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迎娶尚香

因爲雙喜臨門的喜悅,今日既是敖烈的兒子滿月之喜,他又得到了龐統的投效,因此在酒宴上,敖烈的興致顯得特別的高漲,平時不大的酒量,今日被徹底放開,和一衆麾下官員們推杯換盞,來者不拒,很快就有了七八分醉意。

酒宴上,劉虞喝的也不少,當了爺爺的劉虞,心裡可是比敖烈更得意呢,隔輩兒親,隔輩兒親,說的就是爺爺對孫子天生的喜愛。當了爺爺固然可喜,可是,劉虞的心裡還有一樁心事沒有了卻。當下,劉虞帶着醉意來到敖烈身邊,伸出大手就向敖烈的後腦拍去,還好最後他及時醒悟過來,這是公共場合,文武百官們都在看着,可不是私下裡老子教訓兒子的場合,拍到一半的時候,及時變拍爲撫摸,一掌輕飄飄的落在了敖烈的肩上,劉虞語重心長的說道:“小子,你現在可真風光,可是你好像還忘記了一些事情吧?”

敖烈醉眼迷離的擡頭看向自己的老爹,打着酒嗝問道:“父親說的,是何事?”劉虞大聲說道:“琨兒都已經出生了,日後要叫尚香三孃的,可你就不打算正是迎娶尚香過門嗎?這麼拖着可不是個辦法。”

聽到父親的話之後,敖烈藉着酒意,猛地站起身來,對着父親和文武百官說道:“尚香是某的妻子,某絕不會對她棄之不顧!這樣吧,文若,你即刻去查黃道吉日,選一個最近的日子,某要迎娶尚香!”

坐在文官前列的荀彧立刻站起身來,拱手說道:“燕王放心,彧這就去辦。”在荀彧迴應之後,衆人的情緒又進入了另一個**。今日可謂是三喜臨門了,大家毫不忌憚的笑鬧着,不管彼此之間是熟悉還是不熟悉,是長久在一起共事的搭檔。還是從未合作過的夥伴。都相互擁抱着,看到誰都會和對方碰上一杯。因爲他們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燕國子民。在這場喧鬧的宴會中,各位大臣之間的感情拉近了,在敖烈的帶動下,彼此之間都稱兄道弟了起來。簡直是親如一家人。

酒宴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敖烈喝的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被甄宓和孫尚香攙扶回了後府。劉虞和蔡邕這兩個老頑童也是盡興的很,相互攙扶着,搖搖晃晃的還彈了半夜的琴,只是那琴音。就真的讓人不敢恭維了,完全不像是出自蔡邕的手筆,甚至連一個略通音律的初學者都不如。王敖和童淵這對老老頑童,再加上敖老丈。這三位老人無視自己的年齡,像年輕人那樣通宵達旦的坐在一起,縱論天下大事,最後的結果,就是在第二日的白天整整睡了一日,後來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纔算是把顛倒的時間差調整了回來。至於敖烈麾下的百官們,就算是酒量出衆的呂布,也被灌倒了,連怎麼回到自己府中的他都記不清了,事後還是貂蟬告訴的他,回到府中之後他狂吐不止,折騰的貂蟬整整一夜沒能閤眼。呂布尚且如此,其他的大臣們就更可想而知了,誰受的罪都不會輕就是了。

不過大家的心情都是喜悅的,小劉琨的問世,爲他們帶來了無限的希望,這場醉,他們都醉的心甘情願。何況這場宿醉,也是敖烈有意爲之的,長久以來的征戰,無論是帶兵衝殺在前線的武將,還是坐鎮後方籌措糧草的文臣,大家的心理都已經很疲憊了,適當的放鬆一下,把心中緊繃的那根弦鬆一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過剛則易折的道理,敖烈可是很清楚的。

十五日之後,是一個適宜婚嫁的日子,敖烈和孫尚香的婚禮,就被定在了這一天。整個燕王府再度忙碌了起來,處處張燈結綵,一片喜慶之氣。敖烈和孫尚香這一對有情 人,在歷經了無數的磨難之後,終於可以終成眷屬了。這其中的種種辛酸,大家都看在眼裡,因此,衆人爲這對新人送上了他們最誠摯的祝福。不過遺憾的是,孫策並沒能前來參加孫尚香的婚禮,自從劉備得到益州之後,實力大漲,事實露出奪回荊州全境的野心,不斷地往襄陽派兵,並督促關羽加緊訓練,孫策在劉備的虎視眈眈之下,也只能留在江東,以防不測了。不過孫家還是派來了一位重量級的人物,江東集團的二號領袖,也就是孫策的二弟,孫尚香的二哥——孫權。

