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 以靜制動

在之後的短短几天時間內,鄰近郡縣的奏章都陸續呈送過來,所述情況,與錢理等人幾乎一模一樣。

原本十分順利的察舉工作,一夜之間,所有被推舉之人,超過多半都突發意外前來告假,這其中有各大家族的子弟、門生,也有一些地方小門閥的年輕一輩,除了錢理等人以及他們隨身親信,親手培養調教的人之外,其餘絕大多數幾乎都“自願”從名單上退了出去。

“陛下,除卻冀州、青州、幽州,還有涼州的酒泉、敦煌、張掖三郡,幷州的朔方、五原、雲中三郡,冀州的渤海、河間二郡,以及兗州全州之外,其餘各地察舉名單,皆已呈送過來,各地情況十分一致,所舉之人,多數自動退出,如今一郡察舉最多者,不過五人,最少的,甚至有多郡連一人也沒有。”

荀彧臉色十分凝重,以他的智力,如何還能看不出這其中隱藏的問題?

崔鈞上前說道:“陛下,如今看來,定是那些那次小朝會上,逼迫陛下將大猛將軍處死失敗後,衆臣自知陛下心意堅決,故此對各地家族施壓串通,擾亂朝廷舉薦人才大計,試圖以此令陛下低頭。”

劉赫也想到了這一節:“朕也是作如此想。看來這些傢伙當真不記教訓,當年陳紀等人之事,剛過去幾年,這就忘了?哼,朕豈是那受人脅迫之君?”

他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可荀彧的臉色卻沒有絲毫放鬆。

“只是每年察舉賢才,乃是國之重事,便是往年天下安定之時,也是如此。方今天下混亂,一來賢達之士乃各路諸侯所必爭之人,二來朝廷亦需諸多賢士,鎮守四方,治理城池,代天子牧民。數年以來,朝中臣工,地方官吏,少則空缺三成,多則過半,全賴陛下英明,方能暫且穩住時局,使政令通暢。然此終非長久之計,若舉薦之路被堵塞,久之朝廷必亂。”

劉赫對此卻並不贊同:“那又如何?莫非便要朕向他們低頭服輸不成?這些亂臣賊子,朕遲早要將他們統統誅滅,那時天下或可勘定,四海尚能平息。”

“陛下萬萬不可!”

這下荀彧等三人驚恐非常,齊聲反對。

劉赫眼神忽然變得銳利無比,朝着三人看了過去,把三人都震得渾身有些發冷。

“怎麼?你們三人什麼時候也和他們一條心了?”

荀彧三人身軀一震,同時跪了下來。

“陛下,臣等始終只會與陛下一條心,斷然不敢有半分悖逆之意。”

劉赫看了看他們,忽然發笑:“哈哈……三位愛卿平身,朕豈會不信你們?除卻雲長等幾人之外,三位便是朕最親近之人,朕若連你們也不信了,豈不是自扇耳光?”

三人這才起身,不過額頭上都露出了冷汗。

“說個緣由吧。”

劉赫一邊擺弄着御案上的幾部竹簡,還有三本紙質的書籍,語氣看似隨意,卻讓三人不敢怠慢。

荀彧主動說道:“回稟陛下,如今天下士人,尤其是陛下實際掌控之州郡中的士人,九成九都與這諸多家族有千絲萬縷之聯繫。或是其家族子弟,或是門生故吏,或是門客學徒。當初陳紀等人,公然反叛,犯下謀逆大罪,罪惡昭彰,天理難容,陛下將他們問罪,那自然任誰也說不出半個不字。然今日大司農等人,雖有反對和逼迫陛下之意,可說到底,也是政見不同,即便有幾分私心,也斷不至於治罪。”

“陛下倘使對他們加以問罪,必招致天下士人羣情洶涌,甚至對朝廷和陛下,離心離德,則於近前看,不利於朝局安定,於長遠看,有損於陛下威名。因此,臣以爲,對大司農等人此舉,只可智取,不可強動。”

劉赫裝出低頭看書的樣子:“如何智取?”

荀彧說道:“臣等三人,也是當今大族子弟,深知族中之人,多半皆以出仕爲官,位極人臣爲傲,家族長輩,亦多以此勉勵後輩。無論是袁氏、楊氏、王氏、馮氏,要保持顯赫家聲,只有一途,便是有更多家族子弟在朝中爲官。所任之官位越高,越重,自然家族越興盛。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劉赫對此也深以爲然:“嗯,此理朕亦深有感觸,當年大將軍何進,不過是屠戶出身,然兄妹二人,一朝入宮,轉眼之間,家族便一躍成爲南陽第一望族,而何進一死,何家便遭人欺凌,不出半年,便門庭冷落,兄弟分家,妻離子散。”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

荀彧繼續說道:“而察舉制所舉薦之賢才,多是各個大小家族子弟、門生,尋常農夫、商賈之子,除非天資聰穎,能得到名師指點,收爲弟子,否則幾乎不可能被舉薦。也正因如此,察舉制對世家而言,可謂正合其意,家族受舉薦之人越多越好,恨不得每年察舉的數百名賢才,都從自己一家而出,豈會有家族不願爲官,主動讓所有子弟請辭之理?”

