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連戰連捷

一場混亂的廝殺,一直持續到東方泛起了魚肚白,才逐漸接近了尾聲。燕軍的各路將領們,率領部隊,帶着這一戰中所收穫到的戰果,向袁紹的中軍彙集,這裡現在已經是燕王敖烈的臨時指揮部了。

作爲箭頭部隊,負責打頭陣,接連衝破袁軍前營和中軍的呂布,在這一戰中收穫最豐。他帶着兩萬龍驤軍精銳馬踏連營,一路過關斬將,所部共計斬殺了袁軍上將七名,士卒一萬餘人,立下的赫赫戰功,爲燕軍以及龍驤軍,再增添了一筆輝煌!

僅次於呂布的,是負責在袁紹退軍的路上設伏的周瑜和太史慈,這兩人趁着袁軍膽氣已喪,軍心不穩的機會,也斬殺了萬餘名袁軍,只是擒殺袁紹麾下大將的數目不及呂布,這才屈居次席。最令周瑜和太史慈感到遺憾的是,他們雖然立下了大功,卻沒能抓到袁紹,一衆袁紹部將拼死保護着他逃了出去。

負責攻打左右兩營的趙雲和馬超,戰績不相上下,都成功的攻破了袁紹的兩翼大營,斬首的數量也比較接近,都在六千上下,另外還俘獲了降軍兩千多人。袁紹的兩翼大營,在這二人的攻打下,戰損高達八成,只有三四千人逃了出去。

相比以上幾人,老將黃忠斬殺袁軍的數量是最少的,只有不足五千人,但他卻成功燒燬了囤積在袁軍後營中的大量糧草輜重,並且還俘虜了三千多袁軍。戰後,敖烈曾派人去查看袁軍的糧草。希望能從灰燼中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可是黃忠的這把火燒的實在是太徹底了。袁軍堆積如山的糧草輜重,最後僅僅保留下來了不到十分之一,所幸大量的鐵製武器是不那麼容易就被燒燬的,手柄都被燒燬,但是鋒刃卻保留了下來。雖然已經被燒的變了形,不能直接配發到部隊中使用了,但敖烈還是下令把所有的武器都收攏了起來,敖烈相信,把這些廢鐵交到王渾、馬鈞的手上,他們就能變廢爲寶,重新制作出鋒銳的武器。

至於敖烈自己,他率領血殺軍作爲呂布的後續接應部隊。在這一戰中的斬獲也相當可觀,不但斬殺了袁紹的大將呂威璜,還沿着呂布的腳步,把前營中的袁軍斬殺了大半,至少斬首七千餘人,外帶收服了兩千多降軍。

收穫最少的,就要數遊弋在外圍的周泰和徐盛了,他們只能在外圍捕殺一些漏網之魚。而且在這些漏網之魚中,還沒有袁軍上將的存在,那些上將都跟着袁紹一道逃跑了。合他們二人之力,一共只收獲了三四千條小魚小蝦的性命。眼看着其他幾路將領都興高采烈的報上自己的功勳,周泰眼饞的不行,直接跑到敖烈和周瑜面前,抱怨這次任務太過輕微,根本沒讓他發上力。請求下次決戰的時候爲大軍的先鋒。敖烈和周瑜相視一笑,對周泰的求戰慾望十分欣賞,最後敖烈親口答應周泰,允諾他在下次決戰的時候,做先鋒大將。

當敖烈率軍回到河間城後,留守在河間的諸葛亮早已備好了酒宴,爲衆人慶功。在衆將敞開胸懷痛飲的時候,諸葛亮卻悄悄退出了大廳,轉而去清點此役中收穫的戰利品。

足足用了半日的光陰,諸葛亮才把各種戰利品分門別類的統計清楚。最後得出的結果是,此役共計斬殺敵軍四萬七千餘人,俘虜了九千八百多名袁軍士兵;繳獲各類武器六萬多把,這些武器是指還可以配發到軍中繼續使用的,破損掉的則不在此列,諸葛亮把破損的武器,與被燒燬的武器劃爲了一類,當做報廢品來計算,合計收穫精鐵一萬多斤;此外,還繳獲了完好無損的鐵甲三萬多副,剛好可以拿來裝備給新入伍的異族士兵;戰馬也是一個不小的收益,經過裁汰後的統計,諸葛亮在繳獲的戰馬中,挑出來符合燕軍騎兵要求的良馬兩萬匹,其餘的劣馬和運輸用的騾馬,加起來也有三萬多匹,如果把這一批淘汰掉的馬匹交給三個新州的百姓們,讓他們充當耕作的牲畜來使用,想必會大大節省百姓們的勞力,幫助他們提高農田裡的產量。

休息一夜過後,燕軍將士們把昨夜消耗掉的體力和精神都補充了回來,敖烈又交給了他們新的任務。

今天的任務目的很明確,就是趁着袁紹大敗之初,潰逃的士兵還來不及回到袁紹身邊,而袁軍後續的部隊也未能趕來的時候,一舉拿下和河間相鄰的兩個郡——渤海和中山。渤海郡在河間之東,與後世的渤海灣相鄰,拿下渤海郡,就等於是打通了從幽州到冀州的海上通道,到時,水軍都督甘寧的六萬水軍就有用武之地了。同時,燕軍和江東軍的交流與相互支援,也會變得更加順暢和快捷了。

