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四方震動(中)

與兗州曹操的煩躁焦慮相比,荊州劉表在得知天子還都洛陽,劉虞入京主政之後,顯得淡定許多.

劉表奉行的是中庸之道,他有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抱負,但又從未想過要掌控整個天下,所以他對於天子還都洛陽抱得是觀望的態度,只要朝廷不對荊州下手,那麼他就不會主動招惹洛陽方.至於劉虞入京主政,劉表雖然有不同的看法,但也知道大勢難違,所以依然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

自從張濟從關中闖入南陽之後,一開始劉表準備與駐軍魯陽的劉備聯合出兵圍剿張濟,結果謀士蒯越建議他暫時不要動手,再看看局勢的變化.反正南陽郡自從劉表入主荊州之後,就沒有什麼時候完全歸於劉表治下,劉表因此也就對張濟的不請自來聽之任之.

劉表這邊穩坐釣魚臺,可劉備卻是如坐鍼氈,因爲他自從得知劉虞主政洛陽之後,便有一種非常不妙的感覺.劉備現在實際上是在曹操,劉表和洛陽三方的夾縫之間求生存,曹操和劉表之所以允許他存在,是因爲雙方需要他夾在中間充當減震器,但劉虞顯然不需要劉備這樣一個減震器的存在.

劉虞在洛陽主政,今後肯定要求各州向洛陽運送歲賦,而劉備這塊攔在洛陽東南角的小石頭顯然有點礙事,劉虞肯定會想辦法要麼收編劉備的隊伍,要麼逼着曹操和劉表將劉備除掉.

劉備一千一萬個不想被劉虞收編,他現在急於尋找一塊安全的落腳之地,而張濟的到來無疑讓他看到了希望.在劉備看來,自己現在的日子不好過,張濟也同樣不好過,他們兩股勢力完全具備聯合起來的基礎.

爲了實現與張濟聯合的意圖.劉備派出簡雍前往宛城拜見張濟.

張濟和張繡叔侄二人剛剛在南陽落腳,他們很擔心劉表會和劉備聯合起來對付自己,所以在聽說簡雍前來拜會時,熱情地接待了簡雍.

簡雍對張濟說道:";南陽乃膏腴之地.將軍能來.足見眼光長遠.只是將軍可曾想過,以您現在的兵力.能否守得住南陽?";

張濟皺眉不語,張繡卻是黑着臉反問簡雍:";守不守得住南陽,那是叔父的事情,難道你覺得僅憑劉玄德那點兵馬便能奈何得了我們嗎?";

";錦鈺(張繡字)不得對憲和先生無理!";張濟出語.喝退了張繡.

";憲和先生,實話實說,以吾麾下兵馬,若是劉表全力來攻,自然是無法抵擋,但就算我叔侄兵敗南陽,也絕對會讓劉表崩掉幾顆門牙!但是.劉表還要對付江東孫堅和揚州袁術,他可能把全部兵馬調到南陽來麼?";

張濟既然能在關中與李傕和郭汜這些魔頭一起混了這麼多年,自然也不是簡雍幾句話就能嚇唬和糊弄得了.

";將軍所言不差,不過你是否漏算了洛陽方面?劉虞已經入京主政.按他在幽州時的作爲,肯定是要催促各州向朝廷進獻歲賦,到時候將軍您交還是不交?";

";當然是不交了!朝廷要問荊州收取歲賦,去找劉景升便好,關我們鳥事!";張繡有些不滿的插嘴.

";呵呵,少將軍這話說的好.可是,若是劉景升對朝廷說你們佔據了南陽,阻斷了道路,藉故不向朝廷上交歲賦,你們猜朝廷會不會出兵前來征討你們呢?";

";我們連劉表的十萬大軍都不怕,又何懼洛陽那點兵馬!";張繡就像一個不點自燃的炮仗,總是搶着說話.

