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折戟姑臧

南宮靖派出的斥候在十里外發現一支萬餘人的漢軍長矛步兵,這個消息令南宮頗爲心動,漢人人數不多,正好讓他的軍隊打第一戰,擊敗漢軍立威。

儘管馬超讓他等到主力到來,但南宮靖此時已經急不可耐,他當即率領五千騎兵向東南方向奔去。

片刻,他們奔至一處高地,發現了數裡外的漢軍,南宮靖立馬在高地上搭手簾向漢軍望去,漢軍似乎也發現了他們,正緩緩後撤,但退到三裡外便停住了,前方空出了一片草原,顯然是想和他們一戰。

南宮靖慢慢眯起了眼睛,漢軍人數並不多,基本上都是步兵,估計他們是伏擊援軍,卻被自己的斥候發現,這是他們的一次機會。

南宮靖非常自負,他手下五千‘精’騎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兵,戰鬥經驗豐富,是貴霜帝國的‘精’銳之軍,上次在遠征北天竺的戰役中,他們也參戰了,結果他們從側翼一舉擊潰了五萬天竺軍。

正是對天竺軍的屢屢大勝使這支軍隊對漢軍有了一絲輕視,漢軍或許裝備不錯,但他們不是遊牧民族,在騎兵上並不強,也僅僅強於羌人軍隊,和貴霜軍相比還是相差甚遠。

“準備作戰!”

南宮靖一聲高喝,五千貴霜軍刷地提起了長矛,動作整齊劃一,表現出了高超的軍人素質。

“列隊前進!”

‘嗚——’低沉的號角聲在草原上吹響,這是出擊的命令。

貴霜軍緩緩行軍,五千騎兵分爲五排,每排一千人,間距兩丈,彷彿經過周密丈量過一樣,他們每人配有十支短矛,每支短矛重約七斤,用‘精’鐵打製,靠臂力投擲遠,三十步外距離刺穿敵人,這是貴霜軍對付安息重甲騎兵的最銳利的武器。

騎兵開始變成了小跑,一手執盾,一手舉矛,依然隊列整齊,手中的尖利短矛在陽光下熠熠閃爍着寒光。

貴霜軍遭遇的這支漢軍是大將張任率領的左翼長矛步兵,張任軍隊部署在姑藏縣的北‘門’,聽到有援軍到來,他主動請纓攔截。

張任率領的這支軍隊最早是劉璋的益州軍,士兵大多來自巴蜀,已跟隨劉璟長年出征作戰,也同樣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尤其他們參加過漢中之戰和隴西之戰,對付騎兵也有一定的經驗。

漢軍配備着角弩,有效殺傷‘射’程有百步之遠,唯一的缺點就是上弦慢,在百步內最多隻能發‘射’兩次,爲了彌補這個弱點,每名漢軍又配有弓箭一副,適合短距離‘射’擊,其次便是刀、矛和盾,裝備齊全。

但這一次他們沒有攜帶弓箭,帶太多裝備會讓他們行軍不便,但他們卻帶了漢軍最強大的秘密武器。

儘管這是張任第一次和貴霜軍作戰,但他豐富作戰經驗使他一眼便看出了貴霜軍的優勢和弱點。

訓練有素就不用多說,能在奔跑中保持着整齊的隊列,連羌人騎兵都辦不到,顯然他們整體配合十分嫺熟,僅從這一點,這就是一支勁敵。

其次他們沒有弓箭,每人身後都擁有多支短矛,在短矛之外又有一杆長矛,由此可推斷,短矛是他們的投擲武器,短矛的‘射’程上不如弩箭,這一點上漢軍略微佔優。

貴霜軍的戰馬卻似乎很健壯,高大強健,比匈奴人的戰馬似乎要厲害得多,甚至比漢軍的戰馬還要快上一籌。

但他的弱點也很明顯,那就是他們鎧甲,均是緊身皮甲,這種皮甲是抵不住漢軍的弩箭,但不過他似乎也知道這個弱點,每人擁有一面大盾,但就算有盾也擋不住漢軍的蜂弩鐵矢。

張任心中有了對敵方案,他立刻下令道:“擺彎月弩陣!”

