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絕不被動迎擊

步履綸巾三尺劍,徐庶初出黃巾安!高順請命闖龍潭,智伏何曼是文遠!

這是後來潁川一帶百姓口口相傳的古體詩歌,讚美了平定潁川黃巾的幾個大將,也算是名副其實。

在王旭點頭首肯後,高順和張遼立刻啓程,兩人分別迫近何儀與何曼,以威嚴震懾,又以溫言撫慰,曉之以大義,誘之以重利!

何儀與何曼本就有心歸降,哪裡經得起他們這番恩威並施,幾乎沒怎麼猶豫,便答應了一切條件。

父城近在咫尺,高順在確認一切後,當夜便帶着何儀的獨子回營覆命,何儀隨之清點錢財及一切貴重收藏,於次日清晨親自送到了城外大營。

臨戰投誠不比投降,這關係到今後,更多的敵人在面對荊州大軍時,是否會選擇不戰而降。所以王旭也給了何儀足夠的禮遇,親自率領衆將迎接。

何儀爲表誠心,除了負責運輸的兵士,一個多餘的都沒帶。

“哈哈哈……”王旭遙遙大笑:“何將軍今日棄兵止戈,聚衆相投,免去廝殺死傷,實乃有功於百姓!”

這番話是給何儀一個名分,何儀並非笨蛋,當然理會其中深意,拱手行禮回道:“儀何敢居功,本乃失足犯錯之罪民,承蒙王將軍寬恕,招安於我,儀已感激不盡,今後必效犬馬之勞!”

王旭滿意點頭,看來這何儀並非一般匪類,頗有頭腦,當下笑道:“本將軍觀汝談吐不凡。當是有識之士。既已誠心歸附。今後當以所學效力百姓,得千古美名!”

“末將謹聽將軍教誨!”何儀立刻回道,他的情緒似乎有些激動,連聲音都略微顫抖。

王旭微微一笑,隨後帶着何儀進帳相談,也沒有急着交代接下來的事,反而聊起一些不相干的時局或事務。主要目的,則是通過這種輕鬆的閒聊。旁敲側擊地瞭解此人對待事務的看法,從而大致瞭解一番性格和品行。

但很出乎他的意料,何儀並非其想象中那種兇性盜匪,而是一個頗有些見識的人,不但談吐得體、知書識禮,就算論及詩書也能應答如流。好奇之下,一番側面探問,這才得知何儀悲劇性的前半生。

這讓他很是感慨,溫言安慰!

本來他最初打算回去荊州,就給何儀掛個虛職。若稍有作奸犯科之事,便論罪。沒有,則任其自然。但這時,卻打算今後嘗試着用用,看其實際狀況再說。

對於何儀來說,也是非常激動,王旭超卓的學識和談吐,極具深度的見解,溫言的安慰,還有舉手投足間所展現的那種胸襟和氣度,讓他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

這是他曾經在黃巾陣營內,從來沒有感受過的!

即便最早的黃巾兄弟間,彼此感情深厚,衆志成城,但卻完全不能相比,這種領袖氣度從未在任何人身上見過。雖然他早年曾有機會拜見過張角,感受其慷慨激昂,魅力超羣,可完全不一樣。

張角更像是一個親和的兄長、一個帶頭大哥,甚至擁有神一樣的信服力。但王旭卻像是一個燈塔,所表達出的東西,無不蘊含着國、民、家的道理,看待很多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樣,層次也不一樣。

就好比,當年談及家人被貪官勾結禍害一事,張角的態度是以上天的名義定罪,要復仇,鏟盡不平事,雖讓他感動萬分,但讓讀過聖賢書的他覺得少了些什麼!

但如今,王旭的回答卻讓他渾身一震。“報仇應當,但不要陷入仇恨,汝當奮發圖強,着力改變。律法的完善是需要無數代人辛勤努力的,上行下效,只有明君在位,定下完善的監督與懲罰制度,才能真正杜絕這種事,讓世間少受此等苦難。光是殺無用,殺了一個還會有無數個!曾經的被壓迫者一旦上位,同樣可能轉變成壓迫者。”

在這一瞬間,何儀突然解開多年的疑惑,明白了黃巾失敗的原因,更深刻理解了一句古話:天下有德者居之!

兩人相談近兩個時辰,何儀已是傾心歸附,臨別辭行時,滿目淚光地跪伏餘地,行了一個大禮。“末將先回父城,隨時聽候調遣,將軍但有吩咐,末將萬死不辭!”

