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委以大權

劉備本來正在爲難如何稱呼劉燁,聽到他如此說,頓時心中鬆了一口氣,真心實意道:“既然如此,那爲兄就不客氣了,咱們入城面見刺史龔使君再說。”

說罷,劉備親熱的握住了劉燁的手,一路上問及劉燁之前在歷城如何破賊,劉燁則是謙虛的將自己事蹟一一說出,說的關羽爲之側目,張飛更是哈哈大笑。

“哈哈,幽州一劉,青州一劉,今日二劉合兵一處,還不叫黃巾賊嚇得屁滾尿流?”

張飛生性豪邁,言談之間竟然有不把幾萬黃巾賊放在眼裡的氣概,怪不得日後關羽在曹操面前聲稱張飛能“萬軍陣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管亥一聲不響的跟在劉燁身後,時不時擡起頭來看看,不過也不知道爲什麼,看到關羽那對半開不合,精光微露的丹鳳眼,總感覺心裡不太舒服。

而劉燁言談之間顧及管亥這個黃巾大帥,因此漸漸的朝着其他方向引導,劉備也是個人精,與劉燁侃侃而談,一時之間氣氛頗爲融洽。

看到劉燁等人得勝歸來,韓正說盡管心中大怒,卻不得不給他們開門,畢竟如今臨淄城還要仰仗劉燁等人,不過心中卻是愈加怨毒:這個劉燁屢次破賊,可恨某身爲都尉,卻寸功不得而立,殊爲可恨。

劉備與鄒靖所部戰後還餘四千餘人,暫時駐紮在城外,只有劉關張三人與鄒靖各自協同十餘名親衛,與劉燁一同走入城中,朝着宮城而去。

一干人等俱是得勝歸來,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在青石街道之上,而城中的百姓則是從街道兩旁涌出來圍觀一干人等。

“瞧瞧,這些官軍多麼氣派,不愧是打了勝仗的精兵啊。”

一位老翁頭髮花白,年逾六十的老翁看着一行數十人策馬入城,頓時心生感慨。

“爺爺,以後我也要當官軍,打黃巾賊。”

老翁懷中一個五歲娃兒,粉雕玉琢,臉蛋紅撲撲的頗爲可愛,此言一出,就連一向傲然的關羽都忍不住嘴角上揚,張飛更是哈哈大笑,但是聲音太大結果惹得不少童兒嚇得哭了出來,張飛只好閉上了嘴巴,無奈的搖搖頭。

而一名身着長衫的儒生則是面色激動:“破賊安民,百姓稱頌,真乃王師也。”

數十騎穿過街道,緩緩到了宮城處,下馬之後,宮城門口的衛士照例要求衆人卸下兵器,結果卻惹得張飛環眼圓睜,大吼一聲:“俺等捨出性命,爲滿城百姓大破黃巾賊,汝卻要求俺等卸下兵器,俺們還會害了龔使君不成?”

這衛士職守宮門,乃是刺史龔景從臨淄城中特地挑出來的軍中壯士,不過在身高八尺,聲若巨雷的張飛面前,不由自主的矮了一頭。

劉備眉頭一皺:“翼德,不得無禮。”

張飛哼了一聲,卻是雙手環抱,睥睨斜視那宮門衛士,衛士無論如何也不敢卸下衆人兵器了,而劉燁麾下也紛紛爲張飛之舉叫好,一時之間兩軍關係更爲融洽。

而刺史龔景的聲音則是遙遙從宮城大廳之中傳了出來。

“諸君破賊有功,不必卸下兵刃,請進吧。”

聽到這話,張飛轉怒爲喜:“就是,朝見天子那纔要摘下兵刃,脫鞋覲見,人家龔使君都說了不用卸下兵刃,咱們這便進去。”

劉備雖然不願得罪龔景,但是此刻聽到他首肯,況且劉備心中也有一股傲氣,當即點點頭,率先走進宮城之中,其餘諸人魚貫而入,一股銳氣頓時出現在每個人的心頭。

鄒靖畢竟是名義上的幽州軍統帥,因此上前拱手道:“幽州牧麾下校尉鄒靖,與軍司馬劉備攜同諸將見過龔使君!”

龔景面露笑容,畢竟幽州牧劉焉乃是正兒八經的漢室宗親,乃當今天子之叔,他麾下的大軍遠道而來只爲青州解圍,當然要以禮待之。

而劉備隨後則是上前拱手:“幽州軍中軍司馬劉備,見過龔使君。”

龔景面色有異:“劉司馬莫非是劉幽州的子侄?”

