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陶軍劫馬

曲老知道身爲金陵之主的陶商有錢,但卻沒想到他居然這麼敞亮。

當今天下,大部分的諸侯現在都是築城,建寨,屯糧,招兵,養馬,鍊鐵,爭奪政治利益,用以來爭霸天下。

又有誰會去關心一下因爲亂世而逐漸凋零落敗的私學事業?不是不想,但那是清平時節該做的事,現在是亂世,大多人人吃飯活着都成問題。

搞文化?沒功夫!

但很顯然,陶商有這個功夫,他不僅要去做,而且出手非常豪氣,顯然是要做到最好。

”太傅此言當真?不是騙我這個老朽吧?”曲老語氣哽咽,顯得很是激動。

連年的戰禍,對私學這個行業的影響很大,曲老很多辦私學同行都改了生計,留下繼續堅持是也只是苟延殘喘,半死不活的維繫着。

說句良心話,若是沒有郭嘉的幫襯,曲老估計也堅持不住了。

而就潁川的大勢來看,若不是潁川士族中的荀彧等人爲曹操所重用,潁川的私學說不定就像別的州郡的那些私學一樣,名存實亡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私學都會完蛋,那些有世家或是門閥作爲背景的私學,依舊是屹立不倒,穩如泰山。

曲老站起身來,激動的對陶商道:“有太傅這一句話,老朽自當勤勉爭先,爲太傅多說幾個人同往東南。”

陶商承諾似的點頭道:“曲老放心,此事陶某以人格擔保,絕不落空。我南境振興私學的大事,就落在您老身上了!”

老人家激動的拿起酒盞,道:“既然如此,那老夫飲了此酒之後,便立時回返陽翟,去幫太傅說項諸人。”

陶商聞言忙道:“曲老何必急於這一時,吃頓飯再走不行嗎?”

曲老使勁的搖頭道:“事關儒家傳承,天下學子,老夫焉能不急,這飯倒是不急着吃了,辦正事要緊。”

說罷,便見老頭拿起酒盞一飲而盡,然後顫巍巍的向着帳篷口走去。

郭嘉亦是急忙起身,跟在曲老的身後,對他道:“曲公,我送送你。”

曲老衝着他擺了擺手,道“不消送,不消……”

話還沒說完,便見曲老眯起了眼睛,渾濁的老眼疑惑的盯着郭嘉的臉龐,奇道:“你是誰啊?”

郭嘉和陶商都是無奈的一翻白眼。

好嘛!老頭子又看不清楚了。

曲老自己反應不過來是怎麼回事,只是溫和細語的對郭嘉道:“老夫先走了,小夥子你回頭幫我知會奉孝一聲,讓他有時間多回來看看。”

郭嘉:“……”

……

數日之後,陶商軍的舉動被鷹蛇府的鷹蛇士帶回到了曹操那邊。

曹操知曉了陶商的行動之後,不由的勃然大怒。

他重重的拍打着桌案,氣道:“陶商小賊,安敢如此,他居然敢在曹某的地盤肆意舉動,着實是膽大妄爲。”

程昱勸曹操道:“司空勿需如此,小賊之舉雖然僭越,但其不過是在潁川找尋一些失學的腐儒回吳地辦學而已,他找的又不是咱潁川的名門,根本無需緊張,況且陶家小兒如此行徑,對這天下來說,卻也是一份善舉。”

戲志才聽了程昱的話,心中不是很舒服……怎地不是名門士族的人,被陶商找過去就可以不當事了?

蓋因戲志才亦非名門出身,對此頗有見地。

不過他終歸還是識得大局,對程昱的話還很是贊同的。

戲志才壓住心中的不快,道:“仲德公之言甚善,眼下天下之大勢,乃在錢糧、兵馬、賦稅、戶籍等諸務,至於修葺整頓私學,實非眼下所需顧慮之要事,陶商若是有心讓他去搞這些瑣事好了,司空靜觀其變,又有何妨?”