中山則是在河間之西,其實中山並不是郡,而是一個郡國,只是中山早已沒有了中山王,不要忘了,劉備就以中山靖王的後代自居,可見中山的國主,早就已經破落不堪了。中山國,也只是在名義上保留了郡國的稱號罷了,實際上早已淪爲郡了,中山的戰略地位並不突出,可是拿下了中山,就會把冀州北部和幷州連城一片,方便敖烈隨時從幷州調動人馬過來。而且,中山的西邊,與其相鄰的郡,是常山郡,那裡可是趙雲和夏侯蘭的家鄉,爲了照顧麾下這兩員大將的情緒,敖烈也一定要拿下中山,進而把常山規劃到自己的治下。

戰鬥計劃剛剛被敖烈公佈出來,兩員大將就同時站起身來,請求帶兵前去攻下這兩個郡。這兩員大將,是趙雲和周泰。趙雲自然知道敖烈攻打中山,至少有一半的目的,是爲了攻克常山做準備,進而讓自己和老鄉夏侯蘭安心。因此,趙雲當仁不讓的請求帶兵前去攻打中山。而周泰卻沒有明確要去攻打哪裡。可是他卻沒忘記昨天敖烈給他的承諾,因此在第一時間站出來,要討個先鋒大將的職位,把昨日未能盡興一戰的損失彌補回來。

對這兩人的請戰,敖烈欣然允諾。當即下達命令,讓趙雲爲主將,帶領偏將五員,率領一萬騎兵和一萬步軍,前往攻打中山,攻克之後,就留在中山鎮守城池。因爲駐守在中山的袁軍並不多,所以敖烈沒有讓趙雲帶領血殺軍前往。而是把血殺軍留在了河間,準備投入到和袁紹的決戰中去。另一邊,周泰帶領一萬江東軍和一萬燕軍,連同蔣欽一起前往攻打渤海。這兩人都是水寇出身,讓他們去攻打靠近大海的渤海郡,簡直就是讓他們到主場去作戰一樣,比起不通水性的袁軍,他們佔了莫大的便宜。同樣。敖烈也讓他們在攻克渤海之後,就暫時率軍駐紮在那裡,與河間、中山形成三角形的陣勢。隨時可以往來呼應。

趙雲和周泰率軍離開之後,敖烈也沒閒着,讓太史慈帶領六千人馬,押送着九千八百多名袁軍俘虜,連同大量繳獲而來卻暫時用不上的物資返回燕京,交給留守在燕京的荀彧處理。敖烈相信荀彧一定會做出最爲妥善的處理。同時。太史慈此次返回燕京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帶一支兩萬人的後續部隊過來。在出徵之初,因爲受限於糧草,敖烈只能帶出十萬大軍來冀州作戰,可是在昨夜,敖烈繳獲了袁紹的糧倉,雖然最後只收獲了十分之一的糧草,但也足夠讓敖烈再次增兵了。

別忘了,袁紹的大軍可是有三十多萬人的,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來計算,繳獲來的糧草足夠三萬多人食用的了,敖烈讓太史慈只帶兩萬援軍過來,還是照顧到江東軍的軍需了呢,周瑜不遠萬里前來助戰,總不能讓人家自備糧草啊,多出來的一萬多人的口糧,敖烈就是爲江東軍預算出來的。

江東軍在周瑜的帶領下,一共來了三萬人,這麼算的話,糧草還是會出現短缺的問題,可是這個問題也很容易解決,等拿下了中山和渤海,這兩郡庫存的糧食,怎麼也夠江東軍肥吃肥喝的了,還且還有富餘。

五日之後,趙雲和周泰同時傳來了捷報。趙雲是常山人,常山和中山比鄰,因此趙雲對中山的地形十分熟悉,排兵佈陣和進軍線路安排的十分合理,而且駐守在中山的袁軍,也早就聽說過常山趙子龍的威名,知道他是敖烈麾下數一數二的大將,當年在虎牢關,曾經和戰神呂布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所以未曾開戰,便先膽寒了三分。之後趙雲利用鄉土人情的攻勢,成功勸降了負責守禦東門的將領,然後率軍長驅直入,幾乎是兵不血刃的就佔領和中山。現在,趙雲一邊進行內部整頓,對歸降的將士進行整編,一邊指揮軍隊向中山治下的縣城進軍,一日之間,大半個中山國,都已經落入了趙雲的手中。

而周泰和蔣欽採取的戰略戰術,和趙雲截然相反。兩人利用江東軍善於水戰的特點,由蔣欽帶領一萬江東軍沿着海岸線,一路攻城拔寨,從臨海的縣城入手,接連攻克了三個縣城,斷掉了袁軍水路的退路;周泰率領另外的一萬名燕軍,則是在渤海郡城的四周遊走,先後打下了與渤海城相鄰的四個縣城,斷掉了袁軍的陸路退路,使渤海變成了一座孤城。之後周泰和蔣欽合兵一處,對渤海城發起了猛攻,在斷絕了一切退路的情況下,渤海城中的守軍抵抗並不強烈,很快就被二人打了下來。周泰和蔣欽採取的戰術,像極了後世偉人採用的農村包圍城市的作戰方針,令敖烈拍案稱絕。

