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

無論在何戰場上,關羽的光芒永遠也掩蓋不了。

那驚天動地的一刀彷彿砍在了所有人的心上,迪連和冒翎瞬間面色一白。

“長生天在上,爲何漢軍之中如此多的猛將!”冒翎禁不住喃喃道。

“深入敵陣的我部族人已經陷入了混亂,而且漢軍還在不停地糾纏準備包圍。再不撤出來恐怕就真的危險了。”

關鍵時刻,作爲單于的迪連極爲冷靜果斷,立刻做出了應對。

“讓洛竺蟄、呼延烈皆拓跋雄率部弓箭騷擾,須卜涅和丘林申衝擊敵陣打開缺口,蘭琶率軍從旁協助。慕容觴加大隱匿手段,其餘各部從四周加大騷擾力度,務必牽制住其餘各方的漢軍,掩護陷入敵陣中的族人撤離。”

一連串的命令急下,各路傳令兵迅速的記下後策馬前往通知。

而迪連此時也有些按捺不住了,恨聲道:“本部前移,準備進攻。我倒要看看漢軍是不是真的想和我們魚死網破。”

萬餘族人陷入敵人的圍困之中,迪連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捨棄,必須設法營救,否則這些人定然全軍覆沒。

“單于,漢人真的是想和我們血拼到底嗎?”冒翎問道。

“不會,兩敗俱傷對誰都沒好處,我們都清楚這個道理。這時候血拼,開心的是貴霜,漢人不會幹這種蠢事,畢竟他們對貴霜有所企圖。”

“他們不是想和我們血拼,而是想要威懾我們,逼我們低頭。”

“果然,幾百年過去了,漢人的高傲和自大自始至終都沒變過。”迪連輕笑了兩聲,笑聲卻不帶一絲感情。

“單于,息怒。”

“放心,我明白。形勢比人強,現在擺在我們面前只有兩條路。”迪連深吸了口氣。

“一條,我們全力以赴,營救族人,擺脫漢人的糾纏。但代價恐怕就是底牌盡露,天狼騎也需要出動。而且,能不能救得了族人,損傷幾何恐怕都要看漢人的心情。”

說到這裡,迪連忍不住攥緊了雙拳。任由鋒利的指甲深深地陷入血肉之中,一滴滴鮮血滴落。

雖然不甘心,但是不得不承認漢人的強大。窺一斑而知全豹,光是眼前漢軍展露出來的實力就足以令他動容了。隨便就是兩支軍魂軍團齊出,其後還有多少戰力隱藏,令他不免感到膽寒。

“不行。若是底牌盡出,日後我們如何能夠擺脫漢人的掌控?漢人本就善於算計,一旦瞭解了我們的全部手段,怕是日後再遇上,我們連一絲反抗的機會都沒有。爲了族人的未來,絕對要留下足夠的底牌將來方能脫困。”冒翎直接打斷道。

這關乎北匈奴的生死存亡,一旦底牌盡露,北匈奴在眼前這些漢人眼中就再無掙脫可能了。

“那就只能選擇第二條,盡人事聽天命了。”迪連輕嘆道:“這是赤裸裸的陽謀,讓我們不得不抉擇的陽謀。”

從一開始他們就被牽着鼻子走,論起縱橫捭闔和計謀,他們在漢人面前猶如孩童般稚嫩,根本不是對手。

如今,論實力、論外交、論局面他們都遠不如漢人,被當做掌中之物肆意玩弄是不可避免的事。若非局勢所限,以他們與漢人之間的仇恨,怕是就不只是現在的被動,而是被追殺滅族了。

“不過往好了想,無論我們出不出手,漢人都會留有餘地的,因爲他還需要我們來牽制貴霜和安息。”冒翎道。

“和漢人血拼一場,此戰無論戰死多少人,我北匈奴決不能拋棄族人求生,我就不信漢人真的會和我們血拼到底。”迪連沉聲道。

他和冒翎都明白,被陷入重圍之中的那萬餘族人是根本救不出來了,即使救出來,損失的族人數量也不會少於上萬,根本就於事無補。

但作爲北匈奴,可以死、可以敗,意志和氣勢不能丟。若是真的捨棄這萬餘族人直接撤離,北匈奴的心就徹底散了。而且,貴霜和安息可都關注着此戰呢。

……

“果然,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審配原本還有些擔心,但北匈奴這麼一動,他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意料之中,這代北匈奴的單于還算合格。不過,正南你這麼做還是有些冒險了,若是北匈奴真的不管不顧撤退了,之後你怎麼和陛下交代?”龐統同樣微鬆了口氣。

