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

恢弘的潼關,紛飛的落雪,在這天見證了一個小小的故事,也鑄就了一段流傳千古的傳說。

王凌敗了,也投降了,可他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王旭勝了,也終於名正言順地帶兵進駐潼關。

這是所有人都沒有料到的局面,雖然過程有些曲折,可最終的結果對於王旭,對於荊益二州勢力來說,是好的!

孔秀與卞喜的部曲沒人敢用,怕其中有死忠份子將來搗亂,在繳除兵器鎧甲後,這六千人被匆匆押回長安。

那些來自曹軍其它部曲的四千人,雖然待遇稍好一些,但也同樣不得信任,緊接着押送回長安。

最終只有王凌與他的一千部曲能真正保留武器,因爲王凌擔保他能掌控所有直屬部下。

此時潼關的兵力,包括張遼帶來的白虎軍團一萬人、逍遙津死士兩千人,王旭的近衛鐵騎一萬人,徐盛的神槍甲士兩千人,王凌投降的部曲一千人,總計二萬五千人。

爲了東出潼關,拿下弘農全郡,擊破鍾繇主力,王旭更是匆忙傳訊長安,讓張合帶着白虎軍團留守長安的兩萬人,限期趕至前線。

全面整備一日後,曹真率領的一萬援軍抵達潼關,得知潼關失守,王凌已降,大驚失色,僅打了個照面,便匆匆退兵,返回弘農郡府,同時派人快馬稟報南方盧氏縣的鐘繇。

盧氏縣城,縣府議事廳!

“砰!”

一聲巨響。

鍾繇怒不可遏,即使以他的儒雅淡定也控制不住了。狠狠拍打身前帥案。“以王凌之忠義。怎會獻關投降?”

廳內非常沉默。鍾繇雖然很少發怒,可一旦發怒,那也意味着很難辦。

可如今形勢已到危急之時,張既嘆了口氣,不得不硬着頭皮說:“據當時趁潼關混亂逃回的細作所言,乃是王允突然抵達潼關,與王晨一起勸說王凌投降。卞喜和孔秀二將見王凌情緒不穩,便意欲射殺王允。再拿下王凌,以保證潼關安危。”

“該死!”鍾繇氣得長鬚顫動,怒聲斥責:“此二人罪當萬死,我不是明言讓其莫要妄動,待曹真率軍抵達,便可安然無恙嗎?王凌乃是忠義之人,即便真的動搖,最多掛印而去,絕不會在這個時候獻出潼關投降!他乃是被此二人逼反的。卞喜、孔秀二人現在何處,立刻捉拿斬之。”

щщщ⊙тTkan⊙℃ O “這……”張既臉色很不好看。吶吶地說:“二人已被王凌斬於潼關!”

鍾繇張張嘴,卻什麼也說不出。最終憤然一嘆:“哎!不但痛失良將,更失潼關險隘,如今全盤部署徹底崩壞,司隸一戰,我們恐怕再難挽回敗局。”

衆人沉默,心裡都很明白他說的是事實。

裴茂沉凝半晌,眼見廳內之人情緒低迷,不由出言說:“潼關失守,敗局已定!如今不是沮喪的時候,荊州軍不日便可揮軍弘農郡府,斷掉我軍後路,我盧氏將成爲孤軍。前有周智五萬虎狼之師,後有王旭親自率兵殺來,首尾難顧,若不急尋退路,恐怕要盡數折於此地。”

“不錯!”徐榮隨之附和,點頭道:“若不趕快尋找對策,待消息傳開,全軍上下必然士氣全無,連撤退都難以成行,必須儘快帶兵撤至河南。”

“弘農通往河南的兩條大路交界處,有險隘的函谷關和陸渾關,若不守住此二關,荊州軍豈非可以直接打至河南郡府洛陽,甚至繼續東進?那時危急的將不僅僅是司隸,連主公與袁紹的決戰,也必受挾制,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如今曹真帶着一萬兵馬在弘農郡府,加上郡府留守的五千兵士,總共不到一萬五,這點兵力,根本擋不住荊州大軍太久,若我們不及時撤退,待荊州軍攻破弘農郡府,從後方殺向盧氏,我們就是想退,也來不及了。”

鍾繇當然知道這些,他的心裡正快速盤算着,並沒急着說話。

楊阜此刻也是愁眉不展,苦澀地接過話去:“可現在又該怎麼退?潼關那邊,曹真將軍倒是暫時能擋住一時片刻,爲我盧氏大軍爭取時間,可如今我們正與周智、法正等人率領的五萬荊州精銳對峙,若突然撤退,其必然尾隨襲殺,待撤至河南,真不知還能剩下幾個人。”

衆人一片沉默,他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若要安然撤退,必須有人斷後。

可如今這局面,與平日那種斷後完全不同,本就是守方,斷後的含義就是留下堅守,更意味着被拋棄,走脫的機率太小太小,按道理上講該是武將的事兒!

