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周瑜定策

因爲紀靈要從劉勳手中奪取廬江兵權,劉勳因此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設下刀斧手伏殺紀靈,同時強行擁立袁耀爲皇帝,自領爲大將軍。

本來孫策對於廬江郡的兵鋒甚銳,劉勳希望能夠藉助稱帝的名號振作廬江軍的士氣。

“哈哈哈!”

孫策在兵帳中大笑不已,恰好這時周瑜走了進來:“伯符,笑什麼呢?”

“公瑾,劉玉卿在豫州大敗張勳,袁公路聽說之後倉皇出逃,卻不料半道病死。”孫策笑道:“紀靈等人護送着袁耀小兒逃到廬江,劉勳擁立袁耀爲皇帝,自命爲大將軍。”

“這麼說,紀靈恐怕身首異處了吧?”周瑜緩緩道。

孫策頷首:“不錯,劉勳說紀靈謀反,已經將其斬殺。”

周瑜眼中忽然精光一閃:“伯符,這是一個好機會!”

“什麼好機會?”孫策好奇道。

“紀靈乃是袁術麾下頭號大將,在淮南之地很有名望。”周瑜輕笑道:“如今劉勳誅殺紀靈,我等可以命令軍中細作在廬江郡散佈消息,宣稱劉勳謀害紀靈,要挾袁耀,實際上想要自己稱帝,如此一來廬江郡之人心必不歸附劉勳。”

“好!”孫策正色道:“公瑾,此事便交給你了。”

周瑜堅定的點了點頭,道:“一旦拿下廬江,我軍在江北也就有了一個固定的據點,到時候北上揚州,據有淮南之地,全據揚州,我軍就有了與天下爭霸的根基!”

“還有,到時候黃祖老賊和劉表老兒也不能放過!”孫策握拳,咬牙切齒道:“等到咱們佔據了荊襄七郡和淮南之地,到時候北上與劉玉卿爭鋒也未嘗不可。”

周瑜微笑:“放心吧伯符,咱們和劉玉卿的西涼兵早晚有對壘的一天。”

周瑜知道孫策向來性格驕傲,年紀輕輕便跨江擊劉繇,橫掃江東六郡,可謂名震天下。不過劉燁的戰績比之孫策還要輝煌,而且成名更早,可謂是天下第一諸侯,孫策自然心中不服,要不是兩人之間隔着淮南和豫州,只怕孫策早就提師北上,與劉燁一決雌雄了。

“好!那就先取廬江,進逼淮南。”

在周瑜的謀劃之下,江東軍的細作在廬江郡境內大肆散播謠言,聲稱劉勳想要獨攬大權,誅殺了擁護袁耀的紀靈,妄圖自立爲帝,一時之間廬江郡之內風吹草動,十分不安。廬江諸城之中有幾座城池的縣守對於袁術倒也忠誠,知道劉勳謀反之後,竟然乾脆倒戈投降了孫策。

孫策見到周瑜細作之計奏效,立刻帶領大軍,以太史慈、黃蓋等人爲將,一路北上,兵鋒直指廬江城。

等到劉勳反應過來,黑色的孫字大旗已經插在了廬江城頭之下,不甘心坐以待斃的劉勳決心放手一搏,動員了城中的青壯兵丁,以大軍一萬五千出西門,與孫策全力一戰。

然而孫策帳下兩萬精兵乃是隨從孫策平定江東,屢戰屢勝的精兵,銳氣十足,江東軍中更是猛將如雲,在孫策的猛攻之下,一萬五千餘廬江軍很快便潰敗,孫策順勢揮師殺入城中。

城頭變幻大王旗,矗立在廬江城頭之上的劉字大旗被一劍斬斷,換上了黑色的孫字將旗。

廬江議事廳之中,孫策可謂意氣勃發,一旁的周瑜同樣是氣度非凡,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袁術當年從某手中強行要走廬江郡,如今某終於打了回來。”孫策頗爲感慨道。

當年袁術想要劍指揚州,恰逢孫策請兵,因此袁術將其父孫堅舊部劃撥給孫策,孫策的第一個據點正是廬江郡,孫策擊敗廬江郡前任郡守陸康(陸遜之族叔),以廬江郡爲根基,跨江擊劉繇,平定江東。

“廬江郡位於江北,佔據廬江郡之後,我軍便有了戰略抉擇之機。”周瑜昂然道。

“取輿圖來!”

門外衛士不久之後捧着一張大漢十三州,足足有一人高的全國輿圖走入室內,而周瑜則是在衆將聚焦之下,緩緩走到輿圖之前,拔出長劍。

“諸位!”

劍鋒指在廬江郡,周瑜道:“如今,我軍跨過長江,可以廬江郡爲根基,北上攻略淮南,全取揚州,效仿吳王夫差北上黃池與諸侯會盟,成就吳越霸業!”