“若是連這點魄力都沒有,你覺得北匈奴還有資格作爲我們的對手嗎?如果墮落到這種地步,那麼他們這些渣宰根本就配不上北匈奴的稱號,完全是一種玷污。直接連同貴霜把這些垃圾滅了算了。我不信袁公路沒有其他的準備。”審配冷笑道。

雖然極爲仇視北匈奴,但作爲漢人天生的高傲也僅將其視爲敵手。敵人的墮落亦是對自己的侮辱。

而且審配對於袁術從來就沒有什麼好感,也不在意會不會影響袁術的佈置。他僅忠於袁紹,只要袁紹不發話,就是千夫所指、天下共敵他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意志。

“正南,此言有些過了。”袁紹微微皺眉道。

雖然不願承認,但不得不說他們能夠存活至今也算是承了袁術一個大人情。而且爲漢人而戰本身就是他們應盡職責,更何況此事非但有利於袁術,於他們而言也是極其重要。

若不攪渾這潭深水,配合袁術滅掉貴霜和安息,他們只能蝸居於西域,難以困龍昇天。中亞和歐洲纔是他們的龍興之地,這裡距離漢土太近了,臥榻之側啓容他人酣睡,就是袁術容得他們也不敢在此久待。

審配抿了抿嘴:“諾,臣以後會盡量注意。”

“楚皇既然默許我等便宜行事,就應該想到過這些,否則也不會由正南統領此戰。”一直默不作語的荀彧道。

在座衆人之中最爲了解袁術心思的就是他,即使是龐統也遠不及。荀彧的大局觀極強,在天下都是首屈一指,之前不過是受眼界限制所以一直被壓制着,並未顯露。在江東和西南諸國待過一段時間後,他對於袁術的想法和思路已經極爲明瞭。

“此代單于也算是個人物,膽識和謀略都不錯,但可惜太過瞻前顧後,只能圖存而無法興盛。尤其是在這般情況下,竟然沒有破釜沉舟的魄力,當真有負北匈奴之名。”曹操眼中滿是不屑。

北匈奴單于的小心思根本瞞不過他們,若是曹操自己易地而處,絕對毫不猶豫的戰力全開和對方死拼,看誰先退。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連這種氣魄都無如何能夠以弱克強?戰力差距如此明顯,險中方能取勝。

“不是所有人都有孤注一擲的勇氣,北匈奴輸不起。數百年的苟存,他們的膽氣已經快被磨沒了,如此做法其實才是智者所爲。”劉備道。

“不配爲吾等的對手。”孫策下了個定義。他最是不齒這種行徑,縱使是死也應該死在衝鋒的道路上,北匈奴的做法雖然明智但卻失去了強者的氣魄。

“能屈能伸,忍一時之辱方能圖存。孟德、伯符,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可並非真正強者所爲。”袁紹也是沉聲道。

四人在意志上的區別顯露無疑。王道霸道並無高下之分,王道剛柔並濟、霸者勇猛無匹,前者穩中求進、後者以弱克強,各有其可取之處。

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七百九十二章 速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三章 認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
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子學院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一百一十五章 養豬第六百八十章 與虎謀皮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六百五十五章 臨戰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域第一百一十一章 軍靈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五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七百零六章 獻祭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七白五十五章 七探第一百五十八章 君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三十一章 兵餉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八百七十九章 認真第三百九十六章 烏鴉嘴第二百五十三章 呂布躺贏第七百九十二章 速戰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三百二十九章 官商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八百八十六章 新的開始第七百九十八章 死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六百七十三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三十四章 論胡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一十七章 宣旨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五百四十三章 訪賢第二百九十章 各人算計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八百四十二章 備戰第五百七十三章 中伏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七百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一百六十四章 朱崖洲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一百六十五章 荊州世家的憤怒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一章 我是袁術第三章 認主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六百九十二章 亂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