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雲海落成

短短時日之內,一則詔令,從益州之地,傳向四方。

“大將軍劉赫,文武兼濟,創世有功,本應謹守臣節,爲國盡忠,然欲意叢生,致有篡逆之舉。”

“劉赫此人,其罪有四:一曰臣奪君位,以下犯上,是爲不忠。”

“二曰背棄祖宗,藐視家法,是爲不孝。”

“三曰黃河決堤,天怒人怨,是爲不仁。”

“四爲擅殺忠良,屠戮功臣,是爲不義。”

“有此四罪,劉赫雖萬死難贖。今國統混亂,奸佞當朝,朕劉焉,即爲孝景帝玄孫,漢室之胄,不得已而挺出,暫攝帝位,正宗廟之器,扶社稷之功,待除賊之後,再行禪位,特此昭告天下!”

此詔一出,天下譁然!

洛陽朝廷再發詔書,稱當今天子,嫡傳血脈,有獻帝禪位之詔,衆臣擁立之表,祭告天地,稟明祖宗,於法理之上,無絲毫逾矩之處,益州劉焉,自負野心,對新君妄加指責,罪不可恕,來日定當發兵剿滅,且號召天下羣雄,共討奸賊,有功之臣,事後自有封賞。

雙方分別在漢中一代,還有長安關中地區,佈下重兵,劍拔弩張,眼看着就要等開春之後,爆發出一場大戰。

在新春來臨的前一天,一個莫大的喜訊,從雲海郡傳了過來。

“雲海郡五城,業已全部建造完畢,城中府衙、屋舍、店鋪、街巷,城外官道,以及一些小型的水利設施,全部修建結束,此次耗費朝廷糧食,共八十九萬石,牛羊各數千頭,錢八億七千餘萬,涉及參與商戶兩百七十三家,工匠一百九十三人,勞工四十一萬六千餘人,隨本章附上功勞簿一冊,呈請陛下御覽。”

荀彧唸完了這份荀諶送來的奏章後,便將奏章與功勞簿,一起遞給了劉赫。

劉赫將那厚厚的功勞簿,大概翻看了一遍,這排第一的,竟然就是那賀昌,倒是讓他有些意外,畢竟賀昌雖然緊隨荀諶身邊,但終究是一個半路出現的,劉赫也沒想到他能後來居上,而且看那功勞記錄,他比後面的幾人,要高出一大截。

“提出定河城地基澆築之策、提出定戎城外河道改向之法、解決安馬城南城牆易塌陷一事,以計七條而省開支三千四百餘萬錢,改善富德城胡市建造之法……”

一樁樁,一件件,每一記功勞,都清清楚楚記錄在案。

“這賀昌果然是個人才,那陳清當日倒沒有吹牛。”

劉赫說了一句。

荀彧說道:“此次雲海郡得以如期完工,這些商戶與工匠,功不可沒。依照當初朝廷詔令,當據此功勞簿,對他們一一封賞,友若特來請示陛下,不知該如何封賞?”

劉赫聞言,稍稍想了想。

“你們三人有何提議?”

崔鈞第一個開口:“回陛下,臣以爲,當日陛下曾允諾,對有功之人,封以爵位,賜其同士人出身。不過此次參與之商戶、工匠委實過多,若全部封賞,恐怕有些不妥。故此,臣建議,挑選功勞簿上前十名,封以鄉侯爵位,前五十名,封以亭侯爵位,五十以後,不予爵位,只賜以士人出身便可。”

劉赫聽完,沒有表態,而是看向了荀彧和荀攸。

荀攸站了出來:“陛下,臣所見,與州平相同。”

“嗯……”劉赫微微頷首,不過還是沒有表態。

三人看了看天子的神色,心中都有些納悶。

荀彧眼珠一轉,似乎有了想法。

“回稟陛下,微臣建議,對名單中,所有有功無過之人,全部加以封爵。取前八十,授以鄉侯,對八十以後,授以亭侯。另外對賀昌等功勞前十之人,或商家之家主,可御賜一物,以示特別嘉獎。”

“左右不過是幾個虛銜罷了,既無俸祿,也無封地,若是隻取部分加以封賞,難免令其他衆多有功之人,心生怨憤,豈不是弄巧成拙?”

