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噩耗

在數十位文武官員以及大量百姓的簇擁中,敖烈風風光光的進入了燕京城,回到了大都督府中。

一進府門,敖烈臉上的微笑頓時消失不見,低聲向黃忠問道:“漢升,伯符何在?”黃忠答道:“在府內西廂房中,伯符似乎有什麼憂心之事,卻不肯對某明言。”因爲孫策是敖烈的弟子,還是孫尚香的大哥,又和敖烈麾下的大將們十分熟悉,因此黃忠沒有讓他住到驛館內,而是把他安排到了大都督府內居住。

聽到黃忠的猜測之後,敖烈越發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孫策一定是遇到麻煩了。於是,敖烈讓麾下文武先去府內的大廳等他,他自己卻調轉方向,向着西廂房走去。

來到西廂房,敖烈推開房門,看到房間中有着兩個年輕的身影。坐着的正是孫策,另外一個站立在孫策的身後,觀其年紀,大約只有二十不到,甚至比孫策還要小上一些。

看到敖烈走了進來,孫策猛然站起身來,想要對敖烈傾訴些什麼,最終卻失聲痛哭了出來,哽咽的說出來兩個字:“師父……”

敖烈和孫策認識的時間也不短了,三年來從未見孫策哭過,即便是當初孫尚香爲敖烈擋下毒箭,命懸一線的時候,孫策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也強忍着沒有掉一滴眼淚。心中的感覺越發不妙,敖烈急忙快步走上前去,伸手在孫策的肩膀上一拍,寬慰着說道:“不着急,有什麼事,慢慢說。”

孫策是個硬漢,輕易不會落淚。但孫策也是性情中人,一旦哭起來,卻怎麼也收不住。站在孫策身後的青年,沉重的嘆息了一聲。向着敖烈深深行了一禮,開口替孫策說出了事情的原委:“稟君侯,某是伯符的結拜兄弟,姓周名瑜字公瑾。這件事,是這樣的,當初沙縣一別之後,老主公率兵回到江東,上表辭去長沙太守的職位,專心治理江東。在老主公的勵精圖治之下,我江東軍在一年之內。橫掃三十六處水賊巢穴,聲威大震,並連續佔據了江東五個郡。誰料卻因此引起了後將軍袁術的不滿,聯合荊州牧劉表,在大江之上設下暗礁,在老主公行軍途中,亂箭暗算了老主公。月餘之前,老主公因重傷不治,已經歸天了。伯符在老主公的舊臣擁護下。已經成爲江東軍新的主公了。”

周瑜的話,讓敖烈大感吃驚,甚至都來不及去仔細觀察一下,眼前這位名垂青史的江東周郎了。轉頭看向孫策,敖烈帶着悲慼的神色,重重的在孫策肩膀上拍打了兩下,大聲說道:“是大丈夫。就挺住!這個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孫策猛然擦了一把臉上的淚痕,強忍着心中的悲傷,看着敖烈說道:“師父。策意欲向師父借兵,殺回江東去!”

周瑜在旁解釋道:“君侯有所不知,袁術和劉表暗算了老主公之後,袁術立刻一腳把劉表踢開,然後率兵攻佔了揚州的四郡,現在,我江東軍,只剩下一郡之地在手了,人馬也僅剩下數千之衆,暫由主公的二弟仲謀統率鎮守着這僅有之地。主公此次前來,就是想要向君侯借兵的。”

事情竟然已經嚴重到了這個地步,這是敖烈萬萬沒有想到的。看來,歷史的慣性在孫堅身上,又悄悄的發生了一次轉折,讓孫堅遇到暗算的時間晚了一年多,甚至是熟知歷史規律的敖烈,也被這件事搞得措手不及。敖烈原以爲,孫堅把玉璽交給了自己,就不會再惹來殺身之禍了,沒想到,袁術這個卑鄙無恥的小人,還是聯合劉表暗算了孫堅。