拿下了渤海和中山之後,糧草再次得到了補充,經過清點,這兩個郡庫存的糧草,除了可以供給江東軍的軍需之外,還足夠讓敖烈調動四萬援軍過來。對此,敖烈懊悔不已,他沒想到冀州的郡都是如此的富庶,前幾日讓太史慈只調動兩萬援軍過來,顯然是有些失算了。難怪袁紹可以養兵百萬呢,原來冀州富庶到了這個程度!當真不愧是中原第一州的美譽。

懊悔過後,敖烈立刻寫了一道詔令,派兩名快馬火速趕回燕京,讓水軍都督甘寧帶領兩萬麒麟軍精銳,開動新式戰船沿海南下,前來助陣。練兵已久的麒麟軍,這次終於有用武之地了,想必六萬水軍自甘寧以下,都已經憋得嗷嗷叫了,這次就讓他們前來戰個痛快!

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372章 秉燭夜談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200章 製造神蹟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125章 呂布放水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216張 用糧草釣魚(三)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81章 損人不利己(一)第243章 曹仁的佈局第319章 距離產生美第335章 劉備得蜀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3章 西域寶馬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425章 罪有應得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34章 擒賊擒王第50章 名震京師第352章 決戰漢中(二)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259章 大漢精兵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401章 三線開戰(五)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56章 血洗衛府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119章 敖烈的決定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290章 涼州驚變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178章 神醫到來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388章 攝政王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92章 大鬧鄴城(二)第37章 全軍覆沒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101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63章 料敵先機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68章 平定宛城第76章 神射黃漢升第327章 喜訊第75章 錦帆甘寧第403章 收服白毦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38章 願賭服輸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0章 歸心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30章 龍爭虎鬥第60章 河東徐晃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203章 北地槍王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185章 變法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216張 用糧草釣魚(三)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43章 天子詔書第1章 光武秘寶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452章 好戲開場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455章 宿命的終結(二)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13章 初露鋒芒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440章 奔射!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488章 決戰官渡(三)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476章 金戈鐵馬(一)第171章 血色歸途(三)
第392章 不世奇才第372章 秉燭夜談第41章 東萊太史慈第200章 製造神蹟第429章 七擒孟獲(三)第125章 呂布放水第19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24章 血濺七步第216張 用糧草釣魚(三)第109章 劉宏遺詔第81章 損人不利己(一)第243章 曹仁的佈局第319章 距離產生美第335章 劉備得蜀第271章 第十六州第382章 讓勇氣飛(二)第445章 千里之外第3章 西域寶馬第11章 沙場秋點兵第425章 罪有應得第288章 斬殺袁熙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34章 擒賊擒王第50章 名震京師第352章 決戰漢中(二)第253章 決戰烏桓山(三)第3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04章 受封燕王第259章 大漢精兵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401章 三線開戰(五)第289章 瘋狂的袁紹第56章 血洗衛府第131章 華雄揚威第119章 敖烈的決定第137章 常山趙子龍第290章 涼州驚變第454章 宿命的終結(一)第178章 神醫到來第377章 漫天箭雨第98章 功成萬骨枯(四)第388章 攝政王第241章 煮酒論英雄第349章 漢中爭奪戰(七)第220章 龍驤揚威(二)第258章 連敗誘敵第443章 九曲黃河萬里沙(二)第192章 大鬧鄴城(二)第37章 全軍覆沒第130章 進軍虎牢關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101章 兵臨城下第487章 決戰官渡(二)第63章 料敵先機第195章 洗盡鉛華第380章 血殺再揚威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68章 平定宛城第76章 神射黃漢升第327章 喜訊第75章 錦帆甘寧第403章 收服白毦第331章 波濤暗涌第207章 一戰而定第438章 願賭服輸第278章 龐統獻計第116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20章 歸心第162章 梟雄的落寞第30章 龍爭虎鬥第60章 河東徐晃第395章 風起雲涌(三)第378章 一箭穿心第371章 開誠佈公第203章 北地槍王第356章 真相大白第86章 王者歸來(三)第185章 變法第466章 五大軍團第216張 用糧草釣魚(三)第321章 永不磨滅的番號第43章 天子詔書第1章 光武秘寶第332章 撕破僞裝第163章 有**終成眷屬第477章 金戈鐵馬(二)第379章 最後一詔第452章 好戲開場第420章 初戰失利第455章 宿命的終結(二)第435章 惡戰不休(二)第13章 初露鋒芒第246章 軍政分離第440章 奔射!第468章 驅虎吞狼第488章 決戰官渡(三)第168章 敖烈班師第456章 宿命的終結(三)第476章 金戈鐵馬(一)第171章 血色歸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