“嗯……”劉赫微微頷首:“文若所言,鞭辟入裡,朕有些明白了,繼續說下去。”

“遵旨。”荀彧砸吧砸吧了嘴,劉赫見狀,打趣道:“文若話說了不少,這舌頭定是累了,故此抗議吧?來,喝杯水再說不遲。”

“多謝陛下。”

荀彧雙手接過了劉赫遞過來的水杯,將一杯溫水喝完之後,頓覺喉中十分舒爽。

“綜上所述,臣斷定,此番衆臣壓下了今年推舉賢才之名單,不過是爲了賭一時之氣,只爲向陛下施壓。其目的,表面看,是爲讓大猛將軍受以極刑,實則是要打壓陛下身邊那些沒有家族依仗之人,藉此逐漸讓他們自己的後輩門徒,佔據朝中、軍中的各處要職,以光耀門楣,顯赫家威。”

“朕自然明白他們用意與圖謀,也正因如此,此事朕才斷然不能退讓半步。”

劉赫態度極爲堅決。

如今朝廷局勢十分明朗,朝中大臣,除了錢理、霍清、孟建、石韜等少數幾人之外,其他絕大多數,都是出身豪門望族,他們不必太過仰仗自己這個大漢天子,只依靠自家的名聲地位,就足以在朝中立足,甚至平步青雲。

而軍中的諸多大將,則恰恰相反,幾乎沒有幾個是大族出身,都是自己從狼調縣開始,一路培養出來的,他們從頭到尾,只忠心於自己一個人,根本沒有什麼家族背景可以依靠,也沒有必要去依靠。

而這一點,偏偏就犯了那些世家的忌諱。

以往整個天下的官吏,九成九都和他們有關,不是自己晚輩,就是自己學生,他們爬得高,對這些家族也大有好處,正是如此,才保證了衆多大小家族,從東漢初年,一直興旺到了現在,經久不衰。

一旦官場中越來越的官員,和他們沒有這樣的關聯,也就意味着他們的勢力、聲望,會大受打擊。

尤其是近年來,劉赫對關羽、錢理、荀彧等人過於依仗,關羽等人統帥重兵,崔鈞和二荀,謀劃有方,執掌朝局,暫且不論,單單說那錢理,還不到三十歲,竟然成了京畿重地的秩比兩千石的封疆大吏,距離位高權重的九卿之位,也僅僅差了半級而已。

шωш▪Tтkд n▪C〇

並且這些年,攻下了冀州、涼州,以及新建了雲海郡之後,劉赫重用的地方大員,也多是以自己人爲主,荀諶、崔均、趙謹、霍清等等,都是戰略要地的一郡太守。

連幾年前還是軍中小將或地方區區一個縣尉的諸如吳勤、杜憲等人,如今也至少是一郡都尉,而且他們都不到四十歲,日後再立功勳,執掌一郡大權,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眼看着這等局勢愈演愈烈,這些世家如何能夠坐得住?

且不說他們了,連崔烈都心有猶疑,所以哪怕是看起來聖眷正隆的他,在朝中也漸漸退居幕後,在劉赫與世家發生衝突時,他也不像以前那般積極響應了,就是擔心一旦世家衰弱,而自己兩個兒子百年之後,那崔氏也難免會落得一個衰敗的下場。

劉赫對這些都很清楚,只是戰事緊迫,軍務繁忙,再加上世家並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所以自己也懶得去管了,如今他們既然主動出擊,那自己當然也沒必要忍讓了。

而荀彧的一番話,正中了劉赫的下懷。

他追問道:“那依文若之意,朕該如何應對?”

荀彧卻說道:“臣以爲,陛下最好的應對之法,便是不加應對。”

劉赫雙眼一亮,久久沒有說話,口中咂摸着他這句話的深意。

“不加應對……不加應對……文若的意思是……以靜制動?”

“陛下英明,臣正是此意。陛下對他們之所作所爲,既不加以叱責,更不施以責罰,任他們爲所欲爲,陛下越是如此,他們越以爲陛下心有顧慮,甚至有妥協之意,如此一來,他們便會愈加放肆,待到一定時機後,便會將所有壓力,擡上朝堂,然後將大猛將軍一案,舊事重提。如此行事之時,焉能沒有過錯與疏漏之處?一旦有把柄被陛下握在手心,這局勢自然由陛下掌控了。”

