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袁紹之死

ps:看《三國之大帝無雙》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感謝“天高雲淡925”兄弟的月票)

趙國,襄國城。

袁紹端坐在縣府大廳正中,雖然不到五十歲,但是他的頭髮已經變得灰白,雙眼充滿無邊的落寞的神色,全無昔日睥睨天下的雄姿。

春寒料峭,酒已涼,但他的心更涼。他端起面前的酒樽,一點點的抿着,慢慢的體味着那股細細的苦澀。

一人輕輕的走了進來,彎腰對他一拜:“‘金蟒’魏王……”

他沒說話,金蟒也沒說話。

許久,袁紹才擡眼望向他,問道:“文將軍戰死了?”

金蟒低聲道:“是的,但是也誅殺了曹操的兒子曹昂以及侄子曹安民,若非魏延殺出,曹操此刻已一命歸西。”

袁紹苦澀的笑了一下:“殺了曹操,還有徐晃和陶謙,或許曹操不死要好一點,孤剛纔纔想明白。”

金蟒疑惑的望着他,沒有說話。

袁紹沉默了一會,又問道:“外面情況如何了?”

金蟒道:“幷州劉虞和幽州公孫續合兵取了常山國,如今兵分兩路自北面向趙國殺來;徐晃、陶謙和曹操也從南面三路進軍威逼趙國。各路敵軍總計達到四十餘萬。”

袁紹問道:“想不到劉虞也敢來進攻孤了,真是牆倒衆人推。孤叫你聯繫烏桓突騎,令其拖住公孫續,爲何還是讓幽州軍殺下來了?”

金蟒臉色變了變。低聲道:“烏桓突騎根本就沒出兵,反而傳書給公孫續表其忠心。”

哈哈哈……

袁紹突然爆發出一陣狂笑,笑了許久才艱難的說道:“想不到我袁家四世三公,門多故吏,如今卻成了舉世皆仇。哈哈。舉世皆仇……”

金蟒見他慘厲的樣子,於心不忍,急忙道:“其實遠在西蜀的陛下並未忘記魏王,如今諸葛亮剛剛平定益州南蠻之亂,陛下便立即令諸葛亮率軍自漢中突襲關中,再襲雒陽。以牽制僞帝的大軍。只是……”

袁紹冷聲道:“只是如何?”

“只是僞帝方面的郝昭過於狡猾,在陳倉道和褒斜道各駐城池,以連弩和土雷守城,雖千軍萬馬不能過,諸葛亮只好作罷。”

袁紹喟然一嘆。又是一陣沉默,許久才說道:“就算諸葛亮殺入雒陽,也未必會救孤。陛下在成都可過得還好?”

金蟒道:“陛下在成都皇宮,很少過問政事,據宮裡傳言,陛下一心練劍,如今劍術已爐火純青,無人可敵。

袁紹眼中露出一絲亮光。隨即黯淡下去:“天子當習天子之劍,學匹夫之劍何用?”

他擡起頭來,望着前方。又問:“如今江南之局勢如何?”

金蟒道:“長江之戰,孫策戰死,孫軍盡撤江東,江南之地,盡歸僞帝之手。不過孫權在江東仍有二十餘萬衆,或可與僞帝一戰。”

袁紹搖搖頭道:“遲早被漢帝所取。”

金蟒擡起頭來驚奇的望了他一眼。

袁紹苦笑了一下。落寞的說道:“不管孤承認不承認,他的確是真正的漢帝。漢室氣數不該絕,全因此子。定關中、取西涼、平西域、躍馬中原無敵、橫渡長江踏平江南。細數天下英雄,又有誰能比之?”

金蟒也沉默了

袁紹將酒樽中的酒一飲而盡,一掃低迷情緒,朗聲問道:“敵軍還有多久兵臨城下?”

金蟒道:“快則三日,慢則七日。”

袁紹又問:“徐晃的無憂軍多久能到達?”

金蟒道:“須在七日之後。”

袁紹冷笑道:“很好,在徐晃到來之前,傳令三軍誓死守城。徐晃若到,他所攻之門,則開門投降。孤四世三公,就算要降,也要降在朝廷嫡軍之手,豈可降其餘碌碌之輩?”