崔鈞聽完,也是不斷點頭:“還是文若考慮周到,理當如此。”

劉赫卻是一笑:“文若之言甚善,不過,朕倒以爲,這還不夠。”

三人都有些詫異起來:“不知陛下之意如何?”

劉赫微微笑了笑,沒有回答,而是直接提起筆,在一封空白的詔書上,開始書寫起來……

雲海郡,富德縣。這座縣城是五座城池中,唯一一處設立了胡市的,同時也是安漢商行最早入駐的城池,因如今五城新立,百姓尚未搬遷進來,因此商戶幾乎都沒有開業,不過儘管如此,安漢商行的富德縣分行,卻是已經早早開張。

而這一天,新春佳節,剛過去兩天,這雲海北境,天氣十分寒冷,風比尖刀,哮如異獸,而這商行之中,卻是十分暖和,而且人頭涌動,異常熱鬧。

上百人聚集在此地,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期待之色。

不久之後,太守荀諶,以及此地商行的分掌櫃,從那高高的櫃檯之後,走了出來,所有人頓時都朝他倆圍了過去。

“見過太守!”

“拜見荀太守!”

荀諶笑着虛扶一把:“諸位不必多禮了,各位皆是雲海郡的大功臣,雲海郡如此龐大之事,能在這短短時間內順利完工,實乃可喜可賀!”

“太守過獎了,我等也是大漢子民,爲國出力,分屬當然。”

“不錯不錯,理所應當,理所應當啊。”

這些人雖然都這麼說,可是臉上的期盼之色,卻比之前更加明顯了。

荀諶笑了笑,也不賣關子了。

“各位想必也等急了,如今工程結束,大家定然迫切地想知道,陛下究竟會對各位如何封賞,哪些人能得到封賞,是吧?”

見他一語道破了自己的心思,衆人也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起來。

荀諶見狀,從袖口中取出了一份詔書,衆人一看,個個都神情異常緊張起來,不少人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鉅商富賈,此時卻都緊握雙拳,冷汗直流。

所有人都有些猜測,此次對雲海郡建設有功勞的商戶和工匠,加起來足有四百多位,只怕是不太可能全部都得到爵位的封賞,自大漢開國以來,從未有如此規模的封爵之事,簡直是天方夜譚。

正因爲如此,那些在功勞簿上排名不是太靠前的人,才顯得更加緊張。

荀諶看了一眼詔書的內容,再看了看眼前這些人。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雲海郡落成一事,傳至京師,朕心悅然,朝野俱歡。朕心知,若無衆商賈與工匠鼎力相助,爲國解憂,此事定要遷延日久,耗資靡費,諸位雖不在朝堂,然功勳之著,不下於前線將士,朕深表謝意。”

詔書唸到這裡,衆人的臉色都十分寬慰,自己如此低賤的身份,自古以來,從未得到過上流皇族勳貴們正眼相待,如今卻能被堂堂天子,這般稱讚,拿他們和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們相比,還親自向大家致謝,如此舉動,可謂是聞所未聞,料所難料,衆人心頭都爲之一暖。

有一人忽然感慨了一聲;“唉,當今陛下,真乃仁人天子,單憑這一句話,縱然沒有得到爵位,我木家也值了。”

他這一說,不少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感慨之色。

荀諶卻笑了笑,繼續唸了下去:“此次有功之人,去除曾有作奸犯科,偷工減料,矇混過關之奸佞之徒外,剩餘者,共有商戶二百二十九戶,工匠一百七十六人,共計四百零五之數。”

聽到這裡,大家都知道關鍵的內容便要來了,紛紛豎起了耳朵。

荀諶笑了笑,卻沒有開口,可還是有一個聲音傳入了衆人的耳中。

“朕感念諸位勞苦功高,對國家社稷,忠心耿耿,特此決意,對功勞簿上,前三十名,授以縣侯爵位。前一百五十名,授以鄉侯爵位。其餘之人,盡皆授以亭侯爵位。另外,朕於此地商行,擺下夜宴,特邀前十之工匠,或商戶之家主,共進晚宴,功勞簿十一名至一百名,於此城縣府設宴,由太守與縣令作陪。”

這話一出,全場啞然!

