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彷如四百年前

在這一刻,時間彷彿發生了倒流,把人們的思緒帶回了四百年前。四百年前,大漢的驃騎將軍、冠軍侯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下擊潰了匈奴人的主力大軍,斬殺了匈奴人七萬之衆,逼得匈奴人不得不向大漢俯首稱臣。

現在,同樣是大漢的驃騎大將軍,同樣有着冠軍侯爵位的敖烈,沿襲着先輩的腳步,再次率領大軍出現在狼居胥山下,將要和匈奴人再次一決生死!冥冥之中彷彿真的是有定數一樣,匈奴人和漢人,都被命運推到了和四百年前極爲相似的拐點上,只是不知道,今天的結局是否會和四百年前一樣。

在四面洶涌而來的漢軍,距離匈奴人還有一百步遠的時候,於夫羅和呼廚泉終於做出了反應。他們大聲呼喊着各自的部下,試圖把部下從犬牙交錯的糾纏中呼喝出來。然而現實的狀況,卻全然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兩部匈奴騎兵各自慌亂的打算調轉馬頭,可是在相互碰撞之中,根本就完不成平時輕易就能做到的掉頭動作,反而顯得更加混亂了起來,馬頭碰着馬頭,馬上的匈奴騎兵的帶着惶急的神色,奮力的抽打着坐下的戰馬,可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反而讓各自之間的戰馬碰撞的更厲害了。

大陣中的諸葛亮敏銳的觀察到了這一點,立刻果斷的揚起手,向着身側控制紅衣弩炮的軍士下達了命令:“目標,匈奴亂陣中央。密集開炮!”早已蓄勢待發的八百名弩炮手,在聽到諸葛亮的命令之後,一把扯下覆蓋在紅衣弩炮表面的紅布,稍微瞄準之後,就合力拉動了弩炮的炮梢。

錚然之聲大作,就像是一道道晴空霹靂般,在戰場的外圍響起。四百根大小不一的弩矢,帶着強勁的力道,向着五百多步外的匈奴騎兵呼嘯而去!紅衣弩炮的有效射程是七百步,在七百步之內。可以保持極高的精確度。六百步左右的距離,正是紅衣弩炮威力最強的地帶。

漫天的弩矢散射上天空,一根根粗如兒臂的標槍型弩矢和一根根狀如長劍的勁弩,讓匈奴人心中的絕望。被無限放大了出來。這種跨越時代的先進武器。強烈的震撼着匈奴人的心靈。他們何曾見過這樣令人恐懼的弩矢?不少的匈奴人都驚恐着發出了絕望的哀嚎。

在短暫的空中飛行之後。四百根弩矢開始先後接觸到匈奴騎兵的身體,先是用強勁的力道把匈奴騎兵的身體劈成兩片,然後帶着餘勢未消的洞穿力。繼續向前激射。長劍狀的弩矢在接連劈開四五名敵人的身體之後,方纔由於力道用盡,而停止了前進;而粗如兒臂的標槍型長弩,則是帶着更爲恐怖的力道,帶起了更大的殺傷,凡是被長弩碰到的匈奴騎兵,無一能避免被穿胸而過的下場,一根標槍型的長弩,往往會在洞穿過數名敵人之後,力道纔出現減弱,但仍然能保持着高效的殺傷力,直到最後在十幾名匈奴人身體上穿過之後,才墜落到地上,就像一跟巨大的釘子,把敵人的屍體死死的釘在了地上。

匈奴人變得更加混亂起來,紅衣弩炮帶來的威懾力,極大的打擊了他們的鬥志,摧毀了他們的信心。面對這樣的戰場殺器,個人的武勇,實在是顯得微不足道了起來。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堪比後世槍林彈雨的場面,是根本就體會不到匈奴人此刻的絕望的。比之剛纔更爲絕望的呼喊聲,在匈奴人陣中全面爆發了出來,沒有人認爲,自己可以在紅衣弩炮之下逃生。匈奴人在恐懼之下,爭相躲避着,試圖逃離紅衣弩炮的射擊範圍,讓本就十分混亂的局面,變得更加混亂不堪。

第一輪弩炮發射之後,諸葛亮計算了一下時間,在敖烈等人接近匈奴騎兵之前,他還可以在進行一輪炮擊。於是,諸葛亮當機立斷,再次下達了發炮的命令。瞬間,又是四百根大小不一的弩矢激射而出,對着混亂不堪的匈奴人進行第二次致命的打擊。因此而帶起的慘叫聲和呼救聲,在匈奴人之間,再次爆發了出來。

兩輪炮擊,給匈奴人帶來數千戰損的同時,更是摧垮了匈奴人所有的鬥志,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陰影,揮之不去。紅衣弩炮對敵人的威懾力,遠遠大於本身所能造成的殺傷,這就是紅衣弩炮的價值所在。另一方面,諸葛亮下達炮擊的時機把握的恰到好處,正好處於敖烈等人即將殺到的空擋中,提前爲敖烈等人創造了更適於衝殺的戰場氛圍。