漢軍軍旗揮動,開始迅速調整陣型,調整成中間重兩頭輕,略帶弧形的月牙形軍陣,中間是五排,兩邊是兩排,這樣便能保證弩箭的最大密集度,而前兩排的漢軍士兵則手執巨盾,這是爲了防禦貴霜人的利矛。

漢軍也緩緩向前推進,手執弩箭,在一處高地上停下,保持着嚴密地陣型,兩軍越來越近,嘶聲吶喊聲‘交’織成一片,鼓聲隆隆作響,號角嗚咽,鼓舞着各自士兵的士氣。

兩百步.....一百五十步....一百二十步,已經進入漢軍弩箭的殺傷範圍,貴霜騎兵刷地舉起盾,但張任並沒有下令‘射’箭,他目光銳利的盯着貴霜人的盾,彷彿看透了這些木盾牌,在一百二十步時這些盾牌能抵擋住漢軍的硬弩,但進入八十步就未必了。

所有漢軍已屏住呼吸,嚴陣以待。

九十步了,張任還是沒有下令,不少漢軍的手心都浸出了冷汗,這是他們多年作戰從來沒有過的,竟然在九十步還沒有放箭。

這時,貴霜騎兵陡然加速,隊列的間距開始拉大了,但隊列依然整齊,這是貴霜騎兵的豐富經驗,在最後關頭將間距拉開,這樣漢軍弓箭的殺傷面積就小了。

戰馬奔騰,騎兵呼喊着向漢軍鋪天蓋地殺去,七十步,張任戰刀一指,大吼一聲:“平‘射’!”

第一排的三支弩箭平‘射’而出,這就是七十步的優勢,不須再‘射’拋物線,直接平‘射’,箭如勁雨,呼嘯着向貴霜騎兵羣‘射’去。

強勁的弩箭‘射’穿了貴霜騎兵的盾牌、‘射’穿了皮甲,直透身體,戰馬撲地摔倒,騎兵慘叫着從馬上摔倒,瞬間人仰馬翻,近五百人被‘射’翻,貴霜騎兵進攻的勢頭爲之一挫。

緊接着,第二輪第三輪的六千支箭也‘射’到了,七十步內,五千貴霜軍損失了一千餘人,儘管貴霜騎兵戰馬疾奔,但前方一排騎兵幾乎全部被‘射’倒,使得貴霜騎兵距離漢軍並不拉近,還是七十步,

這時,第一輪‘射’完的漢軍士兵已經上弦,又一次舉起了弩箭,懸刀扳動,箭如雨發,三千支箭鋪天蓋地地‘射’向貴霜騎兵。

第二排的三千士兵也上弦完畢,舉弩便‘射’,他們無須瞄準,只管對準方向疾‘射’,第三排的士兵也舉起了弩箭。

‘射’箭、上弦、裝箭,舉弩,士兵們動作極爲流暢,一氣呵成,在極短的時間內,他們已經‘射’出了兩輪兩萬支箭。

而貴霜騎兵已經損失了一千八百餘人,其餘士兵殺紅了眼,舉刀大吼,催馬疾奔。

三千餘名貴霜騎兵頂着密集的箭雨列隊衝來,速度越來越快,馬蹄聲似奔雷,氣勢儼如驚濤駭‘浪’,沖毀一切、披靡一切,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暴烈向密集防禦的漢軍士兵猛衝而來。

這時漢軍中急促的鼓聲響起,漢軍的彎月弩陣忽然散開了,在貴霜軍的短矛沒有投出前,迅速向兩邊拉開,彷彿一支倒八字形的大雁北歸。

漢軍士兵飛奔,大軍如‘潮’水般退下,在他們背後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木牛蜂弩,這是一千具蜂弩,冰冷的弩矢匣對準了奔騰而來的貴霜騎兵。

漢軍的變陣令南宮靖措手不及,他本來見漢軍前兩排手執巨盾,似乎就是爲了抵擋他們的投矛,令他心中竊喜,貴霜人短矛鋒利無比,力量強大,沒有任何盾牌能抵擋住,而漢軍的陣勢密集,正好讓他們的飛矛雨屠殺。

可是漢軍在五十步時突然變陣,南宮靖已經來不及調整了,他只得大吼:“投矛!”