次日傍晚,趕往舞陽一日一夜的張遼,也帶着一個六歲男孩兒和一個左臉有着長長刀疤的男子反營。

一番交流,得知何曼已經傾心歸附,他們先行趕回覆命,何曼則派遣心腹帶着錢財隨後運至。

自此王旭心中大定,何儀與何曼都已歸附,接下來的黃邵更不成勢,頃刻可下,他也將心思放到了怎樣坑一把曹軍,召集衆將商議對策。

“主公,曹軍自主公回營,已有兩日未動,莫非是放棄了?”管亥道。

“不會!”王旭看了看管亥,笑着道:“既然已經出手,大勢未定,怎會輕易放棄!依我看,恐怕是那夏侯淵此役失敗,將消息報知曹操,此刻都在等待命令。”

“主公所言極是!”張遼立刻出聲附和。“夏侯淵如今在臨潁休整,從臨潁奔赴定陶,若是不斷換馬疾馳,兩日剛好一個來回,恐怕穎陽的夏侯惇等人此刻剛好得到命令。”

“但不知他們會如何行動?”高順皺眉道。

王旭這兩天已經很認真地想過這個問題,此刻微微一笑,沒有急着說話,反而問道:“諸位以爲呢?若是你高順,會如何作爲?”

高順一怔,認真思考片刻,緩緩說道:“若是我,在不知何儀、何曼已經投降的前提下,必然令李典率軍攻打商橋寨,避免形勢進一步惡化,同時命令穎陽夏侯惇攻打襄城。然後隨時等待出兵時機。因爲從目前明面上的跡象看。黃巾已經混亂。搶先拿下兵力弱小的襄城,很有優勢。”

話音剛落,旁邊的張遼頓時出聲:“我與高順想法不一樣,若是我,必然出兵黃邵的郾城,迫降黃邵,那裡至關重要。得之,可以既可以回頭對付商橋寨。同時也能順勢逼迫何曼,再有穎陽夏侯惇牽制,可扭轉大局。”

“郾城?”高順不解,搖頭道:“郾城怎麼可能輕易拿下,黃邵兵士雖然沒什麼戰鬥力,但好歹也有幾千人,出來是烏合之衆,但藉助城牆堅守還是有可爲。站在曹軍那個角度,又不知道黃巾賊具體情況,怎會捨得付出那麼大代價?”

“況且。李典手中目前也沒什麼兵力,頂多兩三千人。還要防守召陵,夏侯淵與曹洪已帶着主力追到臨潁,如何能在短時間內成功?”

“這話不對!”張遼顯然不贊同,出生反駁:“算上報信的時間,夏侯淵軍士已經歇息兩日有餘,完全可以讓夏侯淵分兵返回召陵,李典則帶着留守兵馬攻打郾城,若是執意要攻,現在的黃邵哪裡能擋?即便付出些代價,也是值得的。至於召陵,若是夏侯淵返回及時,誰能趕得及威脅到那裡?”

論及戰法,高順也是寸步不讓,接口辯道:“此法雖可行,但需要耗費時日,容易生變數,不可取!”

兩人這番爭論,讓王旭聽得連連點頭,但不想他們再辯駁下去,搶着出聲打斷:“高順、文遠不用再爭了,且聽聽張靖的意見!”

“我?”張靖一愣,似乎沒想到王旭會問他,但頓了片刻,還是回道:“襄城已經被調空,也沒有什麼戰鬥力,根本不敢出城,無法形成牽制力量。若是我,當會讓夏侯惇繞過襄城,襲擊這裡的大營,就算不能成功,也要安營紮寨,截斷荊州軍歸路,然後再由夏侯淵等人,尋機從郾縣黃邵處打開突破口!”

“哈哈哈哈……”王旭笑了,連連點頭:“不錯,不錯,都有良策扭轉戰局,你們三人所言,都是大有可爲。”

但隨即卻搖遙頭,若有深意地笑道:“不過,曹操非一般人,他並不只是想扭轉戰局而已,這邊的戰報傳到他手裡,肯定不會輕易罷休,只要他不知道何儀、何曼兩部黃巾已降,必然會大規模反撲,舉措也絕對比你們所言更爲兇猛。雖然我無法斷定他究竟會怎麼做,但無非捉住兩個要點!”

衆將皆是疑惑相望,張遼奇道:“主公,不知哪三個要點?”

“遏制我軍退路、布兵險要之地、再尋機甕中捉鱉!”

王旭斬釘截鐵地說:“其實此次夏侯淵大敗,並非其無能看清形勢,而是陷入局中,又因奇襲失敗而憤怒,再加上急功近利,這才着了我的道。若他在我進軍召陵的時候,就立刻圍繞這三點做爲,我也不敢與其周旋近半月,早就返回商橋寨了。”

在座將領都是世間名將,哪能不明白其中道理,立刻領悟其中奧妙,眉頭緊皺。

目光一一掃過,王旭也沒有多解釋,直接開口下令:“不管曹操如何舉動,但必然圍繞這三點,而我們既然想打一場,就絕對不能被動迎擊,被牽着鼻子走,必敗無疑。”

“高順、張靖!”

“在!”高順與張靖應聲出列。

王旭凌厲的目光深深注視着兩人:“此去襄城,共有一大一小兩條路,你二人連夜率領各自陷陣營及飛龍軍,火速沿大路奔赴襄城,沿途還是多注意隱蔽,能不暴露就不暴露,但以行軍速度爲第一,此後見機行事!還有,路上務必小心些!”

