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

徐州,魏延和孫堅的大軍終究還是沒能攔得住夏侯淵。

夏侯淵率領麾下的大軍三日五百里、六日千里,縱使在魏延的精心埋伏之下損失了一小部分兵力,但還是有驚無險的擺脫了魏延的追擊。

與此同時,下邳的呂布得知了曹操派兵前往青州的消息,心中大急。儘管在陳宮的勸阻之下,止住了立刻回去支援的想法,但依然心神不定,根本無心進攻下邳。

得知了夏侯淵回援的消息,呂布內心更加狂躁了:“公臺,夏侯淵已經率軍回援,這下邳城我們肯定是拿不下了,還是退守青州吧!”

陳宮看到呂布這一心思歸的樣子,內心輕嘆了口氣。身爲人主,卻毫無魄力可言,貪圖安穩,不求進取。

青州足足留了四萬餘的守兵,以曹操在兗州的兵力,除非傾巢而出,否則絕對不會有失。曹操只要腦子沒問題,絕對不會這麼幹的。可道理都說盡了,呂布還是一心想要回撤。

“主公現在撤退,袁公路剩下的大禮不想要了嗎?如今我軍已經圍困下邳城十多天了,城內的守軍已經損失慘重。只要主公再堅持數日定可拿下。”

“主公勇猛無敵,攻城隨施展不開,但陸戰對付夏侯淵應該是可以輕易解決的。主公,此乃天賜良機,萬萬不可撤啊!”

呂布聽這話聽的都已經厭煩了,不滿道:“可是這下邳城牆高城堅,那曹子孝更是善守之將,我等實在難以拿下啊!若是任由曹操麾下的大軍在我等的地盤上肆虐,這半年來的努力豈不白費?不如早日撤退,再謀他法吧!”

陳宮還欲勸說,而呂布的耐心早已被他耗盡了,直接對着諸將道:“此事就這麼定了,我等先行撤軍,日後再來拿下新得徐州兩郡之地不要放棄,待日後再來拿下徐州!”

本身呂布就是個小富即安的性格,能有着一州之地藉以自保他已經很滿足了。雖然失去袁術許諾的那些錢財有些可惜,不過又得了兩郡之地他已經很滿足了。

陳宮看到呂布這個樣子,嘆氣跺腳也是無可奈何。不過呂布說的也有些道理,有曹仁在,下邳終究是難以攻下,此時撤軍也未嘗不是個正確的選擇。但是在戰略上,此時撤軍就意味着將中原霸主之位拱手讓與曹操。

沒有攻佔下邳,徐州的那兩郡根本守不了住,等到曹操緩過勁來就得被其奪回。

徐州的此地就是這樣,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卻一馬平川、難以防守。歷史上孫權離徐州這麼近,卻基本沒有打過此地的主意,就是因爲他明白自己打下徐州不難,但是守不住。

麾下騎兵不多的他攻打這個地方完全是自損兵力。所以他的攻擊重點一直都是合肥,五次派兵攻打合肥,和曹魏在這個地方死磕上了。

合肥和徐州完全不同,這個地方臨近長江和南京,佔領了這個地方纔能保證擁有長江之險無憂,佔據進可攻退可守的主動地位。

而且此地位於淮河和長江之間,若是孫權佔領此地就能將戰場推至淮河,多了一層天險。東吳靠的就是水軍,長江淮河都是其最擅長的戰場。

一切正如戲志才所料,呂布得知夏侯淵的消息直接就熄了拿下下邳的心思,直接掉頭回守青州去了。

而袁術麾下的孫堅和魏延見無便宜可佔,也直接選擇撤往江東。

一時間,除了袁術和袁紹在處理益州和幷州的些許問題,天下諸侯都各自偃旗息鼓,轉而開始全力發展,以待下一次大戰的開啓。

此次中原之戰,曹劉呂三家都各有收穫,不過相對於曹劉的損失慘重,呂布幾乎沒有什麼損傷。但這貨就是傻乎乎的不借此打下徐州,給曹操留下了喘息之地。

曹操也藉此一躍成爲了中原最大的諸侯,坐擁兗徐二州,將劉備和呂布分隔開,佔據了絕對的優勢。一旦緩過勁來,他就可以迅速的拿下呂布,繼而緩圖豫州。

......

金陵,看着郭嘉從益州傳過來的信息,袁術只覺得一陣心痛。

“劉焉真是頭豬啊!好好的一個天府之國被折騰成這樣!”

劉焉不在意益州的發展情況,只在意自己掌握的權力,所以他對益州這麼長時間以來的發展情況不甚瞭解。

而當郭嘉從益州福庫中將這幾年來益州的稅收情況統計上來後,一下就發現了其中的貓膩。

這個時代的人還是比較單純的,做假賬的水平那是相當的低。稍微用袁術提供的新型計算方法粗略的盤算一番,郭嘉就知道益州這幾年光明面上的稅收有七成以上都被世家中人黑掉了。

也怪不得劉焉只能養得起三萬大軍,實在是太窮了!這點錢別說是袁術了,就是劉備都能隨意拿得出來。也就曹操這個窮鬼能和他一筆了。

要知道益州可是出了名的富庶,根本不是兗州那種飽經戰亂的地方能夠比擬的。

其實兗州這個地方一開始並不算窮,在中原腹地,就是比冀州也只是差上了一籌而已。可架不住這個地方戰亂多啊!

不說黃巾之戰之類的,光是諸侯討董,十八路諸侯就有四個來自兗州,這個地方是亂到一定地步了。

官渡之戰曹操這麼窮,不就是因爲中原被打爛了嘛!要不然袁紹也不過就冀州加青州兩個富裕的州,怎麼和曹操的中原比?

黃巾前,中原的富庶起碼是河北的兩倍以上。諸侯討董之前,中原的富庶也不下於河北。但當曹操一統中原以後,中原的富庶程度就無法和河北比擬了。

兗州因爲呂布的偷襲和之前的戰亂被打爛,豫州因爲袁術的作死被打爛,徐州因爲曹操的復仇和曹劉呂的三方混戰被打爛。唯一一個遊離在中原外的青州也因爲黃金賊猖獗而被打爛,曹操的青州兵不就這麼來的嗎?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冀州的富庶是在中原被打爛的基礎上纔出名的。而荊州的富庶是在冀州被打爛的基礎上出名的。益州的富庶更不要提了,諸葛亮估計也就是不知道劉焉父子有多無能,才能說出民殷國富這種話。

不過想想也是,什麼大敵需要面對,完全一直在發展的這父子倆,能把五百餘萬人口的益州整到不到百萬的人口,確實是厲害。任誰也想不到劉焉父子倆能這麼廢,更想不到益州的世家能這麼狠。

不過好在那些世家都被劉焉帶着一起陪葬了,袁術在痛罵了劉焉一陣之後也就接受了這一切。畢竟益州損失的近兩百萬的人口有不少其實是進入了荊州和揚州的腰包,袁術也就損失了些錢財罷了。

現在益州是一塊空殼,而且劉焉的無能和諸多暴行使得百姓對於袁術十分認可,正是袁術大展拳腳的時候。這麼多的廉價勞動力,不好好利用一下太可惜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六百八十六章 氣魄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四百九十九章 勸說稱帝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
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一百三十八章 安排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三十二章 招賢令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六百八十六章 氣魄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二百六十九章 以命相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蠻內亂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七百零三章 雜兵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糧食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八百二十二章 差距第四百六十四章 定位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八百九十章 曹操的謀劃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箭定葭萌第六百四十六章 英勇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四百九十九章 勸說稱帝第二十二章 根源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九百五十九章 困境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