現在的孫權,已經沒有當初敖烈初次見他之時的青澀了,不但個頭長高了不少,而且整個人看起來更是顯得穩重成熟,不由得讓人忽略掉他僅僅十八歲的年齡。紫發碧睛和孫權特有的氣質,再配合上得體大方的服飾,顯得孫權卓爾不凡,讓人過目難忘。這次孫權前來,帶來了兩份厚禮,一份是送給孫尚香的嫁妝,另一份,則是代表孫策這個大弟子,送給師父敖烈的賀禮。

對孫權的到來,敖烈也是欣喜不已,他知道孫權的能力,這可是個在歷史上憑藉弱冠之年,就坐領江東的一方雄主。趁着大婚之前的閒暇,敖烈帶着孫權來到了燕京學府,與他一起聽名師的授課,課餘之時,敖烈還拿出一部分的鬼谷十三篇來,和孫權一起修習。短短數日之間,在敖烈的教授和帶動下,孫權就像是一塊乾癟的海綿,迅速吸收着學府中的名師們以及敖烈傳授給他的東西,並很快理解吃透,轉化爲自身的知識。

敖烈細心教導孫權,不爲別的,只希望他能儘快成長起來,幫助孫策治理好江東,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孫策的脾氣秉性,敖烈總是有些不放心的。而孫權也把敖烈的這份關心看在眼中,知道他是真心實意的牽掛着自己兄弟兩人,把這份關懷感念藏在心中,孫權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學習和吸收知識,一次來回報敖烈。

在孫權來到燕京的第五日,敖烈和孫尚香的大婚如期舉行。婚禮的場面絲毫不遜色與前兩次敖烈與蔡琰、甄宓的婚禮,甚至猶有過之。敖烈在歷經前兩次婚禮之後,已經是輕車熟路了,再也不復當初的緊張,風度翩翩的進行完了整個婚禮。期間還偶爾說幾句惹得滿堂大笑的小笑話。平易近人的性格展露無餘。婚禮上,蔡琰和甄宓抱着小劉琨在旁邊喜笑顏開的觀看了整個婚禮的過程。她們的臉上始終都是爲孫尚香祝福的微笑,絲毫沒有其他大戶人家的主母,對夫君另娶她人的嫉妒。

婚禮在所有人的祝福之下,順利的完成了。禮成之後孫尚香披蓋着鳳冠霞帔被送入了後院的洞房,敖烈則是穿着一身吉服留了下來,與麾下百官和遠道而來的賓客們飲酒相慶。在一衆賓客中,最顯眼的有兩位,一位是大漢天子劉協派來的天使鍾繇,鍾繇以太傅之尊,奉天子詔來送上賀禮。可見劉協對敖烈的重視和信賴了;而另一位則是曹操派來的使者郭嘉,郭嘉素有鬼才之稱,可見其才智不凡,在屢次的曹軍作戰中。郭嘉也證明了這一點,可以說郭嘉是曹操的左膀右臂,曹操肯把他派來,昭示出他對敖烈的尊敬之意,即便日後兩人會成爲對手,但曹操也認爲,敖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孫權因爲是孫尚香的二哥,因此不能算作是賓客,自然也就不在此列了。

敖烈先是端着酒杯來到了鍾繇的面前,笑着說道:“太傅不辭勞苦,來見證敖烈的大婚,敖烈感激不盡,敬太傅一杯。”按照職位來說,敖烈是燕王,地位要在太傅之上,可是鍾繇是劉虞的舊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他是敖烈的長輩,因此敖烈對鍾繇充滿了尊敬之情。這一點,也獲得了鍾繇對敖烈更大的認同,年少得志而不驕狂,在鍾繇的眼裡,這可是十分難得的。

舉杯和敖烈碰了一下,鍾繇笑道:“聖上和先帝終究沒有看錯人,燕王的所作所爲,正是我大漢希望之所在,老臣敬燕王。”

向鍾繇敬過酒之後,敖烈又倒了一杯酒,然後來到郭嘉的面前,仔細的端詳着這位鬼才。這還是敖烈第一次看到郭嘉本人,郭嘉生的眉清目秀,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但雙眸的深處,卻帶着一絲放縱不羈的神采,顯示着他的內心,並非和他的表象一樣安寧。想想也是,如果郭嘉是一個肯於安分守己的人,也就不會爲曹操想出那麼多劍走偏鋒,但卻十分有效的奇謀了,也就更加不會被人譽爲鬼才了。冒險精神、不甘平庸和劍走偏鋒,是對郭嘉最好的詮釋語。

