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

當程昱等人在聽到曹操的問話後,不由得都沉思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鍾繇才率先說道:“主公,下蔡城裡既然有十萬大軍,而我軍則只有六萬兵力,想要拿下下蔡城來很難啊。就算真的拿下了下蔡城我軍也會傷亡慘重的,不如派使者進入下蔡城勸降那紀靈如何?”

“元常公說的不錯,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臣願意前往下蔡城一行,說服那紀靈降於我軍。”

聽到王朗要親自前往下蔡城一行時,曹操立即就搖了搖頭說道:“那紀靈可是袁術身邊的親信,景興未必能說服於他,很可能還會被他加害與你,所以這勸降之事就此作罷,咱們還是另想他法吧。”

不過王朗並不死心,他又建議曹操親寫一封書信給紀靈,並許下高官厚祿勸他來投。曹操當然不想負了王朗的好意,當曹操的書信用箭羽射進了下蔡城後,很快就被袁兵呈在了紀靈的面前。

當紀靈在看完書信的內容後,不由得是冷笑了一聲說道:“陛下對我恩重如山,又豈是他曹孟德能勸降得了的。來人,給我傳信給曹孟德,讓他死了這條心吧,我紀伏義是絕不會向他投降的。”

紀靈的拒絕並不出乎曹操所料,所以曹操只是冷哼了一聲,便說道:“既然他不識擡舉,那就讓他見識一下我曹軍的厲害吧。來人,擂鼓聚將,我要強攻下蔡城。”

當曹洪等人在聽到擂鼓聲後,是很快就來到了曹操的大帳裡。此刻就見曹操高坐帥臺,並大聲地說道:“曹洪、李典聽令,命你二人率一萬人馬攻打下蔡城的北門。樂進、路昭聽令,命你二人也率一萬人馬攻打下蔡城的西門,至於下蔡城的東門就由本將軍親自來攻打吧。”

曹操的命令剛一下達,一旁的曹昂立馬就站出來,說道:“父親,你忘了還有一處南門,不如就把南門交給孩兒來攻打吧,孩兒保證能攻破此城的。”

“閉嘴,你這個逆子,大帳之中哪裡還有父子之情,你以爲這是在家裡嗎?帶你出來簡直就是一個錯誤,本以爲經過了上次的官渡之戰後,你有所長進,沒想到你還是這麼的朽木不可雕,難道你不知道圍三闕一的戰術嗎?你平時所讀的兵書都忘乾淨了吧。你現在就給我滾出大帳,沒有抄寫完二十遍兵書,休想再有統兵的機會。”

此時的曹昂被罵的是羞紅了臉,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大帳,並返回了自己的帳中。而曹洪等人再接過令箭後,立刻下去是準備了起來。

第二天天剛亮後不久,曹軍就將下蔡城三門是圍了個水泄不通。同時曹洪和樂進等人在試探性地進攻了一番後,也對下蔡城的防守有了一定的瞭解。不過曹洪等人並沒有將那些袁軍放在眼裡,只見他們在休息了半刻鐘後,又再次向下蔡城發起了進攻。

而這時的紀靈也知道自己的人馬不如曹軍,所以他將兵力成倍地放在四門之處後,又叫來了副將李豐和樑剛說道:“你們二人分別駐守北門和西門,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曹軍攻進來,明白了嗎?”

李豐和樑剛點了點頭後,便立刻就前往了北門和西門處。當曹洪和樂進向西北兩門發起進攻的同時,曹操也命晏明和毛玠向南門處發起了進攻,頓時下蔡城三門就受到了曹軍的猛烈攻擊。

此時做爲主將的紀靈,手持三尖兩刃刀地就站在了城牆上。當他看到曹軍像潮水般地涌向城牆處時,他頓時是大聲地喊道:“弓箭手射擊,一定要阻止曹軍的進攻。”話音剛落,城牆上的弓箭手們立刻是萬箭齊發地就射向了涌來的曹軍。

不過曹軍的戰鬥力確實強悍,雖然第一波攻擊損失了上千人,但第二波第三波的攻勢很快就衝到了城牆處。這時候的紀靈看到曹軍已將雲梯搭在了城牆上後,又立刻下令道:“擂木滾石給我砸下去,決不能讓曹軍攻上城牆來。”命令剛一下達,城牆上堆放的擂木滾石猶如冰雹般的就砸向了進攻的曹軍,頓時砸得曹軍是血肉橫飛、屍橫遍野。

當曹操看到進攻受阻後,頓時是大怒地說道:“曹安民,命你帶五千弓箭手阻擊城牆上的袁軍。”

“是,主公。”曹安民接令後,立刻帶着五千弓箭手就衝到了城牆處。

隨着弓箭手的參戰,才漸漸地壓制住了城牆上的袁軍。不過紀靈也不是易於之輩,他同樣調動了上萬名弓箭手來阻擊城下的曹軍。雙方你來我往交戰了一天後,曹操不得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而紀靈看着曹軍撤回營寨後,也不由得是鬆了一口氣。今日之戰曹軍共死傷了數千人,而袁軍損失的人馬更是曹軍的一倍多。好在守住了下蔡城,紀靈也算是長出了一口氣。

就在曹軍撤回大營後不久,曹操又將大臣們召到了大帳中,說道:“今日一戰,我曹軍損失慘重,雖然也給袁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但這樣的損失還是令我們無法承受的。不知諸公可有良策助我拿下這下蔡城來?”

“主公,下蔡城裡有袁軍十萬,就算咱們真拿下來也是損失慘重,不如咱們繞過下蔡城,直接進攻鳳台和壽縣如何?”

聽到鍾繇的話後,曹操又將目光看向了程昱。而程昱想了想,便說道:“元常公的話不無道理,咱們還可以引蛇出洞來襲擊紀靈的大軍。現在紀靈的大軍駐守在下蔡城裡,剛好擋住了我們前進的腳步,如果能將他的大軍引出來,那咱們完全可以圍殲這支袁軍。”

“嗯,仲德此話不錯,我也正有此意除掉紀靈的大軍。曹洪聽令,命你帶一萬人馬繞過下蔡城並進攻鳳臺縣。李典、樂進聽令,命你二人率兩萬人馬埋伏在鳳臺縣的官道兩旁,一旦發現袁軍回援鳳臺縣時,並立即圍殲這股敵軍,同時子廉的人馬也可以殺個回馬槍阻擊這股敵軍。”

當三人領命後,是連夜就繞過了下蔡城,並向鳳臺縣駛去。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
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十九章 招兵買馬 (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五百二十四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上)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五百零九章 大敗呂布軍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三百二十章 穩定漢中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烽煙四起 (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零二章 誅殺黃祖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霸王孫策 (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四百六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四百二十一章 替馬超做媒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六百零四章 南郡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五百七十章 天網恢恢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六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瘋狂(中)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七十一章 廣宗城破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三百一十六章 左慈遁術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漢軍威武第五百四十章 九宮八卦陣 (中)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三百一十八章 奇襲漢中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