";少將軍好志氣!說實話,吾方的兵馬並不比你們的少,可一想到劉虞那個如狼似虎的兒子,玄德公便是夜不能寐.據我所知,劉世仁自領兵以來,似乎未嘗敗績,如果他覺得你們駁了他父親的面子,你們猜他會不會領兵前來討伐?";

";就算劉世仁出兵,第一個收拾的也是你們!";

";呵呵,少將軍說得不錯,如果洛陽出兵,我們自然是首當其衝,可是我們一旦戰敗,接下來是不是該輪到你們呢?";

簡雍的口才確實不錯,對於張濟叔侄兩個的風言冷語一直笑着面對,但最後問出的這句話卻是讓張濟和張繡心頭巨震.

張濟大約已經猜到簡雍的來意了,他不認爲劉備此時還有派人前來消遣自己的雅興,所以直截了當的對簡雍說道:";憲和先生此來,是爲了遊說你我兩家聯手的吧?";

簡雍一臉肅然地點頭,說道:";如今的形勢,對於你我兩家而言,合則兩利,鬥則兩敗.既然我們都是在夾縫之中求生存,何不放下猜忌和敵意,精誠團結,聯手對外?";

張濟沉思良久,對簡雍說道:";憲和先生說的對,當此存亡之際,你我兩家確實應該聯手,只是如何聯手,總得有個章程,我可不想再跟面善心毒的豺狼爲伍!";

張濟說這話時,自然是意有所指.當初他在長安就是被李傕和郭汜反覆利用,到了最後他索性拋下李傕,離開了關中.有道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張濟現在對於聯合的事情警惕性很高.

簡雍見張濟已經有了聯合的意向,也不強求馬上就訂下盟約,於是說道:";我這就返回魯陽將會談的結果稟告玄德,將軍放心,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製定出雙方聯.[,!]合後的行動章程,然後送於將軍斟酌.";

張濟覺得簡雍這趟來誠意十足,也就同意了簡雍的提議,安心等候劉備拿出一個雙方都認可的聯合約定.

簡雍回答魯陽之後,將會談的過程向劉備詳細做了彙報,劉備聽了之後心中有了計較.劉備不會告訴簡雍,他的心裡根本就沒有想過真正跟張濟聯合,他想的是如何把張濟從關中帶過來的這一萬多人馬給吞併掉!劉備不告訴簡雍自己的真實想法,倒不是覺得簡雍不可信,而是他覺得這件事情需要一明一暗兩步同時走,而喜歡說大話的簡雍無疑是明面上負責聯絡最合適的人選.

劉備很快就拿出了一個很是公道的聯手盟約,在這份約定當中劉備對於張濟叔侄兩個佔據的地盤沒有半分覬覦之意,只是要求雙方今後在軍事上保持共進共退,一方遇到危險時,另一方要不遺餘力地進行救援.

張濟看過之後,覺得比較滿意,便與劉備約定了一個時間,然後雙方在魯陽與宛城中間的衡山腳下秘密焚香祭天,歃血爲盟,結成了盟友.

就在劉備和張濟私底下搞小動作的時候,距離宛城兩百多裡外的襄陽鄉下,在一個三面環山的谷中,一位年僅十九歲的白面書生正對來訪的幾位好友縱論天下形勢.

這個三面環山的地方,位於襄陽以西四十里,當地人稱之爲隆中.這裡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有鶴相親,松篁交翠,恍如一處世外仙境.與友人縱論天下的這位年輕書生,名叫諸葛亮,字孔明,出自琅琊諸葛世家,如今隱居於隆中.

孔明出生於靈帝光和四年,當時降生在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望族,孔明的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他的父親諸葛圭曾經出任過泰山郡丞.孔明年少時命運多舛,在他三歲時,母親章氏病逝,在他八歲時,父親病逝.孔明有個哥哥,叫做諸葛瑾,有個弟弟叫做諸葛均,當時他們父母雙亡之後,便隨叔父葛玄到豫章赴任,後來朝廷派別的官員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來荊州投奔了劉表.

前年,諸葛玄在襄陽病逝,兄弟三人替叔父辦理了喪事之後,年長的諸葛瑾順江而下,前往江南尋找出路,諸葛亮和諸葛均則留在隆中替叔父守孝.

