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 諸葛連弩

“孔明,你做的不錯,這木牛流馬的確是有功於國,孤會爲天子想你請功,進入孤幕府之中任職如何?”劉燁對諸葛亮主動邀請道。

“多謝秦公美意,不過在下還有一樣事物要展示。”諸葛亮又道。

“哦?孔明儘管拿來,孔明之大才,打造出來的事物必定有所大用。”劉燁笑道。

諸葛亮緩緩道:“此軍國利器,不得多試,木牛流馬將來尚可用於民用,而此物必須掌控在官府手中,否則恐怕遺禍無窮,請秦公屏退衆人。”

見到諸葛亮一副如此鄭重的模樣,劉燁當即點頭道:“衆人暫且退下。”

除了郭嘉、賈詡以及管亥陪在劉燁身邊,一干侍衛和工匠都退了下去,只有諸葛亮和馬鈞依舊在院子裡。

“德衡,去拿出來吧。”

馬鈞又轉過身去拿出一樣事物,上面以麻布矇住,隨後緩緩揭開。

“這是...連弩?”劉燁眼前一亮道。

“不錯,此物正是連弩。”諸葛亮介紹道:“普通連弩不過射出三五箭,而這種連弩的弩機加以改進,能夠一次連射十發,源源不斷!”

其實連弩很早就被髮明並且應用,統一六國的秦國便對連弩應用精巧,因爲秦法的細密嚴苛,使得青銅弩機幾乎達到了自動化生產的標準。

而秦國之所以能夠應付胡服騎射的強趙,蒙恬率領三十萬秦軍驅逐匈奴於河套地區,秦弩在其中出力甚多。

“因此,某將此物命名爲損益連弩。”諸葛亮輕搖羽扇,微笑道。

劉燁大概能夠確定,這就是後世著名的諸葛連弩的原型,根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陣圖,鹹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務、七戒、六恐、五懼,皆有條章,以訓厲臣子。又損益連弩,謂之元戎,以鐵爲矢,矢長八寸,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連弩,又稱之爲損益連弩、元戎弩,箭矢的長度達到八寸,一射便是十根箭矢,不過體積不小,單兵很難使用,多用於城寨防守,拿來進攻城池倒也不錯。

“你們上去試射一番。”劉燁對身旁的幾名衛士道。

而在空地之中早就已經設置好了一道靶子,兩名衛士走到了數十步之外,將諸葛連弩舉起,兩人一起發力,將連弩對準了靶子。

發射!

嗖嗖嗖!

箭矢破空之聲嗖嗖傳來,只見得十根箭矢一起發了出去,全部都釘在了靶子上,靶子直接被射穿,箭矢穿透靶子射了出來,這要是射在人體上自然是可以想象,這連弩果然是兇猛異常。

“軍國利器,當真是軍國利器!”劉燁感嘆道,別看他是國術高手,一般的弓箭完全可以空手接住,武術當中便有空手接箭的技巧,爲的便是接住敵人射來的鐵蓮子、暗青子等暗器。

不過連弩兇猛,就是練家子也接不住,如果說弓箭好比是步槍,那麼連弩就好比機關槍,誰能抵擋得住?

中國曆朝歷代都有一個規矩,那就是禁弩不禁弓,連弩的威力是無與倫比的,一發十矢,即便是農民拿起來,都有可能對久經戰陣的精兵猛將造成威脅。而弓箭就不必禁止,本來射便是君子六藝之一,而且獵戶打獵總不可能只用鐵叉,不用弓箭吧?又不是人人都是武松。

“不過這連弩有一個缺點。”諸葛亮直言不諱道:“一發十矢,裝填很困難,在戰場上沒有時間臨陣更換。”

相比於弓箭,連弩的射速和火力自然要強大的多,但是裝填就有些麻煩,否則只怕弓箭就會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而損益連弩擁有比之一般連弩更加強大的火力,裝填起來自然也就更加麻煩了。

劉燁不懂連弩製作技術,不過他略加思索,道:“你看這弩機,能不能製成可拆卸式的?平常多造弩機,一支弩機裡面放十隻弩箭,射完之後立刻加以更換,如何?”

這種思想來源於後世的重機槍,重機槍發射之時,有一長串的子彈帶,打完之後立刻換上另一排,火力源源不絕,在一戰之時不知道打死打傷了多少歐洲士兵。

此言一出,馬鈞卻是眼前一亮:“這...這簡直是天才的想法,秦公真神人也!”

“孔明先生,秦公,可否...將,將損益連弩交給在下加以改進,某...某保證能夠研發出來!”馬鈞興奮道。

“孔明,你意下如何?”這損益連弩畢竟是諸葛亮的智慧結晶,換句話說是諸葛亮的知識產權,劉燁當然不能夠一口氣大包大攬。

諸葛亮欣然道:“若是能夠對損益連弩加以改進,這是一件好事,亮怎麼會不同意呢?”

劉燁當即對馬鈞道:“既然如此,馬鈞,孤即刻上奏陛下,委任汝爲給事中,儘快對損益連弩進行改進!”

