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諸葛亮籌謀

曹仁和朱靈兵敗陳留,狼狽北逃,王旭並沒有令人追擊,以當前的局勢來說,追這兩人無足輕重,最緊要的事情是迅速整頓兵馬,全面北進,應對與曹操的決戰。

此時,楚國中路軍上至王旭,下至普通軍士,每個人都抱着堅定的信念,對於破滅魏國充滿了自信。

中軍大帳內,王旭與衆將聚集在一起,安排着北進事宜。

“鞠義、韓猛!”

“在!”

“你二人明晨率三萬人爲前部,經小黃、平丘二縣,進擊長垣,如果曹軍主力已經抵達,那麼不要進攻,尋找合適的紮營地安頓下來,嚴加防備,特別是夜裡,要當心曹軍襲營。如果曹軍主力並未趕至,那麼你們必須在半日內拿下長垣,扼守此地!”

“諾!”鞠義和韓猛鄭重點頭。

王旭也沒有過多叮囑,他對於鞠義、韓猛二人還是很放心的。

“王凌,顏良!”

“在!”

“你二人也率三萬人,在鞠義和韓猛出發一個時辰後起行,兩軍注意保持距離,但你們不去長垣,而是進駐蒲城,做好相應準備,我會在你們之後半日到一日內,率領後部將士……”

王旭剛說到這裡,營外突然傳來急促的高呼。

“報!!曹軍急報!!!”

“曹軍?”王旭微愣,隨之對着帳外大喝:“速速報來!”

伴隨着話音,帳內迅速走進一將,看到其面目。王旭更是吃驚。因爲他正是本該駐守在酸棗的楊昂。

“楊將軍。什麼事這麼急?竟然讓你親自來報?”

楊昂長長地喘了幾口氣,迅速行禮道:“回稟楚王,曹軍撤退了,正全面往黃河以北撤!”

“撤退?什麼時候開始撤的?爲什麼撤?”王旭不敢相信。

“大半日之前,具體情況不知,但根據諸葛軍師推測,恐怕曹操是欲放棄中原之地,引吳國兵士持續北上。與我楚國彼此相爭!”

“那現在諸葛軍師在何處?”

“其已經率先進軍白馬,並囑咐末將來給主公報信,懇請主公速派軍士支援前線,爭取擊破曹軍的斷後部隊。”

“好,我明白了!”

王旭聽到這個消息,哪還能坐得住,他沒想到曹操反應會這麼快,決定下得異常果斷。

按理說,曹操怎麼也該在得到曹仁兵敗的消息後,猶豫上一兩天才做出選擇。畢竟放棄中原,可不是說說那麼容易。雖然如今曹操的核心已經搬到河北冀州。可時間上終究還短,他在中原經營的時間更長,至少現在也仍是其根基之地,哪能說放棄就放棄。

只要曹操能多遲疑哪怕一天時間,再開始撤軍,那麼他就能迅速設法逼近,死死將曹軍拖住,迫使其在黃河以南決戰。

可不管是因爲什麼,不管計劃如何,現在曹操已經開始撤軍,那麼逼其在黃河以南決戰的意圖,自然隨之落空,楚國還能爭取的最大利益,就是儘可能吃掉其來不及撤的部隊,時間上越快越好。

腦中電光火石間將形勢梳理了一遍,王旭立刻令道:“鞠義、韓猛,待將士們休息三個時辰,你二人立刻率兵五萬,連夜趕赴白馬,要快!待匯合諸葛軍師,一切都聽從他的安排!”

