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人心忠奸

“過貪易亡,袁家的野心這麼大,不要說其他世家,就是袁紹袁術兄弟二人怕是都無法相容吧。”劉備冷笑道。

“這是自然,如此選擇,幾近是與天下爲敵,就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袁家,也只有取死一路。袁紹和袁術兄弟二人的性格你我都清楚,以他們的高傲和掌控欲,怎麼可能在執掌天下後不對袁家下手?舊時最大的後盾,亦是將來最痛恨的敵人。”曹操道。

“但袁家不在乎這一點,無論袁術和袁紹如何心狠,就是將整個袁家連根拔起,他們也無法滅亡袁家,因爲他們自身就是袁家的一員。他們的成功就是袁家的成功,他們的壯大就是袁家的壯大。世家從來都是如此,以血脈爲聯繫,強者爲主家、弱者爲旁支。”曹操目光略顯凝重:“甚至我懷疑,袁家依然有暗藏的支脈存在,只是不知潛藏於何處,預防萬一、以圖後事。”

雙拳握緊,劉備臉上滿是恨意道:“四世三公、世受皇恩,被漢室如此後代竟然還貪不知足,行此齷齪之事,當真無恥之尤,可恨,可恨!”

曹操目光復雜的看向遠方,滿是深意道:“人心就是如此,貪婪,永遠不知道滿足。對於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的袁家來說,就是再多幾世三公又能如何?不過錦上添花。他們想要再進一步,除了獨霸朝綱就只有改天換日兩條路好走了,而前者比之後者的難度甚至都要更大。更遑論當時天下已經殘破至極,硬撐下去情況或許會更糟。對於這些世家而言,自然是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

“當初天下大亂,世家在背後做了多少?”劉備忽的道。

“遠比你想的要多。”曹操微微冷笑。

“董卓進京可是袁紹出的主意,諸侯討董也是袁紹當的盟主,你覺得這一切會是巧合嗎?劉焉提出的州牧,何進與十常侍的同歸於盡,甚至就連黃巾之亂背後都有世家的手筆。”

“什麼宦官亂政,不過是可笑的藉口罷了。這天下何嘗會因爲區區幾個太監就能亂起來?若不是世家儒生勢大,危及天子,靈帝當時又何嘗會扶植宦官?天下霍亂之根源,不在於張角,不在於十常侍,而在於置身頂層的世家豪紳。因爲這大漢的利益已經不夠他們分的了,這棵根系腐爛的大樹已經撐不住這羣吸血蟲。”

如今的曹操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心懷一腔熱血、矢志報國,立志要做徵西將軍的曹孟德了。見過了無數的人情冷暖,特別是“奉迎”天子的這段時間,讓他看待許多問題能夠看得更加透徹。在金陵這段時日,與袁術進行了不少的溝通後,曹操對於很多事情有了更加透徹新穎的看法。

劉備聞言,陷入了沉思。明面上以扶持漢室爲己任的他,也只不過是個打着仁義旗號爲實現自己雄心的梟雄罷了。否則的話也不會爲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取名封、禪,更不會稱帝。

現如今,漢室的遮羞布已經徹底被扯下來了,他已經不必在僞裝,更不必在曹操面前僞裝。

大忠似奸、大奸似忠,這就是曹操和劉備二人真實的寫照。

一個所謂“挾持”天子的人,至死都沒有稱帝。對此,雖然有很多人給出時機不對、民心不穩、招致大敵等理由,但是於年已老邁之時羣臣進諫尚不稱帝。況且當時魏國的國力還弱嗎?曹丕都能稱帝,曹操稱不得?恐怕曹操心中依然有着自己的一份堅守。

而且與司馬懿不同,當時的地盤可全是由曹操打下,軍權和官員任命也是全部掌握在曹操手中。司馬懿篡權之時魏國內部還有諸多反對勢力以及軍隊,曹操那時是一點毛病都沒有。自己一手打的天下,漢帝不過是個傀儡,又有何畏懼?

爲天子恨之入骨,認爲不給天子掌權機會,排除異己。掛着大逆不道罪名的曹操,若是站在其立場上又能有何種選擇?劉協這般懦弱的天子有成事之可能嗎?就是曹操甘於拱手讓權,怕是最終便宜的還是袁紹等人。而以劉協之心性,怕是曹操交權之後,就會招致殺身之禍。

自從曹操奉迎天子,而且面對天下大亂、諸侯紛起的那個局面開始,曹操就已經無路可走。無論是誰,在曹操那個位置,也不敢說會做的比曹操好。一個天天想你死的天子,一羣在後方扯後腿。大敵當前,明知袁紹是什麼人還妄想袁紹是忠臣能夠勤王復興漢室,給曹操製造麻煩,這種人換作誰站在曹操那個位置也會恨之入骨。

無論奉迎天子的是哪路諸侯,哪路諸侯就會成爲天子的眼中釘、羣臣的肉中刺,衆矢之的、功高蓋主。曹操的所作所爲,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他沒有別的選擇,在大漢和自己舉族性命以及自己麾下所有文武的全部性命面前,他還能選擇什麼?身不由己,不稱帝已是對大漢最大的忠誠。

相反,劉備這個所謂的漢室後裔、仁厚之君,卻是稱帝了。二子,一名爲封,一名爲禪,這本就說明了一切。或許有人說劉封本命就叫寇封,不過是巧合罷了。但是劉備在爲劉禪取名之時,難道就考慮不到這一點?古代對於天子的避諱如此之重要,劉備這個漢室後裔豈能不知。且在其“被勸”稱帝之後,曾經反對的三臣,一死兩冷落,足見其心。

忠奸之辨,難以言說。但,單從結果來看,劉備又比曹操忠在何處?陶謙“讓”徐州,劉琦“讓”荊州,劉璋“讓”益州,四處投奔,投奔誰誰倒黴,爲了“大義”,“被迫”幹出諸多不齒之事,當真“仁義”。可如其一般假仁假義近乎一生,也是着實令人欽佩。

“看來漢室之亡是不得不亡啊!”劉備微嘆了口氣,語氣蕭索道。

“王朝命運有數,長者也不過五六百年,大漢撐至今日,已經不短了。當初光武帝種下的因,有現如今之結果也是理所應當的。”曹操淡然道。

此時的他,對漢室已經盡了全力,絕對可稱之爲漢之庭柱,忠正之臣。於天下諸侯稱帝之時,唯有他和劉備始終堅守着本分,無人可指責,問心無愧。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四章 謀劃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九百三十三章 佈置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二百零九章(真)失算的袁紹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九百一十二章 隔岸觀火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三百二十五章 戲志才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九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六百七十七章 親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七百一十一章 關羽的決意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十五章 可怕的世家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三百五十章 玉璽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四章 謀劃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四百七十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四百五十章 兵發青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之變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史慈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五百一十五章 追逃第九百六十三章 拜訪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之變第三十三章 明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二百八十八章 南蠻之變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八百八十七章 曹操之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四百五十九章 驚喜第八十三章 無賴戰術第三百六十九章 敵殤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第九百六十一章 暗盟第五百零一章 袁紹之怒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九百三十三章 佈置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二百六十章 第三次夜襲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二百零九章(真)失算的袁紹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五百二十三章 暗謀第一百三十四章 崛起的劉備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府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六百一十一章 怯懦公孫第四百六十三章 逃避第八百四十章 毒計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