低頭沉思的鐘繇,其實想的就是這個問題,留下誰斷後等死,這讓其非常爲難。

若能力不足,那麼根本斷不住,沒辦法與荊州軍周旋。

可有能力的,又豈能輕易捨棄?

當初撤往弘農,他留下李嚴在長安斷後,便是因爲他覺得此人有些能力,且又不是心腹一類,便成了最好的人選,若其後來能逃回,當然加以重用,若不能,那麼也沒有損害到核心。

其後選擇陳到去往北方也是如此,孤軍在北方牽制荊州,那是一個危險的任務,需要有能力的將領,可當時最適合,也最值得信任的就是曹真,但他卻又不敢用曹真去冒那個險,所以最終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不那麼可靠的陳到。

只是他不知道陳到的心結,當然也就沒料到會那麼快就出問題。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以散兵遊勇對陣核心盡出的王旭,當然有很多弊端。

若此戰發生在過幾年之後,這些散兵遊勇已盡皆傾心歸順,亦或者現在就能換一批曹軍的核心將領過來。那麼他的計謀必然實現。哪還有如今這般局面。

可惜謀劃再好。卻遇到袁曹之爭這種糟糕時機,導致無親信能人可用,天機不在其側,又能如何?

此刻,他思慮再三之後,終於下定決心,緩緩擡起頭來。

徐榮恰好也做出決定,咬咬牙起身說:“末將願意留下斷後!”

“不可!”鍾繇二話沒說。直接擺手拒絕:“函谷關由我親自鎮守,徐將軍卻必須退守陸渾關,我軍已絕不能再敗,若無徐將軍鎮守陸渾關,不僅我不放心,主公也必然不會放心。”

“可……”

徐榮還欲再說,鍾繇卻是不容置疑地揮手打斷:“我意已決,無需多說!”

“遵命!”徐榮無奈地搖搖頭,不再多說。

鍾繇的臉上也閃過一絲苦色,目光掃過衆人。最終卻留到楊阜和張既二人身上,淚眼模糊:“義山、德容!念在曹公與我皆待爾等不薄。可願爲大軍斷後拒敵?”

楊阜和張既齊齊一顫,久久沒有言語,這種事情本該是武將斷後,何時輪到他們兩個文臣,雖然通曉些武藝,可卻終究不算武將。若說如今的戰將之中,唯一適合的是徐榮,可從鍾繇的話裡不難看出,他和曹操都不會捨棄徐榮。

他們都是聰明人,心裡已經明白爲何會選擇他們。

廳中其餘人也是鴉雀無聲,靜靜地將目光投向二人,滿臉苦澀。

“屬下願意!”

“屬下也願意!”

兩人皆是高潔的義士,經過思想鬥爭後,最終還是答應下來,決定以此還上那些恩情,只是心情卻仍舊很複雜。

不過,若從理智上來說,鍾繇此刻的選擇沒錯,此二人本是外臣,如今還不是曹操的心腹,留下他們斷後對曹軍核心的損害最小。

其次,兩人能力都很出衆,是目前能完成斷後重任的少數人之二。

再者,此二人重守諾言,乃是義士,可以放心交託,只要他們答應,就一定會盡力。

“四日!”楊阜嘴脣顫動,臉色蒼白的說:“若有六千兵士,屬下竭盡全力當可阻攔法正、周智大軍四日!”

張既沒有出聲,只是輕輕點頭,顯然他的把握也差不多。

“夠了!夠了!”

鍾繇的淚水唰地流下,倒不是他惺惺作態,而是真的心痛,對於此二人,他是真心相待的,可如今的他也沒有選擇,他處在這個位置,總是要解決問題的,事關幾萬軍士的生死存亡,無論多麼難以接受,可當斷還是要斷。

他緩緩起身,行至二人身前,深深地行了一禮,哽咽着說:“義山、德容!是鍾繇無能,有負於你二人,四日之後,若實在無法脫身,便降了吧!曹公不會怪你們,我也不會怪你們,天下人也不會怪你們,非爾等不忠,乃是我等相負!萬望珍重!”

張既和楊阜涌動着淚光,受了他這一拜,因爲他們受得起。

片刻後,張既才悠然一嘆,說:“鍾校尉,若我二人不幸身亡,將來還望閣下多多照看我等後人!”

鍾繇這次沒有絲毫猶豫,當場朗聲回道:“若義山、德容身亡,鍾繇必視爾等子嗣爲親子對待,設法將爾等家人接到身邊加以照看,如違此誓,天誅地滅,斷子絕孫!”

