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議婚

不久,襄陽便傳來消息,劉表批准了劉先和江夏的談判協議,正式任命劉璟爲江夏太守。

劉璟隨即下令遣返四千荊州戰俘,與此同時,限兵令也正式生效,江夏總兵力不得超過一萬兩千人,而此時,江夏的總兵力正好爲一萬兩千人。

隨着劉璟被任命爲江夏太守,江夏郡也翻開了全新的一頁。

шшш¤ttκa n¤℃ O

時間又過了一個月,建安九年的旦日即將到來,武昌城和柴桑城開始張燈結綵,這卻不是爲了迎接新年,而是爲了另一個喜慶日子,江夏新太守劉璟的大喜之日也即將臨近。

漢朝和後世的朝代一樣,在婚姻流程上都依照六禮而行,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但由於六禮過於程式化和繁瑣,普通民衆大多不拘泥於六禮,操辦婚事更加實際,而上層社會的婚禮儀式雖然十分隆重,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納采就是求婚,一般而言是男方向女方求婚,但也不盡然,比如梁鴻因品行高尚,很多權勢之人都想把女兒嫁給他,便紛紛向他求婚,也有父親爲子女求婚,最著名的便是呂公覺得劉邦有貴相,提出把女兒呂雉嫁給他。

秦漢時期社會寬容,也有很多子女自擇配偶的情況,如平陽公主喜歡衛青,劉璟和陶湛兩情相悅等等。

當然,一般都要經得父母同意才能婚配,若父母不同意,往往就會出現類似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的軼聞,不過這對卓家卻是醜聞

而問名,主要是配八字,而占卜師收人錢財,自然不會壞人好事,幾乎都是大吉大利之因緣,所以問名也只是一個形式。

問名更重要的目的是爲了防止同姓成婚,同姓不得相娶,這一點在秦漢很被看重,尤其在漢初,因爲很多人家因爲各種原因改了姓,所以必須要事先確認。

納吉納徵其實是同一個流程,納吉是把占卜大吉告訴對方,而納徵就是訂婚,男方需要向女方送聘禮,這是極爲重要的一步。

依照社會地位不同,聘禮也各有不同,比如呂后爲兒子惠帝娶魯元公主爲皇后,聘禮便是黃金兩萬斤,這就成了後來漢朝的皇后聘禮標準。

而普通人家則沒有什麼太多要求,看各自家境,家貧者大多兩三萬錢便可完成娶妻成婚的所有流程。

秦漢人對聘禮十分重視,聘則爲妻,奔則爲妾,在秦漢人眼中,聘禮所代表的不僅是財物,它有更深的精神內涵,一方面聘禮是男方家財力的體現,從而爲男方家贏得面子和尊重。

另一方面,它也意味着男方對女方的尊重,對女方家養育女兒的艱辛給予報答和補償,女方家也只有在接受了豐厚的聘禮後,纔會感受到自己的尊嚴。

也正是這種廣泛的社會心理,漸漸形成了漢朝浮誇的行聘之風。

劉璟和陶湛的婚事也經歷了六禮,比如最初劉璟向陶烈求娶陶湛,雖然陶烈沒有立即答應,但也沒有反對。

而在柴桑大戰結束後,雙方正式正式確定了婚事,實際上就走到納吉納徵的一步

而劉璟也給陶家送了特殊聘禮,那就是在和江東的談判中加進了陶家條款,最後孫權承諾,陶家不會因爲支持劉璟而被懲罰,一如既往,這對陶家而言,無疑是最重的聘禮。

這天是臘月二十,一大早,一輛馬車從武昌出發,前往江夏書院,昨天晚上剛下了一場大雪,整個武昌城內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馬車在雪地上奔跑,速度雖然不快,但十分平穩。

陶烈坐在馬車裡,注視着被白雪覆蓋的茫茫原野,他雖已年過七旬,但身體依然十分健朗,完全可以長途跋涉,雖然這場大雪在江夏也是少見,但他此時並沒有關注車窗外的雪景,而是在想着心事。