襄國城下,殺聲震天。

曹操率十五萬大軍攻西門,袁軍大將顏良親率大軍擋之;陶謙率徐州軍八萬攻南門,馬延率兵守之;公孫續率大軍六萬,猛攻北門,淳于瓊御之;劉虞率大軍五萬,疾攻東門,朱靈抵之。

三十多萬大軍將襄國城圍得水泄不通,已攻打了三日之久,卻依然未能殺上城頭。

十萬袁軍個個如拼命的野獸一般,戰意滔天,悍不畏死,即便聯合軍人數高出袁軍數倍,卻絲毫未戰便宜。

戰鼓聲沖天而起,衝鋒的號角聲連綿不絕的想起,聯合軍再一次發起了總攻。

一排排弩箭射向城樓,一架架雲梯在刀盾兵的掩護之下往城下衝去。

“攻破敵城,活捉袁紹!”

“攻破敵城,活捉袁紹!”

“攻破敵城,活捉袁紹!”

……

無數的漢軍將士大聲吆喝着往城樓上疾攻而去。

與此同時,城樓上的戰鼓也激烈得震人心魄,響起驚天動地的喊聲。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

殺!

幾個勇悍的丹陽兵終於衝上了城樓,對着敵軍大殺大砍。

嗷~

一羣瘋狂的袁軍拼命的衝了過來,完全是玩命的打法,抱頭的抱頭,抱腳的抱腳,全然不顧敵軍鋼刀插入胸膛的痛楚。很快幾個丹陽兵立即被這種同歸於盡的打法拼了個乾淨。

嗚嗚嗚~

隨着激昂的號角聲,在曹軍進攻的西門城樓,突然涌出一羣手持長戟,身穿鐵甲的悍勇袁軍。將衝上城樓的曹軍一個個挑落於城下,即便是曹將李典在這種訓練有素,武勇過人的強兵面前也不得不退回雲梯之上。

袁軍之精銳,大戟士!

一輪狂攻下來,聯合軍損失慘重。不得不鳴金休兵。

次日,清晨。

原本負責進攻東門的幷州軍突然響起撤軍的號角,五萬幷州軍如潮水一般往北門退去。

就在東門的袁軍正在詫異的時候,又是一陣號角聲響起,一塵土遮天蔽日而來。

一隻數萬人的軍隊邁着整齊的腳步聲轟然而來,在一箭之地外緩緩停下。

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幾桿大旗在如林的繡旗之中顯得格外顯目:正中一杆“漢”字繡金龍旗;左邊一杆大旗。上書“蒼生無憂”;右邊一杆大旗上飄着一個大大的“徐”字。

轟隆隆!

一架架龍頭鐵身的龍弩車被推到了陣前。

轟隆隆!

一臺臺投石機被拉了過來,背後跟着一個個揹負土雷的士兵。

大旗下,徐晃金背宣花大斧一舉:“放!”

咻咻咻!

一排排弩箭如同傾盆大雨般瀉向城頭。

轟轟轟!

無數的土雷在城頭炸響,城樓上濃煙滾滾,火光四起。

徐晃縱馬而出。對着城樓上亂成一團的袁軍大聲喝道:“你等原本皆大漢子民,陛下有好生之德,不忍你等被轟爲齏粉,請速速投降。”

朱靈從城樓上探出頭來,大聲喊道:“來者可是徐將軍?”

徐晃高聲道:“在下正是河東徐公明!”

朱靈喊道:“徐將軍請稍等,我且先稟報魏王。”

襄國城縣府。

袁紹喃喃的說道:“漢帝嫡軍終於來了,這場戲該落幕了。傳令東門守軍,大開城門。迎接漢軍,其餘諸門待半個時辰之後再開門投降。”

襄國城西門,依然在進行血與火的殊死搏鬥。

曹操望着城樓上頑強抵抗的大戟士和顏良。嘆道:“河北之地,從來不缺精兵勇將,是袁紹不懂用耳。”

突然,一名小校飛馬奔來,高聲喊道:“刺史大人,東門破了?”

