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驅虎吞狼

校事府在濮陽的校事,不日間便把消息傳遞迴了金陵城,言明曹操在派遣使者前往徐州的同時,就已經開始在濮陽調兵遣將了。

據說此番出征,曹操的動靜弄的很大。

兗州本部的兵馬、青州兵、洛陽的舊南北軍與西涼降衆皆有徵調。

看來這一次,曹操確實是下了血本也要平定徐州。

陶商不敢怠慢,他急忙徵調金陵城中的精銳與將領們,立刻北上,準備回返彭城。

主力兵馬由徐榮等人在後方統領,陶商先領一部分先行軍,攜裹着貂蟬,糜貞,陶應等人飛馬趕回了彭城。

陶謙見了陶商,立時便老淚縱橫。

“兒啊,這天大的禍事,卻是讓老夫如何擔待的起啊?!”

陶謙平日裡雖然不是精明果敢,但也是一個沉穩幹練之人,這麼失態的表現,在陶商的印象裡好像還是第一次。

好像比最開始討伐董卓時的表現都大。

“父親,曹操雖然勢大,但也不是不能破之,父親不必這般憂慮。”陶商的心情雖然也比較忐忑,但還是出言安慰陶謙。

老爺子亂了,至少自己不能亂,一定要沉穩壓事。

陶謙用力的擺了擺手,道:“老夫所憂者,不是曹操勢大,而是天子的明詔斥責!活了六十多年,第一次丟了這麼大的人啊……老夫都不想活了!”

“天子?”

陶商一時間沒反映過勁來,少時方纔恍然大悟。

長安一戰,曹操擊敗西涼諸將,勢力大漲,而且相比於歷史上還提前把天子劉協接掌到了手中。

厲害上的曹操兩次出兵徐州屠殺,所行所爲都是天怒人怨,但就算是他兵勢強大,至少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是說不過去的。

大家可以一起指手畫腳的抨擊曹操:專橫,霸道,卑鄙,無恥,殘忍,不要臉,欺負人,不愛國等等。

可現在的曹操提前擁戴了天子幾年,那他出兵討伐陶謙爲父報仇的事情,經過天子一紙詔書,便成了名正言順之舉。

誰敢再說他曹操的不是?

誰還敢再說曹操出兵討伐徐州乃是不顧大局的私怨?

誰還敢說曹操不愛國?

人家的出兵是有明文規定的!

明明受了天大的委屈,結果連道德的標榜都被曹操摘了去……這纔是陶謙被氣哭的真正原因。

陶商沉吟了片刻,突然道:“父親,你跟我說一句實話,曹操死爹的事,跟你到底有沒有關係?”

陶謙紅着眼睛瞪着他,鬍子都被氣的直抖。

“你這逆子!胡說什麼呢?老夫難道看着就那麼混嗎?他爹死了,你還想氣死你爹不成?!鮑忠和鮑韜來接曹嵩的時候,老夫避嫌還來不及!還怎麼會派兵殺他?簡直荒謬。”

陶商的面色陰沉:“如此說來,那我們就是被人當猴耍了……父親,袁紹那邊,你派人去求過救了嗎?事到如今,由他出面調停,或許能夠阻止曹操的報復。”

陶謙的表情變的非常之落寞。

“派人去過了,袁紹倒是說會幫忙的,不過卻一直沒有信……眼下袁紹正在跟黑山軍的張燕爭奪幷州九郡,我看他怕是沒有時間來管咱們和曹操的事,即使是他給曹操寫信,但現在的曹操也未必會給袁紹面子。”

陶商沉吟了片刻沒有說話。

歷史上曹操第二次血洗徐州,陶謙曾派人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

可問題是田楷乃是公孫瓚的附庸,陶謙在歷史上與公孫瓚和袁術是站在同一陣線的,因此才能得到他的支持。

可是現在,徐州陶家是站在袁紹這一面的,公孫瓚怎麼還會幫助己方?