這是很重的誓言了,以鍾繇的品行,立下此等重誓,可以說完全可安下心去。

畢竟這個誓言爭對的是私事,在私情上,鍾繇的品行是天下共知,此刻他也飽受着內心煎熬。

兩人去除了後顧之憂,也不再多言,閉目深吸口氣,紛紛起身告辭,去準備斷後的應對之法。

眼見着兩人離去,鍾繇更是淚如泉涌,再度呼喚說:“義山,德容!四日之後,若能降,就傾心降了吧!王旭愛才,必會善待爾等,是我等有負於你們,爾等乃是國之棟樑,忠義之士,不該如此冤死此地!”

張既和楊阜回身遙望,默然一嘆,並未多說什麼,大步離去。

命運總是在不經意間與每一個人開着玩笑,鍾繇沒有選擇,只能帶着遺憾,帶着愧疚,帶着無奈,還帶着數萬將士在入夜之後悄然離去。

張既和楊阜奉獻出最後的仁義,帶着惆悵,帶着寒冷,帶着六千不明狀況的兵士留下了。

營帳仍然沒有消減,旌旗仍然那般招展,可綿延的大營卻已經有大半空曠。

目視着最後一部兵馬離去,張既和楊阜佇立在營外的山崗,站在月色之下,迎着微風久久不語……

第663章 羣臣進諫(中)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132章 周智垂危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304章 致命的完美第41章 山村少年(中)第115章 破釜沉舟第77章 先鋒大將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第565章 牧野遇路人第697章 真相大白第104章 千里逃亡第193章 兵行險招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64章 血戰連連第616章 從了吧第734章 後繼有人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741章 屍首在哪裡?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571章 一個承諾第53章 雪夜奔襲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815章 棋高一着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322章 環環相扣第248章 常山趙子龍第187章 偶遇良才第419章 絕望的徐盛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4章 豪門王家(上)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487章 驚天大秘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170章 消失的機關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243章 驍將蘇飛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81章 暗度陳倉第182章 人事任命第796章 兵臨吳都第214章 強大的手段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694章 江東回信第266章 世事弄人第261章 黑蹄霜雪獸第403章 凌婉清第768章 堅定的選擇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463章 大喜大憂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147章 巧遇高手第417章 活該倒黴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616章 從了吧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494章 南陽奇人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612章 不知廉恥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810章 啓用舊臣第847章 大功告成第371章 黃忠的箭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759章 混血美人第266章 世事弄人第217章 二進洛陽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323章 兵臨南昌第758章 遭雷劈第491章 書房密謀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837章 兩大戰場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201章 田豐獻策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608章 月影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724章 自知之明
第663章 羣臣進諫(中)第71章 大戰的前奏第132章 周智垂危第128章 激戰廣宗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304章 致命的完美第41章 山村少年(中)第115章 破釜沉舟第77章 先鋒大將第645章 鍾繇的淚水第565章 牧野遇路人第697章 真相大白第104章 千里逃亡第193章 兵行險招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64章 血戰連連第616章 從了吧第734章 後繼有人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453章 悲劇的張魯第741章 屍首在哪裡?第523章 勾搭成奸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571章 一個承諾第53章 雪夜奔襲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815章 棋高一着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322章 環環相扣第248章 常山趙子龍第187章 偶遇良才第419章 絕望的徐盛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4章 豪門王家(上)第250章 幹掉曹寅第487章 驚天大秘第176章 美人情重第170章 消失的機關第818章 首戰爭雄第243章 驍將蘇飛第715章 北伐還是東進?第81章 暗度陳倉第182章 人事任命第796章 兵臨吳都第214章 強大的手段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628章 再起波瀾第694章 江東回信第266章 世事弄人第261章 黑蹄霜雪獸第403章 凌婉清第768章 堅定的選擇第33章 初戰黃巾(上)第463章 大喜大憂第388章 無中生有第282章 禍福難料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805章 不可避免第3章 王公之後(下)第147章 巧遇高手第417章 活該倒黴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616章 從了吧第857章 蔡文姬的請求第494章 南陽奇人第596章 一波三折第625章 揚眉吐氣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612章 不知廉恥第788章 天生帥才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633章 調兵遣將第711章 激戰夏侯惇(中)第810章 啓用舊臣第847章 大功告成第371章 黃忠的箭第185章 智激孫堅第759章 混血美人第266章 世事弄人第217章 二進洛陽第439章 釜底抽薪第323章 兵臨南昌第758章 遭雷劈第491章 書房密謀第722章 逃出牢籠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837章 兩大戰場第541章 暴雨前的寧靜第201章 田豐獻策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608章 月影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724章 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