馬鈞自然是大喜,他是發明家,能夠有機會對損益連弩進行改進就已經很開心了,結果沒想到劉燁還給他加官進爵,這真是喜上加喜。

馬鈞急忙對劉燁道謝,隨後則是在衛士的護送下,攜帶着損益連弩回家去了。

“秦公人盡其用,真有雄主之才。”諸葛亮稱讚道。

劉燁笑道:“孔明,木牛流馬與損益連弩都是你提出,爲朝廷立下大功,今日起你暫且擔任度支侍郎,盡心爲朝廷效力。”

度支專門負責掌管國庫,是諸曹當中權力較大的一部分。而諸葛亮爲官清廉,爲蜀漢丞相數十載,卻從來都不置辦私產,以至於死的時候,家產僅有二十畝薄田和幾百顆桑樹,其清廉自然是可見一斑,讓諸葛亮來掌管國庫那是相得益彰。

想不到劉燁對自己區區一介白身,立刻委以重任,諸葛亮頓時大爲感動,大有士爲知己者死的感覺。

“秦公如此器重,亮敢不效命?”

劉燁哈哈笑着握住了諸葛亮的手:“天下很快便會平定,將來會是大治之世!”

第518章 高寵獲勝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165章 臨涇之戰(2)第270章 利誘羌人第462章 女人的小心思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91章 聚散如狼第851章 長沙暗流第910章 圍點打援第372章 摧枯拉朽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962章 遼東奇兵第817章 西涼軍到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233章 韓遂撤兵第515章 大將之才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233章 韓遂撤兵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589章 短兵交接第131章 大獲全勝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1014章 廣陵郡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321章 上兵伐謀第672章 美周郎來了第11章 一箭立威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166章 臨涇之戰(3)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546章 全面猛攻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128章 人心思歸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864章 擒殺黃射第111章 賊勢如潮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922章 運籌帷幄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957章 天人之勇第611章 同去!第2章 初戰黃巾第549章 甘寧奮戰第534章 壺關陷落第70章 一夫當關第291章 南陽大戰第216章 急中生智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610章 常山趙子龍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177章 單騎入城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81章 一戰奪城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811章 演技出神第583章 砍瓜切菜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491章 戰後事宜第219章 大捷第115章 鐵桶合圍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330章 飛將神威第29章 成羣結隊第774章 關鍵時刻第519章 官拜都督第481章 意想不到第541章 女裝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629章 甲騎具裝第972章 弄假成真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922章 運籌帷幄第452章 英雄惜英雄第608章 烏桓人南下第227章 戲劇性反轉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488章 兵臨城下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440章 原來是她第566章 君臣商議第413章 郭嘉來投第289章 不動則已
第518章 高寵獲勝第708章 陣前責將第165章 臨涇之戰(2)第270章 利誘羌人第462章 女人的小心思第664章 洛神凌波第91章 聚散如狼第851章 長沙暗流第910章 圍點打援第372章 摧枯拉朽第160章 一漢當五胡第962章 遼東奇兵第817章 西涼軍到第718章 張鬆請命第233章 韓遂撤兵第515章 大將之才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233章 韓遂撤兵第790章 如假包換第589章 短兵交接第131章 大獲全勝第955章 公孫度退兵第1014章 廣陵郡第346章 攻守兼備第188章 奇兵突出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321章 上兵伐謀第672章 美周郎來了第11章 一箭立威第63章 鐵骨錚錚盧老帥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282章 進擊的董卓第166章 臨涇之戰(3)第640章 蹋頓大怒第546章 全面猛攻第476章 小縣大才第601章 落荒而逃第234章 前後夾擊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502章 無可奈何第128章 人心思歸第255章 董卓入京第211章 酒泉郡的援軍第864章 擒殺黃射第111章 賊勢如潮第273章 衝上土山第922章 運籌帷幄第489章 兩軍對壘第957章 天人之勇第611章 同去!第2章 初戰黃巾第549章 甘寧奮戰第534章 壺關陷落第70章 一夫當關第291章 南陽大戰第216章 急中生智第414章 平定中原第610章 常山趙子龍第516章 水戰序幕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177章 單騎入城第279章 曹操舉兵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81章 一戰奪城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212章 快去尋劉將軍!第811章 演技出神第583章 砍瓜切菜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240章 荀攸之見第491章 戰後事宜第219章 大捷第115章 鐵桶合圍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330章 飛將神威第29章 成羣結隊第774章 關鍵時刻第519章 官拜都督第481章 意想不到第541章 女裝第686章 夏侯夜襲第629章 甲騎具裝第972章 弄假成真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154章 去而復返第922章 運籌帷幄第452章 英雄惜英雄第608章 烏桓人南下第227章 戲劇性反轉第999章 張遼奮威第403章 正直的沮授第488章 兵臨城下第311章 白波攻略第175章 走馬上任第440章 原來是她第566章 君臣商議第413章 郭嘉來投第289章 不動則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