諸葛亮讓八百弩炮手收起了紅衣弩炮,然後把目光轉向了戰場中央。那裡,敖烈等人已經率軍殺到了匈奴人的眼前,生死之間的對決,即將全面展開。敖烈是第一個殺到匈奴人面前的,他一槍砸飛了一名匈奴騎兵,然後放聲高呼:“血殺所屬,殺!”在他身後,以趙雲爲首的五千血殺軍,同時放聲高呼:“血殺之魂,有征無戰!殺——!”隨即,五千血殺軍以敖烈爲箭頭,狠狠的衝進了混亂的匈奴騎兵中,早已斜向舉起的計都斬馬刀,夾帶着呼嘯狠狠地劈落。混亂中的匈奴騎兵們爲求生存,只能是倉促舉刀格擋,但是混亂的陣型,讓他們無法形成有效的抵抗,就連各自爲戰的局面都做不到,大多數匈奴人,都是下意識的舉起馬刀,全然不顧自己舉刀的動作,是否會擠壓到同族人進行同樣動作的空間。

當五千把計都斬馬刀和匈奴人的馬刀發生碰撞之後,不少的匈奴人都因爲準備不足,或者是力量上的差距,手中的馬刀被一劈兩段,然後在無奈和絕望中,眼睜睜的看着斬馬刀向着自己的頭頂劈來,最後。在一陣令人牙酸的頭骨碎裂聲中,被砍落馬下。更有少數的匈奴人,被同族人的格擋動作影響,甚至都來不及把馬刀完全舉起,就已經被斬馬刀劈成了兩半。

這一次直接的對決,血殺軍無一傷亡,反而給敵人造成了數千的死傷,可謂是戰果輝煌。在這種輝煌的背後,有着敖烈的大量心血在內。對精銳部隊的訓練要求嚴格,並有意培養出他們的軍魂。而且花費大量錢財給他們打造一流的武器裝備。同時在膳食上保證他們每天都有肉吃,對他們的身體素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調養作用,因此血殺軍才能在武器裝備乃至身體力量上,完勝匈奴人。

繼血殺軍發威之後。呂布也殺到了戰場。那杆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方天畫戟。帶起陣陣寒芒,夾帶着隱隱破風的蜂鳴之聲,連續將兩名匈奴騎兵連人帶馬劈爲兩片。隨後。呂布奮起神威,仰天怒吼道:“龍驤所屬,殺!”一萬名頭插血紅色羽毛的龍驤軍,同一時間舉起了手中的龍角槍,迴應着呂布的怒吼:“龍驤之怒,有進無退!殺——!”

然後,一萬把羅睺龍角槍,猛然間向四面穿刺而出,就好像是一個巨大的刺蝟,忽然間綻放出了它的針刺,向着四面八方來了一次全方位的無差別攻擊。龍角槍的長度,足有一丈長,再加上沉重的分量,如果不是訓練有素的人,根本就無法隨心的使用這樣既複雜又沉重的兵器。在一萬名龍驤軍的穿刺之下,密集糾纏在一起的匈奴人,立刻就成爲了鮮活的靶子,他們的馬刀沒有龍角槍長,就算想格擋,也是力不從心。成片的匈奴人被鋒銳的龍角槍捅刺下馬,傷口大多在心口處,大量的鮮血涌現出來,讓落馬的匈奴人逐漸失去了生機。龍驤軍下手之快、準、狠,可見一斑。

第三支殺來的漢軍,是太史慈率領的一萬烏桓騎兵,他們藉着戰馬的速度,趕在虎賁軍之前,來到了戰場。烏桓人和匈奴人一樣,是天生的騎兵,其兵員素質在伯仲之間,取勝的最大因素,就要看兩邊人馬的臨場發揮了。現在烏桓騎兵衝刺而來,帶着巨大的衝擊力;而匈奴人則是自相糾纏,大大影響了匈奴騎兵的靈活性和機動力,衝擊力更是無從談起了。因此,兩方人馬剛一接觸,便高下立判,太史慈一馬當先,帶着烏桓騎兵們猶如秋風掃落葉一樣,風捲殘雲般從匈奴騎兵陣中殺入,帶起一溜血光,殺的匈奴人陣中,冒出一陣腥風血雨,慘叫落馬之聲不絕於耳。

雖然烏桓騎兵們不是敖烈麾下的精銳部隊,沒有屬於自己的戰鬥口號,但是他們的殺傷力,卻是不容小覷的,在馬背上,烏桓人就是天生的戰士。他們拿着敖烈配發給他們的長刀,瘋狂的劈砍着眼前的匈奴人,用自己的悍勇,來回報着敖烈的信任。