吳王夫差在大多數人心目當中是一個失敗者,因爲他的驕傲自大使得吳國被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而滅掉,然而實際上吳王夫差在春秋晚期是當之無愧的霸者,所謂春秋五霸,乃是指:秦穆公,宋襄公,晉文公,齊桓公和楚莊王,然而吳王夫差在任期間,吳國曾經一度氣凌楚國,堪稱南方霸主,夫差更是野心勃勃率軍北上與諸侯會盟,因此才被勾踐趁機抄了老家。

“其次。”周瑜劍鋒一轉,向西南一動,便指在了夏口(江夏郡治所)之上,道:“我軍也可以西進,以我江東水師與江夏黃祖決戰,勝則可長驅直入,吞併荊襄七郡,此乃昔日戰國七雄之楚國舊地,如此一來長江以南盡爲我軍戰旗!”

“好!”孫策高興道:“公瑾真乃范蠡、公孫敖之才,天下盡在眼前。”

太史慈笑道:“有周郎爲我軍制定戰略,只怕取得天下也不是難事。”

黃蓋頗有感慨的點點頭:“只可惜文臺公時沒有公瑾這般人才相助,唉……”

而性子直的陳武則是嚷嚷道:“軍師,那還等什麼?咱們這就出兵,劉景升坐擁荊州而不思進取,曹操也是剛剛得到淮南之地。”

周瑜搖了搖頭:“我軍雖然連戰連勝,鬥志高昂,不過江東六郡畢竟是新得之地,各地士族表面上雖然恭順,實際上卻是並不臣服,況且我軍兵力不多,若是兩面出擊只不過是分散兵力,只怕無一所獲。”

“嗯。”孫策點了點頭,雖然連戰連勝,不過他也不是沒有腦子的人,自然沒有被勝利衝昏了頭腦。

“某的建議是,我軍暫且休養生息,操練士卒,徐徐北上。”

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940章 祝融攔路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55章 委以大權第19章 周駿破膽第203章 戰事又起第156章 上了山的老虎第276章 縱橫自如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276章 縱橫自如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859章 問罪荊州第199章 錦馬超第1012章 劉燁南下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214章 望風披靡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354章 心悅誠服第887章 鮮血之城第165章 臨涇之戰(2)第914章 虎豹合擊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682章 虎豹騎之由來第365章 黑山賊第923章 佳人怨第443章 父女團聚第445章 銜尾追擊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111章 賊勢如潮第66章 單騎破城門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439章 長驅直入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429章 水淹下邳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21章 驚退三十里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760章 壯士斷腕第773章 江東軍的危機第274章 受困於此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218章 一番混戰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205章 內鬼黃衍。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10章 夜戰八方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929章 周瑜到來第291章 南陽大戰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2章 初戰黃巾第694章 攻城得力第141章 破張樑第300章 兩軍對壘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343章 兵車?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860章 南北調動第249章 189年第121章 曹孟德來也第224章 前後夾擊第70章 一夫當關第191章 救孫堅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992章 騎兵交鋒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892章 于禁出擊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189章 驚走李文第侯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28章 聲威大震第65章 選拔銳卒第360章 收復南陽
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940章 祝融攔路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832章 趁勢掩殺第55章 委以大權第19章 周駿破膽第203章 戰事又起第156章 上了山的老虎第276章 縱橫自如第376章 巧舌如簧第631章 沮授的決心第276章 縱橫自如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437章 徐晃截糧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269章 勝利餘暉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859章 問罪荊州第199章 錦馬超第1012章 劉燁南下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214章 望風披靡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354章 心悅誠服第887章 鮮血之城第165章 臨涇之戰(2)第914章 虎豹合擊第304章 董卓遷都第682章 虎豹騎之由來第365章 黑山賊第923章 佳人怨第443章 父女團聚第445章 銜尾追擊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111章 賊勢如潮第66章 單騎破城門第399章 將計就計第439章 長驅直入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429章 水淹下邳第103章 固若金湯第21章 驚退三十里第297章 伏兵四起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760章 壯士斷腕第773章 江東軍的危機第274章 受困於此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181章 驚弓之鳥第218章 一番混戰第220章 耿鄙遺言第205章 內鬼黃衍。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10章 夜戰八方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791章 聲東擊西第929章 周瑜到來第291章 南陽大戰第766章 周瑜猛攻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2章 初戰黃巾第694章 攻城得力第141章 破張樑第300章 兩軍對壘第552章 三進三出第873章 文聘投降第343章 兵車?第288章 暗渡渭水第667章 小霸王含恨第816章 繼續苦戰第860章 南北調動第249章 189年第121章 曹孟德來也第224章 前後夾擊第70章 一夫當關第191章 救孫堅第504章 千里送人頭第463章 紅羅燭影第841章 不計其數第367章 門生故吏第183章 韓遂妙計第992章 騎兵交鋒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434章 上前領死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892章 于禁出擊第324章 箭雨如潮第189章 驚走李文第侯第927章 祝融神威第602章 叫陣投降第571章 騎兵南下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28章 聲威大震第65章 選拔銳卒第360章 收復南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