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連鎖反應

“晚輩願聽軍師教誨!”曹植誠懇地說道。

“既然公子願意聽,我就勸公子一言,救人可以,但要向你父親保證,徹底斷絕與北方士族的關係,否則,非但人救不出來,公子的前途也完了,這是一個原則,希望公子三思。”

曹植半晌說不出話來,他當然明白程昱的意思,他也知道父親是爲什麼震怒,實在是因爲士族的政治觀念和父親的政治觀念相悖,而曹植的思想也和士族所推崇的尊帝崇儒一致,實際上,曹植也反對父親的寒門法家思想,只是這個矛盾一直被掩蓋着,直到這次楊氏父子被抓後,曹植和父親的政治觀念衝突才爆發出來。

和北方士族斷絕關係說起來容易,可真的這樣做了,以後還有誰會支持他曹植,這其中的厲害關係令曹植躊躇不決,程昱也沉默了,如果曹植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就說明他沒有讓步的誠意,那麼,他程昱又何必趟這灘渾水。

曹植嘆了口氣道:“我會向父親解釋,但無論如何,還是請軍師幫我這次忙,曹植必將銘記於心。”

程昱沉吟片刻道:“也罷!下午我正好要去見魏公,順便提一提此事,我會盡力而爲,但不能給植公子任何承諾。”

“只要軍師盡力而爲,曹植就感激不盡了。”……

曹植告辭而去,程昱依然坐在貴客堂內沉思不語,這時,程武送走曹植又匆匆趕回,他對父親行一禮,有些焦急道:“父親真要替植公子出頭嗎?”

程昱搖了搖頭,“我並非要替他出頭,只是他求上門了,我也不好拒之千里。”

“可是……這會得罪長公子,父親也知道曹丕爲人,心胸狹窄,錙銖必較,一旦他登位,他很可能就會因爲這件事而找我們程家的麻煩。”

程武說得比較含蓄,他不說曹丕會找程昱的麻煩,因爲程昱年事已高,或許報復不到,那他們後輩可能就逃不過了,程昱明白兒子的心思,淡淡笑道:“這些年得罪曹丕的人可謂數不勝數,他哪裡報復得過來,再說,有劉璟在外,曹丕也不敢做得過分,你就不用太擔心了,我幫楊彪其實是我自己的人情,和曹植關係不大,我自有分寸。”

程武見父親考慮得周全,便不再多勸,這時,程昱起身道:“我現在就去見魏公,你替爲父準備馬車。”

“父親不午睡了嗎?”

“今天情況特殊,我睡也睡不着,還是去見魏公吧!”

程昱回書房取了他的報告,隨即乘坐馬車向銅雀宮而去,不多時,來到宮門前,程昱上前對宮門侍衛道:“請去稟報魏公,程昱求見!”

侍衛飛奔而去,片刻回來笑道:“魏公說,以後軍師不用在宮門外等候,有什麼事可以直接進宮,我們不會阻攔。”

程昱笑了笑,向內宮走去,一直來到曹操的官房前,一名內侍上前笑道:“魏公在等候軍師,請吧!”

程昱走進房間,只見曹操負手站在窗前,凝視着天空出神,程昱連忙上前施禮,“微臣參見魏公!”

曹操回頭微微笑道:“我在想,植兒會去找誰幫忙求情,沒想到卻是仲德來了。”

шωш ✿Tтkǎ n ✿C〇

程昱苦笑一聲道:“植公子確實來找過我,不過,我倒不是想幫他,而是我權衡利弊,覺得魏公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狠狠教訓士族即可,若做得太絕,會把他們直接推給劉璟,恐怕會引起很多不利於我們的情況發生,請魏公三思。”

“你說的不利於我們的情況,是指什麼?”曹操又追問道。

“微臣是指士族會轉移財產到漢國,士族也大多是豪族,控制衆多土地和人口,一旦引起他們恐慌,必然會出現大規模的財產和人員轉移,會損害到我們的稅賦收入。”

曹操沉思片刻,終於點了點頭,“仲德說得對,我險些失了計較,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這樁大案?”

“魏公需要立威,需要警告士族,但又要考慮懷柔,這就要把握一個度,微臣建議,可放過老的,打擊小的,既能顯出魏公寬仁的一面,又可狠狠打擊士族的囂張氣焰,可謂一舉兩得。”

曹操笑了起來,“不愧是軍師,這個度把握得很好,就依軍師之言。”

程昱心中稍定,又取出他寫的報告,“啓稟魏公,這是微臣針對劉璟即將發動的滅胡之戰提出的建議,微臣的方案是,對外削減軍備,對內苦修內政,輕徭薄賦,加大軍屯力度,爭取時間加強自身實力,爲將來的中原爭霸打下基礎。”

曹操緩緩點頭,“仲德所言,深合吾心。”

建安二十年春,轟動魏國朝野的楊崔通敵案終於落下塵埃,由於證據確鑿,危害極大,楊修和崔琰被曹操下令處斬,而太尉楊彪和司空崔林被網開一面,削職爲民,勒令在家閉門思過,沸沸揚揚的楊崔大案也由此落下了帷幕

天矇矇亮,鐘樓響起了鐘聲,隨着守城官兵的一聲高喝,“開門嘍!”鄴都西門緩緩開啓,一隊士兵從城內奔出,在城外兩邊列隊,等候在城外的數百名菜農和商人都迫不及待地挑着擔向城門處涌去。