比烏桓騎兵們稍遜一刻趕到戰場的,自然就是馬超率領的五千虎賁軍了。這五千虎賁精銳都是敖烈精挑細選出來的體格健壯的漢子,出色的身體素質讓他們的速度、力量、耐力以及負載能力都遠超常人,再加上軍中每天供給的肉食,讓他們每個人都可以迸發出巨大的能量。沉重達六十斤的裝備,絲毫不能影響他們的靈活性,嗜血的斬馬刀在他們靈動的揮砍之下,接連將匈奴人的馬腿斬斷。緊接着,那些被摔落到地上,口中驚呼聲不斷的匈奴騎兵,就成爲了虎賁軍的下一個目標,五千把斬馬刀高高舉起,然後帶着強勁的力道,猛然斬落,讓匈奴人的驚呼聲戛然而止。或者說,被虎賁軍當做目標的匈奴人,此後再也不能發出任何的聲音了,因爲他們的頭顱和軀體,已經被虎賁軍的斬馬刀,分作了兩段。

戰場中心激戰已起,戰場邊緣處的諸葛亮冷靜的下達着命令:“全軍保持陣型,加入戰鬥!”五萬漢軍得令後,邁動着整齊的步伐逼近戰場中央,每一個人的腳步,不多不少都是三尺的距離,就像是提前用尺子量好的一樣。同時,他們口中發出一聲又一聲的呼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五萬漢軍同時發出的鏗鏘有力的呼喊,極大的鼓舞了戰場中心正在作戰的漢軍。同時,也對匈奴人構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四百年前,正是伴隨着這句擲地有聲的口號,強大的漢軍打的匈奴人潰不成軍。如今,這句煊赫於世的口號,在沉默了四百年之後,再次在大漠的上空被漢人喚響,和四百年前那令人熱血沸騰的一幕,別無二致!

ps:??ps:今天暫時就一更吧,大琨實在是有點疼,堅持不下去了,明天或者後天,一定三更,把今天的補上。

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51章 敖烈大婚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44章 三年之後第12章 雁門張遼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72章 招賢納士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187章 面見甄逸第185章 變法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53章 鳳凰樓風波第61章 二虎相爭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61章 二虎相爭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459章 交州歸漢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46章 洛陽來使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23章 甕中之鱉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254章 蕩平烏桓第438章 願賭服輸第187章 面見甄逸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66章 血殺!血殺!!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99章 功成萬骨枯(五)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354章 龍爭虎鬥第252章 決戰烏桓山(二)第80章 蹋頓瘋了麼?第189章 惡霸袁熙第35章 誘殺!第93章 誰是小霸王(二)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143章 呂布詐敗第347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60章 河東徐晃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224章 噩耗第27章 初步整合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247章 三大殺器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212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章 才高八斗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440章 奔射!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416章 美人計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447章 麒麟喚夜(二)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1章 光武秘寶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51章 敖烈大婚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224章 噩耗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
第295章 樂極生悲第79章 賈詡初獻計第51章 敖烈大婚第267章 封狼居胥(三)第414章 放虎歸山(二)第422章 斬顏良、誅文丑第44章 三年之後第12章 雁門張遼第239章 只有血水!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217章 匯合呂布第183章 一鳴驚人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95章 功成萬骨枯(一)第72章 招賢納士第54章 西涼錦馬超第187章 面見甄逸第185章 變法第121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二)第229章 北疆臣服第337章 天降異象第451章 王平出使第53章 鳳凰樓風波第61章 二虎相爭第150章 一見傾心第61章 二虎相爭第237章 袁術的末路(二)第386章 原來如此第459章 交州歸漢第148章 絕戶之策第77章 臥龍和鳳雛第139章 各展神通第46章 洛陽來使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32章 進軍三百里第213章 危機四伏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23章 甕中之鱉第232章 逃離徐州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254章 蕩平烏桓第438章 願賭服輸第187章 面見甄逸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276章 巧舌如簧第66章 血殺!血殺!!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99章 功成萬骨枯(五)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60章 七進七出(二)第354章 龍爭虎鬥第252章 決戰烏桓山(二)第80章 蹋頓瘋了麼?第189章 惡霸袁熙第35章 誘殺!第93章 誰是小霸王(二)第336章 失魂落魄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143章 呂布詐敗第347章 漢中爭奪戰(五)第144章 攻克虎牢第60章 河東徐晃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224章 噩耗第27章 初步整合第410章 激戰葭萌關(三)第376章 主辱臣死第281章 天女散花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126章 我叫孫仁!第247章 三大殺器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212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475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章 才高八斗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第67章 馬超的決定第280章 躍馬檀溪第440章 奔射!第355章 不歡而散第416章 美人計第384章 偷雞不成反蝕米(一)第96章 功成萬骨枯(二)第447章 麒麟喚夜(二)第110章 天子第一詔第370章 兄弟想見第1章 光武秘寶第302章 陣斬元兇第51章 敖烈大婚第453章 誰是誰的菜第224章 噩耗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204章 駐紮難水第97章 功成萬骨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