曹操大驚道:“我知無憂軍有攻城之神兵利器。想不到居然如此之快就攻下西門。”

那小校道:“是袁軍開門請降。”

曹操臉色僵住了,隨即冷笑道:“好你個袁本初。只降漢帝,不願降我。我偏要直接攻進去。”

說完厲聲大喝道:“東門已破。全軍突擊,拿下西門,敢後退者斬!”

噹噹噹!

嗚嗚嗚!

曹軍發動總攻,十五萬大軍像野獸一般衝向西門城下。

東門被破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西門,原本悍不畏死的袁軍士氣逐漸消沉下來。

終於,在曹軍損失數千的兵力之下,西門被衝車撞破,曹軍蜂擁而入。

一將橫槍躍馬,攔在城門正中,高聲喝道:“河北顏良在此,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喝聲如同驚雷一般,神威凜凜,驚得衝上來的曹軍不住連退了幾步。

許褚大怒,舞起赤鼻古月刀就迎了上去。

曹操眉頭微蹙,對着身邊衆將喝道:“此非逞個人勇武之時,羣攻之!”

衆將轟然響應。

夏侯惇、夏侯淵、魏延、曹仁、樂進等將齊齊殺出,將顏良團團圍住,十幾般武器如同閃電一般攻向顏良。

終於,顏良在與許褚狠拼了一招之後,被夏侯淵一箭射中箭頭,隨即又被魏延一刀當胸劈中,鮮血狂噴,接着夏侯惇長槍一撩,便將他的八尺多的偉岸身軀挑向長空,摔落在地,被無數的馬蹄踏成肉泥。

縣府之前,袁熙、袁尚以及袁軍衆將躬身迎接徐晃的到來,徐晃在衆親衛軍的護衛之下昂然而來,直奔府堂。

府堂之中,空空蕩蕩,只有袁紹一人端坐正中,正在伏案疾書。

“袁大人。”徐晃喊道。

袁紹擡起頭來,苦澀的笑了一笑道:“徐將軍,你終於來了,袁某已恭候你多時。”

徐晃淡淡的道:“哦?”

袁紹望着他的眼睛道:“袁某叛亂,我兒及諸將皆是脅從,聽聞陛下對叛亂協從者均寬以處之,不知是否屬實?”

徐晃神情一肅:“陛下以仁義治天下,徐某豈敢逆之?袁大人的子嗣及部將,不敢說厚待,至少徐某敢保其安全無憂。”

袁紹騰身而起,神色凜然的對徐晃道:“陛下果然是天下聖君,袁某終究是錯了,他日見到陛下,請將此字代袁某獻與陛下。”

說完拿起案几上的一幅字遞給了徐晃。

“一步錯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

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喧譁聲,卻見一人在衆將的簇擁之下昂然而來,全然不顧門口漢軍的阻擋。

隨着一陣金鐵交鳴之聲,漢軍紛紛拔出武器攔在闖入者面前,搭成了一個刀陣。

徐晃見到那人,冷哼一聲:“撤兵器!”

衆漢軍這才收起兵器,放來者進來。

那人見到徐晃,不禁神色稍稍尷尬,急忙施禮道:“原來徐將軍在此。”

“刺史大人。”徐晃也急忙拱手還禮。

“哈哈哈……”袁紹望着曹操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臉上露出奇怪的神色,有憐憫有幸災樂禍。

曹操冷笑一聲,望着袁紹道:“袁紹,如今你還有何話可說?”

袁紹大笑道:“當年十八諸侯,各懷異心,你豈能全無異心?如今十八諸侯只剩下你一人而已,你豈能免乎?哈哈哈……”

說完,端起面前的酒樽一飲而盡,隨即口吐鮮血而倒下。

曹操望着袁紹倒下的身軀,臉色陰晴不定,呆立許久。(天上掉餡餅的好活動,炫酷手機等你拿!關注起~點/公衆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衆號-輸入qdread即可),馬上參加!人人有獎,現在立刻關注qdread微信公衆號!)()

