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馳援房陵

六萬江東軍一夜之間突然全部渡江涉湖,退往長江以南。失去了戰略目標的漢軍御林軍和太平軍兩路齊進,將長江以北的荊州之地全部收復。

荊北危局終於得以解除。張郃將大軍駐紮在江陵一帶,而張遼則駐紮在安陸一帶,雙雙派人飛報雒陽,請旨指示下一步行動。

按照張遼的意思是先回師中原,與徐晃等人三路齊進,攻伐袁紹,以絕後患。而張郃卻迫切的希望能揮師下江南,橫渡長江。

而此時的中原之戰殺得如火如荼。袁紹與烏丸突騎南北呼應,意欲一舉攻下幽州,就連遼東的公孫度也在蠢蠢欲動。然而曹操奉漢帝旨意率十五萬大軍進逼冀州,袁紹不得不退出幽州,全力回防冀州,與曹操在河間國死戰。幽州的公孫續終於得以喘氣,全力進攻烏丸突騎,依仗昔日白馬將軍的威名和漢帝賜予的五千把連弩,再加上田豫這塊金子得以發光,三萬烏丸突騎節節敗退,很快就被壓制。

徐晃與賈詡率四萬無憂軍突入兗州,東面的陶謙也攻入泰山郡,兗州的袁譚雖然坐擁八萬大軍,卻在無憂天兵和丹陽精兵的夾擊之下,全無還手之力。很快就被徐晃收復陳留郡之地,泰山郡也大半落入陶謙手中。

就在張郃和張遼齊齊上書漢帝劉協的時候,一隊騎兵也從襄陽出發,飛奔雒陽,那是劉琮進京面聖的貢使。

劉表身死,荊北已定,荊州刺史之位卻尚無定論。劉琮和劉琦自然都想合法的繼承荊州刺史之位。刺史原本都是換任的,不存在父死子承之說。但是益州的劉焉劉璋父子開了先河,同爲漢室宗親。劉琦和劉琮兄弟有這個想法是難免的。

所以劉琮的貢使進京面聖,一爲向皇帝進貢,二爲求官而來。

可是身在江陵的劉琦卻沒有動靜。不是他不想動,他的心比劉琮更熱切,可是蒯家兄弟卻制止了他。如今的漢帝年少有爲,一心要統一天下,鞏固皇權,分化地方的兵權和政權,就連忠心耿耿且隨漢帝征戰多年的馬騰都未能當上涼州刺史。他劉琦何德何能敢繼任刺史?此去若上京求官,恐怕適得其反,不如靜等陛下的旨意。

而此時的劉協卻在雒陽樂得快飄了起來。兩個女兒生得粉雕玉琢,眉眼之間都和他極其神似,反而像媽媽的地方還少dian。

大女兒叫劉昕,小女兒叫劉涵。上午逗劉昕笑,下午陪劉涵玩兒。

單日晚上與秦美人同宿同眠,雙日晚上與白貴人同牀共枕。任皇后與董貴人都已爲陛下生下龍種,她們兩個自然不甘落後。尤其是那兩位都沒給陛下生下太子,她們兩人自然心中充滿熱切的希望。

不過雖然夜夜春風,但是身強體壯的劉協並未因此受到任何影響,反而更加神采奕奕。倒是兩位嬌弱的妃子不得不每天熬dian補藥補補身子。

張郃和張遼的書信已在三天之前飛到他的案几前,他並未作出決定。在這種全局性的戰略方面,他更相信謀士們的眼光。

徐庶的意見是回師定中原。龐統的飛書是請下江南,所以他在等賈詡的密信。後世的審判團必須是單數。偉大的黨常委人數也是單數。如今兩邊意見不一的情況下,賈詡的意見當成爲決定性意見。

一紙飛書從定陶城飛往雒陽。劉協匆匆拆開一閱,大笑而起。

“好多年沒去過江南了,該去看看了。”

他說這話的時候,身邊的王越滿頭的霧水。在他的印象之中,這位少年皇帝應該從未下過江南纔對,怎麼能說“好多年沒去過江南了”。

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還有多情美麗的水鄉姑娘。十年來他縱橫中原,遠赴漠北、關中、西涼和西域,使前世生於江南長於江南的他,格外想念江南的山水了。

溫柔鄉雖好,卻尚未到安享的時刻。天下未定,他的征途尚未結束,是該啓程的時候了。四位千嬌百媚的后妃,兩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女兒,似乎也感覺到了這位今世或前世的情人即將遠行,顯得特別依戀。