沉吟了片刻,敖烈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放心吧。某一定會分出一部軍馬給你們,讓你們東山再起。這件事,尚香知道了嗎?”雖然還沒有正式成親,但在敖烈心中,早已把孫尚香和甄宓看做了自己的夫人,和蔡琰一同對待,自然不想讓孫尚香受到這樣的打擊。

孫策搖頭說道:“小妹的城府太淺,心中藏不住事,若是對小妹說了,恐怕用不了多久,這件事就會天下皆知了。”

敖烈點了點頭,認爲孫策的話很有道理。眼下,孫策的主要對手是袁術和劉表,劉表又是個守成之主,一點向外擴張的野心也沒有,因此,孫策只需全力應對袁術就可以了。但若是孫堅身死的消息被大肆宣揚出去,難免會有落井下石的人會趁機對江東孫家不利。這件事,還是能瞞多久就瞞多久吧,還是晚一些讓孫尚香和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知道的好。

“伯符,公瑾,你們在房中稍坐,某去大廳和衆人商議一下,儘可能多的拿出軍士分給你們。”敖烈對着孫策和周瑜又安慰了幾句之後,就轉身向大廳走去。

帶着凝重的神色來到大廳,敖烈的面部表情,讓大廳中熱烈的慶祝聲浪,瞬間冷卻了下來。原本,衆人都在議論着,敖烈此次擊潰三部鮮卑的豐功偉績,相信用不了多久,三部鮮卑就會被徹底平定,正式納入大漢的版圖了。

可是當他們看到敖烈的凝重表情之後,立刻意識到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了,否則絕不會在敖烈的臉上看到這樣的神色。其實,經過在燕京學府中一年的潛心研習之後,敖烈早已能夠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了,只是孫堅身死這件事,實在太過震驚,其中牽涉的事情也太多,再說能夠進入大廳中的衆人,都是敖烈的心腹之臣,對他們,敖烈也不想總是帶着毫無表情的面具。在適當的時候表現出自己的喜怒,讓麾下衆人能夠感受到敖烈是一個真實、鮮活的主公,而不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政治機器。這樣,也更有利於內部的團結,促進凝聚力。

沉重的嘆息了一聲,敖烈的第一句話就看門見山的直奔主題:“諸位,適才孫伯符告訴某,孫文臺將軍,已經死於袁術和劉表的聯手暗算之下了。某已經答應伯符,借兵給他回江東報仇了。”

此言一出,震驚四座!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被敖烈倚重的心腹,能夠做敖烈心腹的人,絕不會是平庸之輩。敖烈的話雖然簡單,他們卻敏銳的捕捉到了這句話中的意思。江東,恐怕要迎來大亂了。

就事論事而言,袁術和敖烈的關係近乎死敵;而孫策則是敖烈的弟子兼大舅哥,誰更親近一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事情。爲了限制袁術的擴張,問了穩定住南方的局勢,衆人已經明白了敖烈的意思,他是要扶持孫策了。

對於這一點,得到了在座所有人的贊同,其中包括一向耿直的田豐。幫助孫策壯大起來,讓他在南方牽制袁術,是符合幽並軍事集團的根本利益的。只是,具體借給孫策多少人馬,個人心中的衡量就各有不同了。

以田豐爲首的剛直之士,堅定地認爲應在保證幽並集團正常的運轉下,適當的借兵給孫策,具體人數應該在五千人左右;而見識較爲長遠的一派,以諸葛亮爲首,認爲幫助孫策在江東站穩腳跟,是有着長遠利益的,因此主張應籌措出一萬軍借給孫策;而那些敖烈麾下的元老們,都和孫策有着不錯的私交,也都知道敖烈是真心很欣賞孫策這個弟子,因此不但把借兵的數量提升到了一萬五千人,不少人還願意隨同孫策一起前往江東,等幫助孫策穩定住局勢之後再返回幽並。