而獨自用金陵軍和徐州軍與曹操作戰,說實話,陶商並不是很有信心。

歷史上的魏武帝,自打奉迎天子之後,他和他手下的曹兵就變成了推圖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樣的人物,委實不好打。

就算是陶商有信心,他也不認爲自己可以在很小損失的情況下戰敗曹操。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也不是陶商願意做的……

不行,還是得找盟友幫着自己鉗制曹操。

“父親,你先不用太過憂慮,曹操雖然勢大,但不代表咱們就打不贏他,我這次來徐州,帶上了金陵城最精銳的將軍和謀主們,曹操出兵事打,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咱們且待金陵城的主力兵馬抵達彭城,大夥一起開個廷議,用計多方面的制衡曹操,一定要將他阻擋在彭城國外。”

陶謙因爲天子詔書的事,已經亂了心神,此時看他,彷彿一下子老了十多歲。

老人家既然是方寸已亂,那陶商說什麼,他便是應什麼了。

……

……

幾日後,金陵城的主要人物們陸續抵達了彭城,陶謙隨即召開廷議,齊聚彭城與金陵城的主要將官,商討應付曹操之策。

提供兗州情報的事,自然是非郭嘉莫屬。

郭奉孝這一次的準備工作做得很細,對在場的將官們解釋道:

“豫州的樑國,在曹操奉迎了天子之後,便被曹操以大義之名收如治下,如今曹軍的各部精銳,正紛紛往樑國調遣,據聞曹操在樑國將兵馬分爲十陣,分別由曹仁、夏侯惇、夏侯淵、樂進、于禁、曹純、曹洪、李典、呂虔、龐德分統,曹操自領中軍並其餘諸將,後方是荀彧和程昱替他徵調糧草。”

陶商聽這陣容聽的直牙疼。

徐州的武官中,曹豹冷冷的哼了一聲,神氣活現的道:“盡是一羣無名下將,土雞瓦犬爾!聽都沒有聽說過,有甚懼哉?我曹豹要取這些人的首級,猶如探囊取物也!”

陶商深深的望了曹豹一眼。

曹將軍果然不是凡人呢,這牛逼都敢吹?

到底是哪位天使大姐,賜給你說這話的勇氣的?

陳登皺着眉頭,向陶謙諫言道:“曹操將重兵聚集在樑國,其意很明顯,目標乃是沛國!沛國是彭城在西面的前屏,一旦被破,則彭城之境便是一馬平川,再無險阻可擋。”

陶謙有些着慌了:“元龍的意思,是咱們也得將兵馬聚集在沛國,阻擋曹操入徐州境?”

陳登拱手道:“正是如此。”

陶商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問陶謙道:“父親,上一次我請您將沛國的人戶盡皆遷入徐州境內,不知道此事您做了沒有?”

陶謙慎重的點頭:“此事老夫已經照做,如今沛國大部份的人戶皆已內遷,不過其地畢竟有二十一縣,如今還是剩下一部分人戶留在沛地,不及遷移。”

陶商衝着陶謙一拱手:“關係重大,還請父親速速遷移剩下的人丁,此事元龍較有經驗,不如讓他協助。”

陳登急忙起身:“屬下願盡綿薄之力。”

陶謙自然而然的答應了。

陶商又轉向郭嘉,道:“除了調集兵馬之外,曹操最近可還是做了什麼別的事情?”

郭嘉的表情少有的嚴肅:“校事府的探子回報,前一段時間,曹操曾以忤逆謀國之罪,將兗州的士族首領邊讓下獄,後聞邊讓在獄中畫押之後,便畏罪自盡了……”

一番話說出來,徐州的諸位官將皆是大驚失色。

邊讓雖然是兗州的士族之首,但其名聲在中州可謂極盛,特別是當年的一首《章華富》可謂震驚天下,名噪一時。

這樣的人,居然就這麼死了?

陶商將所有人的神情都看在眼中。

“邊讓死了,那兗州當地的士族可是有什麼過激的反響嗎?”

郭嘉深深的望了陶商一眼,道:“至少在目前爲止沒有,平靜的有些詭異啊。”

此話可謂是一語雙關,看來陶商心中所籌謀的,郭嘉亦是已經想到了。

“奉孝兄,董卓麾下的殘部諸將,現在都在什麼地方?”

郭嘉一下子就猜到了陶商的主意,隨即笑道:“四散於關中之境,靠劫掠爲生,日子跟過去相比,直如天壤之別,生不如死啊。”

在場的衆人當中,能夠領略陶商和郭嘉話中之意的,只有陳登一人而已。

一聽陶商和郭嘉探討起關中諸將,陳登的心中立刻泛起了四字。

驅虎吞狼!

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
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六百五十一章 視如己出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四百九十七章 袁紹南征第七百一十一章 只許敗不許勝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八十六章 狼狽的叛將第八百六十六章 說降趙範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五百一十一章 燒己營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馬四千五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九十一章 強攻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二百四十五章 董卓的身體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八百零六章 呂布赤兔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追 擊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八百零二章 兄妹家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第八百一十七章 陳留之變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