劉赫聽得眼光越來越亮……

第三百一十章 重重阻截第四百七十三章 絕世大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佬會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角戰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親家要求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一百零二章 神使造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問罪劉正第五百五十八章 太行之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軍競賽第九百六十一章 取亂侮亡第八百八十九章 割讓三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山中風雲第三十章 進城賣藥第七百一十五章 對峙曹操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五百三十五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七百四十章 幽州戰火第一千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四章 典韋首殺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霆神威第四百零八章 劉赫駕臨第七百二十五章 執行軍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援兵到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壺關對峙第九百零六章 抓人要害第五百四十章 三方角逐第三百三十二章 醫館學堂第六百零三章 袁氏滅門第七百零四章 再施毒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再次北伐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兵種第八百五十四章 豫州之戰第一千四十九章 英雄之殤第一千零七章 再見虎牢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六百零四章 橫掃冀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雙雄對話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騙取函谷第三百章 重重包圍第六百三十四章 再至酸棗第二十九章 缺兵少馬第六百零五章 父子約定第四百九十六章 打開城門第九十章 神兵初現第二十三章 危險突至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四百零三章 施反間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法正之謀第四百三十章 強攻趙府第七百七十一章 曹操入城第八百三十章 曹操生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五十四章 重掌大權第四百零一章 呂布失意第二十七章 預訂孝廉第九百九十九章 鮮卑援軍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七百三十九章 草原異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霆神威第三百七十章 董卓膨脹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大名商第五百八十六章 強勢砸關第九百四十八章 青州之亂第五百零五章 名聲掃地第七百零二章 朝議定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激烈拍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謀劉赫第六百二十九章 雲海一遊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二十九章 雲海一遊第八百三十八章 絕對強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馬超攻城第八百零六章 十惡不赦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軍競賽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踏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的太守第一千四十六章 江東二虎第六百六十三章 趙雲趕到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枚令箭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九百六十章 訪諸葛亮第六百七十章 劉虞遇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兩頭忽悠第七百二十四章 張勇震怒第一千十四章 融合特技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順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三十八章 嚇退張燕第七十八章 入夢頓悟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風前夕第八百三十四章 荊襄易主第三百零九章 搶奪谷口
第三百一十章 重重阻截第四百七十三章 絕世大勝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佬會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角戰鬥第一百二十二章 親家要求第三十四章 巧舌收人第一百零二章 神使造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問罪劉正第五百五十八章 太行之主第二百八十二章 驚世交易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軍競賽第九百六十一章 取亂侮亡第八百八十九章 割讓三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山中風雲第三十章 進城賣藥第七百一十五章 對峙曹操第六百七十七章 以胡制胡第五百三十五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章 一波又起第七百四十章 幽州戰火第一千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四章 典韋首殺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霆神威第四百零八章 劉赫駕臨第七百二十五章 執行軍法第五百八十二章 援兵到來第一百四十六章 城頭激戰第五百八十三章 壺關對峙第九百零六章 抓人要害第五百四十章 三方角逐第三百三十二章 醫館學堂第六百零三章 袁氏滅門第七百零四章 再施毒計第三百一十一章 草原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再次北伐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兵種第八百五十四章 豫州之戰第一千四十九章 英雄之殤第一千零七章 再見虎牢第一千五十五章 洛陽之難第六百零四章 橫掃冀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雙雄對話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四百零五章 騙取函谷第三百章 重重包圍第六百三十四章 再至酸棗第二十九章 缺兵少馬第六百零五章 父子約定第四百九十六章 打開城門第九十章 神兵初現第二十三章 危險突至第八百八十八章 陣宗之能第四百零三章 施反間計第七百四十九章 法正之謀第四百三十章 強攻趙府第七百七十一章 曹操入城第八百三十章 曹操生機第三百三十七章 愈演愈烈第七百五十四章 重掌大權第四百零一章 呂布失意第二十七章 預訂孝廉第九百九十九章 鮮卑援軍第一千十八章 弓神之射第七百三十九章 草原異變第五百一十七章 壺關之戰第二百九十八章 雷霆神威第三百七十章 董卓膨脹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大名商第五百八十六章 強勢砸關第九百四十八章 青州之亂第五百零五章 名聲掃地第七百零二章 朝議定論第二百五十九章 激烈拍賣第一百三十七章 密謀劉赫第六百二十九章 雲海一遊第一千零四章 英雄救美第六百二十九章 雲海一遊第八百三十八章 絕對強勢第六百八十三章 馬超攻城第八百零六章 十惡不赦第一百六十八章 行軍競賽第一百五十五章 二人踏營第一百二十五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的太守第一千四十六章 江東二虎第六百六十三章 趙雲趕到第五百九十二章 一枚令箭第一千三十二章 矛盾爆發第九百六十章 訪諸葛亮第六百七十章 劉虞遇刺第三百九十七章 兩頭忽悠第七百二十四章 張勇震怒第一千十四章 融合特技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順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三十八章 嚇退張燕第七十八章 入夢頓悟第三百八十一章 暴風前夕第八百三十四章 荊襄易主第三百零九章 搶奪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