“諾!”鞠義、韓猛欣然應命。

形勢的改變,讓全殲曹操主力的最好機會失去,王旭心裡很清楚,在黃河以北決戰,結果是很難預測的。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楚國大軍現在的壓倒性局面,就等於是抓住了魏國的尾巴,讓其整個都失去平衡,處處受制。可曹操撤到黃河以北,就等於痛下決心,將尾巴給砍斷,儘管元氣大傷,可終究削弱了楚國的壓迫性優勢。

接下來的時日,楚軍爭對曹操回撤,展開了幾次突進,可無不被殿後的曹軍擋了回來。

王旭也終於放棄拖住曹軍大部的妄想,一門心思打算吃掉其殿後部隊,只等其最後撤走渡河時,尾隨追殺,一舉將其擊潰。

可沒想到,曹軍大部順利撤回黃河以北後,這支殿後部隊竟然沒有渡河,反而在一夜之間突然失去了蹤影。

大怒之下,王旭迅速派遣斥候打探,這才得知,原來這支軍隊虛設營帳,早已趁着夜色往東撤逃,目的地顯然是青州。這可是把他氣得不行,金蟬脫殼這招,他可是用得滾瓜爛熟,沒想今日也被別人算計了一把。

可這時候追也來不及,楚軍更不可能追到青州去,畢竟能否攻破魏國都城,纔是決定北伐成敗的關鍵。

至此,名傳千古的陳留戰役終於結束,以魏國敗退往河北,楚國中路軍進駐白馬和濮陽爲結果,整個戰役,楚國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曹操卻是整整被打殘了近十五萬精銳之師。

這場陳留之戰,與早前的洛陽之戰、南陽之戰,在後世合稱三大戰役。

楚國以極小的損失,取得了輝煌的戰果,魏國前後損失兵力達到驚人的三十五、六萬,若是加上淮河將士與吳國戰鬥的傷亡,已是接近四十萬的損耗,不但高層文武死傷不少,更有大量優秀的中低層將校遭到慘痛損失。

這些軍隊,這些中堅力量,可都是魏國的精銳主力,是抗衡楚國和吳國多年的老兵,其延伸的損失,遠比字面上還要高得多!

好在曹操在關鍵時刻,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斷,保存了魏國一部分精銳力量,避過了滅頂之災。

王旭率領中路軍進駐白馬和濮陽以後,也沒敢立刻北渡黃河,因爲連續的轉戰,已讓楚軍露出疲態。面對沉穩應對的曹軍。不敢輕易進擊。只能在原地休整,靜待戰力的恢復。

這一刻,魏、楚雙方纔算是真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各自爲決戰做着準備。

可事實上,王旭心中隱約有種感覺,楚國的第二次北伐,恐怕將就此結束。

司馬懿、李典、曹休、郭淮等將率部從淮河一帶撤離後,吳國的北伐軍在孫策帶領下。迅速尾隨北上,佔據了徐州除琅邪郡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和豫州部分地區。

不久,吳國周瑜率軍佔據汝南郡東部,與楚國右路軍趙雲,張合等將對峙起來,雖然雙方沒有交戰,可形勢卻異常緊張。

王旭在濮陽得到消息,頓感心情煩悶,忍不住召來諸葛亮商議。

“孔明,吳國這是欲阻止我滅曹啊!”

“唉!”諸葛亮嘆口氣。頗爲無奈地搖搖羽扇。“吳國這是擔心楚國滅曹之後,其無力單獨抗衡。孫策如今之舉。明顯是意欲佔據徐州和豫州部分地區,將吳國邊境擴展到中原。一則打壓魏國,二則增添自身實力,三則恐怕是要與衰弱的魏國結盟了!”

“吳、魏結盟?”王旭眉毛一挑,憂色更濃。

“觀其舉動,應該不錯!”