三方各執己見,據理力爭,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爭辯,最後,由敖烈拍板決定,調集出一萬人馬,讓孫策帶回江東去。爲了安全起見,敖烈還決定由水軍都督甘寧,率領五千麒麟軍精銳,駕駛樓船由海路送孫策及一萬軍士回江東。等到達江東之後,甘寧暫時留在孫策身邊,幫助孫策征討袁術,知道局勢穩定之後,在返回燕京。至於甘寧暫時離去之後,水軍的訓練等問題,則是由水軍副都督蘇飛一力負責;久居江南,熟悉水戰的魯肅則是代領水軍都督的日常事務,督促蘇飛的訓練。

決定好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後,敖烈命人把孫策和周瑜請到大廳中來,準備告之自己的決定。

片刻之後,孫策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周瑜器宇軒昂的緊隨其後。二人向敖烈以及在座衆人行禮之後,就垂手站立在大廳正中,等待着敖烈的答覆。

敖烈頗有感觸的嘆息了一聲,然後對着孫策說道:“伯符,你也曾在某帳下爲將,燕京,永遠是你的家,回到你先前的座位上去吧。”

孫策曾跟隨在敖烈身邊兩年之久,終日以弟子自居,現在聽到敖烈的話之後,心中也是深爲感動,擡頭向武將的坐席中一看,看到自己以前的位子空着,立刻大步走了過去,在席位上坐了下來。周瑜早就聽孫策說過,敖烈雖然是當朝權重一時的冠軍侯、幽並大都督、驃騎大將軍,但是極爲重情重義,今日一見,果然如此。當下,周瑜快步走到孫策的座位之後,侍立在側。(未完待續)

第10章 相互授藝第171章 血色歸途(三)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350章 死亦爲鬼雄第236章 袁術的末路(一)第357章 燕人張翼德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62章 以勇服人第34章 擒賊擒王第252章 決戰烏桓山(二)第64章 火燒伏牛山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3章 料敵先機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433章 鷹視狼顧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34章 擒賊擒王第89章 父子交心第464章 虎父無犬子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310章 夜襲袁營(一)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347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9章 父子交心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449章 恩威並施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294章 鹹魚翻身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26章 大賞羣臣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372章 秉燭夜談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29章 童淵到來第247章 三大殺器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212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262章 隔山觀虎鬥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160章 恩斷義絕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30章 龍爭虎鬥第254章 蕩平烏桓第78章 幽州鉅變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249章 大被**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440章 奔射!第91章 江東孫伯符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147章 士族的力量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323章 甕中之鱉
第10章 相互授藝第171章 血色歸途(三)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350章 死亦爲鬼雄第236章 袁術的末路(一)第357章 燕人張翼德第359章 七進七出(一)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432章 關羽歸心第62章 以勇服人第34章 擒賊擒王第252章 決戰烏桓山(二)第64章 火燒伏牛山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63章 料敵先機第202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1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433章 鷹視狼顧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174章 血色歸途(六)第34章 擒賊擒王第89章 父子交心第464章 虎父無犬子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273章 家有**三位!第310章 夜襲袁營(一)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347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58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89章 父子交心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449章 恩威並施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285章 先拔頭籌第294章 鹹魚翻身第339章 迎娶尚香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326章 大賞羣臣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365章 張飛醒來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372章 秉燭夜談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427章 七擒孟獲(一)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111章 厲兵秣馬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104章 東風破、百花殘(三)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325章 南柯一夢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94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29章 童淵到來第247章 三大殺器第107章 內外夾攻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212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69章 封狼居胥(五)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262章 隔山觀虎鬥第338章 雙喜臨門第160章 恩斷義絕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30章 龍爭虎鬥第254章 蕩平烏桓第78章 幽州鉅變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249章 大被**第244章 猛將降曹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277章 鳳雛歸劉備第374章 劉備稱王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440章 奔射!第91章 江東孫伯符第465章 十方聚首第147章 士族的力量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266章 封狼居胥(二)第323章 甕中之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