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

荀彧在聽了曹操的講述後,不由得在心裡暗歎了一聲;那劉子安戰功赫赫,又豈是好易於之輩。別說戰勝他了,能立於不敗之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荀家同樣是頂級的世家門閥,而荀彧心裡也一直是向着漢室的,他根本就不想讓自己的家族攙和到這場戰爭中來。可惜他並不是荀家的家主,也不能決定家族的命運,好在他的同胞兄弟荀湛已成了漢臣,到時有他說情也許能幫家族度過這一難關。

就在敵我雙方積極備戰之時,司馬懿卻進了曹丕的別院,並對他說道:“少主,這次的大戰恐怕對我方不利,所以少主還是要早做打算纔是。現在大公子已逝去多年,三公子雖然悍勇,但並不是曹公最好的繼承人選,唯有四公子曹植與少主纔是曹公眼中最好的人選。

懿在來之前,曾聽聞少主要與曹公一起出徵,而許昌將由四公子暫代掌權,這可不是一件尋常之事啊,還望少主多多提防纔是。”

曹丕字子桓,曹操的次子,同時也是三國時期魏朝的創建者。此子少時好弓馬,誦詩、論。及長,熟讀《五經》、《四書》、《史記》、《漢書》等,諸子百家之言,無不畢覽。

雖然曹丕生於戰亂年代,但也曾隨軍作戰,因此被曹操任命爲了五官中郎將。而司馬懿早就發覺曹丕不凡,因此也自願投身在了曹丕的門下。

現在兩人可算得上是臭味相投,曹丕看中了司馬懿的謀略,而司馬懿則看上了曹丕的權勢,他相信只要曹操一死,定會將這家主之位傳給曹丕的。就算有老四曹植從中作梗,他也有辦法幫曹丕奪取此位,到時纔是他真正謀略天下之時。

此刻的曹丕在聽了司馬懿的話後,不由得陰沉着臉就說道:“本公子這次隨軍出征是由父親親自點的名,倒是便宜了老四坐鎮許昌城。仲達,你可有辦法讓老四在暫代這職權時,出點紕漏。這樣我父親定會惱怒於他,說不定還能將他是撤換下來。”

一聽曹丕要對曹植下狠手,司馬懿連忙就勸說道:“二公子千萬不可意氣用事,現在當務之急是要打好這場仗,若誰敢從中鬧事必會受到曹公的嚴懲的,所以二公子絕不可輕舉妄動。”

不是司馬懿不想幫曹丕扳倒曹植,而是現在大戰即將開啓,誰要是敢在這時候鬧事,定討不了好。而且有程昱、荀彧這些老謀深算的人在場,就算司馬懿幫得了曹丕,也定瞞不過這些老臣的眼睛,所以司馬懿不得不勸說曹丕打消了此念頭。

同時司馬懿也小聲地對曹丕說道:“二公子,想要得到曹公的青睞,唯有在戰場上立下大功方能得到曹公的喜愛和看重。這次二公子隨曹公出徵,其實就是一件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懿已幫二公子想到了一條妙策,若此計能成功,定能助二公子繼承曹公的家主之位的。”

一聽此言,曹丕立刻是精神一振地說道:“仲達,快快將妙策獻上,到時準少不了你司馬仲達的好處的。”

“二公子,此計有些陰狠,絕不可告訴任何人。等到大功告成之日,便是我軍大破漢軍之時。”說着司馬懿就在曹丕的耳旁是小聲地說道了起來。

而曹丕一邊聽着,臉色也是越發地蒼白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曹丕才緩過來勁來說道:“司馬仲達,你這條計策不僅陰狠,也未免太毒辣了一些吧。要是真讓世人知道了,你我定會成爲千古罪人的。”

“二公子,只要能擊敗漢軍,並置那劉贇於死地,又有誰會說此計的陰狠呢!等到二公子登上了高位後,還有誰會記得此事。”

此時的曹丕隱隱有被司馬懿說動的跡象,當他在屋子裡轉悠了幾圈後,終於一咬牙便說道:“仲達,此事就交由你去做,我會派給你幾名死士,等事情辦成之後,這幾人也用不着回來了,你明白了嗎!”

司馬懿點了點頭,便告辭離開了曹丕的別院。當晚就有幾名死士再接了司馬懿的指令後,是連夜就出了許昌城,至於他們要去哪裡,除了司馬懿外,無人得知。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春,隨着大戰的臨近,劉贇與他帳下的文武大臣們也是越來越忙碌了起來。只見一車車的糧草及武器裝備是駛出了雒陽城,並緩緩地向司州的邊境處駛去,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而就在劉贇等人忙個不停時,忽然有天機閣的人找上了劉贇,並將一封絕密書信是遞與了他。當劉贇好奇地打開書信纔看了一眼,臉色頓時就大變了起來。

只見他是陰沉着臉就問道:“可找到此病的根源,那些染上了瘟疫之人可與普通人隔離了開來。還有此事可上報了醫學府,張仲景大人可有良方消除此瘟疫?”

劉贇連續問出的幾個問題,問得那名天機閣的人是臉色蒼白。過了好一會兒那人在冷靜下來後,便立即就回答道:“回稟主公,病症的根源已找到,是在少室山下的登村裡。現在整個村子已被我們封閉,而張仲景大人也已知曉此事,此刻正帶着大批醫者趕往了登村。至於可有良方一事,還得等張仲景大人診斷之後方能知曉。”這名天機閣的密探一邊說着也一邊不停地擦着臉上的汗水。

站在劉贇身邊給他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特別是劉贇身上冒出來的那股煞氣,差點壓得他是擡不起頭來。

此時的劉贇一臉惱怒地就說道:“回去告訴王師,本王要在天黑前知道一切的緣由,若查不出此事來,天機閣立刻解散,因爲本王不想養一羣廢物。”

那名密探在應了一聲後,是連忙就跑出了王府。而劉贇此刻也坐不住了,便帶上了典韋和一羣侍衛就出了王府。

當劉贇來到三省六部的密院時,正好碰上了沮授、田豐和董昭等人。現在三省六部的官員除了顧雍不在密院裡外,其他人都在院子裡是忙碌着。

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
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一百八十九章 幷州六郡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二百一十章 詐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六百零三章 圍攻南郡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七十六章 鳳舞九式第五百四十三章 野心勃勃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化鮮卑部第一百一十五章 烏桓入侵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五十八章 夷將鄂煥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袁術的末日 (上)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三十七章 計中計 (上)第三百零七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二十八章 廢史立牧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三百二十九章 親征荊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六十八章 雙星閃耀 (三)第八十一章 事實真相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笑泯恩仇第六十一章 對懟皇甫嵩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棗會盟 (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斬殺烏延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移師赤壁第五百五十七章 曹操的條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兵進長安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六百一十四章 悲催的曹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百二十章 反間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