其實敖烈對郭嘉,始終帶有極大的興趣,這一節,在後世的時候便有了。對於郭嘉這樣一個天縱奇才,相信沒有幾個後世的人會不欣賞他,即使是有些人不喜歡郭嘉的性格,但也不得不佩服郭嘉卓絕的才智。

“你就是郭奉孝?”敖烈看着郭嘉的眼睛,緩緩開口問道。郭嘉淡然一笑,回答曰:“郭嘉賤名,怎配讓燕王提及,甄氏折煞郭嘉了。”郭嘉的話,可是一顆軟釘子,明確的告訴敖烈,我就是郭嘉,但不需要你來套近乎。

敖烈灑然一笑,平淡的說道:“本王沒有別的意思,奉孝遠來是客,本王只是來敬酒的。”說着,敖烈舉起酒杯,向着郭嘉身前的方向遞出。郭嘉不帶任何表情,淡然的舉杯和敖烈對碰了一下,然後看也不看敖烈,自顧自的仰起頭來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浪子的性格躍然紙上。對此,敖烈不以爲意,有才華的人,總是自視甚高的,這沒什麼可奇怪的,喝完杯中酒之後,敖烈便不再和郭嘉說話,轉身去招呼其他的客人了。

看着敖烈的背影,郭嘉明亮的眼眸中卻釋放出了一絲讚賞之意,位高權重卻待人寬厚,這樣的人可是越來越少見了,不過這一絲讚賞,很快便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忌憚之意。郭嘉已經開始有些爲曹操擔心了,敖烈這樣的人,是個可怕的對手,終究會是曹操生平的第一勁敵,此人不除,後事難料啊。

就這樣,在敖烈和孫尚香的婚禮上,燕王敖烈和鬼才郭嘉完成了第一次的會面,一次並不令人感到愉快的會面。只是他們此刻都沒有意識到,兩人彼此之間,會在日後繁衍出各種糾葛,而且這份糾葛,一直貫穿了他們的一生,直到很多年之後,郭嘉辭世,纔算是告一段落。

第36章 十面埋伏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44章 三年之後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40章 約法三章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413章 放虎歸山(一)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129章 歃血爲盟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1章 幽州臺第30章 龍爭虎鬥第478章 金戈鐵馬(三)第156章 誰說歌姬無情義!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18章 拜師第426章 勾結孟獲第313章 連戰連捷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203章 北地槍王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105章 忠烈碑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434章 惡戰不休(一)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303章 兵者詭道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37章 全軍覆沒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24章 換裝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176章 壯士斷腕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55章 劍客王越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296章 血戰洛陽(一)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24章 換裝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389章 改元康乾第73章 拔刀相助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獲二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59章 豪氣干雲第44章 三年之後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418章 溫柔與殺戮第264章 彷如四百年前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105章 忠烈碑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4章 定親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108章 四面合圍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
第36章 十面埋伏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44章 三年之後第441章 棄車保帥第40章 約法三章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413章 放虎歸山(一)第265章 封狼居胥(一)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142章 三英戰呂布第398章 三線開戰(二)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129章 歃血爲盟第250章 整裝待發第154章 呂布再揚威第297章 血戰洛陽(二)第21章 幽州臺第30章 龍爭虎鬥第478章 金戈鐵馬(三)第156章 誰說歌姬無情義!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18章 拜師第426章 勾結孟獲第313章 連戰連捷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203章 北地槍王第169章 血色歸途(一)第26章 剿滅紅石谷第342章 再起波瀾第346章 漢中爭奪戰(四)第225章 不與君侯爲敵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105章 忠烈碑第448章 麒麟喚夜(三)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434章 惡戰不休(一)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113章 兄弟聚首第303章 兵者詭道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37章 全軍覆沒第231章 劉協發威第222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191章 大鬧鄴城(一)第292章 敖烈來援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24章 換裝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176章 壯士斷腕第219章 龍驤揚威(一)第322章 同生共死方爲兄弟第55章 劍客王越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149章 王允獻貂蟬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296章 血戰洛陽(一)第114章 天下大勢第24章 換裝第226章 袁術稱帝第389章 改元康乾第73章 拔刀相助第塞拜二十八章 七擒孟獲二第210章 雄踞中原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59章 豪氣干雲第44章 三年之後第208章 曹操的野望第439章 香消玉殞第311章 夜襲袁營(二)第418章 溫柔與殺戮第264章 彷如四百年前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305章 千里覓知音第105章 忠烈碑第481章 無堅不可摧第4章 定親第473章 強盛的北漢第317章 鬥智鬥力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124章 虎口脫險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108章 四面合圍第181章 返回幽州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283章 祭師出征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118章 呂布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