他這幾天住在武昌,孫女陶湛的婚事將由他全權操辦,對他和陶家而言,孫女的婚姻已不僅僅是一門婚事那麼簡單,更關係到陶家的前途命運,通過這門聯姻,徹底將陶家和劉璟綁在一起。

在一年半前,他還不同意這門婚姻,認爲這門婚姻會使陶家遭遇荊州和江東的雙重危機,但一場江夏之戰卻徹底改變了這一切,劉璟的崛起使陶家面臨的雙重威脅消弭於無形。

陶烈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希望促成這門婚姻,爲此,他不辭勞苦,奔波於柴桑和武昌之間,今天他是去江夏書院會見蒯良,商量一些婚事的具體細節。

劉璟父母雙亡,雖然有劉表這個伯父,但劉表卻以事務繁忙爲藉口,不肯前來江夏,而是委託從侄劉磐爲男方代表,負責籌辦婚事,另外又煩請蒯良爲男方長輩,代替他主持婚禮。

蒯良之女嫁給了劉琦,說起來他和劉表也是親家翁,算是親戚,在一定程度上他確實可以替代劉表做劉璟的長輩。

一個時辰後,馬車緩緩在江夏書院側門停下,此時的江夏書院和一個多月前又有不同,考試錄取已經結束,包括馬良、龐山民、劉敏等人在內的一百餘名優秀荊襄及北方纔俊將前來江夏書院修學。

另外還有董允、周不疑、蒯祺等由荊州高官推薦的十幾名年輕才俊也將入住江夏書院。

大部分人都將在新年後陸續前來書院,但已有三十餘名北方士族拖家帶口先一步來到江夏,入住了書院。

側門處頗爲熱鬧,七八名附近的農戶挑着雞蛋、鮮魚、冬果、醃菜、雞鴨等農產品擺在側門外叫賣,二十幾名已入住書院的女眷則拎着籃子在買菜,討價還價,倒也有幾分生機

陶烈走進了書院,書院的後半部分是生活區,由側門進出,或許是下雪的緣故,書院裡顯得冷冷清清,不過冷清很快便消失了,一大羣孩子從雪地裡奔跑出來,舞着木刀木劍向假山衝去,稚嫩的聲音吶喊着,個個奮勇爭先,頓時使書院內變得生機盎然。

陶烈一直來到蒯良的院子,這是他第二次前來,輕車熟路,走進院門便看見蒯良正在院子裡堆雪人,全神貫注,就像一個藝術大師在完成自己的作品,陶烈笑了起來,“蒯公很有閒情雅趣嘛!”

蒯良見是陶烈到來,便丟下手中的小鏟笑道:“這本是我和兩個小童一起堆玩,不料兩個小傢伙跑去玩打仗了,剩下的事情都丟給了我,沒辦法,只覺繼續享受童趣。”

陶烈呵呵一笑,“我剛纔看見了,十幾個小孩子,一起衝上山坡。”

陶烈和蒯良認識多年,當年蒯良便是負責荊州的錢糧稅賦,常和陶家打交道,兩人頗爲熟悉,蒯良拍去手上和身上雪粒,請陶烈進了書房。

書房裡點着火盆,溫暖如春,兩人在火盆前坐下,一名老僕給他們上了熱茶,蒯良笑道:“還有幾天就是婚期,陶公要更加辛苦了。”

劉璟的婚期定在臘月二十七日,漢朝對於婚期格外講究,忌日不得嫁娶,如伏日、反支日、血忌日等等,且必須選擇吉日。

漢朝民間普遍認爲,如果嫁娶不擇吉日、不避歲月,則會給家庭,乃至整個家族招來災禍,所以一般是由男方用占卜來決定婚期,後通知女方,然後女方開始準備嫁妝。

陶烈對定下的婚期並不反對,陶家是正月初三在柴桑祭祀,婚禮結束後立刻趕去,時間上完全來得及,但他有點擔心劉璟,很顯然,這樣一來,劉璟就無法回襄陽參加族祭了,不僅劉璟不能參加族祭,劉磐、劉虎也不能參加,這是否妥當?