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276章 卿願遵否?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99章 長安兵變第265章 劍指江東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30章 初得名將第95章 灞橋相會第96章 血戰長安第299章 暗靈第36章 關門拒賊第135章 神秘“姑姑”第187章 金城決水第28章 巔峰之戰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159章 內外夾擊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17章 鐵匠翻供第83章 雙虎戰第193章 翦發垂項的女子第271章 殺往龍城第166章 再過潼關上架感言第162章 一夜看盡雒陽雪第239章 漢水夜襲第201章 公主復仇記第41章 御園煮酒第14章 香消玉殞第268章 草原來客第119章 潛龍復出第214章 治天下容易治後宮難第293章 水淹三軍第255章 赤壁激戰第44章 白馬和猛虎第38章 董母斥子第168章 反間計第63章 名匠試水第158章 京城大亂第188章 攻破允吾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7章 劍聖第124章 我要當大哥第139章 公主選婿第78章 大漢神兵第9章 九五之尊抱歉第16章 大鬧相府第108章 千里尋君第284章 血染臨淄第214章 治天下容易治後宮難第198章 敵寇求和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154章 神秘的幽州軍第二百三四五章 襄陽血戰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185章 月下風情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53章 貂蟬拜月無題第179章 離間計上架感言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99章 長安兵變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242章 馳援房陵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116章 亂象漸生新年快樂第273章 誰能阻擋?第96章 血戰長安第29章 仙翁左慈第97章 氣勢如虹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232章 幽州激戰第19章 “奸雄”殺不殺?第183章 拜祭第61章 與民同耕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35章 虎牢關之戰第261章 衡山故人來第176章 與朕紅塵中修佛第290章 大戰伊始第191章 神雷出世第161章 初得鳳雛第66章 初習馬戰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167章 陷陣營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40章 諸侯進京第39章 且行且自重第229章 恍然如夢第249章 水中大戰第10章 潛心修煉第8章 武林三絕
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276章 卿願遵否?第91章 被人記起的華雄第99章 長安兵變第265章 劍指江東第206章 良辰美景第231章 魂迷夢中第30章 初得名將第95章 灞橋相會第96章 血戰長安第299章 暗靈第36章 關門拒賊第135章 神秘“姑姑”第187章 金城決水第28章 巔峰之戰第278章 大破連環馬第145章 風雲突變第309章 霞萌關夜變第170章 白雪的白第159章 內外夾擊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17章 鐵匠翻供第83章 雙虎戰第193章 翦發垂項的女子第271章 殺往龍城第166章 再過潼關上架感言第162章 一夜看盡雒陽雪第239章 漢水夜襲第201章 公主復仇記第41章 御園煮酒第14章 香消玉殞第268章 草原來客第119章 潛龍復出第214章 治天下容易治後宮難第293章 水淹三軍第255章 赤壁激戰第44章 白馬和猛虎第38章 董母斥子第168章 反間計第63章 名匠試水第158章 京城大亂第188章 攻破允吾第112章 暴露身份第7章 劍聖第124章 我要當大哥第139章 公主選婿第78章 大漢神兵第9章 九五之尊抱歉第16章 大鬧相府第108章 千里尋君第284章 血染臨淄第214章 治天下容易治後宮難第198章 敵寇求和第190章 治理西涼第154章 神秘的幽州軍第二百三四五章 襄陽血戰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185章 月下風情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53章 貂蟬拜月無題第179章 離間計上架感言第155章 威逼京師第99章 長安兵變第233章 白馬之殤第242章 馳援房陵第296章 司馬仲達第116章 亂象漸生新年快樂第273章 誰能阻擋?第96章 血戰長安第29章 仙翁左慈第97章 氣勢如虹第107章 三年之期第232章 幽州激戰第19章 “奸雄”殺不殺?第183章 拜祭第61章 與民同耕第121章 隆門客棧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35章 虎牢關之戰第261章 衡山故人來第176章 與朕紅塵中修佛第290章 大戰伊始第191章 神雷出世第161章 初得鳳雛第66章 初習馬戰第210章 太子的命令第117章 戰神出世第167章 陷陣營第234章 荊州之亂第40章 諸侯進京第39章 且行且自重第229章 恍然如夢第249章 水中大戰第10章 潛心修煉第8章 武林三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