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

其實這時候最後悔的人就屬崔烈了,他也沒想到劉贇的反擊竟然會這麼犀利,簡直就是不給別人留活路啊。就在大家等着劉宏的裁決時,劉贇卻突然嘆了一口氣,便大聲地念道:“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當劉贇的這首詩詞一出,頓時就驚呆了朝堂上的所有人。當蔡邕與盧植等人反應過來後,也不由得是大聲叫起了好來。這首詩出自於謙的《石灰吟》,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爲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今日劉贇被人定罪,但他並不後悔自己曾做過的事情,因爲他心中問心無愧,所以纔不由自主地吟出了這首《石灰吟》來。

只是讓劉贇沒想到的是;此詩一出讓更多的人都爲他求起了情來,這也讓那些想試探劉宏態度的人頓時是消停了下來。現在滿朝文武都在品鑑着這首《石灰吟》,誰還敢出來找不痛快啊。就連那當事人皇甫嵩都乖乖地閉上了嘴,所以就更沒有人再提劉贇以下犯上的事情了。

看着滿朝文武都消停後,劉宏也是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既然諸卿都沒有了意見,那這件事情就此揭過,如大家無本可奏,那就退朝吧。”

就在劉宏剛說要退朝時,劉贇卻站了出來,並啓奏道:“陛下,臣有奏,這次黃巾逆賊反叛讓各州郡是損失慘重,特別是寒冬季節即將到來,還請陛下免了各州郡的賦稅吧,否則各州郡必會再次出現難民潮的到來,請陛下憐惜我大漢子民的生息,臣替天下百姓謝過陛下的恩賜了。”說着劉贇就朝漢靈帝是跪了下來。

而這時候盧植、朱儁等人也同時站了出來,並附議了劉贇的提議。當劉宏看了看跪在下方的劉贇等人一眼後,便也點頭同意了他們的啓奏,並將免去的賦稅提爲了兩年。

就在劉贇等人高喊着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時,劉宏已經起身並退出了大殿。而這時候張讓也叫了一聲退朝後,滿朝文武這才漸漸地退出了德陽殿。

當劉贇也跟着蔡邕等人走出德陽殿時,突然一名宦官跑了過來,並攔住了劉贇說道:“東萊亭侯請留步,陛下召你在章德殿見駕,還請侯爺隨咱家去見陛下吧。”

聽到這名宦官的話後,蔡邕拍了拍劉贇的肩膀就說道:“子安,你先去見陛下吧,陛下可能有話要對你說,晚些時候再來蔡府也是一樣的。”

“是啊子安,既然陛下召見你,那你就快去吧,我會在你岳父家裡等你的。”說着盧植也朝他是揮了揮手。

當劉贇在章德殿見到劉宏的時候,他就被劉宏的臉色給嚇了一大跳。剛纔在朝堂上離得遠所以未看清劉宏的臉色,而現在劉宏就坐在軟塌上召見他,所以他很清楚地就看見了劉宏的臉色很不好,就好像是真的大病了一場的樣子。而且以劉宏的年紀來算他應該纔剛剛三十而立吧,可是此刻的他看上去就跟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沒有絲毫的差別,看來這位玩物喪志的漢靈帝還真是時日無多了。

此刻的漢靈帝懶散地靠在軟塌上就對劉贇說道:“子安,你這次平定黃巾軍立功不小,而且今日的表現也更深得朕心,所以朕把你召來就是想要告訴你,以後這漢室江山就需要像你這樣的年輕人來傳承下去,你明白了嗎?”

“謹遵陛下的教誨,臣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這纔是我劉家的好男兒。來人,賜劉贇黃金千兩、錦袍一件。另賜封蔡邕之女蔡琰爲三品夫人,授金印紫綬、秩一千石。”

劉宏這封賞可是直接就把蔡琰定爲了劉贇的正妻,雖然兩人還未成婚配,但兩家的親事卻早已是定了下來,就等着兩年後劉贇把蔡琰給娶過門了。

當劉贇再謝過了劉宏的恩賜後,這才退出了章德殿。當劉贇來到蔡府時,蔡邕也早已得到了宮裡的傳召,並知道了自己的女兒被賜封的事情,所以一看到劉贇進來後,就哈哈大笑地說道:“子安回來的正好,今日可是我蔡府的大喜事,雖然你與昭姬還未成婚配,但陛下的恩賜就已到了府上,以後昭姬可就是你的三品夫人了,哈哈哈。”

看着蔡邕滿臉的紅光,劉贇也連忙是上前恭維了幾句。同時他也看到了在大廳裡還坐着的盧植、馬日磾、曹操等人,當他上前見禮時,盧植就對他說道:“子安,你今日的那首《石灰吟》還真是說的好啊,沒想到康成兄竟然還教出了一位如此傑出的弟子出來,還真是羨煞旁人也。”

“是啊,當子安這首《石灰吟》一出,滿朝文武還有誰敢說子安不是的,就連那義真和文友也是無話可說了,真不知道他們還瞎折騰個啥啊。也就是那崔威考非要攪進這件事情來,現在好了吧,我看他以後還怎麼面對其他人。”

“翁叔兄還是少說兩句吧,威考兄也不容易,只是他不該拿子安來試探陛下的態度纔是。而子安也不是一個省心的小子,我看這次威考兄算是威名掃地了。”

“活該,我當初就警告過他們別搞事,可是他們就是不聽。還好文友和季友他們沒有攪進來,否則這次準讓他們是臉面無存。”

就在盧植與馬日磾說着今日之事時,曹操也對劉贇是豎起了大拇指說道:“子安,今日這首《石灰吟》一出,你的名聲又會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你還真不愧是我大漢朝的第一才子啊,哈哈哈。”

“孟德兄,我知道你與那些黨人交好,請你幫我帶句話給他們吧。我劉贇只關心這漢室的安危,至於他們與宦官們的爭鬥我就不參加了。不過我也不會任由那些宦官們攪亂我漢室江山的,到時候我也同樣會做出自己的抉擇來。”

劉贇可是知道這些宦官們的下場,不過現在只是時機未到而已。一旦漢靈帝駕崩,就是十常侍倒黴的時候。

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
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零七章 戰關羽第九十五章 初見董卓第五百八十章 強渡黃河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二百零四章 八部將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禍亂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二百六十三章 諸葛四友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四十八章 圍追堵截(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陣斬賀齊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三百四十八章 預謀巴郡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章 過目不忘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五百七十四章 司馬家族的覆滅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四百零六章 楊修楊德祖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血濺許昌城(下)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招攬名士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第四百九十二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反偷襲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五百五十一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九十二章 奇襲叛軍大營第四百七十四章 取毗陵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四百二十七章 生擒孟獲第八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三百五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四十六章 管承投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阻擊袁軍第五十三章 賭約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十五章 前往中山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二百二十四章 智取扶風城 (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水軍登陸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