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開局

疏勒,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位於西域南北兩道的交匯點,毗鄰大宛、烏孫、北匈奴,乃是連通東西的要道,西域之關口。班超駐守西域之時就曾駐軍於此。

雖處於此兵家必爭之地,但由於地域狹小、土地貧瘠,因而不被重視,疏勒國民不過萬餘,在西域三十六國之中並不突出。不過或許是因爲地處要道,班超、耿恭等漢將都曾駐守於此,見識過漢人的勇猛多謀,這個國家的皇室一直以來對於漢室都極爲親近敬畏。漢末大亂之後,這個國家也是西域三十六國之重少有的依然堅持朝貢、絲毫沒有異心的國家之一。

袁曹劉孫四人帶着大量士卒和青壯在西域的最後一站便是此處。

得虧了世家們的大手筆,四人率軍一路西進以來順利無比,非但沒有遭到任何的騷擾,反而受到了各國的優待,提前都準備好了營寨物資。

最令袁紹他們欣喜的是,不少的小國都附送了一些平民和奴隸。不用多說,自然是因爲很多世家看好他們,暗中操控,給自己的家族押注。

袁紹他們心中知曉,卻也來者不拒。本身這就是件雙贏的事,這些人口在他們手中能夠創造的利益比在世家手中大得多。而且他們現在處在創業的初期,正是最需要人口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人雪中送炭,主動送上投資,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雖然這些小國每個國家人口都不多,能送的也就是幾百上千人。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更何況數量少但架不住次數多啊。西域三十六國,加在一起也不是個小數目了。

對於袁紹他們這種“偷食”的行爲,袁術只是裝作沒看見。因爲這些人口對大楚而言杯水車薪無關痛癢,但是對他們卻非如此。人家篳路藍縷爲漢人、爲大楚拼命,只要不過分,這點小支持還是可以給的。

一行人最終趕到疏勒,各自隊伍中都已然多出了近萬人。十數萬人浩浩蕩蕩的在疏勒城周圍紮下了營寨。

“這就是疏勒城啊,比想象中要強上不少。”安排好任務,孫策帶着周泰和一衆親衛來到疏勒城下,看着眼前的城牆,點點頭道。

孫策是最後一個到的,袁紹、曹操和劉備早已在城下等待。不是因爲孫策架子大,而是因爲論起內政和紮營能力,孫策麾下的陳宮等人確實比不上另外三人麾下的謀士團。

“班定遠和耿校尉都曾駐紮於此,尤其是耿校尉,曾以不過數百人於此處力據北匈奴兩萬鐵騎數月,戰至最後不過二十餘人尚不放棄,最終撐到援軍到來,取勝歸國僅餘十三壯士。如此氣概,真乃吾輩之楷模。疏勒城經過我漢軍的多次加固,若是不夠雄壯又怎能抵得住匈奴鐵騎呢?”看着略顯斑駁的城牆,自幼就有着徵西將軍夢曹操感慨道。

“對於西域之事,孟德還真是如數家珍啊!”劉備笑道。

“如此英雄確實令人欽佩,日後我等亦要如耿校尉一般爲國征戰,戍守邊疆!”孫策聞言卻是熱血沸騰道。

“各位大人,天色不早了,還請先進城吧。我國國王早已備好了酒宴,等候多時了。”侍者小心翼翼的說道。

“好,進城。”袁紹點頭道。

在侍者的引領之下,一行衆人乘坐者早已準備好的華麗馬車,直接前往皇宮而去。

皇宮中的大殿內,白髮蒼蒼的疏勒國王正在焦急的等待着,臉上頗有些惶恐焦急之色。

待到侍者傳呼,這才定下心來,連忙趕到宮殿門口迎接。

袁紹幾人雖然沒想特意展露什麼,但是久居人主之位、手握生殺大權,身上那股王者之氣不自覺的就會溢散出來。而孫策,一身英武豪邁之氣也不遜於他人。

感受着這幾股氣勢,疏勒國王愈發的緊張惶恐了。到底是上國之人,這身氣勢就是烏孫國王都遠遠不如。連忙稽首道:“小王見過趙王殿下、魏王殿下、漢王殿下、吳王殿下。”

