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威震河北

交州形勢在三方勢力共同推動下,陰差陽錯地走向一個未知之局。

爲了應對新的局勢,王旭委任程秉爲交趾太守,帶着原鬱林郡的幾千交州軍,奔赴交趾,由其負責交趾郡的穩定和平復,將徐盛及留在交州的近衛鐵騎調回鬱林,防備接下來可能發生的惡戰。

如此一來,交趾郡有程秉率數千交州軍駐守,足以保證內部穩定,並防備南方弱小的九真和日南二郡。

合浦則是有諸葛亮率領五千近衛鐵騎駐守。

鬱林郡的兵馬則最多,典韋和顏良的親兵總計四千,楊懷、劉雲、何儀等人率領的青龍軍團步卒五千,等徐盛從交趾帶兵歸來,那麼還會增加四千多近衛鐵騎,以及徐盛的神槍甲士兩千,那麼兵力將達到一萬五以上,暫時足以應對形勢。

不過徐盛一時半會可沒法從交趾起行,他必須等程秉率兵抵達,順利交接後,纔敢北上。

在程秉離開的第二天,王旭正巡查各處城防,卻陡然有數名諜影部衆尋來。

“君上,幷州來報!”

“幽州來報!”

“襄陽來報!”

“嗯?”王旭可是大大驚了一把,竟然連續三報。“發生什麼?先說襄陽!”

三名諜影部衆單膝跪在身前,神色恭敬,當中一人即刻回道:“回稟君上,郭太尉委託諜影傳報,漢中大案已破,如今相關人等全部收押,等待主公回去發落!”

“呼……”王旭長舒口氣。原來是那件案子。只要襄陽沒出大事兒。那其它都不是問題。

至於那件內部大案,暫時不急着瞭解,事分輕重緩急,既然已經抓到,那晚些處置也無妨。況且此時他遠在交州,無法親自查看證據,難以做出明智決斷。“你回報郭嘉,漢中大案的善後安撫。由他全權處理,至於處置那些罪臣,待我回去瞭解詳情,再行定奪!”

“諾!”

當中那名諜影部衆隨之行禮,起身而去,不多問,也不多聽,這是他們的嚴格紀律。

王旭滿意地點點頭,隨之看向仍然單膝跪地的另外二人:“幷州那邊如何?先說幷州!”

“回稟主公,幷州七戰連捷。高順、鄧芝、賈逵三位將軍,統馮翊郡的玄武軍團六萬人進幷州。匯合高幹,不但擊破于禁等人增援幷州的三萬兵馬,還將曹操原來駐守在幷州邊界的八萬兵馬,一併擊退,斬將二十餘員,俘獲錢糧物資及曹軍將士無數,威震河北!曹軍被迫退據險隘,不敢與其爭鋒!”

“好!打得好!哈哈哈……”王旭心懷大悅,笑得合不攏嘴:“幷州之戰,可是衆將部署的戰略?”

“這倒不是,據說乃是郭太尉事前部署好進軍方案,傳報高順將軍,但整個幷州之戰,是高順統帥鄧芝、賈逵二位將軍,各施妙計所爲,實際戰鬥中,原戰略也有些許改變!”左邊那個諜影部衆略帶激動地回道,這樣的大勝,繞是諜影部衆也頗爲興奮。

“哈哈哈!!!痛快,痛快!”

多日來,王旭因被算計,胸中憋着一口悶氣,此時終於一掃而空,展露出真心的笑顏。“曹軍損失如何?”

“回稟君上,具體數目不詳,據幷州初步傳來的消息,曹軍十一萬大軍,死傷三萬餘,俘虜兩萬餘,餘者四散,逃回冀州與幷州邊境的各處險隘關口之中,錢糧物資、兵甲戰馬目前暫時不知數目,但極爲龐大!”

王旭越聽,心裡越是高興,朗聲笑道:“曹孟德總是算計於本王,幷州一役,高順統鄧芝、賈逵二將,協同幷州刺史高幹,於戰場揚威,擊破曹軍十一萬,威震敵膽,功勳卓著!”

說着,他唯一沉凝,已是接道:“爾等代我傳令襄陽,起草文書,高順跟隨本王多年,南征北戰,累計功勳無數,如今率部擊破曹軍十一萬,威震河北,前後共加,特拔升其爲楚國前將軍,封陽亭候,食邑三百戶!”

“太尉郭嘉,統鎮大局,出謀有功,累積其前後功勳,封孝亭侯,食邑三百戶!”