就在此時,又有數封急信飛報而來。

漢中太守張魯,已棄地而逃,不日將投奔雒陽。諸葛亮和關羽兩人率五萬大軍奔赴上庸關,上庸關被破,則房陵危急。一旦房陵被破,則蜀軍進而將一路順水而下,威逼襄陽。襄陽乃荊州中心之城,劉表經營荊州十年,數百萬斛的錢糧全部儲存在襄陽城,不容有失。若諸葛亮威逼襄陽,則江南的江東軍可能乘舟跨江涉湖而來,殺回江北,與蜀軍相呼應,荊北則可能再次陷入戰亂之中。而且孫策若和劉備軍一旦聯手,就形成了歷史上孫劉抗曹的局面,這自然不是他想看到的。

劉協將隱龍的密信仔細看了幾遍,眉頭不禁微微蹙起來。

若派張郃或張遼任何一人率軍去堵截蜀軍,則餘下兵力必然無力南征。歷史上的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尚在水戰之中落於下風,自己若以人數相差無幾的兵力與孫策決戰於長江之上,必然處於劣勢。

這時王越輕輕的走了進來,低聲道:“荊州劉琮派貢使求見。”

劉協臉上拂過一絲慍色:“必是爲刺史之位而來,不見!”

突然他腦海中靈光一閃,眼中亮了起來。

歷史上的曹操說“不喜得荊州,喜得蒯異度耳”,蒯家兄弟再加上武勇不輸於關羽的黃忠,還有僅次於江東的荊州水軍,應足可阻擋蜀軍進軍的步伐了。

……

上庸關,關樓上火光通天,照得天空都紅了。

“快,快撤,退往房陵城!”

一彪人馬舉着一杆“楊”字大旗亂哄哄的從上庸關東門撤出,亡命向東南方向逃竄,直奔房陵城而去。

奔跑在逃兵隊伍最前的一員將領,全身鎧甲殘破,血跡斑斑,滿臉的長鬚糾纏交錯在一起,臉色灰黑,一副破落不堪的模樣,只有眼中仍然精光閃爍,充滿倔強的神色。

此人正是張魯手下第一大將楊任。

上庸關也算是一大雄關,原本不應該如此容易破的。但是他面對的是武聖關羽和智若近妖的諸葛亮,能夠堅持十五天已經不錯了。更何況他的主公已棄地而逃,只留下他這個部將尚在苦苦抵抗,捍衛一個武將的光榮。

跟在他身邊的仍有八千多將士,這些都是漢中軍的精英,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精英。雖然大敗而逃,卻逃而不潰,彷彿只是一次事先預備的撤軍而已。

漢中軍一路急行,不過五日時間久進入房陵地界。他們必須搶在蜀軍追上他們之前進入房陵城,雖然就算進入房陵城也未必能堅守多久,但是作爲一個武將,能夠堅守一天就算一天。

“將軍,如今太守大人已逃,我等還要去守房陵城嗎?”身邊的一名百人將氣喘吁吁的問道。

“太守雖逃,漢中軍未絕,雖然漢中之地只剩最後一城,我等亦須死戰相守。”楊任斬釘截鐵的說道。

“好,我等願隨將軍與房陵城共存亡。”身邊諸將激聲道。

房陵城巍峨的城牆出現在漢中軍眼前,衆將士心中不禁激動起來,這將是他們最後堅守的一城。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楊任長刀一舉:“進城!”

八千多漢中鐵血男兒大聲呼喝着奔往城門。

一杆血色大旗越空騰起,悽豔如血地旗面上赫然繡着一頭猙獰蒼勁的金龍。張牙舞爪、殺氣騰騰。

吼 !

吼!

吼 !

原本寂靜無比的城樓上突然間沸反盈天,黑壓壓的士兵就像螞蟻般從城牆上裡冒了出來,堅閉的城門也轟然洞開,一員金甲大將在數百精兵的簇擁下席捲而出。直進至漢中兵陣前一箭之遙處駐足。

那名金甲大將手中的血色長刀一橫,舌綻春雷:“來者何人,報上名來,黃忠不殺無名之將!”

楊任心膽俱寒,愣愣地望着眼前這詭異地一切。吃聲道:“這……這是怎麼回事?昌奇何在?”

昌奇,原是楊任部將,奉楊任之命在此堅守房陵。

一騎從那金甲大將身後閃出,向前飛奔了幾步,翻身落馬,彎腰一拜:“將軍,末將在此恭候。”

楊任又驚又怒:“昌奇賊子,你爲何投了敵,還敢見我。”

昌奇擡起頭來,指着身後道:“將軍誤會了,此爲黃老將軍乃是奉大漢天子之命,特來助我等守城,抵禦西蜀賊軍。”

楊任這才發現對面的大軍之中,那杆金龍大旗上的繡着一個大大的“漢”字,在風中獵獵招展。

楊任瞬間怔住了,呆呆的望着對面的那杆大旗出神,一股熱流緩緩涌了上來,模糊了雙眼,無聲的流了出來。

咣噹!

