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候,以人爲本都是不可逆的。
袁紹依照高遠的計劃,他派出了辛評,就在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上,袁紹官方的土地上,安置山中歸來的百姓。並承諾,這些田地都歸你們了。這讓原本地上的百姓羨慕不已,早知道能分土地,早就上山了。
隨着山中百姓下山,高遠的寬厚仁德的名聲也傳播了出去。人們這才知道,原來是高遠的請求,袁紹這纔給了土地。
另一方面,太行山脈某隱秘山溝,典型的“座山雕”式的山寨。
大廳之中,張燕坐在虎皮椅子上,望着廳中一個光頭壯漢十分不滿的說道:“黃龍,怎麼你這邊的糧食還差二千斤,難道你要‘私’吞?”
“不不不……。”黃龍連連擺手,又唉聲嘆氣,道:“首領,我哪裡有那個膽。您也不是不知道,咱們這太行山地界大,收齊糧草所需時日長。我這邊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南邊有不少村落的百姓都下山了。”
這對張燕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消息,他不禁站了起來,驚道:“什麼,下山了!”
黃龍娓娓道來,最後說道:“高遠的勸說下,袁紹又給田地,百姓都下山了。”
“這個高遠,這麼能拉攏百姓?”張燕便感到,這個高遠與其他諸侯不同。
一旁的另一位頭目於羝根道:“首領,這可不行啊,若是百姓都被那個高遠勸下山,咱們今後去哪裡收糧?”
不單單是沒有糧草的問題,還有兵源的問題。幾乎二十年了,從來沒有人能夠真正威脅到太行山裡的黑山軍。張燕便發現,若是自己應對不好,這一次真的有被消滅的危險。
“可惡的高孟嚴,百姓怎麼可能會相信他!”他作出了決斷,“傳我命令,大軍準備出征。”
山民乃是張燕的後勤力量,兵員、糧食都是從這裡出來的。雖然還只是少數村落下山,但也讓張燕感受到了最大的威脅。於是他以熟悉大山的優勢,率領二萬大軍悄悄潛行,準備在葫蘆谷包圍高遠,一網打盡。
……
葫蘆谷,雪停了,積雪很厚。高遠在這個時代的第一個冬天,讓他見識到了古代生活條件的困難。沒有機械力量,城外的人們很難處理積雪,冬天幾乎不出‘門’,這或許就是“貓冬”的由來。
夜‘色’下,一個年輕人小心翼翼來到谷口,卻還是被高遠軍的警戒兵發現。
“什麼人?”
年輕人早有準備道:“俺是谷中池家的,俺叫池山,前幾日出外狩獵了。”
衛兵知道池家,前幾天高遠親自救出的老者就是池家老爹。於是,衛兵親自送池山回家,得到池老爹確認後,這才離開。
隨着衛兵離去,池老爹飛快關閉了屋‘門’。
“兒啊,你會來了!”池母抱住了自己的兒子。
池老爹焦急道:“山兒,你怎麼回來了?”
池山雖然在黑山軍中,但每年冬天都會想辦法回來一次,他需要幫助年邁的父母劈柴打水修補房屋,好讓他們能夠安穩渡過冬季。然而今年好像不需要他了,草屋都是新的茅草,屯裡滿滿的柴火,這些僅靠年邁父母的體力是做不到的。
池老爹拉着兒子,圍着火盆烤火,解‘惑’道:“是高將軍的隊伍,咱們自己的隊伍!”他說到這裡,‘露’出喜悅的笑容,“我活了五十多歲,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隊伍。不搶百姓,沒有徭役,反而是幫助百姓做事。”
“高將軍是個好人,老天保佑他長命百歲。”池母在一旁說道。
“沒想到天下真有這樣的人!”池山驚訝過後,卻是說道:“爹孃,我今天是來帶你們離開的。”
“爲什麼?”池老爹疑‘惑’道。
池山小聲道:“明日的這個時候,張燕首領就會帶領兵馬來到。兵荒馬‘亂’孩兒怕你們出事情,明日一早,咱們就藉機離開。”說完他就拿過帶來的獐子,“孩兒給你們做頓好的,明天也好有力氣趕路。”
誰知池老爹忽然站了起來,急切道:“不等明天一早,現在你就跟我去將高將軍!”
池山吃了一驚,“爹,你瘋了?”
池母這時候說道:“前日雪崩,是高將軍親自在雪下挖出了你爹,還爲咱們家蓋了新草屋。咱們雖然沒有學問,但也要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知恩圖報……。”池山猶豫起來。
池老爹一把抓住兒子的手,就向外走去,池山驚慌了,道:“爹,我的身份過去必死無疑,您老自己去就行了。”
“你棄暗投明,高將軍一定不會殺你的,跟我走!”
當高遠收到消息後,他十分驚訝,因爲他已經派出了許多斥候,探察情況。
原來張燕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他走的是隱秘的小路。大山之中千溝百壑,可能只是相距百米,然而隔着一道嶺,就會毫無覺察。這也是三國時代,出現許多小路偷襲成就經典戰役的原因。
高遠並沒有爲難池山,反而是對其大加讚賞。而池老爹知道自己的兒子不願做是一個莊稼漢,於是池老爹請求高遠收留自己的兒子。
池老爹對自己兒子說道:“兒子啊,我知道你不想一輩子種地,那麼就跟着高將軍幹吧,跟着爲咱老百姓的隊伍幹。”
便如同後世送兒從軍的鄉親一樣,池老爹將自己的兒子送到了高遠的隊伍中。
於是,池山便成爲了高遠帳下的一名親衛。
隨後高遠聚衆議事,並讓池山對張遼、趙雲等人通報了一番情報。
“兩萬人!”張遼頓時不安,道:“主公,張燕的兵力幾乎是我軍的十倍,還是先撤出葫蘆谷。有池山相助,主公聯繫袁家三公子,一起進兵,直搗黃龍爲上。”
張遼的想法是好的,直搗黃龍也很‘誘’人。然而高遠卻是搖頭,道:“咱們撤退,張燕也可以撤退。他在這太行山中反圍剿了幾十年,他可以化整爲零與我們僵持。我們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並且他化整爲零後,我們幾乎不可能找到他。”
衆人不禁點頭,欽佩高遠不同尋常人的大局觀,若張燕真的按照高遠所說,在這千里的大山之中,根本就抓不住他。
張遼問道:“主公,那您是怎麼想的呢?”
高遠笑了,“從黃巾之‘亂’,張燕就開始對抗反圍剿,而這一次,他來圍剿我。那麼,我也給他來一個反圍剿。咱們就在這山谷中埋伏,打他個措手不及。張燕十倍與我又怎樣?我軍皆是‘精’銳,而自古這埋伏,就是爲以少勝多準備的。”
衆人楞了,心說主公這是被天寒地凍,凍‘混’了頭了。
趙雲先張遼一步,焦急道:“高將軍,您是不是考慮錯了?咱們是在山谷之中,只有前後兩個出口。張燕此來只需堵住兩頭,咱們就成甕中之鱉,怎麼可能埋伏,又怎麼打張燕一個措手不及?”
高遠笑道:“子龍無需多慮,這一次管教張燕有來無回!”
張遼與趙雲面面相窺,他們猜不透高遠是怎麼想的,又怎樣能夠在內埋伏在外的張燕。然而看高遠的模樣,顯然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
感謝:停留在記憶中,夢想締造者10,兩位兄弟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