“蒯公,我是怕影響劉氏族祭!”陶烈嘆了口氣,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蒯良搖搖頭笑道:“不用擔心,劉氏族祭在正月初四舉行,婚禮結束後,劉磐和劉虎立刻從陸路趕回襄陽,只要抓緊時間,完全來得及,只是一些襄陽的賓客恐怕來不了,這確實是有點遺憾

。”

對於襄陽的賓客陶烈不太關心,他只關心劉璟兄弟幾人,他聽蒯良並沒有提到劉璟,不由一愣,連忙問道:“難道璟公子不用回襄陽參加族祭嗎?”

蒯良取出一封信,遞給陶烈,“這是州牧寫來的信,昨天剛送到,專門是說璟公子的婚事,信中也提到了,說家族都一致同意,今年璟公子可以不用參加族祭,不算違反族規。”

陶烈半晌沒有說話,他老於世故,當然知道這裡面另有深意,恐怕不是因爲婚事那麼簡單,沉吟良久,陶烈問道:“蒯公,你覺得他們伯侄二人有修復關係的可能嗎?”

蒯良苦笑一聲,“坦率地說,很難!我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但這種因權力之爭而反目,沒有五到十年時間,一般都不會恢復關係,而州牧的身體還能活幾年?所以我一點都不樂觀。”

陶烈嘆了口氣,“說起來,還是平民普通人家更有人情味一點。”

蒯良呵呵一笑,“這話也不盡然,兩兄弟爲爭一頭牛,一輩子反目成仇的情況也有吧!”

陶烈也笑了起來,“蒯公說得對,家家都有苦衷,外人不知道而已。”

兩人便將話題轉到正事上,陶烈取出厚厚一本清冊,遞給蒯良笑道:“這是陶家的嫁妝,請蒯公過目!”

蒯良接過厚厚的清冊,忍不住笑道:“我記得五年前陶家嫁女,嫁妝便轟動了江東,光束帛就有一萬匹,此番嫁女,我可想而知了,那嫁妝必定會轟動天下。”

陶烈有些得意地笑道:“這次嫁女和以往不同,嫁妝當然要更厚一點,這次九娘出嫁,除了衣裙用具外,主要是以錢糧爲主,用以資助璟公子養軍,另外,還有一份特殊的嫁妝,我估計已經到了夏口。”

“是什麼特殊嫁妝?”蒯良好奇地問道。

陶烈笑了起來,“很快蒯公就會知道了。”

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7章 真相漸近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04章 初談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28章 成婚第248章 清船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61章 緊急補救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694章 孫思曹謀
第643章 張遼北歸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974章 最後通牒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540章 劉備借糧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7章 真相漸近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204章 初談第782章 江東風雲(二十六)第48章 離別又重逢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228章 成婚第248章 清船第49章 錢是大問題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37章 血戰柴桑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61章 緊急補救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437章 魯肅出使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305章 阻截西路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964章 落網大魚第680章 土產深意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577章 危局反擊(中)第1013章 再次東行第654章 張遼逞威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132章 第132 事態嚴峻第128章 暗流激盪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71章 身世威脅第1015章 太湖夜襲第106章 絕妙好事第277章 民心所向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1073章 再度出山第439章 水上爭霸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388章 赤壁大戰(中)第546章 蜀道行軍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043章 小心掩飾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266章 心無靈犀第160章 放長線釣魚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620章 全殲氐胡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155章 致命的枕邊風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46章 練武的抉擇第99章 黃忠授藝第583章 武昌偶遇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296章 以舞相屬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821章 奇兵出擊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565章 火燒歷城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480章 關羽失陷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694章 孫思曹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