他手中的長刀扔落在地,心頭一直緊繃的那根弦終於鬆了下來,一股疲憊的感覺涌上心頭。

他緩緩的閉上了雙眼。

“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憩一番了,我楊任總算不辱武將尊嚴。”

身後的漢中軍也紛紛將兵器扔落在地。

第160章 八門金鎖陣第61章 與民同耕引子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115章 天馬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281章 奔喪第28章 巔峰之戰第285章 忠義不能兩全第102章 陳倉遭伏第208章 陽城之戰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110章 回馬槍第156章 卻是故人來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237章 雙喜臨門第120章 鮮卑王招親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74章 長安驚變代發公告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225章 袁術授首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219章 血旨第288章 修羅無極第159章 內外夾擊第50章 一箭震三軍第15章 復仇第160章 八門金鎖陣第153章 退出幽州第120章 鮮卑王招親第66章 初習馬戰第192章 哪裡逃第124章 我要當大哥第19章 “奸雄”殺不殺?第76章 西涼叛亂(二)第281章 弔唁第11章 救兄第7章 劍聖第137章 五大殺手組織第178章 合陽之戰第26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298章 破冀州第246章 臨江賦詩第43章 大祭亡靈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125章 過舌不忘第33章 掌控雒陽第73章 血劫第264章 袁紹之死第283章 圍截重重第28章 巔峰之戰第51章 亡命刺殺第123章 相見不相識第303章 敢死精兵第94章 來自臨涇的歡呼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49章 邙山圍獵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279章 三十年愛恨塵與土第269章 稽落山之圍第174章 長安驚變第250章 吳下阿蒙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04章 袁氏之亂第136章 初賽第302章 定軍山之戰第175章 元兇就擒新年快樂第90章 夜襲潼關第92章 入關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00章 水淹郿塢抱歉第253章 只欠東風第168章 反間計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213章 衝車陣第111章 修羅三十六騎第180章 四面並歌第二百三四五章 襄陽血戰第21章 神童馬鈞第50章 一箭震三軍第274章 最大的誘餌第264章 袁紹之死第10章 潛心修煉第224章 圍殲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259章 復仇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286章 十萬火急第158章 京城大亂第141章 決戰(二)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139章 公主選婿
第160章 八門金鎖陣第61章 與民同耕引子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115章 天馬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281章 奔喪第28章 巔峰之戰第285章 忠義不能兩全第102章 陳倉遭伏第208章 陽城之戰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110章 回馬槍第156章 卻是故人來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237章 雙喜臨門第120章 鮮卑王招親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74章 長安驚變代發公告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225章 袁術授首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219章 血旨第288章 修羅無極第159章 內外夾擊第50章 一箭震三軍第15章 復仇第160章 八門金鎖陣第153章 退出幽州第120章 鮮卑王招親第66章 初習馬戰第192章 哪裡逃第124章 我要當大哥第19章 “奸雄”殺不殺?第76章 西涼叛亂(二)第281章 弔唁第11章 救兄第7章 劍聖第137章 五大殺手組織第178章 合陽之戰第267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298章 破冀州第246章 臨江賦詩第43章 大祭亡靈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125章 過舌不忘第33章 掌控雒陽第73章 血劫第264章 袁紹之死第283章 圍截重重第28章 巔峰之戰第51章 亡命刺殺第123章 相見不相識第303章 敢死精兵第94章 來自臨涇的歡呼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49章 邙山圍獵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279章 三十年愛恨塵與土第269章 稽落山之圍第174章 長安驚變第250章 吳下阿蒙二百二十章 突襲南陽第204章 袁氏之亂第136章 初賽第302章 定軍山之戰第175章 元兇就擒新年快樂第90章 夜襲潼關第92章 入關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100章 水淹郿塢抱歉第253章 只欠東風第168章 反間計第150章 鬼臉奇兵第213章 衝車陣第111章 修羅三十六騎第180章 四面並歌第二百三四五章 襄陽血戰第21章 神童馬鈞第50章 一箭震三軍第274章 最大的誘餌第264章 袁紹之死第10章 潛心修煉第224章 圍殲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259章 復仇第202章 平定西域第286章 十萬火急第158章 京城大亂第141章 決戰(二)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139章 公主選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