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

陶商見那名烏桓首領已經接近於半瘋狀態,搖了搖頭,隨即走出了黑暗的牢房。

看了一眼在門口呆楞楞的田豐,陶商微微一笑,道:“元皓先生,走吧,咱們去下一個房間。”

田豐的喉結動了一動,輕輕的嚥下了一口吐沫,跟在陶商的身後。

田豐不是很理解陶商的這種審訊方法,不過他也是見多識廣,知道這裡面必有其深意。他心中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特別是適才看到那名烏桓將領狀態的時候。

他感覺陶商今天真的很有可能會問出點什麼。

田豐猜測的沒錯,相對於皮肉上的痛苦,精神上的折磨更嚴重。黑暗無聲的環境,鐵打的人精神也會被摧殘至殘廢。

第二名烏桓將官,也是那個熊樣,被黑暗折磨的如同半瘋,說話不清不楚的。

第三名烏桓將官,也一樣。

第四名更慘,他抓不着陶商,就衝陶商吐吐沫,被陶商機敏的躲開了,然後那口大黏痰落在了田豐的臉上。

田豐伸手擦了一把,低頭仔細瞅瞅,很是悲涼的長嘆口氣。

陶商笑呵呵的道:甜的還是鹹的?”

田豐的臉一下子就黑了。

“丞相……他沒吐到我嘴裡。”

陶商哈哈一笑,領着他繼續往別的房間走。

直到走到第十一個房間之後,陶商發現終於碰到一個可以攻略下來的人了。

因爲什麼?因爲他的表現。

這位烏桓將領的表現很特殊,他並沒有歇斯底里的喊叫,也沒有拼命的撲過來抓陶商。

他的表現相對來說比較特別,相比於瘋狂,他的恐懼明顯的更加多了一些。

“放我出去!”那烏桓人一看見陶商就高聲叫道:“放我出去,你們爲什麼要這樣對待我?放我出去。”

陶商的嘴角掛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他在虎衛軍士兵的保護下來到了那名烏桓人的面前,上下打量着他,道:“你在三王部,所任何職?”

那烏桓人臉色煞白,聞言忙道:“我、我是大單于帳下的左大當戶……”

“大當戶……”陶商恍然的點了點頭道:“職位不低了,知道我爲什麼抓你們嗎?”

那大當戶急忙道:“密謀害你的事,都是大單于下的令,跟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你、你要麼就殺了我,要麼就放了我?只是別把我繼續關在這裡面了,我已經受不了了!”

陶商搖了搖頭:“把你關在這裡的原因,並不是因爲你們烏桓人要殺我,而是在一年半前,你們所犯下那場滔天的罪過!”

烏桓大當戶楞楞的看着陶商,猶自嘴硬的道:“什麼罪過?你在說什麼,我不明白。”

陶商在他對面席地而坐,慢悠悠的道:“首先,我給你說明兩點,第一,先帝是你們烏桓謀害的,這件事是板上釘釘,不容更改,第二,你如今在我的手裡,你若是照直說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出來,我會念在你的坦白上,饒你一條性命……你若是不答應,那你就在這個牢房裡待一輩子吧,你自己選擇。”

陶商注意到,他在說完這句話之後,這名烏桓大當戶的臉上露出了極度驚恐的表情。

“這、這……你讓我坦白什麼,我不明白。”

陶商站起身,撲了撲身上的塵土,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在這待着吧,隨你如何,反正你們有十七個人,只要有一個對我說實話,其餘十六個對我來說就都是沒用的。”

那大當戶似是還在猶豫,突然,卻見司馬懿從牢獄門外走了進來,道:“老師,有一個人願意說了。”

陶商轉頭看向那大當戶,呵呵一笑,道:“可惜了。”

說罷,轉身就要離去。

“別!別留下我!我說!我什麼都說!”那大當戶聲嘶力竭的衝着陶商的背影狂呼。

陶商背對着大當戶的臉露出了一個燦爛的微笑:“這才乖。”

而牢門之外的田豐,則是徹底的虛脫了,身體順着牆根往下溜。

“元皓先生?元皓先生!”

田豐在諸葛亮的叫聲中回過了神。

卻見諸葛亮用羽扇輕輕的向房門內比劃着,道:“田先生,老師他叫你進去呢,該錄口供了。”

“哦。”田豐淡淡的哦了一聲,拿着簡牘和刀筆走了進去。

諸葛亮看着田豐消失在牢獄內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微笑。

……

幾日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從青州臨淄城傳出,幾乎震驚了天下。

那是一份被陶商軍影印成無數份的口供拓本,其文逐漸傳遍了天下。

那上面清清楚楚的記載着烏桓人的口供,包括當初袁紹是如何找上丘力居,兩方如何制定計劃,袁紹許諾給丘力居什麼好處,其後丘力居派出蘇僕延去範都弒君,期間蘇僕延如何排兵佈陣,如何制定計劃,以及一系列的後續等等,幾乎是事無鉅細,和盤托出。

大當戶在烏桓軍中職位不低,對這些知道的都比較詳細,再加上這位大當戶乃是烏桓王子樓班的嫡系,知曉的就更清楚了。

而最讓世人驚訝的是,竟然是河北的重臣田豐,竟然全程參與了此次錄口供的事情,那影印的筆錄上面,就有田豐本人的簽押。

這一下子,田豐的大名瞬時間傳遍了整個河北,其影響力之大,直追袁紹,只不過這影響是反面的。

河北羣臣,紛紛上書袁紹,祈請袁紹誅滅田豐三族。

雖然前不久,袁紹已經“斬殺”了田豐一家老小,但衆人的怒氣依舊不能消除。

老倔驢太可氣了!造反也沒有你這麼徹底的啊,真是一點面兒都不給了。

而袁紹此時也迷茫了。

這迷茫中,隱隱夾雜的,更是無比的憤怒!

自己讓田豐去詐降,他可倒好,居然幫着陶商把自己的老底掀出來了!

如今烏桓人招供,還把細節陳述的如此清楚,就算是自己進行政治對論反擊,只怕這天底下的士族,肯相信自己的也沒有多少。

這一下子,袁紹在政治立場上算是徹底的栽了。

他心中不服氣,找來了沮授商議此事。

一見面,袁紹劈頭蓋臉的就是跟沮授將田豐一頓痛罵。

痛罵的大體理由非常簡單,他覺得田豐背叛了自己。

沮授倒是很有耐心,他認認真真的聽袁紹將話說完,最終長嘆道:“大將軍雖然有大將軍的道理,這一次事情,田豐參與其中,多少也確實不妥,但沮某相信田先生是有苦衷的……大將軍,田元皓絕非叛逆之人,還請大將軍勿要因一時之怒,而錯怪於他。”

袁紹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他的家眷尚在我手,諒他也沒有那個膽子……只是……只是烏桓的事情已經敗露,咱們下一步卻該如何?”

沮授對袁紹諫言道:“烏桓之事既然已經敗露,那大將軍就沒必要藏着掖着了,乾脆直接召集丘力居,大家同在一條船上,不妨共同進兵,待冬季過後,一同發兵攻打陶商!”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
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強會盟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七百五十七章 計算二袁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三百零四章 曹嵩歿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第一百二十章 亂心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七百八十六章 卸掉權力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六十九章 君子與相國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三百零一章 淮水畫舫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三章 無緣愛恨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七百五十章 夫妻上陣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五百七十一章 麴義的辦法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八百二十章 難 題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一百四十五章 追陶商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陷落的慈母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九百零六章 相約奪長安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六百八十六章 情深義重小袁熙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六百七十五章 相得益彰第八百九十一章 計毒施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