不用他下令,貴霜騎兵早已紛紛振臂投擲,上千支短矛‘交’織成了一片密雨,在空中飛舞,聲勢駭人,儘管大多數騎兵都是在五十步外投擲,但有戰馬助力,但大多數短矛還是‘射’入了漢軍陣地。

最後的部分漢軍來不及撤走,勁力迅猛地銳利短矛刺穿了他們的鎧甲,兩百餘名漢軍士兵慘叫着倒地,短矛刺穿了他們的身體,將他們當場釘死。

就在這時,蜂弩也發‘射’了,只聽一片咔嚓聲,三萬支鐵矢脫弦而出,呼嘯着‘射’向奔騰而來的騎兵羣。

衝在前面的千餘貴霜騎兵見前方有木牛擋路,紛紛勒住戰馬,他們卻被噴‘射’而出的鐵弩矢驚呆了。

但蜂弩‘射’程較遠,他們越過了前方千餘騎兵,卻‘射’向後面的貴霜騎兵,鋪天蓋地的鐵弩矢如一片黑雲撲來。

如狂風暴雨般的鐵矢‘射’入騎兵羣中,奔跑中的貴霜騎兵舉盾防禦也無濟於事,被鐵矢‘洞’穿頭顱和身體,爆發出一片慘叫哀嚎聲,鮮血四濺,血‘肉’橫飛,緊接着第二輪三萬支鐵弩矢又呼嘯而至,只短短兩輪‘射’擊,後面的貴霜騎兵便被‘射’殺大敗。

這種強大的武器令南宮靖膽寒,他調馬便逃,他手下千餘騎兵也嚇得魂飛魄散,跟着主將調頭向後逃跑。

這時,蜂弩再次發威,又是三萬支鐵弩矢‘射’出,密集的‘射’向奔逃中的貴霜騎兵,南宮靖奔逃在最前面,但他跑不過呼嘯而來的箭雨,只覺後背一涼,數支鐵弩矢‘射’透了他的身體,他只聽見後面一片慘叫聲,他眼前一黑,跌下了戰馬。

這時貴霜帝國第一次和漢軍‘交’戰,也是他們建國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失敗,五千‘精’銳騎兵僅僅在一次衝鋒後便被‘射’死了四千八百餘人,幾乎全軍覆沒,只有不到百人逃出了這場箭陣屠殺。

消息後來傳到了貴霜國,令貴霜國君臣心驚膽戰,國王都林的故土情結被擊爲碎片,從此,他們再也沒有窺視中原的念頭。

數年後,貴霜國王子蘇萊曼前往中原朝覲,路過這片戰場時,他還找到了一支長滿鐵鏽的貴霜軍短矛,令他潸然落淚。

.......

第169章 斬馬刀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21章 一簡戰書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98章 告密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280章 謀長沙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87章 真相漸近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38章 錦帆賊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928章 衆叛親離
第169章 斬馬刀第873章 勇猛激戰第21章 一簡戰書第534章 漢中風雲(四)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185章 戰火再燃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448章 陶湛憂思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426章 蜂弩問世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227章 劉備的遠謀第814章 蕭關陷落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98章 告密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681章 引發不發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133章 良辰美景中的殺機第151章 以公對公第471章 甘露寺相見(中)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331章 戰略撤退第675章 痛擊援軍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988章 河西撤民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173章 局勢複雜的江夏第598章 初步試探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558章 馬超歸降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955章 攻城夜戰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728章 平定河西第810章 斥候風波第682章 明取陳倉第318章 陶家的高人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105章 大恩於陶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876章 東來之軍第280章 謀長沙第162章 將計就計第87章 真相漸近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469章 再到江東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545章 馬超兵敗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754章 陸遜獻計第205章 愚蠢的告狀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525章 激戰成都(二)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189章 生死存亡第146章 蔡家的思慮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457章 雨中頓悟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633章 倒逼江東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38章 錦帆賊第407章 巴蜀消息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章 驚心動魄的一夜第928章 衆叛親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