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伐西涼第六百六十六章 劉備訪才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片亂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松林四傑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召天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重掌大權第十七章 挑戰武師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二百二十章 部隊名分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亂之語第三百零六章 不死之神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援軍趕到第八百六十八章 程良劫營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軍圍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七百四十一章 重重埋伏第九百九十六章 真正盟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二十五章 組團忽悠(謝衆書友加更)第七百九十章 張勇受傷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姓響應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二章 危急覺醒第三百八十五章 討董聯盟第七十章 關程冠禮第三百五十九章 託孤重臣第八百八十六章 準備決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神秘幫手第九十七章 猛獸激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勇落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發橫財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波初平第三百九十九章 連環計發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開端第九百零五章 招賢空館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九百七十七章 勝而不殺第一千五十八章 血淚教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豪強災難第四百四十章 張楊之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家出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劉赫二胎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一千六十三章 程良魏延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六十章 盆滿鉢滿第四百六十六章 直闖王帳第一百二十章 六大神兵第九百七十六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敵軍容第七百七十一章 曹操入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十二章 張妤教夫第六十三章 五虎上門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洛陽動向第七百二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九十一章 城破在即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時瑜亮第一千九十四章 雙面劉赫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之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無形戰場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四百五十八章 劉備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備出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張任逃脫第八百六十九章 車輪大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震懾全場第六十九章 實力暴漲第四百六十六章 直闖王帳第五百五十一章 各方戰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孫回軍第九百八十四章 典韋爆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死我活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一千四十四章 火神周瑜(三章合一六千字)第七百五十一章 嚴綱圖謀第二百七十三章 伊蘭部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有青樓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第一百三十章 絕世良駒第七百七十二章 山村宅院第四百一十章 收網之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開端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個熟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嚇破狗膽第二百七十二章 以戰養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徐庶獻計
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伐西涼第六百六十六章 劉備訪才第八百四十五章 一片亂局第八百二十九章 松林四傑第二十四章 陷入危局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召天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重掌大權第十七章 挑戰武師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二百二十章 部隊名分第一百二十八章 治亂之語第三百零六章 不死之神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四百七十六章 高覽中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援軍趕到第八百六十八章 程良劫營第九百四十九章 大軍圍城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七百四十一章 重重埋伏第九百九十六章 真正盟約第六百六十四章 飛羽騎兵第二十五章 組團忽悠(謝衆書友加更)第七百九十章 張勇受傷第二百一十九章 百姓響應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二章 危急覺醒第三百八十五章 討董聯盟第七十章 關程冠禮第三百五十九章 託孤重臣第八百八十六章 準備決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神秘幫手第九十七章 猛獸激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勇落馬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發橫財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波初平第三百九十九章 連環計發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開端第九百零五章 招賢空館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九百七十七章 勝而不殺第一千五十八章 血淚教訓第二百四十六章 豪強災難第四百四十章 張楊之死第二百五十六章 甄家出手第四百四十七章 劉赫二胎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一千六十三章 程良魏延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六十章 盆滿鉢滿第四百六十六章 直闖王帳第一百二十章 六大神兵第九百七十六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二十三章 無敵軍容第七百七十一章 曹操入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借刀殺人第六百十二章 張妤教夫第六十三章 五虎上門第七百七十三章 典韋刁難第三百五十一章 洛陽動向第七百二十九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九十一章 城破在即第九百九十二章 一時瑜亮第一千九十四章 雙面劉赫第一千八十章 夜襲漢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六百五十八章 西涼之變第五百一十一章 無形戰場第一千八十二章 孟達心思第一百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二十六章 荀彧首計第九百八十章 奇怪命令第四百五十八章 劉備心思第五百九十一章 劉備出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張任逃脫第八百六十九章 車輪大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震懾全場第六十九章 實力暴漲第四百六十六章 直闖王帳第五百五十一章 各方戰略第七百五十五章 公孫回軍第九百八十四章 典韋爆發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死我活第八百九十九章 莫名計成第一千四十四章 火神周瑜(三章合一六千字)第七百五十一章 嚴綱圖謀第二百七十三章 伊蘭部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有青樓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丹陽歸降第一百三十章 絕世良駒第七百七十二章 山村宅院第四百一十章 收網之時第四百二十二章 荀氏辯論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開端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個熟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嚇破狗膽第二百七十二章 以戰養戰第八百九十一章 徐庶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