“鄧芝、賈逵二將雖建奇功,但早前破格提拔,其功勞本不足,此役不再另行加封,各賞金百斤,錦緞千匹!餘者將士,但由太尉府覈計功勳,分封賞賜,並將詳細結果書面報於本王!”

“諾!”左邊那名部衆朗聲應命,隨之起身離去。

如今還剩下一人靜靜跪在原地,王旭心知他必然是報幽州戰事之人,頓了片刻,出聲問說:“你且說說幽州!”

“回稟君上,曹操去年末北伐幽州,袁熙、袁尚傾力抵抗。雙方鏖戰數月,兩人漸有不敵,程昱隨之說服袁熙部將焦觸、張南歸附,二人倒戈相向,與曹軍合擊袁氏兄弟,使其大敗。”

那諜影部衆說到這裡,嚥了口唾沫,纔再度張着乾裂的嘴脣說:“隨後,袁熙、袁尚二人帶敗兵繼續北逃,躲入幽州北邊的烏桓部落,烏桓族隨之異動,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烏桓王蹋頓,烏桓大人難樓、蘇僕延、烏延等人,共揮十萬烏桓騎兵相助,雙方再度陷入僵局!”

對於這個結果,王旭並不是很驚訝,他心裡早就有些準備,只是沒想到曹操能這麼快。

袁熙和袁尚不可能擋住曹操,這是無須置疑的,若有那個逆轉局勢的能力,也不會有袁家勢力今天這等局面。

至於烏桓族出兵相助,那更是意料之中,不僅僅因爲記憶裡,歷史就是如此,更因爲烏桓族與袁家千絲萬縷的聯繫,還有蹋頓等人本身所展現的野心,他們絕不會容忍曹操佔據幽州。

烏桓族與如今強盛的鮮卑族一樣,屬於古老的東胡部落之一,直至幾百年前,隨着匈奴人擊敗東胡,烏桓族才逐漸衰落,遷徙至烏桓山一代生活,因而得名。

漢武帝時,其雄才大略,數次派軍北伐強大不可一世的匈奴人,生生將其打出漠南,烏桓族人也隨之臣服大漢,並遷徙到幽州五郡塞外居住放牧,等於是代替漢朝防備北疆,抵擋和監視衰落下去的匈奴人。

東漢初,光武帝中興大漢,迎來短暫的繁盛時期,烏桓族人再度南遷,生活到了塞內,在北疆最邊緣,只是大多數仍然以部落的形勢存在,並沒有形成統一,但與漢族人之間,已經很熟悉了,混居者也非常多,這些部落受護烏桓校尉,亦或者護烏桓中郎將管轄。

可也正因爲這種鬆散的管理,讓烏桓再度興盛起來,眼見大漢衰落,那些單于、大人也就起了心思,當年烏桓大人丘力居,夥同中山太守張純、及漁陽人張舉等輩造反,殺死時任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陽終等人,深爲禍患。

直至後來,劉虞被朝廷調任回幽州牧,這場禍事才最終平息。

只因劉虞早年爲幽州刺史時,就對胡人極好,深受胡人愛戴和敬仰,他一來,連丘力居也不敢再妄動,隨之投降,張純、張舉等人孤立無援,失去最大的支持,很快身亡。

當年王旭遊歷塞外迴歸,就是因爲丘力居、張純、張舉之亂才頗費了些周折南下。

丘力居不久後病死,臨死前見兒子樓班還小,就讓從子蹋頓掌權,可惜後來難樓、蘇僕延、烏延等烏桓大人,還是迎樓班爲單于,蹋頓則退位爲王。

不過這蹋頓可是野心不小,早年便密謀積蓄實力,想效仿當年的匈奴冒頓單于和鮮卑檀石槐,建立在北方草原的霸權,讓烏桓族重登巔峰,但那時他的實力不夠,也缺乏足夠的底蘊,所以就主動結好袁紹。

公孫瓚最強盛的時候,比崛起的袁紹勢力還大,之所以失敗,除了袁紹勢力本身的能臣武將極多外,蹋頓率烏桓騎兵大力相助也是原因之一,時常出兵攻打公孫瓚。

因爲他知道,公孫瓚最恨胡人,若掌權,不會有烏桓族的好日過。

正因爲這個原因,烏桓族與袁家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甚至於他們的單于封號,還是袁紹假代朝廷封的。

如今袁家瀕臨滅亡,曹操揮軍北上,其若不合力抵擋,他們的地位也必然保不住,更別說再度崛起稱霸,他很清楚曹操是不可能允許自己身後有一位強大霸主的,曹操的心比袁紹更大!

