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謀荀彧

聽了張郃的話,陶商徹底是沒什麼想說的了。

論及防守能力,郝昭這個人確實很有一手,在陳倉防禦蜀漢丞相,讓諸葛亮對其束手無策。

這樣的人現在居然出現在曹昂的身邊?

看來城池攻不下,卻也可說勉強在情理之中。

不是張郃他們不賣力,他們這次確實是碰到了茬子——一名極爲厲害的擅守之將。

“你們幾位辛苦了,先下去休息吧。”陶商吩咐他們道。

少時,四名將令下去了,陶商看向一直坐在下方的陳登:“荀彧和曹仁倒是挺厲害的,把這三座城池緊緊固守,而且都有點手腕……這事着實是有點棘手。”

陳登捋着鬚子道:“陳留,許昌,濮陽各處佔據中原要道,若是要全據中原,則必須要攻克這幾座大城,不然我們即使拿下了其他的郡縣,但這三座城池把住要道,如鯁在喉,這中原之地,我們也拿不穩當。”

陶商閉上眼睛,輕輕的用手指敲擊着桌案道:“可總要選出一個突破口才是。”

陳登尋思了一下道:“三處城池,我們還是以最難啃也最重要的爲主,方能打開局面。”

陶商道:“依你之見,哪一處城池最爲主要?”

陳登很是沉穩的道:“許昌城,荀彧!”

“爲何?”

陳登笑道:“潁川荀氏聲名素著,響徹豫州,而荀彧本人更是人傑,如今看來,不僅僅是潁川人心歸附,就連中原的人心也大多在荀彧身上,所以破許昌,拿荀彧,纔是當前的當務之急。”

陶商用手輕輕的揉着鼻樑子,道:“聽你的意思,是咱們要想辦法先收服荀彧,拿下許昌城?”

陳登道:“正是此理,當年丞相爲了荀彧,不是也做過一些佈局嗎?”

陶商慢悠悠的道:“理倒是這麼個道理,可問題是,想要收服荀彧,就要離間曹操和荀彧的關係,這兩個人的關係猶如鐵板一塊,當年我做了不少的事情,也沒讓曹操徹底的放棄荀彧,如今這麼倉促,能成功嗎?”

陳登道:“當年的事情,是丞相讓我和郭嘉操辦的,這些年,我對荀彧和曹操之間的事亦有所關注,事實上,曹操當年就對荀彧起了疑心,但爲了他身後潁川世家的背景及其能力,故而權且相讓,但實則這些年,曹操明裡暗裡的一直在防着他。”

陶商尋思了一下,道:“當年我對曹操和荀彧是稍稍的用了一點離間計,這也隔了多少年了,難道曹操心中的疑惑還在?”

陳登暗道你那叫稍稍用計嗎?你當年多損啊!

陳登道:“根據我這麼多年對曹操的瞭解,此人乃是當世梟雄,心思極重,平日裡他或許不會想到當年的事,但是隻要我們操作得法,想必一定會勾起他當年的疑心,更何況……屬下這些年一直在派人打探荀彧的動作,其實在他的心中,也有一個死結。”

陶商其實也知道陳登口中所說的死結是什麼,他尋思了一下,隨即道:“既然如此,那咱們就不妨試試吧。”

……

陶商的兵馬這一次沒有動彈,而是留在了濮陽城,並隔三差五的對濮陽城進行強攻。

陶商麾下畢竟是兵多將廣,就算是曹昂有郝昭的輔佐,但面對這樣的攻勢,還是壓力十足。

在兩軍的攻防戰之中,濮陽城出現了好幾次的險情。

濮陽城的情況,自然是傳到了荀彧和曹仁那邊,但是他們都沒有什麼動作。

畢竟,三人在分別駐守三座要城的時候曾經約定過,無論中間發生過什麼變化,都不會馳援對方的城池,只是緊咬牙關駐守,拖延到曹操的大軍平定關中,撤返中原來。

這是荀彧目下唯一能做的事情。

但是很快,事情就往超乎他想象的方向發展了。

天子劉曦的敕封特使,騎乘着特使的馬車,帶領着儀仗隊伍來到了許昌城下。

他們是來辦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的。

天子有詔,荀彧開城接旨!

此事如同晴天霹靂一樣,轟擊在了荀彧的天靈之上,久久的不能平息。

雖然如今天下有兩個皇帝,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講都算是正統的皇帝。

荀彧從來也沒有承認過哪個是正統,但也絕對不敢否認其中任何一個的地位與存在。

這城門,開還是不開?

開了,回頭自己如何向曹司空解釋?

不開?

那是漢室皇帝的詔書,先帝的長子!

他代表的是漢室江山……雖然只有一半。

而更讓荀彧心焦的是,這一次天子派來的使者,居然是自己的同宗兄弟荀諶。

這城門到底是開還是不開?

天子詔書到底是接還是不接?

荀諶也不着急,他只是令人在城門外搭建了一個天子使者的簡易帳篷,用以棲身,靜靜的等待着荀彧的回覆。

而城外除了荀諶一行人之外,卻無金陵軍的一兵一卒。

荀彧心中多年的猶豫和矛盾在這一刻算是徹底的暴露了出來。

對於他來說,曹操是他的主公。

但是他真正想要報效的,其實是漢室的朝廷。

陶商和陳登,對付這位當世智者,只用了很簡單的一步戲碼,就把荀彧逼到了角落裡面。

並不是荀彧的智謀不及陶商和陳登,只是他腦中的執念,爲他設置了障礙,讓他即使知道怎麼做最有利,也不能如此進行。

這對於荀彧來說,無異於最大的悲哀。

經過了一番無奈的思考之後,荀彧最終還是打開了許昌城的城門,迎接天子的敕封使者入城。

天子的詔書很簡單,念荀彧多年來整治中州有功,有利於漢室朝廷,特敕封爲司徒。

司徒的名爵跟曹操已經一樣了,荀彧當然是不肯接受,堅決推辭。

見荀彧是這樣的態度,荀諶也並沒有多說什麼,而是將詔書交給了荀彧,其他的什麼都沒有說。

荀彧想要把詔書交還給荀諶,荀諶卻也只是道:“兄長勿要如此,按照規矩,您若是不想當這個司徒,需要親自作書上表朝廷,我帶回去交給天子,方可收回成命。”

荀彧心中大罵天子纔不到五歲,能看懂個狗屁,我給他寫那玩意幹甚?

這分明就是陶商的離間計,可荀彧偏偏還不能說破。

“既然如此,那我這便立刻作書去。”

荀諶似乎並不着急,他靜靜的打量了一會荀彧,嘆道:“兄長,多年不見,你當真是憔悴了不少,這些年,你過的還好嗎?”

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攻克山陽郡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十章 良 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
第五百八十四章 音火之亂第五百三十五章 尋找外甥第九百九十九章 碟中諜第八百八十七章 刮骨療毒第八百七十一章 擒虎射鳳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九百二十二章 授計曹丕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一百六十章 命運之筵(第十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八百三十七章 仇人見面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功德圓滿(終章)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攻克山陽郡第八百零八章 曹陶酣戰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七百零五章 控制南匈奴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六百五十九章 耳鼻的志向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七百七十章 謀劃鄴城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八百五十一章 招降二鮑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八百六十五章 冢虎之策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四百三十四章 張繡與胡車兒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一百四十一章 降賊(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五百六十三章 病體愈沉第二百五十八章 青春期的張郃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八百二十七章 糾纏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九百九十八章 曹操的機會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第五百三十六章 微妙的格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一百五十五章 於耳鼻(第六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十章 良 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錦帆對虎癡第六百三十三章 兒子有疾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