“諾!”兩人果斷應命而去。

“管亥!”

“在!”管亥興奮地起身拱手。

“你立刻率領一千狂刀衛南下,接應徐盛,我擔心那邊有危險。雖然我回營時,已經派人快馬吩咐過徐盛,讓其帶着錢財返回,但其所帶物資甚多,除去傳信所耗時間,目前起行只有一日,恐怕走不快,你路上也要小心應付!”

“諾!”

待他們三人離去,帳內頓時冷清下來,只有王旭、張遼和典韋三人在座。

沉默片刻,張遼才遲疑着道:“主公,這大營調走三千人,目前可就只有末將的一千逍遙津死士,這若是大軍前來,末將擔心主公……”

不得其說完,王旭已是揮手笑道:“夠了,我相信你,也相信你的逍遙津死士!我不需要你與敵軍正面激戰,只要能守住這大營兩日,待何曼那邊的錢財送至,蘇飛、霍峻也帶兵前來將物資全數運回,那便是功勞!”

張遼虎軀一顫,沉聲道:“末將定盡全力!”

王旭微笑點頭,但隨即又突然出聲提醒:“不過,之前張靖說的那計策不可不防,夏侯惇確實有來攻打的可能,這幾天晚上小心點!”

“末將明白!”張遼朗聲應命,隨即也轉身走出了營帳。

ps:抱歉,今日加班,回來晚了,遲更了!明日休假,會三更補上!(……)

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405章 長安故人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333章 棋高一招第126章 沮授之謀第325章 激戰上繚第57章 奇計破局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656章 豪強割據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736章 看天意第784章 永寧殿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479章 拐一個、送一個第624章 軍政分家第221章 巧遇故人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459章 膽大包天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558章 生死一線第471章 執着的美女第386章 趙家心結第103章 同生共死第241章 鑄就軍魂第629章 張合的奇蹟第712章 激戰夏侯惇(下)第17章 飄然而去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695章 拐個人回家第457章 誰是畜生?第131章 大功告成第844章 宿命的輪迴第104章 千里逃亡第328章 強勢手段第576章 三杯酒第853章 半壁江山第95章 張靖甦醒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428章 算盡算絕完本感言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626章 沙摩柯的委屈第293章 高順的等待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692章 正確的選擇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825章 突破口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858章 有志氣第467章 威震荊益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430章 活捉嚴顏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506章 瞬息萬變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779章 于禁的無奈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534章 會見沙摩柯第57章 奇計破局第609章 斷臂將軍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476章 黃敘的怪病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441章 劉表吐血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8章 文武雙全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377章 顏明的心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299章 諸侯敗退
第670章 各有妙招第405章 長安故人第318章 慎重結親第278章 心懷鬼胎第333章 棋高一招第126章 沮授之謀第325章 激戰上繚第57章 奇計破局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656章 豪強割據第232章 洛陽風雲(下)第736章 看天意第784章 永寧殿第316章 荊南的弱點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479章 拐一個、送一個第624章 軍政分家第221章 巧遇故人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42章 山村少年(下)第459章 膽大包天第444章 大義凜然第786章 再度興兵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770章 苦心人 天不負!第558章 生死一線第471章 執着的美女第386章 趙家心結第103章 同生共死第241章 鑄就軍魂第629章 張合的奇蹟第712章 激戰夏侯惇(下)第17章 飄然而去第258章 瘋狂的王睿第792章 拭目以待第695章 拐個人回家第457章 誰是畜生?第131章 大功告成第844章 宿命的輪迴第104章 千里逃亡第328章 強勢手段第576章 三杯酒第853章 半壁江山第95章 張靖甦醒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428章 算盡算絕完本感言第641章 無可奈何第626章 沙摩柯的委屈第293章 高順的等待第816章 向天失算第692章 正確的選擇第531章 艱難的抉擇第303章 虢亭慘敗第825章 突破口第280章 趙雲的承諾第285章 靈帝病危第858章 有志氣第467章 威震荊益第820章 名將之威第430章 活捉嚴顏第294章 張遼、張文遠第286章 烽煙初起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506章 瞬息萬變第101章 討賊中郎將第779章 于禁的無奈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390章 張遼之計第757章 刪除的記憶第534章 會見沙摩柯第57章 奇計破局第609章 斷臂將軍第202章 桂陽局勢第756章 茅廬定計第480章 砸鍋賣鐵第119章 衆叛親離第385章 壓抑的情感第543章 憤怒的趙雲第476章 黃敘的怪病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762章 三辭而爲王第502章 濺他一身腥第833章 神秘部落第458章 幕後黑手第372章 郭嘉爆發第118章 強攻雞澤第162章 神兵利器第349章 大軍壓境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441章 劉表吐血第613章 野蠻與征服第8章 文武雙全第26章 朝廷的中央軍(上)第483章 他是神匠第377章 顏明的心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798章 完善體系第299章 諸侯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