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

袁紹不是奈何不了公孫瓚。此次公孫瓚率軍南下的十萬部隊中,也就三萬左右乃是公孫瓚一手培養出來的精銳。剩下的七萬大軍都是劉虞的部下以及一些臣服於公孫瓚的雜胡,戰力並不算強,也就能打打順風仗。

而袁紹前來迎擊公孫瓚帶來了足足二十萬大軍。除了十萬左右的世傢俬兵外,剩下的十萬大軍可都是戰力不錯的精銳。

雖然這些精銳和公孫瓚的精銳沒法比,可至少比那些雜胡以及劉虞的部隊要強一些。

真的比起綜合戰力,袁紹根本不虛公孫瓚。正面硬剛的話袁紹的勝率還要更大一些。

不過勝了又有什麼用?只要消滅不了白馬義從,對於公孫瓚來說根本就不算傷筋動骨。

幽州苦寒之地,民風非常彪悍。別的不多,能夠打仗的漢子一抓一大把,稍微訓練一下就能上戰場。

公孫瓚輸了大不了再拉起一支部隊不就好了?反正有白馬義從在,整個北方草原都是公孫瓚的屠宰場。

所以袁紹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公孫瓚麾下的精銳,白馬義從。

可白馬義從真不是這麼好消滅的。善射的輕騎兵,除了地形之外,根本沒有剋制之法。

想要打跑他們很簡單,但想要消滅他們,難度可不是一般的高。

成吉思汗縱橫亞歐大陸所向披靡,靠的就是弓騎兵這麼一個無賴的兵種。

機動性快,還是弓兵,你能把他怎麼辦?除了弓兵還能勉強自保外,步兵在其面前就是活靶子,騎兵也就是個移動靶。

大漢如此強大,北方的異族卻一直在騷擾邊疆、難以消滅,就是因爲這些天生善射的遊牧民族太難消滅了。

想要消滅即使在弓騎兵中也極爲變態的存在,白馬義從。只能利用地形和對方的失誤來做文章。所以袁紹將戰場選在了界橋。

畢竟白馬義從再厲害也不能飛,以界橋的狹小,想要過去需要太多的時間,足以消滅對方了。

袁紹正是利用這一點,故意裝作節節敗退,引得公孫瓚將營寨安置到了界橋之南,背靠磐河。

一旦袁紹戰勝,就可以形成包圍之勢,將公孫瓚的大軍圍殲在界橋之下。到時候兵敗如山倒,就是白馬義從也別想過河。

可就是擁有了地利,袁紹卻依然還差一個契機,消滅白馬義從的契機。

如果不一開始就消滅掉白馬義從大半的有生力量,恐怕以白馬義從的強大即使在潰敗之下依然可以從側面突出重圍。袁紹麾下的騎兵可追不上這羣全都奢侈的騎着白馬的牲口。

因此審配獻出一計,示敵以弱。

故意戰敗數次,以驕公孫瓚之心。讓其認爲勝局已定的情況下爲了追求殺傷更多的敵人而讓白馬義從深入戰場。

計策進展的很順利,經過數日的大勝,公孫瓚比審配想象的還要衝動,直接將白馬義從充當先鋒列在陣前,作爲箭頭攻向袁紹大軍。

當然,付出的代價也不小,數萬大軍的覆滅,而公孫瓚那裡損失不過數千。接近十比一的戰損,簡直令袁紹感到憤怒至極。

要知道,公孫瓚打異族也就是這個戰損比。他堂堂四世三公的袁本初,竟然淪落到這種地步。

審配爲了追求效果,僞裝得非常好。派上戰場打前陣的士卒中,只有七成都是世家的雜兵,剩下的都是袁紹軍中的精銳。不強但又不算太弱,這樣纔好以假亂真,騙過久經沙場的公孫瓚的耳目。

世家們的那些私兵就是死光了袁紹都不會皺個眉頭,但自己的精兵卻就這麼毫無意義的跟着送葬了,這讓袁紹心疼至極。

在潰軍之勢下,就是再精銳的士卒十成力量也發揮不出三成。要是把這白白損失的兩萬餘精銳單列一陣衝上去,帶走的敵軍也起碼得近萬,怎麼可能像現在一樣這麼慘?