所以,這就是無法調和的矛盾,其出兵抵抗就完全在王旭意料之中。

王旭在心裡認真思慮之後,再度問那諜影部衆:“幽州袁熙、袁尚兄弟兵敗逃歸烏桓,是何時傳來的消息?”

“兩個多月了!”那諜影部衆解釋說:“消息先是傳到襄陽,隨後我們才南下,抵達交州之後,卻得知君上四處征戰,且行軍隱秘,我們費了好大勁也無法得知君上確切位置,繞很大一圈,才轉回鬱林,因而耽誤了些時間!”

“恩,辛苦你們了!”王旭倒是沒有責怪之意,只是算算時間而已,隨之擺手道:“你們回去吧,記得轉告襄陽那邊,若是再有消息傳來,卻找不到我,只要不是極其機密之事,都可交到孔明或者徐盛等任何人手中。”

“諾!”

諜影部衆走後,王旭獨自站在原地,眺望着遠方的藍天白雲,羣山綠林,思緒起伏。

“時間越來越緊迫了!”(……)

第583章 巔峰戰力第181章 人才之爭第557章 弘農遇險第447章 金蟬脫殼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723章 交託重任第430章 活捉嚴顏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64章 血戰連連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93章 迷霧重重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607章 老辣的手段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663章 羣臣進諫(中)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789章 兵進彭澤第83章 鷹翔之陣第133章 再遇恩師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614章 峰迴路轉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451章 亂成一團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133章 再遇恩師第398章 魏延造反第78章 憋屈的罵戰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348章 免死令第862章 稱帝(下)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399章 割袍斷義第30章 騎戰爭論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456章 絞肉機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199章 田豐之才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403章 凌婉清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52章 名將智慧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691章 美人傳訊第177章 離別在即第866章 一年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511章 借胸膛一用第616章 從了吧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245章 黑暗中的英雄第168章 驍將宋謙第578章 皆大歡喜完本感言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630章 曹真的援軍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247章 林中刺客第656章 豪強割據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65章 命懸一線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259章 何進的陰謀第522章 蔣琬斷案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19章 訓練私兵(上)第822章 何爲仁?第212章 羣賊離心第249章 幕後主使第201章 田豐獻策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404章 尷尬的婚宴第536章 謀定後路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667章 進位爲王(下)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835章 刀鋒之下
第583章 巔峰戰力第181章 人才之爭第557章 弘農遇險第447章 金蟬脫殼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723章 交託重任第430章 活捉嚴顏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867章 隨風而去第64章 血戰連連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93章 迷霧重重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320章 組建水師第607章 老辣的手段第136章 美人張寧第663章 羣臣進諫(中)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704章 半斤八兩第237章 訓導周智第789章 兵進彭澤第83章 鷹翔之陣第133章 再遇恩師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443章 新的開始第614章 峰迴路轉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451章 亂成一團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547章 馮習、傅彤第133章 再遇恩師第398章 魏延造反第78章 憋屈的罵戰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473章 春色滿園第795章 逼降甘寧第348章 免死令第862章 稱帝(下)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22章 黃巾起義(下)第399章 割袍斷義第30章 騎戰爭論第580章 深仇大恨第456章 絞肉機第138章 張讓的侄兒第199章 田豐之才第195章 諜影密探第780章 一環又一環第606章 上有老 下有小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403章 凌婉清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52章 名將智慧第191章 首戰告捷第507章 慘烈對攻第691章 美人傳訊第177章 離別在即第866章 一年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511章 借胸膛一用第616章 從了吧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135章 張角之女第245章 黑暗中的英雄第168章 驍將宋謙第578章 皆大歡喜完本感言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666章 進位爲王(上)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859章 化解的手段第630章 曹真的援軍第658章 龐統的質疑第247章 林中刺客第656章 豪強割據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65章 命懸一線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259章 何進的陰謀第522章 蔣琬斷案第426章 封堵江州第368章 轉守爲攻第19章 訓練私兵(上)第822章 何爲仁?第212章 羣賊離心第249章 幕後主使第201章 田豐獻策第270章 王粲破案第404章 尷尬的婚宴第536章 謀定後路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667章 進位爲王(下)第461章 你可還記得?第835章 刀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