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九章 衆志成城

逄紀的話令田豐沉默了。

雖然在袁紹的麾下時,二人相互不對付,甚至有時候恨不能讓對方死,但歸根結底,二人彼此間還是互相瞭解的。

逄紀深知,以田豐的秉性,他斷斷不會輕易歸降陶商的,他寧可選擇死也不會。

可田豐走到今天這一步,一定是和陶商達成了某種協議。

但這協議是什麼,逄紀猜不出來。

這事跟他沒什麼關係,但好奇心使他厚着臉皮向這位昔日的冤家問出了這個問題。

寶寶好奇呢。

田豐冷冷的掃了逄紀一眼,道:“你想知道?”

逄紀猶豫了一下,然後便使勁的點了點頭。

卻見田豐伸出了一根手指,衝着他勾了勾手指。

逄紀急忙把頭探了過去,側耳傾聽。

卻見田豐靠將過來,衝着他的耳朵吼了一嗓子:“告訴你個屁!趕緊滾!少在這礙眼!”

逄紀被田豐這麼一喊,腦瓜仁被震的嗡嗡作響!

他使勁的摳了摳自己的耳朵,衝着田豐使勁的甩了甩袖子,道:“田元皓,你行!咱們走着瞧!”

說罷,一邊摳耳朵,一邊匆匆離去。

田豐看着逄紀離去的身影,表情忽然變的沒落。

他苦笑一聲,似無奈似感慨的道:“條件?我能有什麼條件?事到如今,能爲大將軍保住一條血脈,老夫的願望也不過如此而已了……”

……

次日,袁譚和高幹的幷州軍和趙雲、許褚率領的金陵軍,開始一同向着西面進發。

他們按照校事府所提供的情報,前往征討袁熙。

袁熙等殘部,保護着袁紹的棺木,目下守護在上黨郡與魏郡邊境的一處山谷之中。

袁譚抵達了戰場之後,隨即找趙雲和許褚等人,商議進兵之策。

袁譚可以對別人不客氣,但當着趙雲和許褚這兩大猛將的面,他着實不敢過於嘚瑟。

這倆人當年一個打贏過呂布,一個和呂布打成過平手……

袁譚再虎逼,也不敢輕易去捋他們的虎鬚。

“趙將軍,校事府探查的消息如今可以肯定屬實,袁熙確實就是守護在山谷之內,聽說袁紹的靈柩也在其中,他們兵疲將弱,咱們兩方合作掩殺進去,定可一戰而勝!”袁譚向趙雲建議道。

趙雲微笑着點頭,禮貌的道:“袁冀州的戰法直接,甚是果決。”

趙雲的話把袁譚說的飄飄然,特別是那一句袁冀州,怎麼聽怎麼感覺舒坦。

趙雲卻是轉頭看向田豐道:“趙某來時,丞相曾吩咐過我,元皓先生乃是當世智者,戰前事後,當詢問先生之意,不知先生以爲如何?”

田豐捋着花白的鬚子,道:“袁熙守在谷中,兵疲將怠,乃弱旅之師,不足爲慮,眼下還需爲丞相的聲名着想,依老夫之意,還是派人進去招降一下他們爲好!如戲,便可向世人顯示一下丞相的大度胸襟。”

袁譚滿面的不耐煩:“還招降個屁!直接殺進去多簡單!”

趙雲輕輕擡手,笑道:“唉,袁冀州不必着急,且聽元皓先生將話說完。”

田豐衝着趙雲點點頭,道:“袁冀州,眼下河北剛剛平定,需要安撫人心,如今袁紹的靈柩在彼,若是能招得袁熙以及一衆將官和謀士歸降,一則可增加朝廷的兵馬聲勢,二則也可以彰顯丞相之廣闊胸襟,三則……若是能將袁紹的靈柩遷往鄴城安葬,並以朝廷之名義追封,丞相君子之仁慈聲望,不僅可傳遍河北,更可傳遍整個大漢國土,威加四海,仁德佈於宇內,這是天大的好事,如何卻不行之?”

袁譚急了,急忙看向趙雲道:“趙將軍,這未免太耽誤事了吧!”

“哎!”趙雲擡手擋住了袁譚的話頭:“偌大的河北都已經被平定了。何患這區區一個小山谷,就依照田先生之言,派人進去說降一下,若是不成,再做征討不遲啊!何必着急這幾日呢?”

袁譚啞口無言。

趙雲笑看着田豐道:“田先生,那依你之見,應派何人爲使者?”

田豐道:“負責輔佐袁熙的人,乃是辛評和荀諶,他們都是我等昔日同僚,逄紀和郭圖剛剛歸降,與那二人素有些交情,不妨就讓他們同去……袁冀州可以同行保護。”

袁譚聞言一楞道:“我保護什麼!袁某堂堂一方之長,如何去保護他們兩個?”

