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

是日,風和日麗,西域諸國使者皆往前車師國蜂擁而來。

作爲東道主,看到自己的國家成爲了西域諸國的焦點,車師國國王心中也是頗爲激動。數日之內整理出了大片屋舍供這些人居住,並加強了巡防。

有大楚的三千飛熊軍在此,車師國國王很是放心邊境的安全。這種情況下誰要是敢來攻打,那完全就是在打大楚的臉,他巴不得有人如此。因此毫無顧忌的將邊防士卒撤掉了小半,重兵把手於城中以虛張聲勢。

西域各國之間的關係可不怎麼和睦。接住絲綢之路的暴利起家的他們之間可完全是競手。各國之間都爲了絲綢之路上可得到的利潤份額而爭搶,打仗、暗中培養馬匪搶劫等,種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這幾百年下來,彼此之間的關係早已視同水火。

原本應該是一見面就掐、老死不相往來的他們這次被楊修代表大楚召集而來。懾於大楚的威勢,他們根本不敢動手腳。就連前車師國國王自己都沒敢對死地後車師國動手腳,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萬一把大楚惹怒了,三千鐵騎出動,自己可哭都沒地方哭去。

“國王殿下,各國人都來齊了嗎?”坐於主座之上的楊修絲毫沒有考慮自己只是客人的問題,輕輕的抿了一口茶水,將茶杯端在手中,衝着一旁的前車師國國王問道。

前車師國國王此時一臉討好的樣子,絲毫沒有一國之主的風範,說道:“貴使,西域各國都來齊了,就連康居和大宛都到了。”

“如此便好,本來我還以爲會有幾個陽奉陰違的,也好讓我大楚來立立威呢。”楊修輕笑道,面色平和,語氣中卻散發出讓人心顫的冷冽。

前車師國王忍不住打了個機靈,心中暗暗叫苦。眼前的這個戊己校尉是真的威嚴過剩了,自己堂堂一個國王在其面前感覺都擡不起頭來。還是另一位長史大人來的和善,得虧這次面前的這位大人只是幕後主導此事,是由那位和善的長史大人出面,否則此次西域諸國恐怕都要倒黴了。

他卻不知道眼前的這個大人根本就不是一個威嚴的人,眼前的這一切都是其故意裝出來的。

楊修等人早就想好前來西域各自的分工和定位了。胡蘿蔔加大棒、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方法雖然老套但是再實用不過了。

紅臉的位置不用說,肯定是由諸葛瑾擔任。以這貨的能力,給他一定的時間就是讓西域各國國王對他掏心掏肺都能做到,這魅力值已經爆表了。

而剩下的白臉位置就理所應當的只能放在楊修身上。畢竟徐庶這廝可是個急性子,他才懶得理會這些閒雜之事,一心撲在軍略上。

楊修最擅長的就是揣摩人心、洞徹人性,雖然自身不是一個威嚴而又剛正之人,但是照着田豐等人的心理依葫蘆畫瓢的僞裝一下,騙過西域諸國的這些國王卻是綽綽有餘了。

依靠着大楚的威懾,在楊修和李傕的立威以及諸葛瑾的長袖善舞之下,西域諸國理所應當的再次盡皆臣服。

他們本就是漢室臣屬,之所以現如今脫離那完全是因爲漢末亂局,漢朝沒有功夫搭理他們罷了,其實他們還是很樂意坐回自己的位置的。畢竟這樣日子過得更加安穩些,不用擔心哪天貴霜安息一時興起攻伐他們,也不用擔心國內勢力動亂無力鎮壓。楊修代大楚表示這一切都不是問題,大楚很樂意幫他們這些忙,讓他們可以高枕無憂、盡情享受。

這對於雙方來說,完全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這些靠着經商發家致富建立的王國,歷代國王都不是什麼有雄心壯志的人物,眼中最多就是商貿的那一點利益,對於大楚來說根本就無關緊要。

與此同時,楊修提出了加大絲綢之路貿易規模一事,頓時贏得了西域諸國的一致擁護。絲綢之路簡直就是他們的命根子,大楚捨得擴大規模對於他們來說是何等的幸事,各國都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

