老師席下學習數載,卻也是希望一身本事有用武之地的。”

司馬懿亦是嬉笑道:“那可不是!學生還是希望能碰着個厲害一點的,讓我和亮亮好好收拾收拾他。”

……

九江郡,壽春城。

“阿嚏~!”

周瑜使勁的打了一個噴嚏,然後輕輕的揉了揉鼻子,疑惑道:“真是奇了,這屋裡也不冷啊,我怎麼打噴嚏……還是有誰惦記着我呢?”

袁術坐在主位上,斜眼看了一眼打噴嚏的周瑜,沒有理會他,接着剛纔的話題繼續對衆人道:“探子來報,金陵城正在整備兵馬,調遣糧秣,想來陶商小兒是要有大動作了……莫不成他想攻我壽春?”

閻象出班道:“明公勿疑,陶商如今雖然兵強,但徐州西有曹操,北有袁紹,他若是驅兵來九江,一時半刻不能下,徐州方面必有所亂,依在下度之,陶商此番調兵,其意應是在收服揚州諸郡,明公大可不必憂慮。”

聽了這話,袁術的精神頓時爲之一振。

“如此說來,袁某此番,或是便可乘隙攻打金陵城了?”

周瑜站出班來,對袁術道:“陶商雖欲南下,但金陵城精兵猛將不少,且陶商提防明公,未必沒有防備,以瑜度之,此番取金陵,陶商針對明公,必然會有所設謀,直取金陵,誠不可取……瑜意,請明公調集各路精兵悍將,走廬江之地,先克豫章,與陶賊在江南一決雌雄,方爲上策。”

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飛的心情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
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八百五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八百二十五章 千斤閘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天雙柱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六百二十章 誰爲第一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一百八十章 查罪諸葛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八百二十八章 臥龍鳳雛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八百二十一章 君子與文帝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師與交換條件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九章 懲戒與收買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三百二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八十四章 洛陽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六百二十四章 無姓阿飛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二百二十六章 濡須惡戰(今日三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八百七十一章 內鬼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孫策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飛的心情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三百二十一章 龍 來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