諸葛亮對政治遠比軍事更加敏感,因此對與自己的推斷非常自信。

“魏國此役損失慘重,精銳將士耗損過巨,更痛失中原之地,國力比之楚國,已經處於下風,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恢復。現在吳國進軍中原,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徐州、豫州大部地區,雖說收穫豐厚,可仍舊是相對較弱的一方。他們兩國,現在都無法單獨與楚國抗衡,因此結盟恐怕是必然。”

“可兩國若是聯合起來,楚國怎能匹敵?”王旭憂心忡忡地說。

諸葛亮笑笑,搖頭道:“主公無需擔憂,吳、魏聯盟,不可能真正齊心協力,更不可能共擊楚國,因爲魏、吳之間也有較大差距,若待魏國緩過氣,吳國也無法單獨抗衡。”

“你的意思是說,吳國打的是平衡的主意?”王旭問說。

“不錯!依臣下推斷,現在的吳國就是打定這個主意。其見曹魏衰弱,便意欲與其聯盟抗衡楚國,同時又通過搶佔中原之地,壯大己身,壓制曹魏的力量,通過這種手段,他越來越強,魏國卻越來越弱,同時還極大的打擊了我們楚國國力。”

“這麼說來,吳國現在就成渾水摸魚的了!”

“渾水摸魚?”諸葛亮微微一怔,隨即笑道:“主公如此形容,倒是合適,不過曹操也不會讓吳國那麼順心的,只是對於主公掃平天下來說,卻着實平添了很大的困難。”

王旭此時也真沒轍了,如果魏國和吳國聯盟,那麼他還真就不知道該怎麼打,他從來沒有預料到,形勢會逐漸演變成這個模樣。

“孔明,現在形勢變得這般複雜,那你覺得我們今後該如何作爲?”

面對王旭的詢問,諸葛亮笑了,似乎早已是胸有成竹。“主公,其實這幾日,屬下已經想出三條對策。”

“噢?快說來聽聽!”王旭精神一震。

“一策,退兵,轉道荊南,討伐江東!曹操實力如今大幅削弱,士氣低落,將士畏懼楚國,若主公派遣強將據險以守,勉強應可抵擋,如此再集中力量,儘快與吳國決戰,先設法滅吳,或有可爲。只是此乃下策,楚國將士連戰已經疲憊,再興兵伐吳,勝敗難料,且曹操當世英雄,遏制險隘,是否能擋住其反擊,也未可知!稍有不慎,反而有滅國之危!”

“二策,退兵,繼續苦心經營內政,充實國力,今後每年或隔年征伐一次,以攻爲守,循序漸進地削弱吳、魏兩國實力,始終保持楚國強於兩國,再善用合縱連橫之道,使三國彼此拉鋸征戰。如此經年累月,長久堅持下去,終能等到最佳時機,且曹操和孫堅年事已高,待其死去,繼任者難以在短時間內完全掌控國內,那時候也是好時機。此策穩,但耗日長久,延及兩代人,乃是中策。”

聽到這裡,王旭頓時透心涼,這第二策不就是秦滅六國的策略嗎?那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掃平天下?稍不注意,恐怕他自己都化成灰,這三國也沒能統一,若是打成歷史上的三國鼎立那樣,死得全國都沒幾個人,那還有幾個意義?

當即忍不住急道:“上策呢?還有一個上策是什麼?”

“至於上策,雖險但卻大有可爲!”諸葛亮說着,習慣性地搖搖羽扇,頓了下才又接道:“上策便是定西涼,掃除後患,得西涼之精兵,集舉國之力,再度伐魏!”

王旭聽到這裡,幾乎是想都不想。“好,那就行上策,唯此策方能合我意!”

說着,其更是迅速站起身來,厲聲接道:“傳令沮授,讓其儘快組織人手,務必以最快的速度,將目前佔據之地的所有曹軍府庫,全部給我搬空,無論錢糧還是物資,亦或者軍械,總之給我搬。”

“除了不準動百姓的財產性命分毫,那些屬於魏國府庫的東西,搬不完的就拆,拆不掉的給我燒,我不想看見有任何東西留下!”

ps:二更到!今後每日兩更,直至完本,如果加更,會在晚上,視情況而定,不建議大家有意等加更!