漢朝時多以官職稱呼人之名號,比如孔融當年做北海太守之時,一般人就稱呼他爲孔北海,而霍去病因爲被漢武帝封爲驃騎大將軍,因此被人尊稱爲霍驃騎,所以龔景稱呼劉焉爲劉幽州。

劉備微微拱手:“備乃中山靖王之後,卻非劉幽州之子侄。”

其實劉備自告奮勇,攜同關張與五百義勇助劉焉破賊之時,劉焉早就把劉備認爲侄子,而劉備此刻卻是有意隱瞞。

他是中山靖王之後那是事實,不過劉備此刻起兵,屢次大破黃巾賊建有功勳,心中自有一股傲氣,不願藉助劉焉現成的名氣。

演義當中,劉備漢室宗親的身份可以說給他帶來了很多好處,走到哪裡大家都尊稱他一聲劉皇叔,不過這是因爲羅貫中本人要尊重正統。

實際上在《三國志》裡,劉備還真沒怎麼藉助漢室宗親這個身份,他是正兒八經的白手起家,比起曹操袁紹一干人等天生世家,當真不易。

說罷,劉備補充道:“玉卿勇猛,又是城陽景王之後,日後龔使君可重用之。”

劉備很是看好劉燁,因此主動向龔景推薦劉燁,這讓劉燁大爲感動,不過龔景卻眉頭一皺。

漢室宗親?呸!

鬼知道當年高祖生下了多少兒子,兒子又生下了多少孫子?現在往牆上扔十塊磚頭,能砸着九個漢室宗親。要是像幽州牧劉焉這樣的實權派漢室宗親那還值得敬重,可是劉備就是個小小的軍司馬,算得了什麼?

所以當年酸棗關東諸侯會盟,袁紹才讓劉備入座,還特意說明:吾讓汝入座,非因汝爲平原縣令,只因汝爲漢室宗親。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除了直系皇親,誰的身份也比不上他,看不起劉備這個中山靖王之後情有可原。

龔景雖然趕不上袁紹的家世,好歹也是個名士,自然也看不起劉備劉燁兩人。

“某知曉了,日後當有所用。”龔景緩緩道。

第575章 水師發威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582章 錦帆甘寧第564章 商議對策第206章 友軍變敵軍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395章 從容而走第293章 董旻督軍第257章 逢迎天子第223章 及時趕到第46章 劉燁使詐第746章 圍而不攻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685章 技高一籌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589章 短兵交接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231章 堅守襄武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90章 狂飆猛進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493章 驚動帝駕第724章 攻破房陵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880章 荊南戰火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495章 夏侯神射第416章 曹操興兵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758章 孫輔投曹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7章 斬車騎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770章 強弩之末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971章 心虛第836章 曹操同意第456章 郭嘉薦劉曄第10章 夜戰八方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820章 僥倖逃脫第13章 家賊難防第563章 鳴金收兵第851章 長沙暗流第78章 爾等白身?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55章 委以大權第10章 夜戰八方第401章 截獲糧草第75章 關張之勇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11章 一箭立威第323章 跗骨之蛆第900章 進擊的皇叔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109章 縱火“行兇”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754章 意想不到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137章 黃巾力士第507章 雙雄對峙第12章 隊率第186章 孫堅死戰第23章 慕名而來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18章 縋城而出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265章 東守西進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611章 同去!第53章 圍魏救趙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209章 白馬小將第553章 千鈞一髮第912章 大路相逢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
第575章 水師發威第733章 張魯投降第582章 錦帆甘寧第564章 商議對策第206章 友軍變敵軍第499章 劉勳密謀第395章 從容而走第293章 董旻督軍第257章 逢迎天子第223章 及時趕到第46章 劉燁使詐第746章 圍而不攻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560章 固若金湯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397章 無奈的徐和第775章 縱兵夾擊第967章 審配自焚第685章 技高一籌第944章 士燮降服第84章 單騎走飛燕第589章 短兵交接第592章 沿途追擊第231章 堅守襄武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874章 窮途末路第90章 狂飆猛進第514章 唐瑁陰策第493章 驚動帝駕第724章 攻破房陵第671章 後院起火第880章 荊南戰火第236章 安撫涼州第495章 夏侯神射第416章 曹操興兵第612章 三箭破敵膽第913章 陣前喊話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758章 孫輔投曹第229章 名聲鵲起第256章 奉命迎帝第7章 斬車騎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770章 強弩之末第124章 壯士能飲一杯否第558章 收縮兵力第520章 大權在握第157章 威逼三輔第586章 甘寧歸順第971章 心虛第836章 曹操同意第456章 郭嘉薦劉曄第10章 夜戰八方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820章 僥倖逃脫第13章 家賊難防第563章 鳴金收兵第851章 長沙暗流第78章 爾等白身?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411章 西涼鐵騎第55章 委以大權第10章 夜戰八方第401章 截獲糧草第75章 關張之勇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11章 一箭立威第323章 跗骨之蛆第900章 進擊的皇叔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109章 縱火“行兇”第660章 州郡之才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320章 簞食壺漿第754章 意想不到第262章 龐德奮命第137章 黃巾力士第507章 雙雄對峙第12章 隊率第186章 孫堅死戰第23章 慕名而來第162章 大軍雲集第844章 求救於曹第18章 縋城而出第721章 兩路出兵第688章 半渡而擊之第265章 東守西進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611章 同去!第53章 圍魏救趙第947章 節節抗擊第995章 鮮卑入侵第209章 白馬小將第553章 千鈞一髮第912章 大路相逢第604章 求援於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