衆人就絲綢之路貿易的稅收、安全和利益分配等問題協商了數日,最終在楊修的拍板之下終於確定了具體章程。至此,西域諸國的利益徹底和大楚綁在了一起,同時大楚也佔據了諸國之中的主導地位。

楊修此行可謂順利異常,輕鬆完成了收復西域諸國的任務。但與此同時,北匈奴和貴霜也都盯上了西域都護府。

……

金陵,目前的大楚國都。富饒繁華、壯觀肅穆,空前絕後。

城中到處都是往來的商人、士子和百姓,滿是喧鬧聲。合理規劃的佈局之中,商業區、百姓居住區、世家豪紳居住區、工廠、書院、研究院等等,鱗次櫛比。

但是,在這繁華背後亦有陰影存在。

戰勝曹操之後,在青、徐兩州駐足許久的袁術及其智囊團在穩定好局勢並將二州的發展推向正軌後,便只留下了田豐掌管此處,其餘盡數返回了金陵。

“這次的人數又少了許多。”

金陵書院的某個偏僻的角落,隱身於陰影之中的賈詡看着不遠處的大教室,口中喃喃道。

賈詡身旁,站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微笑着道:“如今大楚興盛、陛下聖明,這些命運悲慘的孩子少了許多,不是好事嗎?”

大楚執政治略以人爲本,這片院落在金陵書院之中極爲偏僻,並不起眼。其中多是些年齡最多不過十歲的稚童。

這些稚童都是孤兒。袁術對於這些無所依靠的孩子極爲重視,大楚各處都設有專門收攏這些孤兒的學堂,免費教授他們一些基礎知識。而這些孤兒之中天資聰穎或性格堅毅者,在觀察審覈一段時間、明其心性後,就會被送往這裡。

在這裡,他們會接受更好的教育,與此同時,也會接受更加強大的“洗腦”。他們,將成爲袁術、大楚最忠實的擁躉。

“死士”,這是一個世家中極爲重要的存在。同樣,就一個國家而言,他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而經袁術任命、爲大楚挑選訓練死士的,就是賈詡。

這些“死士”,就如同某時期的特務一般,但是用處卻要比之更廣。這些死士有部分會出現在明面上,成爲袁術無處不在的眼睛,監管整個大楚;有部分則會隱匿於暗中,打探消息、傳遞情報;還有一部分,則是潛入其他國家之中,或從軍或從政,成爲大楚的暗子。

在戰亂時期,孤兒遍地都是,可是這些年隨着大楚的發展,原本如韭菜一般割之不盡的孤兒卻出現了大幅度的減少,以至於賈詡的工作開展都有些受到了影響。

“這些孩子少了是好事,但是大楚需要這種人的存在。”賈詡語氣淡漠道:“他們,將成爲大楚一柄鋒利無比的匕首!”

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十章 資質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五百二十九章 捨棄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八百章 迷霧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衆叛親離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
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四百六十八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熊一樣的蠻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十章 資質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九百四十八章 大戟士第六百零九章 搞事情第一百四十二章 目標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世家內鬥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五百七十四章 衝撞第五百二十九章 捨棄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四百零二章 投石車第九十六章 遷都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八百章 迷霧第三百七十五章 弩陣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七百一十八章 所謂完美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三百九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五百三十一章 慘烈第二百三十八章 南蠻問題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九百四十章 隱蔽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驅狼吞虎第五百五十七章 白衣下城第五百二十五章 衆叛親離第七百二十一章 “險惡”用心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三百七十一章 公孫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四百七十八章 破關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八百六十二章 殺招現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一百六十章 軍團天賦第八百二十六章 詐敗第五百八十一章 取巧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三百五十八章 果斷的孫策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三百一十一章 出巡江東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四百五十八章 聯盟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二百七十章 生死一線第一百三十三章 可憐的曹操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二百八十七章 張鬆第四百四十六章 處置第九百六十五章 諸葛瑾的選擇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五百零六章 詭辯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