第754章 都不是問題第5章 豪門王家(下)第463章 大喜大憂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864章 都護府(下)第583章 巔峰戰力第287章 洛陽亂,迎貂蟬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81章 暗度陳倉第573章 再見顏明第860章 稱帝(上)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716章 脊樑之臣第594章 水軍中郎將第745章 郭嘉的算計第371章 黃忠的箭第255章 貼身侍女第80章 首戰告捷第274章 天下將亂第70章 豫州刺史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759章 混血美人第111章 局勢大變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785章 喜憂參半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145章 潛龍脫困第584章 “飯桶”也有才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598章 名將的新生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337章 嫁娶的背後第14章 名師(上)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809章 巧用心思第122章 廣平沮授(上)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552章 前因後果第401章 重振荊州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468章 天降的好處第595章 挑撥仇恨第782章 諸葛亮籌謀第603章 驚險的巧合第503章 悲劇的妙才!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824章 複雜的街亭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538章 五溪猛士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190章 點將發兵第213章 手刃區星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610章 好事連連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723章 交託重任第637章 一個誤會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649章 計定武都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369章 天意難違第85章 正面決戰第522章 蔣琬斷案第601章 派系之爭第120章 戲耍張樑(上)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662章 羣臣進諫(上)第739章 諸葛亮收尾第533章 真正的黑手第87章 黑山張燕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721章 衝出重圍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145章 潛龍脫困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457章 誰是畜生?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396章 大破劉表
第754章 都不是問題第5章 豪門王家(下)第463章 大喜大憂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864章 都護府(下)第583章 巔峰戰力第287章 洛陽亂,迎貂蟬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81章 暗度陳倉第573章 再見顏明第860章 稱帝(上)第332章 恩人劉逸第354章 將才魏延第548章 藏龍臥虎第597章 悲苦洛神第737章 命運難言第478章 神醫張仲景第302章 攻克敖倉第716章 脊樑之臣第594章 水軍中郎將第745章 郭嘉的算計第371章 黃忠的箭第255章 貼身侍女第80章 首戰告捷第274章 天下將亂第70章 豫州刺史第550章 法正的急智第759章 混血美人第111章 局勢大變第326章 傅易山大捷第785章 喜憂參半第827章 兄弟之情第689章 黃雀在後第105章 窮途末路第376章 齊人之福?第186章 力戰孫堅第145章 潛龍脫困第584章 “飯桶”也有才第622章 人盡其才第598章 名將的新生第702章 燃眉之急第272章 徐淑的手段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703章 出兵討伐第337章 嫁娶的背後第14章 名師(上)第497章 夜深人靜第809章 巧用心思第122章 廣平沮授(上)第196章 欣欣向榮第552章 前因後果第401章 重振荊州第342章 智調諸將第468章 天降的好處第595章 挑撥仇恨第782章 諸葛亮籌謀第603章 驚險的巧合第503章 悲劇的妙才!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366章 希望的曙光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824章 複雜的街亭第129章 身先士卒第538章 五溪猛士第364章 勝利的走向第190章 點將發兵第213章 手刃區星第281章 率真的趙雨第610章 好事連連第593章 這是要拼命第723章 交託重任第637章 一個誤會第589章 錯綜複雜第183章 高順的故人第555章 武關城外第649章 計定武都第164章 水中旖旎第351章 點將發兵第566章 朝歌之山第167章 驚才豔豔第397章 荊北內訌第369章 天意難違第85章 正面決戰第522章 蔣琬斷案第601章 派系之爭第120章 戲耍張樑(上)第421章 真實的目的(下)第109章 顏明的秘密第662章 羣臣進諫(上)第739章 諸葛亮收尾第533章 真正的黑手第87章 黑山張燕第493章 貂蟬輕舞第721章 衝出重圍第776章 新的戰局第145章 潛龍脫困第150章 落魄街頭第457章 誰是畜生?第698章 啓用賢才第396章 大破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