此時的諸葛孔明,用後世的話來說,還是一個年輕的憤青,他平日裡喜歡唸叨《梁父吟》,常常不知道天高地厚,居然把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附近的鄉里對這個張狂青年不屑一顧,只有石韜,崔鈞和孟建等人相信他的才幹,不時來到隆中與他談論.

這天四位好友聚於隆中,孟建問諸葛對於天子還都洛陽和劉虞入京主政有什麼看法,諸葛略作思索之後,便說道:";這次天子還都洛陽,十分蹊蹺,似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不過對於大漢而言,卻是一件幸事.劉虞並無野心,爲政以寬厚仁和爲要,由他主持朝局,不會像當初何進,董卓擅權時動輒殺人無數,血流成河.";

";按你這麼說,那豈不是要普天同慶,今後大家都可以高枕無憂了?";石韜有些不同意諸葛的分析,反駁說道.

";廣元兄,容我把話說完.劉虞爲政寬厚仁和,既是好事,卻也是壞事.因爲如今天下已亂,各州自行其事,劉虞寬厚,必然導致朝廷的命令難以貫徹到各州,而劉虞的那個虎狼之子必然不會坐視其父爲各州所欺,到時候少不得就是連番的大戰,到最後苦的還是天下百姓.";

";那以孔明之見,這天下最終會鹿入誰手?";崔鈞問道.

孔明搖頭,表示自己也無法看清.

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69章 愁婚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93章 “面試”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322章 攻!守!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章 猛人出現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91章 三殺令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65章 北地之危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81章 借糧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79章 作死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58章 見張合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57章 子龍往事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130章 神射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452章 交換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62章 藍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78章 先天不足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142章 警告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
第74章 摟草打兔子第70章 如此打臉第269章 愁婚第516章 田豐的新差事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128章 公子當兵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373章 後援趕至第385章 餘暉照長安第244章 南皮之戰第465章 人情練達第120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93章 “面試”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150章 緊急回援第322章 攻!守!第177章 虓虎攪局第532章 皇叔來了第3章 猛人出現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02章 中庸劉表第235章 初冬夜談(中)第91章 三殺令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43章 沮授很激動第112章 計將安出?第60章 信都會盟第218章 皆大歡喜第187章 驪山會師第46章 驚現趙帥鍋!第434章 文丑戰典韋第265章 龍骨水車和雞公車第44章 當面豎中指第474章 心懷天下第346章 分進合擊第65章 北地之危第515章 第一次分裂第481章 借糧第425章 東西呼應第163章 惱羞成怒第50章 本公子記住你了第270章 隨性與通達第479章 作死第406章 虎癡許褚第261章 獅子大張口第417章 杯酒釋懷第311章 經典戰例第58章 見張合第110章 擱得慌,麻痹第388章 有些事只可意會第456章 入主鄴城第200章 年關近,糧荒起第57章 子龍往事第529章 袁譚西逃第130章 神射第484章 買一送倆第272章 不奉圭臬第266章 漁陽屯田第298章 有人開心有人惱第255章 公孫氏落幕(上)第251章 興族方略第57章 子龍往事第13章 越裝越上癮第356章 鮮卑夜循逃第231章 梟雄末路第121章 父子相見,一頓忽悠第208章 亂世孤島第295章 密會居庸關(下)第127章 暗中坐大第186章 李傕兇猛第452章 交換第12章 欲擒故縱第262章 藍第335章 西引北擾之策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477章 大漢時報第351章 自尋死路第78章 先天不足第520章 北方錢行(下)第167章 不打不相識第210章 圍剿暗流第397章 何去何從第31章 忽悠倆大王第260章 讓袁紹蛋疼去吧第364章 佈局與博弈第540章 唯漢獨尊第51章 牛皮吹的很大第461章 太傅離薊第429章 網開一面第470章 過街老鼠(中)第315章 越來越壞第492章 團隊的巨大力量第439章 鄴城之危第142章 警告第88章 有棗沒棗打一竿第312章 徐州急變第368章 碧波萬頃可爲路第171章 不等秋後就算賬第537章 三戰定中原(上)第527章 借給張燕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