曹操搖了搖頭,鄭重的道:“你們這話不對,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術之道自古以來便非以一人之力而可爲之,官學私學之道亦非如此,眼下雖值天下大亂,但學堂不可廢,術書不可止,陶商此舉雖有自討廢力之嫌,但卻是正道……且潁川之地,自古以來便是天下學子聚集之地,得此美譽,諸多私學功不可沒,若是被陶商乘着這亂世都被姓陶的搞到了東南,曹某豈不罪莫大焉。”

衆文臣聞言一同道:“司空高見。”

“文若,公達。”曹操轉頭對荀彧和荀攸道:“荀氏乃是潁川名門,絕非其他士族所可比,其影響力亦非旁人所及,曹某想勞請荀氏出面,在潁川安頓學子,撫慰學堂,特別是那些破敗的私學館,並請你們代爲傳達曹某之意,只等時間一到,曹某必將重興學風,修葺官學私學,大力支持,重塑潁川學風。”

曹操這話說的很得人心,荀彧和荀攸自然是無有不應。

如此一來,曹陶兩軍在潁川之地,針對私學人才,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爭奪戰。

雙方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此處,沒有人再去理會旁事,至於李傕和郭汜那邊,更是沒有人會注意一下,如此一來,卻是給了陶商他們機會了。

……

李傕和郭汜在洛陽見過鍾繇和賈詡之後,便按照事前的佈置,通過滎陽的甬道直奔着中牟縣而去。

中牟縣離官渡戰場非常的近,曹操的大軍本來陳列在官渡,緊臨中牟,但眼下爲了屯田以及對付陶商,全都撤離了官渡。

可惜令所有人都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曹操的大軍剛剛離開官渡的戰場不久,趙雲,許褚,臧霸,李通四人的兵馬就抵達了此處。

這四名戰將,都是在之前,被陶商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派回沛國辦事去的,但他們壓根就沒在沛國住上多久,便立刻就率兵趕回了官渡戰場。

而許褚在前番離開陶商的大營、假意回返沛國催糧的時候,從陶商軍中還另外帶走了兩個人。

這兩個人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

眼下,這些被陶商悄悄派出去的人,全都乘着曹操和陶商在豫南之地爭得如火如荼之際,迅速的折返到了官渡戰場。

他們的目標亦是隻有一個,那就是中牟縣的李傕郭汜二軍的那些馬匹。

官渡之戰已經結束,李傕和郭汜從幷州遠道而回,而此刻陶商正在潁川起高調,曹操的全部精力都在他身上,根本顧不上別的,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中牟縣是最放鬆,也是最鬆懈的時候,他們萬萬想不到,陶商一開始的目標,其實就是他們。

而經過陶商事前對衆人的吩咐,此次負責統領所有這些人的主將,是他的二哥趙雲。

臨行之時,陶商曾握着趙雲的手,仔細的叮囑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二哥此番出征保重,陶商一定緊緊的牽制住曹操,爲你的安全做保,讓他不會注意到二哥!”

趙雲聽了這話直撇嘴。

活到了這個歲數,趙雲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也有一天,會變成了劫道搶馬的強盜。

若是換成原先,他一定是深深的鄙視自己的行爲,爲自己的這種做法而臉紅,不連續一個月“每日三省吾身”,估計他都睡不着覺。

但隨着跟陶商結拜之後,相處的時間越長,趙雲發現自己的心性受到這個三弟的影響,改變的也非常巨大。

特別是這次當強盜,他心中不但沒有什麼自責感,反倒是居然隱隱的有一種……刺激的感覺。

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
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五百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賢良的臣子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三百一十章 好美色的孔北海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一百六十三章 誠心待你第三百八十章 周瑜的小心思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陶禰交鋒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四百四十章 金陵連弩第二百三十一章 水賊終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詭詐的閻行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六百零三章 招攬周瑜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八百五十七章 再戰龐統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八百二十六章 戰況愈烈第八百六十八章 二老出山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二十二章 荊州新雄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二百九十四章 東吳德王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五百六十二章 袁譚歸降第二百一十章 盟主誕生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一千章 憤怒的情緒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七百一十二章 求敗而不得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二十八章 徐晃的重傷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四百八十九章 河北使者許攸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三十九章 訪蔡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