不過若是能夠把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全部滅掉,就是再大的損失袁紹也願意付出。

“夠狠!”

事後凡是得知袁紹這一行爲的人無不給出這樣一個評價。

真正的狠人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也夠狠。

就爲了一個消滅三千白馬義從的機會,數萬的精銳就這麼白白的甩出去送死,這事也就心狠手辣外加底蘊深厚的袁紹幹得出來。

搞了這麼一出,這場戰役就是袁紹最後贏了恐怕也得元氣大傷,沒個三五年恐怕回不過氣來。

畢竟這十萬的精銳不是小數目,袁紹發家的家底也就這麼多了,若是死亡大半,再想要整出這麼多的精銳就不容易了。

新兵和精銳之間的差距可不僅僅是明面上那麼小。普通的精銳對上新兵都能夠一打二,要是在配上雲氣、軍團天賦和軍陣,雙方的差距還會再成倍的增長。

現在天下諸侯手上的精銳都不少,那是因爲黃巾之亂剛結束沒幾年。可這些精銳雖多,但也是有限的,沒了就沒了。

如今雖然也是天下大亂,但各地格局還都算穩定,根本不像當年黃巾之亂一樣,每天都在打仗、每天都在死人。能夠活下來的一個個都是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

特別是袁紹所在的冀州,算是漢末相對十分安定的了。這種安定對於袁紹來說有利有弊,一方面使得袁紹的糧草富裕無比,輕鬆拉起來幾十萬的大軍。

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袁紹的士卒遠不如飽經戰亂的曹操麾下的士卒精銳。

所以說別看現在天下各諸侯手上的精銳都不少,但一損失多了就難以補充了。

“正南,我這一戰可是基本上將我的身家都賭上了,你可一定不要讓我失望!”等到衆人離開後,袁紹喃喃道。

“公路,你很不錯。但我袁本初遠比你要強!”

袁紹之所以兵行險招就是因爲袁術帶來的壓迫感。

自己這邊剛剛有了立足之地,袁術已經開始稱霸南方了,這讓高傲無比的袁紹如何能夠忍受?

袁紹放着穩贏的方法不用,爲的就是短時間內解決公孫瓚這個大麻煩,讓他數年內無力南下。

這樣他就能騰出手來收掉青州和幷州,借黃河之險成爲北方霸主。

離開大帳後,審配直接招來袁紹麾下的河北四庭柱,顏良文丑張郃高覽。

面對面色凝重的審配,即使是顏良等人都感到一種恐怖的壓迫感。

“顏良文丑!”

“在!”

“你二人明日各率一萬鐵騎從左右直衝敵陣,務必要封死白馬義從從兩側逃跑的道路。”

“諾!”

“張郃!”

“在!”

“你明日率領三千大戟士列在陣前。記住,一定要擋住白馬義從的衝鋒!就是死光,也要拖住對方,爲我等爭取時間。”

“是!”張郃眼中閃過一絲瘋狂。

審配也是發狠了,寧願捨棄大戟士這一精銳軍團,也要將白馬義從拉下馬。

“高覽!”

“在!”

“我軍此戰能否勝利就要看你的了,一定不要讓我們失望!”

“諾!”高覽鄭重的說道。

“主公之大業能成與否,全看明日!還望四位竭盡全力,我定當與各位共存亡!”審配面色平靜的說道。

他已經盡力了,接下來的戰鬥成功與否就看天意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術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九章 周瑜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
第一百五十七章 絕境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七百六十三章 藥浴第二百四十三章 惜才的袁術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阻攔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一百一十四章 敗家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一百二十二章 換吏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四百零五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三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第七百八十八章 共治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四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七十四章 玉璽碎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八百四十六章 曾經的執念第六十四章 拍賣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九章 周瑜第五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七百四十四章 盤蛇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二百七十三章 無從下手第八十五章 虛實第三十四章 陷陣營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