這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一幕,士兵們早已習以爲常,對城門口的混亂皆無動於衷,在一旁叫罵聲中,人們開始涌入城,城外的人也隨之越來越少,這時,離城門不遠的官道上站着主僕兩人,主人年約五十餘歲,頭戴平巾,身着青色布袍,皮膚白皙而清瘦,騎在一匹健壯的毛驢上,身旁跟隨着一名十八九歲的年輕僕從,身着短襟,肩上挑了一副書箱,這兩人的模樣在這個年代極爲常見,正是那種去各地遊學的書生。

“阿伯,城外人已經少了,我們上前去吧!”年輕人急不可耐道。

中年男子捋須緩緩道:“不急,等他們走完後我們再進城。”

中年男子名叫王晨,來自太原,雖然衣着簡樸,但他卻是天下七大世家中太原王氏的家主,太原王氏在董卓時代盛極一時,以司徒王允爲代表人物,但在李催之亂中,王允家族遭遇滅門之禍,太原王氏也深受打擊。

但它畢竟是幷州第一世家,人才輩出,短短二十餘年後,太原王氏又重新興盛起來,不僅子弟遍佈幷州各地爲官,而且一些重要人物也進入朝廷中央爲官,比如王晨之弟王凌,就官任魏國尚書。

在漢國也有不少王氏子弟爲官,比如王晨之子王禹參加了襄陽公開舉士,被任命爲枝江縣丞,再比如王允幼弟王春,被劉璟封爲河曲郡太守,爲漢國開發河曲效力。

對於世家來說,權力並不重要,傳承纔是第一,權力不過是傳承的一個工具罷了,所以無論在魏國爲官,還是在漢國爲官,對於王氏家族來說都是一回事。

這次王晨親自趕來鄴都,就是楊彪案,楊彪父子被抓,崔林兄弟被抓,兩大士族領袖都鋃鐺入獄,這對天下士族無疑是巨大的震動,爲了尋找真相,王晨不惜千里跋涉趕到了鄴都。

守城門的士兵沒有爲難他,畢竟象這樣騎驢遊學的書生實在太多,讓他順利進入了鄴都城,王晨上一次來鄴都還是五年前,他都有些忘記兄弟的府宅了。

“老爺,我去問一問!”

隨從一路詢問,走了數里路,終於找到尚書王凌的府宅,隨從奔上臺階,“快步去稟報你家老爺,就說家主從太原來了!”

王凌是王晨之弟,在朝廷爲官多年,他雖然出身士族,卻頗受曹操賞識,一路青雲直上,在魏國建立後出任尚書,位高權重,王凌今年約五十歲,是前司徒王允之侄,是太原王氏家族的第二號人物。

王凌怎麼也沒有想到兄長會來鄴都,他將兄長請進書房,又命侍女上茶,這才笑道:“兄長怎麼會突來跑來,太原那邊出什麼事了嗎?”

王晨喝了一口茶,慢慢悠悠道:“太原那邊沒有出什麼事,倒是鄴都這邊出了大事,讓我不得不趕來。”

王凌微一沉吟道:“兄長是說楊崔通敵案一事?”

“正是,現在情況如何?”

“楊彪和崔林已被放出來,削職爲民,楊修和崔琰卻被殺了,就在幾天前公開處斬,處斬那天人山人海,大半個鄴都人都跑出來了,那一幕實在太悲慘,我至今難忘,想起就難受!”王凌長嘆一聲,語氣十分悲傷。

王晨也黯然了,半晌他長嘆一聲道:“殺雞儆猴,曹操殺楊修和崔琰,是殺給我們這些世家看的,他在警告我們,若再敢私通劉璟,我們也性命難保。”

“就算是這樣,兄長也不必這般激動,還專門跑一趟鄴都,事情其實沒有那麼嚴重!”

“你這話什麼意思?”王晨眉頭一皺,問道:“什麼叫事情沒有那麼嚴重?”

“這件事其實不光是爲了警告世家,也和丕植之爭有關,這次較量,曹植大敗,他繼承魏國之嗣的希望渺茫了。”

“曹操宣佈世子了嗎?”

“還沒有,不過快了,魏公的身體也活不了幾年了。”

王晨沉默片刻道:“我並不關心丕植之爭,我只關心我們王氏家族的命運,這次楊崔案讓我看透了曹魏必將失天下,劉璟遲早執掌天下,我決定王氏家族全面投靠劉璟,我來鄴都就是要和你商量此事,你也寫封信吧!我替你帶去長安。”

“兄長不如再等一等。”

王晨搖搖頭,“楊崔案讓所有士族都心寒了,我想博陵和清河崔氏、弘農楊氏、潁川荀氏等等,這些天下世家都會有自己的選擇,事情宜早不宜遲,早一天去長安,我們就能多佔一分先機。”

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24章 議婚第63章 深夜急令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1章 舌戰蔡瑁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28章 成婚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204章 初談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14章 下馬威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81章 意外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70章 劉備的思慮
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308章 激戰隆中第634章 夜攻合肥第224章 議婚第63章 深夜急令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1章 舌戰蔡瑁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487章 步步緊逼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165章 蔣齊非蔣幹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910章 河西隱患第360章 蘄春風雲(七)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319章 難以抗拒的誘餌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530章 成都投降(下)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841章 禍及建業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143章 江東退兵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362章 興袁八俊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813章 攻打瓦亭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228章 成婚第917章 賈詡獻策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1102章 中原大戰(一)第204章 初談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418章 下雉危機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62章 膽識過人第409章 截斷歸途第500章 漢中出兵第126章 家有逆子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114章 下馬威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208章 諸葛不在家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834章 特殊同盟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81章 意外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39章 諸葛對陸遜第657章 關中消息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274章 聲東擊西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516章 緊急求救第957章 重鎮淪陷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70章 劉備的思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