田豐猶豫的道:“可徵東將軍和武衛將軍(趙雲和許褚)都是陶丞相的人,他們若是去了,我怕會引起衆怒,旁人去了,怕也是保護不得郭圖逄紀……”

那邊廂,高幹站了出來,道:“既然如此,那便我去吧”

田豐的嘴角閃過一絲自得的笑容,隨即道:“如此甚好。”

商議定了之後,衆人隨即散帳,各自回去籌備任務。

袁譚心中憤憤不平,出帳之後,他一把拉住許褚,抱怨道:“許將軍,不是袁某說趙將軍的不是,那田豐何許人也,他說什麼趙將軍便應什麼,本來挺簡單的一件事偏偏讓他弄的這般複雜,你怎地也不開口勸勸?”

許褚沒想到袁譚居然會問他,先是一愣。

但隨即,便見這漢子一咧嘴,憨笑道:“袁冀州拿此等事問某家,卻是高看我於我,只是某家平日裡只好廝殺,這等繁瑣之事,着實是琢磨不明白的。”

袁譚哼了一哼。

但許褚隨即話鋒一轉:“但丞相來時,確實說過是想借着這次征討袁熙的事情收服田先生等人的忠心,既然是要收服他們的忠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同意認可他的計謀,某家不知道這麼說對是不對?”

袁譚被許褚傻乎乎的笑容和憨直的回答噎住了,啞口無言。

許褚嘿然道:“待此間事了,袁公子便可以回鄴城執掌冀州,就差這麼最後一下,您又何必心急呢?”

袁譚愣了愣,最終長嘆口氣。

……

次日,高幹和郭圖,逄紀三人共同入谷。

一行人還未等行至袁營,突聽逄紀問高幹道:“元纔將軍昨日主動請纓送我們入谷,想來應是做了幾番計較的,將軍此舉明智啊。”

高幹心頭微微一跳。

自己出徵前,司馬懿曾暗中見過自己,並隱晦的對自己提出這次出征要多長個心眼,並拐彎抹角的告訴他,這次出征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若是成了,日後定可得丞相重用。

高幹一直懷着這個心思,所以昨日才主動請纓。

高幹忙對二人道:“還請問二位先生,丞相此番之意究竟爲何?”

郭圖一邊打馬一邊慢慢道:“元纔將軍也是聰慧之人,難道這點事情,還琢磨不明白嗎?丞相圖袁二是假,圖袁大爲真。”

其實自打司馬懿曾暗中找自己談過話後,高幹對此事就隱隱猜度到了。

他來回打量着二人,道:“此事何人知曉?”

郭圖笑呵呵的道:“算上高將軍,整個大營內,怕是就只有袁譚自己不知了,將軍打算如何?若是要幫袁譚,儘可在此殺了我們。”

高幹也不是傻子,這種時候不站隊,什麼時候站隊?

“二位先生勿疑!當年袁譚對我的活命之恩,我前次交付其幷州兵軍權,已經算是報答過他了,這一次我要報答丞相的活命之恩。”

郭圖聞言哈哈笑道:“高將軍,真識時務者也!你若是幫忙,此事便成了一半。”

其後,三人來至於谷內袁熙的營外,要求面見他。

袁熙聽說郭圖和逄紀來了,自然是放他們進來。

高幹身份特殊,不方便相見,逄紀讓他領兵在寨外駐步等候。

袁熙的寨內一片破敗,四處都是殘兵敗將。

一見郭圖和逄紀,袁熙直接就哇哇大哭。

“二位先生,如何來的這般晚也?”

郭圖看了一圈帥帳中的衆人,看他們各個都是面黃肌瘦,狼狽不堪。

郭圖長嘆口氣,道:“二公子,主公的靈柩何在?”

袁熙擦了擦眼淚,道:“在後帳停着呢……這麼多日,也不曾入土爲安,我這做兒子的心裡着實是慚愧啊!”

逄紀上前對郭圖道:“咱們且先去拜祭一下大將軍吧。”

“慢!”

荀諶出言攔住二人道:“多餘的事情,你二人也不必做了,我已經知曉,你等已經投降了陶商,事到如今來此卻又爲何?假惺惺的作態大可不必了,有事就直接說吧!”

郭圖苦笑一下,道:“友若,你可記得大將軍的臨終之言?”

荀諶淡淡道:“自然記得。”

“大將軍曾說,事敗之後,若有人歸降陶商,儘可自去,只是在陶商麾下,需要想辦法保住袁氏一條血脈……你還記得此言否?”

荀諶皺了皺眉,顯得有些猶豫不定。

他雖然討厭郭圖和逄紀的背主之舉,但偏偏這話袁紹確實說過,屬於他的臨終遺言。

對於郭圖的話,他確實無法質疑,也無話可說。

但袁熙顯然是抓住了另一個重點!

“郭先生的意思,是專門來此,給我一條生路的?”

郭圖哼了一聲,道:“不但是來給二公子一條生路,咱們河北衆臣和二公子,這次還要共同聯合,一起除了那個逆子叛賊,替大將軍和三公子報仇雪恨,以慰其在天之靈!”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四百七十章 初戰河北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
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二百一十七章 薦 師第七百五十六章 袁譚的憤怒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十五章 浮雲軍黃巾衆第二十二章 江東猛虎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備戰春後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揚一益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前後破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九百一十九章 兩將醒悟第七百六十五章 袁紹急什麼?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招新談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四百七十章 初戰河北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六十九章 偷襲中的變故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三百九十二章 以假亂真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呂布的尷尬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