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飛將軍呂布

就在劉贇準備動身去幷州時,忽然又接到了皇甫嵩去世的消息,而這一年正是興平二年(195年)。當劉贇率領衆大臣前去弔唁皇甫嵩時,皇甫嵩的兒子皇甫堅壽親自在大門外迎接了他們。

皇甫酈的事情並沒有牽扯到皇甫嵩的身上,所以皇甫堅壽對劉贇也表示了感激。雖然劉贇以前曾與皇甫嵩有過嫌隙,但不可否認的是;皇甫嵩爲人仁愛謹慎,盡忠職守,有謀略,有膽識。平黃巾賊居功至偉,領冀州牧時要求朝廷減免冀州一年田稅,百姓稱道。他在任期間,上表陳辭、勸諫或有所補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親手書寫,而且毀掉草稿,一點也不宣露於外。

在軍旅中,皇甫嵩溫恤士卒,甚得衆情。每次部隊停頓、宿營,他都要等到營幔修立妥當,纔回自己的軍帳。將士們全部吃完飯後,他才吃飯。部下吏士有接受賄賂的,皇甫嵩並不顯責,而是再賜給他錢物,吏士慚愧,有的竟至於自殺。皇甫嵩還折節下士,門無留客,當時人稱揚他,紛紛歸附。

當劉贇給皇甫嵩上完香後,便又以朝廷的名義賜封皇甫嵩爲了驃騎將軍,都鄉侯,同時還封了皇甫堅壽爲鎮東將軍及關內侯。

當劉贇在走出皇甫府時,剛好遇到了盧植、朱儁、馬日磾等人來弔唁皇甫嵩,就連他岳父蔡邕也在其中。劉贇連忙上前與盧植、朱儁等人交談了一番後,才邀請他們晚上來大將軍府一敘。

而盧植、蔡邕等人也確實有許多話要與劉贇談,於是便答應了他的邀請。當夜幕降臨後不久,盧植等人就來到了劉贇的府上,而劉贇也是設下了酒宴來款待盧植一行。

酒過三巡,盧植就說道:“子安,你既然成了攝政王,可有什麼章程於朝廷嗎?”

劉贇放下手裡的酒杯後,就回答道:“目前並沒有什麼大的改動,我只想循序漸進地去完成我的目標。現在幷州已傳來了喜訊,我漢軍已收復了幷州六郡,而匈奴人也已俯首稱臣,所以我打算過兩天就前往幷州一行。對了師伯,還有諸位叔父,我想讓你們進三公九卿,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子安,我等都已老矣,不願再回朝中做事了。再說我們現在在北海書院過得很充實,我想那裡纔是我們最好的歸屬吧。”

盧植的話立刻就得到了朱儁等人的贊同,而劉贇也不好再多說什麼,於是便答應他們的請求。當劉贇在送盧植等人出府時,盧植就小聲地對他說道:“子安,若想得天下,就得儘快平定這個亂世,千萬不可有婦人之仁。”

盧植的話讓劉贇是吃驚不小,而且盧植能說出這番話來,也代表了今天來他府上所有人的意思。當劉贇將目光看向他那位岳父大人時,蔡邕瞪了他一眼,就說道:“看什麼看,你以爲老夫真是迂腐之人嗎?要不是看在新兒的份上,我才懶得管你們的閒事。”

蔡邕嘴裡所說的新兒就是劉贇的兒子劉新,現在劉贇的權勢越來越大,而做爲長子的劉新自然就成了衆大臣眼中的繼承人。一旦有朝一日劉贇君臨天下之時,他的兒子劉新就是未來的嫡長子,所以想要將漢室江山延續下去的話,這倆父子就是衆大臣眼中最好的選擇了。

此時的劉贇也終於明白了盧植等人的想法,他向盧植、蔡邕等人點了點頭後,就說道:“師伯、岳父大人,我知道該怎麼做了,你們放心吧,我絕不會令你們失望的。”

兩日後,劉贇率領三千重騎及五千輕騎兵就前往了幷州。而隨行的除了有右賢王去卑外,典韋、高覽等人也在其中。而就在劉贇趕往幷州之時,郭嘉也對河東郡發起了猛攻。同時張燕率領的漢軍也侵入了平陽郡的領地,頓時司州各處就燃起了戰爭的煙雲來。

當劉贇抵達北地之時,呂布、陳宮親自出城迎接了他,而且劉贇還在呂布的身後看到了童飛。於是他哈哈大笑地上前就拍着呂布的肩膀,說道:“不愧是飛將軍呂布,這麼快就收復了幷州六郡,而且還讓匈奴人是俯首稱臣,看來這天下第一名將的頭銜非奉先莫屬啊,哈哈哈。”

聽到劉贇的誇讚呂布也是喜上眉梢,而這時的劉贇又來到陳宮的面前,說道:“公臺,辛苦你了,陛下和朝廷是不會忘了你們的功勞的,而且你們的功績也將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劉贇的話說得陳宮是熱淚盈眶,做爲文臣沒有誰不想名垂青史的。當劉贇又來到童飛的身邊後,就小聲地問道:“鈺霖兄,你與呂布的比武究竟是誰勝了?”

童飛呵呵一笑,道:“我與奉先的武技都在伯仲之間,論沙場搏殺我不及他,但在技巧上我略勝半籌。”

聽童飛這麼一說劉贇頓時就明白了過來,童飛缺少的是實戰,而這也確實無法與呂布相比。呂布能有今日的成就,可都是靠他血戰沙場博出來的,所以就算是劉贇也要對呂布說一個“服”字。

當劉贇一行進到北地城後,呂布也在府上是設下了酒宴並款待劉贇一行。同時還告訴劉贇,明日就在北地城外接受匈奴人的歸降,到時候匈奴王欒提呼廚泉會親自送上降表及佩刀的。

而劉贇在點了點頭後,也當場拿出了聖旨賜封呂布爲了衛將軍、平陶侯,而陳宮則被賜封爲了徵北將軍及武陽侯,而其他人等同樣受到了朝廷的賜封。

就在大家舉杯慶賀之時,劉贇又趁着酒勁對呂布說道:“奉先,今日你爲我漢室江山立下了大功,本王就賜你一個飛將的別稱吧,同時本王再送你一首詩。”說着劉贇就將那首王昌齡的《出塞》詩是念了出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劉贇此詩一出,頓時就迎來了所有人的叫好聲。特別是陳宮,他可是名士出身,當然知道這首詩詞的精妙之處。當他在品過這首《出塞》詩後,就忍不住對劉贇說道:“王爺不愧是我大漢朝的第一才子,這首《出塞》詩一出,必能讓奉先是名揚天下的,哈哈哈。”

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
第十一章 康成公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一百三十二章 迎回少帝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七十七章 兵圍徐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二百章 李儒李文優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四百六十六章 周瑜詐死第三百八十二章 射鵰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三十三章 鍛造手冊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突發的瘟疫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五百五十四章 張飛受傷第四百一十六章 截獲糧草與兵器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八十五章 袁術的末日 (中)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三百五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攻取句章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六百零八章 輿論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劍閣難行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江東危也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面夾擊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三百四十五章 勸降張任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五十一章 刺殺韓文節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二百七十七章 圍攻下蔡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蔡邕爆粗口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九十六章 召開會議第五百一十九章 再起殺戮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六十章 周舫詐降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七章 朗朗乾坤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燒博望坡 (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世家的希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六十三章 “虎癡”許褚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二百八十九章 隔岸觀火第一百三十八章 幷州刺史丁原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九十二章 斬立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