將孫策派出來袁術本就打着讓其獨當一面,和袁紹他們一樣獨立封國的想法,所以爲了正孫策的地位,直接封了孫策爲吳王。

至於袁紹自然不可能再自稱大趙天子,直接降爲趙王。曹操和劉備兩人也一樣,各自封王。

其實劉備一開始是應該被封蜀王的,但是這貨鐵了心的想要保住漢室正統後裔的名聲,要死要活的向袁術求了個漢王。劉備自稱漢王其實是有些逾矩的,但是袁術並不在乎,無論劉備是真的一心漢室還是什麼,對袁術而言都無所謂。

而且,看到一個大男人天天痛哭流涕,死纏着自己和自己麾下的一衆謀士,一副你不答應我就死賴着不走了的樣子,袁術確實也有些受不了,滾刀肉也怕不要臉啊。

見識過劉備的哭功之後,袁術越發的覺得這貨能成事也不是沒有原因了。不說別的,就這一招隨時就來驚天動地、真情流露的哭功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扛得住的。

論及演技和不要臉,我袁術願認你爲最強。

老子怕了還不行嘛!給老子滾西域去,想禍害誰禍害誰,只要離老子遠點就行。

該說不說,這一路上各國“贈送”的人口,就劉備得的最多,獨佔四成。沒辦法,那大仁大義的話一說,眼淚一抹,再來幾個已投奔的代表現身說法,啥都不懂的諸國官員和百姓不自覺的就自己送上門去了。

要不是怕引起衆怒,劉備說不定都能把所有的人全都包圓了。

對此袁紹三人是又氣憤有佩服,要讓他們拉下臉皮禮賢下士還行,這種賣慘和忽悠人的活,他們實在幹不出來。

不過劉備這般“出色”的表現也贏得了他們的認可。畢竟這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能人所不能。尤其在西域這個周邊態勢複雜的地方,劉備估計是最能混得開的那個。

面對疏勒國王的恭敬,三人也不在意,只是微微點頭:“有勞了。”

疏勒國王心中絲毫沒有怨憤,只覺得理所應當,畢恭畢敬的將四人迎入準備好的上座,而自己居於末席。

雖然他也是所謂的“國王”,但是面對上國親王,哪敢真的把自己當成王一樣?

舉國不過萬餘人,連兩萬人都不到,放到大楚隨便一個小城怕是都不少於這個數字。

而眼前幾位,光是城外精銳大軍就有近十萬,還不算其餘青壯。

上座的座次明顯是特意安排的,一字排開四個,以示不分上下。不過相較而言中間兩個位置確實還是尊貴那麼一些,而且漢朝以右爲尊,袁術也沒有更正這些細節。

袁紹自然當仁不讓的先入座,佔據了中間兩座之中靠右的位置,曹操則佔據了另一個。劉備卻沒有先動身,而是先看向孫策。

孫策卻是灑脫,見狀直接坐到了曹操的身旁。他雖有爭勝之心,但也識大體。劉備謙讓,他可不會心中沒數。在場四人身份高低各自心中都有默契。他就是在此厚臉皮坐上去了也不過讓人貽笑大方。

地位是要靠自己的實力證明來的。他年紀最幼、資歷最淺,自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將來自有換回位置的時候。

劉備見狀一愣,隨後微微一笑,坐上屬於自己的位置。袁紹和曹操雖不言語,心中確是讚賞不已。

進退有據,此子確實有資格和自己等人一併坐在這個位置。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五十章 後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九百三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賭馬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五十章 後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九百三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
第二百一十三章 徐庶的見解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三百三十三章 暗中角逐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七百九十三章 強攻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二百九十二章 鎮服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四百一十六章 決斷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五百六十章 論呂蒙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三百六十二章 下戰書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八百一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六章 威懾第八百七十八章 揹負第六百六十一章 幸福的煩惱第五十章 後手第五百二十二章 勸諫第八百七十四章 驚喜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八百八十四章 氣運vs意志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六百五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七百八十六章 動亂第九百三十五章 城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九百三十一章 安排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百七十八章 賭馬第二百零五章 審配的殺招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五十章 後手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四百一十四章 歸屬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第二百五十九章 詐敗與離間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四百八十四章 回援第二百七十四章 撤軍江東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浦授首第六百零八章 妥協第九百三十一章 安排第一百七十七章 賈詡之謀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六百三十五章 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